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024-05-09 19:07伍国正王顶陈梦珂姜太军郭琼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伍国正,王顶,陈梦珂,姜太军,郭琼

(湖南科技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课程思政是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一方面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另一方面要督促其他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着重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全国很多高校将建筑类专业和设计学类专业设在同一个学院,组成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或者设计与建筑学院。本文将建筑类专业和设计学类专业简称为“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受限于学科专业背景,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教师过去参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程度相对较低,对于课程思政的了解不够深入,课程思政教育经验不足,能力有待提升[2]。目前,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之间、课程思政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无法实现知行合一[3]。受实用主义思想等多种因素影响,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还不够重视[4]。专业培养模式存在重“技能性”轻“理论性”现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衔接不够,各主体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力度不足[5]。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不够健全,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与教学模式有待改进,需要进一步构建课程思政思想目标和实践目标有效融合的专业教学体系[6]。因此,该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要在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提炼思政育人元素,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有效贯穿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体制和机制建设,完善专业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从而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教学特点及课程思政元素

1.1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教学特点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具有较多相同的专业教学特点。该类专业都注重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思维的培养,都强调个性化发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在学科属性上,该类专业不仅具有理论性、实践性、过程性、成果性、方向性、经验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也具有时尚性、学术性、创新性和效益性的要求,突出体现在该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及各项应用研究课题中。”[7]在专业课程方面,该类专业都有较多实践性强的设计实践课程和校内外实习实践课程,教学成果都兼有工程技术和艺术等相关学科的特点,都强调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都强调科学技术与地域文脉、艺术审美等的结合,都强调应用创新和艺术创新的结合。在教学方式上,该类专业的课程常常为小班教学或小组教学,不仅课程实践性强,而且专业设计实践类课程较多,课堂互动式教学时间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多,此外,特别强调做模型分析设计,强调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结合。因此,相对于其他专业,该类专业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强,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更大,更便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1.2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具有较多相同的课程思政元素,如: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工程伦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人文精神等的教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学生设计实践中,强化“文化自觉”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时代、深入生活、追求真理,体现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树立正确的设计创作观;在校内外实习实践环节,将传统工匠精神与艺术修养、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民族精神与革命传统、劳动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等等。所以,该类专业课程思政容易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以及工匠精神与美育精神的统一。

1.2.1 在求真务实与实践养成中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是科学思想的升华,简单地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其核心是求实与创新[8]。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照,关注的是人类的价值和精神表现,基本含义是尊重人及其精神的价值,表现为对人存在意义的弘扬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文精神的特点和重点是不同的。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指人情事理”,这表明“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人性特点、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等是不同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都是在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无论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都强调实践标准,追求真理与创新发展。王岩教授提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铸就人类社会的繁荣辉煌。”[9]朱成全教授指出:“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 ,人文精神规范科学精神。”[10]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在教学中尤其强调科学技术和人文素养的结合,强调实践活动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强调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特点。该类专业的课程思政,要在强调“求真、求善、求美、求新”等科学精神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教育,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体悟人性,弘扬人性,完善修养,此外,还需体现教育教学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品格和价值取向。

1.2.2 在传承创新与美育涵濡中体现工匠精神与美育精神的统一

工匠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劳动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精益精神、执着精神、创新精神等。龚群教授提出,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从根本上说,工匠精神是一种伦理德行精神,工匠精神的本质是道技合一、追求卓越[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近年来,工匠精神的实践意义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得到大力弘扬。

中华美育精神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王一川教授指出:“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在于,它更多指向中华民族审美与艺术传统在育人及应用层面的独特建树。其实,从根本上说,中华审美与艺术传统的核心内涵之一就在于人的培育或养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华美育精神尤其能体现中华审美与艺术传统的精神特质。”[12]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是美育的目标,重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13]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都强调工程技术与艺术审美的结合,强调应用创新和艺术创新的结合,强调对中华美育精神的培养与弘扬。该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可以在教学中以工程伦理教育为切入点,在专业课程设计、模型制作、工程设计实践等环节结合项目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科技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设计审美和人文素养,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可以在各类外出的实习实践环节,如设计实践考察、民族艺术考察、美术写生实习、设计单位实践等,结合地域建筑特色与民族艺术特色及其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提升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从而发挥艺术与审美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的涵濡作用。

