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伯佳
(北京市密云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北京 101500)
城市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有所提高,对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关于居住区环境的营造也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但在寸土寸金的地方,留给绿化的空间一直被压缩,在这样的矛盾之下,“下楼就是绿植,走绿道出门儿,便是山清水秀,宛如画中游”宜居是城市建设的奋斗目标,也是人们幸福生活的美丽愿景。因此,如何结合密云区实际情况,在绿色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合理建造出配套绿地,不仅是对小区空间的拓展,还能为居住区人民提供更舒适,更丰富的景观绿地,提高生活质量是今后居住区绿化的一个目标[1]。
从密云区2022 年“12345 市民服务热线”诉求看,涉及城区绿地建设管理的问题共864 件,其中城市绿地建设类780 件,城市绿地管护类79 件,其他类5 件。从2022 年市民热线的城市绿化诉求,居住区绿化问题较为凸显,占比高达90%。城区绿地建设管理问题统计如表1 所示。
鼓楼东区位于密云区新中街与康复路交汇处,属于密云区顶级黄金地段,房屋建成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占地4 万多m2,周边毗邻最优秀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是学区房中的核心房。在实地调研之后发现,该小区是所谓的“老破小”,因建设时代背景不同加之年代久远,当时建设出的只考虑是否能满足人们居住的基本需求,如楼间距是否宽敞,得房率是否高等,没有人会想到绿地景观这种附属设施的建设工作。室外空间无任何绿地,有限的楼间距空间也是被私家车、电动车占据,且周边衍生出了大量“马路经济”,这样不仅会使得本来紧张的空间变得更加拥堵,还会残留一些垃圾破坏环境卫生。追其问题根源,还是因为规划缺乏长远性,没有预料到未来要承担的一些城市问题,从而导致现在小区外空间功能的混乱,因此也成为阻碍居住区环境更新的一大难点。通过走访,小区居民大多是照顾孙辈上学的老人或为了孩子就近上学在此租住的父母,每天忙忙碌碌,但依旧希望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活动功能,看见一抹绿[2]。鼓楼东区居住区现状如图1所示。
图1 鼓楼东区居住区现状
西门外大街16 号院居住区靠近果园西路、果园北街,建成于2000 年,小区内目前只有简单的绿地,还是和停车场“共享”,绿地内以100%乔木为主,包含杜仲、白蜡两个品种,且无任何花灌木、地被,配比单一。夜间照明系统、休憩座椅、文体娱乐设施等。
附属设施更是缺失严重。且小区内树木常年缺乏正规养护管理,景观功能混乱,甚至绿地内还有晾衣杆。尽管如此,在通过走访居民之后,仍得到了希望对小区内绿地景观改造的美好意愿,希望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绿地景观。西门外大街16 号院居住区现状如图2 所示。
图2 西门外大街16 号院居住区现状
嘉玺园居住区范围北至站东路,南至新南路,西至檀营与行宫小区,东至京承铁路,原址为密云水库移民村,是区政府为彻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百姓安居乐业、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民生民心工程。于2022 年8月回迁安置房建设完毕。是项目规划设计方面力求科学宜居,高低错落、起伏有致,城市天际线与远处层峦起伏的山景完美融合,构成多条“观山视廊”,让山景融入社区。小区内部道路实现人车分流,地下车库与楼座相连提升了整体居住的舒适度。因为是新建小区,整体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水平相对较高,但后期的管理养护水平不高,如树木枯枝未能及时修剪、草坪内杂草未能及时清理。项目竣工之后还在质保期内就出现了个别树种死亡的现象,树耳修整的不规范,绿地被车辆轧损痕迹严重,这些都影响了小区的绿化景观效果[3]。嘉玺园居住区现状如图3 所示。
图3 嘉玺园居住区现状
(1)坚持人民至上。聚焦居住区群众需求,突出存量资源功能和质量提升,合理安排生活生态空间,提升居住区服务功能和居住区韧性,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2)坚持生态优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科学统领,综合考虑水、土地等资源承载力,走科学生态节俭之路,提高居住区生态系统的本土性,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坚持文化自信。弘扬生态文化,讲好密云生态故事,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挖掘与保护历史园林文化,服务好首都功能。
(4)坚持共建共享。调动全社区参与绿地景观建设的积极性,注重设计引领,创新参与方式,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政府、市场、社会参与建设运营的多元模式[4]。
