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根本遵循

2024-05-09 08:06牟晓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中国式生产力

牟晓明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浦 20009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通过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的征程中,如何进一步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①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这要求新时代推进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历史规律。本文立足于此,指出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决定了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和根本的规律遵循。因而,科学和正确地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规律,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社会基本矛盾:中国式现代化合规律性的必然遵循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历来都极为强调和重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把握和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行稳致远,取得伟大成就,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党对“三大规律”,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严格遵循。在新的征程上顺利推进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同样要求必须遵循和体现一系列客观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24.。其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要遵循的规律,就根本上而言,莫过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因为,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从根本上支配着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提出过“社会基本矛盾”的哲学范畴,但是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过程中,对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作出了深刻阐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这一客观规律进行了准确、完整地揭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由此,马克思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理论框架揭示了社会基本结构,并进而通过三者内在作用机制的考察,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关系。也即,当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同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引发社会革命,这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发生变更,进而促使上层建筑发生或快或慢的变革,最终使社会经济形态实现更替和演进,由此,人类历史才能得以不断演进和发展。自此,马克思探察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即社会基本矛盾规律,指出这一基本矛盾构成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这一客观规律从根本上规定着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总趋势。

毛泽东继承并深化了马克思所阐明的社会基本矛盾思想。他不仅在《矛盾论》中首次提出“社会的基本矛盾”③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8.这一范畴,而且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出发,对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传统观点进行了批驳,并进而深刻指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秉承毛泽东的这一看法,“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④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1-18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再次重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⑤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8.

由此可见,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仍然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都必然受到这一基本矛盾的根本性制约和影响。因而,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规律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发展的鲜明体现和根本要求。毛泽东认为“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⑥毛泽东文集:第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0-131.。同样,基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性地位和制约作用,新时代也必须将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作为纲”来考察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这样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

二、物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与建构的历史根基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根本的因素,它构成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决定着社会发展状况。就中国式现代化而言,新时代推进其顺利发展显然离不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因而,新时代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合乎规律性发展,首先便是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为其厚植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发展状况

列宁曾指出:“一切自然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受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的。”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确如列宁所言,在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结构中,生产力起着根本的决定性作用。这不是马克思基于“自我意识”的主观臆断,而是他从客观事实出发作出的科学论断。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延续了他们在《神圣家族》中所生发的现实生活逻辑,从经验事实出发,考察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这个“经验事实”,就是指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摆在人们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所以生产满足自身生活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便成为人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在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方能从事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和宗教等其他一切活动。而且,也只有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才能产生交换和消费等生产关系,并进而产生意识、社会制度和国家等上层建筑。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有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一定的状况下,才会有一定的交换、消费和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和社会制度形式。显然,马克思从客观事实出发,认为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其他一切方面的发展状况。也即是说,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历史由以生成、持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成为决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诸如青年黑格尔派、小资产阶级哲学家蒲鲁东等把“实体”“自我意识”“无人身的经济理性”“经济范畴”等观念、思想、概念视为历史发展动力的主观臆断,在马克思看来,无疑是黑格式的陈词滥调。总之,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构成全部历史的基础,其总和决定着社会发展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也即,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必须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

(二)生产力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发展首先要发展生产力。”③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18.就现代化来讲,生产力也必然从物质根基上深度制约着现代化的推进与构建。因此,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说,发展生产力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唯有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获得坚实的物质根基而得以顺利实现。

美国著名政治理论家萨缪尔·P.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认为:“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①[美]萨缪尔·P.亨廷顿.李盛平,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6-58.R.R.帕尔默(R.R.Palmer)和J.科尔顿(Joel Colton)认为,现代化“有许多形式,其中最明显的标志是飞机、超级市场,电脑技术和城市人口积聚”②肖忠东,段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77.。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怎样界定现代化,或者说不管现代化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它都必须以物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为基础和支撑。换而言之,现代化建设基于发达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没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是断然不能实现的。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实践也充分表明,只有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现代化的推进与构建才具有现实基础和可能性。以英、美、法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来大力发展生产力,由此率先迈入现代化轨道并实现现代化。而就我国而言,虽然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仍然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水平从总体上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而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双重影响

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从底层逻辑上制约着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表现为生产力从物质根基上影响其推进与构建,还体现为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对其的深度影响。换言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与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生产关系制约中国式现代化推进

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理论框架,马克思在揭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同时,也指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着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和状况时,它便对生产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当其因为“锁定效应”滞后于动态发展的生产力而逐渐沦为一种保守和反动力量时,它对生产力则起着阻碍而非促进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当生产关系从生产力的发展形式蜕变为生产力的桎梏时,就会引发社会革命。显而易见,落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既产生着直接的束缚作用,也会因由其引发的社会革命导致社会动荡,从而对既有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也遵循这一规律。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们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遵循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不断调整、改革生产关系,我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构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虽然总的来看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实际,但是其中一些具体环节或某些方面却逐渐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分配不均、两极分化等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调整,就会沦为阻碍生产力持续发展、威胁社会和谐稳定、束缚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消极因素。

基于此,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紧紧扭住生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增强历史主动,积极调整生产关系中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环节和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力持续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稳定的物质支撑,也才能确保社会团结、和谐稳定,从而防止社会滑向失序而产生中断现代化进程的风险。