2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在原则

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的思政教育,其最佳效果是“溶盐于水”“润物无声”。高校显性的思政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毕业教育等,这些课程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主战场。《纲要》指出,各专业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阵地,高校要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宣传思想工作“九个坚持”[14],光靠显性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在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自然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同时,将显性的思政教育与隐性的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结合起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上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了课程思政的总体原则。对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来说,实施课程思政还必须坚持“求真务实、道技合一”的内在原则。其中,“真”体现规律性与科学性,“实”体现实践性与创新性,“道”体现核心思想与指导原则,“技”体现科学方法与工艺技巧。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都强调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结合,专业的理论性、实践性、过程性、方向性、创新性和综合性都很强,都有较多实践性强的设计实践课程和校外实习实践课程,教学成果都强调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该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最容易做到在达成专业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因课、因事、因地、因时制宜地开展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人文精神与美育精神等方面的课程思政教育,在实践中体现“求真务实、道技合一”,体现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因此,坚持求真务实,创新发展,道技合一,“道”“技”“德”同向同行,是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原则的内在要求。

3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

3.1 师资素养的提升——夯实全课程思政建设基础

《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价值归宿在于立德树人”[15]。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建设和立德树人的落实程度与成效。因此,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引导专业教师在提高专业教学能力的同时树立提升育人能力的自觉意识,要加强对推进全课程思政建设目的与意义的学习与领悟,提高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践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6]的师德师风。另一方面,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学习、培训等,提高专业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激励其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17]的课程思政教师。同时,加强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鼓励专业教师积极主动研究课程思政,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其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梳理能力,强化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的互洽性,不断提升专业教师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课程全过程的能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3.2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落实全课程思政的基本保证措施

《纲要》指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这里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和要求。一是全课程思政教学,即构建全课程思政育人环境,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中落实课程思政,在所有课程教学中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二是全过程全方位思政教学,即在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教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环节,加强多部门联动、多方协同育人,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协同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多方法多途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即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落实全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18],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到专业的育人目标设计、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写、教辅材料选用、教案课件编写、授课计划安排等各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础上,在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自然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实现专业全课程全过程的思政教学。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应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充分挖掘和梳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深度提炼其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艺术、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提升课程思政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思政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在教学中坚持求真务实、道技合一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设计”理论修养、人文素养、技术素质、艺术素养和多元文化思维,加强价值引领,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如在评析2008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时,既可以从建筑设计理念的角度分析其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在适应自然条件、社会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分析地域性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与国际化审美意识相融合对建筑创新的重要性,分析建筑技术体现节能、环保、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对建筑审美的影响——体现“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加强对本土“软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思想和建筑经验,加强建筑设计的国际交流,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技术,做到对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贯通”,从而创新建筑文化[19],也可以从建筑美学特征的角度分析其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构建“绿色与可维持发展的建筑美学体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注重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在进行建筑评价时关注建筑艺术及其文化审美的时代特点。

3.3 多方协同联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与教学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做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科学设计专业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素养和能力,也要加强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有效的专业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健全课程思政体制机制。《纲要》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的课程思政,要结合该类专业教学特点及其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理论教学、设计课教学、实习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实践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加强研究,加强课程联动、课内外联动、育人主体联动、校内外联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时空协同思政的育人体系与教学模式。