见缝插绿,弥补绿化空间“零状态”。①鼓楼东区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为无,所以在接下来的改造过程中,以“见缝插绿”的原则做指导,在楼梯外、车棚前、南阳台下仅有空地增加绿色,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绿地景观环境。例如,在这些空间,增设小型花箱,栽植一些喜阳耐旱宿根植物,选择八宝景天、金娃娃萱草等,这样既能欣赏欣赏叶又能观花。②垂直绿化。小区内墙体较多,既然地面空间不足,那就充分利用墙体面积,采用爬山虎、紫藤等攀援植物,或做成立体花架,栽植佛甲草耐旱植物增加小区内整体绿色。小区围墙爬山虎种植设计如图4 所示。③植入口袋公园。口袋公园可以说是迷你型绿地,就为服务周边居民,这样可以补充和完善小区内部空间的不足,同时也是对小区空间的拓展,增加片区的生态环境,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休闲娱乐,为中老年人、儿童提供更舒适、更丰富、更便捷的休闲娱乐场所,面积不大,但是有花有树有休闲设施,还能缓解马路经济带来的拥堵和混乱。④好多居民已经在自己外面的小片空地上摆了一些开花盆栽,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不破坏居民需求和栽植习惯的基础上,将小区内的空间重新规整,可以集中一片区域让居民自主认养,栽植自己喜欢的品种并自行管理,这样既可以增加邻里之间的情感,互相可以交流养护心得,也可以增强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每人都能为创建共同的美好绿色家园贡献出一分力量。
图4 小区围墙爬山虎种植设计
2.3.1 增加植物配比,加大空间层次
小区内现阶段只有乔木,虽然成荫效果很好,但缺少层次。可以通过改造提升,以美观、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植物错落配置和色彩、季相的变化,来强化小区内绿地空间的层次感。乔木选择如美国红枫、五叶枫和银杏,增加最上层植物的颜色。中层植物可选择榆叶梅、碧桃、海棠、连翘、天目琼花等,丰富中层的观花植物。地被以全覆盖多年生乡土耐旱地被为主,方便后期管理。这样整个小区的绿地景观就会丰富起来,春季有花观,秋叶有叶赏。栽植位置就选择树下空隙间,采用彩色树种栽植分散点缀配置,不过于密集,要尽量避开窗户区域。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也会让居民觉得格外舒适[5]。
2.3.2 合理规划空间,给绿地留下独属空间
小区内整体绿地空间很大,但因为和停车场、晾衣架“共享”,留给纯绿化的空间其实很小。建议重新规划,将停车场、晾衣区、绿地区清晰划分。小区内公共的绿地规划应充分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在绿地内增设一些座椅、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等。丰富绿地景观,完善绿地功能。
2.4.1 加强宣传动员,推动全社区人民参与维护景观
以“居民一起动手,打造绿色家园”为长期目标,让居民切身参与进来,例如,组织居民参加一些栽植的技巧培训,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又如,内栽植月季众多,加之月季花期长,花朵茂盛,物业也可以组织居民自行修剪,修剪下来的花朵也可以扦插或者插花,一举两得,激发居民们共同维护小区内绿化景观的意愿。
2.4.2 强化环境整治,为居民创建优美的居住环境
不同于鼓楼东区居住区的见缝插绿方针,物业应该建立长期的规划战略计划。例如,地面停车的业主应该注意车位旁边绿地的维护,避免车轮碾压到绿地内地被花卉。又如,垃圾要做好分类,强化居民自主分类意识,绿地内的白色垃圾及时清理。共同努力维护,建设一个让大家都满意、心情愉悦的居住区环境。
2.4.3 提高技能,推动居住区绿化工作
物业公司也要定期学习,跟专业的设计公司学习植物配置方法,当植株死亡的时候也能在不破坏景观团的基础上及时补植上合适的植物。施工队伍学习栽植方法和养护技巧,清楚养护月历,知晓修剪、打药的最佳时间段。例如,树穴在树木定植之后就可以休整平整美观,凸起太多影响绿地整体效果。
2.4.4 强化绿化养护管理,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以营造良好的居住区绿化景观环境为重点,加强对养护作业各个环节的掌控,通过吸取经验,制定养护标准、检查细则及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物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按照“完善管理、提高质量、明确目标、突出专项、奖惩分明”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养护工作的检查考评和监督管理,努力在绿化环境提高方面实现新突破。
居住区改造提升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居民的积极配合。希望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推动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再结合不同小区现状问题,和有针对性的改造提升策略,有利于完善小区环境,更新小区服务功能,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