(二)上层建筑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构建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关系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内容,二者的辩证运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对于这一矛盾,马克思一方面指出经济基础之于上层建筑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化,另一方面强调上层建筑之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1890 年9 月,在致约·布洛赫的书信中,针对一些人把历史唯物主义歪曲成“经济决定论”,恩格斯在强调“经济状况是基础”的同时,向人们澄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即“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诸如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恩格斯将其概括为两种情形:一是二者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上层建筑则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二是二者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上层建筑则“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并造成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7.。在此,恩格斯实质上指出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与其保持同向运动,这样才能促进而不是束缚经济发展。从生产力角度来看,上层建筑会对生产力产生或间接或直接的反作用,由此深刻制约生产力发展。具体而言,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结构中,上层建筑或者借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对生产力产生间接的反作用,或者直接制约和影响生产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构建也必然深受其影响和制约。其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等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观念上层建筑,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面,而且也确保了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并为其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不过,当前我国上层建筑中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于经济基础的具体环节和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

(三)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的必然之举

毛泽东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分别构成平衡与非平衡的矛盾统一关系。不平衡是绝对的,而平衡总是相对的。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或者说它们之间达到平衡时,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才能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必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必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③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74.。那么,新时代如何调整生产关系和完善上层建筑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呢?

在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指出,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④毛泽东文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3-214.。也即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改革的方式,使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得到不断调整和完善。因而,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合乎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逻辑必然。具体而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历史进程中,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等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对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分配机制等生产关系的某些具体环节和重要领域,以及上层建筑中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体制机制中的一些顽瘴痼疾,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从而使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因素而非阻碍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建构开辟道路。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改革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因素和环节,既不能脱离实际,主观任意拔高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能脱离党的领导,掉入西方政治陷阱。总之,只有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道路。

四、遵循社会基本矛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要求

社会基本矛盾从底层逻辑上深刻制约着中国式现代化,正确理解并遵循这一规律,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根本要求,因此,只有整体把握、辩证理解和动态考察社会基本矛盾规律,才能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整体把握,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三个基本因素“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5.。其具体表现为,生产力不仅与生产关系发生着直接联系,而且与上层建筑通过生产关系的中介联结作用发生间接联系,或者在一定条件下与上层建筑发生直接作用。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发生着矛盾运动。因此,社会基本矛盾构成要素之间并非是一种孤立和割裂的关系,相反,“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②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求是,2020(02).。概言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整体”③李国泉,陈锡喜.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机制再审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④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求是,2020(02).这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秉持整体逻辑对社会基本矛盾进行把握,由此才能提升整个现代化的系统性。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必然从底层逻辑上对中国式现代化产生着系统性制约。具体地讲,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需要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夯实其物质根基,而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必然要求围绕现代化对生产关系作出适时调整。生产力发展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又进而导致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革。这种变革也必然对中国式现代化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也要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维度,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立足于经济基础变化从政治、制度、法律、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对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完善。只有如此才能产生综合效应,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从而构建内容全面而非片面的新型现代化。

总之,以整体性逻辑观察社会基本矛盾,就会发现社会基本矛盾对中国式现代化产生全方位的系统性影响,因此,只有把中国式现代化视为一个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多维度、多方面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工程而加以整体谋划和推进,才能提升现代化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辩证理解,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协调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①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求是,2020(02).具体而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规律,既要看到生产力、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最终决定性作用,也要认识到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其他因素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如果只注意到生产力或经济因素在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甚而将其理解为唯一决定性因素,看不到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就难免在理论上滑向机械“经济决定论”或“唯生产力论”,从而导致在实践中陷于忽视上层建筑作用,只关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力第一主义”之中。相反,如果只看到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而看不到生产力在历史进程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就会导致忽略生产力本身发展而陷入贫穷之中,或者超越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实际,主观拔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先进程度,由此会造成生产力遭受破坏的严重后果。人民公社化运动便是忽视生产力本身发展,只专注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明显例证。总之,生产力或经济因素虽然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政治、法律、文化、道德等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它们构成的“合力”共同决定着历史发展。

因此,必须以辩证思维正确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规律,并以此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构建,进一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的协调性。一方面,要秉持生产力构成“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决定社会发展状况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由此厚植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的物质根基。另一方面,也要辩证地认识到,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产生重大制约和影响。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只专注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上层建筑的改革、调整和完善。只有在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立足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全面推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五位一体”的协调共进,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协调发展。

(三)动态考察,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性

英国学者S.H.里格比(S.H.Rigby)认为,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具有内在的发展倾向”③[英]S.H.里格比.吴英,译.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54.。确如其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新的需要”的不断产生驱动着人类持续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正是这种内在超越的本性驱动着生产力不断自我发展,使生产力成为社会基本矛盾中最积极的因素。

生产力持续的自我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结构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又决定着上层建筑。然而,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会因为“锁定效应”而逐渐滞后于生产力发展,最终可能蜕变为束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保守力量。尤其是上层建筑,因为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律性,一旦趋于保守,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阻碍作用更为显著。此时,如果不及时、主动调整生产关系和完善上层建筑,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会因为生产力要求突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束缚而爆发社会革命。

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以动态思维对其进行理解和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构建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持续发展无疑会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对滞后,甚至可能逐渐沦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与构建的消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①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求是,2020(02).这就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眼光,动态考察社会基本矛盾,增强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强大牵引,积极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如此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中国式生产力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должны продолжить упрочива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фундамент отношений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中国式失败
论马克思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辩证解释及文化空间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