3.3.1 课程联动,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结合

实施课程联动开展思政教育,就是要在全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下加强思政课程、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协调联动,形成各类课程同向同行,体现协同效应。要加强对专业课程体系中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系统挖掘和梳理,提炼其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与专业育人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并落实到专业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各个方面,形成从课程思政模块教学到具体课程思政教学及考核的目标链。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在教学中加强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协调联动,在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中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并兼顾科学性和价值性,更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体现求真务实、道技合一,体现“道”“技”“德”同向同行,体现专业课程教学的价值引领,体现课程思政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而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结合。例如: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实践案例,分析案例所包含的技艺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专业实践课教学中阐释基本原理,提出成果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美育精神与劳动精神。

3.3.2 课内外联动,实现价值引领和自我构建的统一

真正的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冉乃彦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20]。自我教育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加强课内外师生联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课程思政方面的自我教育。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都有较多设计实践课程和校外实习实践课程,教师要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目标管理,合理设计课程思政目标,在思想价值引领中促进学生课程思政方面的自我教育。要对课外教学资源管理加以规范,统筹规划整合各类课外实习实践思政资源,建设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价值引领资源库。同时,要转变“教”“学”方式,实现课内外“教”“学”联动。例如:(1)通过教学情境设计、案例、学习体验、互动讨论、问题设计与回答等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有计划地让学生搜集、选择、加工、制作、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将思政教育与课程专业教育目标达成结合起来,推动价值塑造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实现价值引领和自我构建的统一。(2)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建立案例丰富、类型多样、内涵深刻的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信息资源库,促进线上线下两种教育模式的衔接整合,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同时,应引导学生课程思政方面的自我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3.3.3 育人主体联动,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与工作长效机制

高校教师、党政干部、管理服务人员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推动形成育人主体协同育人格局。因此,要加强育人主体联动,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1)加强团队建设,形成教研育人共同体。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此,教学团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不断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加强自身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要组织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结对子,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建团队,形成课程思政专门化结对制度和常态化运行机制[18]。另一方面,要组织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共同体:在教学研讨中完成专业知识体系与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同构,实现“德智一体”培养目标的达成;深入挖掘和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元素“基因式”植入教材,“生态式”融入教案,“化学式”融入教法[21],并及时评价教育教学效果,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2)加强部门联动,形成三全育人格局。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需要学校多部门协同联动,着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对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建立部门联动育人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多方协同育人格局,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成为“育人者”,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融合贯通,达成协同育人效应。工作中,注重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环境的营造,加强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教学与学工、团委等管理服务部门组织的第二课堂的联动,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将育人工作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融入学生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教学、管理、服务等不同岗位的教职员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日常点滴与细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影响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3.3.4 校内外联动,实现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都有较多的设计实践课程、校外实习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机会,师生互动的教学时间长,因此,充分利用校外专家优势和各种教育载体创新育人工作平台与工作形式,开展校内外联动育人,创新实践类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该类专业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实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专业可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特点和社会实践项目的特点,加强校内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研究,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实习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实现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构建对标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结合各自专业教学特点,在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成效上下功夫。例如:在专业设计课程中,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资源,聘请企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学者到学院讲学和指导课程设计,发挥校外专家学者的“思政案例”教学作用和现身说法作用,强化学生工程伦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在校外实习实践类课程中,通过现场教学与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学”与“做”中完成价值取向和价值塑造的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素养;在设计类竞赛活动中,通过组织与研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求真务实、道技合一、团队协作的精神;在校内外设计实践活动中,创新育人工作平台,以培养设计创新能力和设计服务人才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实现立德树人、文化传承创新等思想目标与学以致用、服务区域发展等实践目标的有机融合。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在结合其专业教学特点和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梳理专业课程体系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深度提炼其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工匠精神与美育精神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体现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协同、求真务实、道技合一的原则要求。要在工作中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建设专业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要加强课程联动、课内外联动、育人主体联动、校内外联动,构建对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全员全课程全时空协同思政育人体系、育人模式和教学方法,达到“溶盐于水”“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高校应通过以上路径,努力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价值引领与自我构建的有机统一。

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对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等展开论述,这些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和总结。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