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镜头后面,是个散漫的流浪汉,并无特定目标、任务,只是在流浪中观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的诗句道出了人生普遍的不安定感。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主动、长期流浪的人,总是少数,特别是在我出生和成长的这片土地上。
在这里,两千多年前,众多流浪者游走于列国,被称为“氓”,并无贬义。孟子自诩为“氓”(《孟子·万章下》);秦以后,“氓”分化,极少数融入权力体制,多数隐于社会;后者,形成“游民”及其“游民文化”,与主流思想不分轩轾,据说还与治乱循环规律和某些文学名著有内在关联(《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王学泰)。然而明太祖立《大诰》:擅离农耕土地者,概为“游民”,一律抓捕入狱……于是,长久以来,在汉语语境里,“流”“浪”两个字,合起来、拆开来,都含贬义。
但就人性讲,游走乃是本能需要,根源于人的好奇感和逃避感,人天然倾向于自由。当今观光业,即以舒适而组织化的商业形式,部分满足了这一需要。但还有一小批人,生性享受长期流浪:享受行囊在背的重量感,享受双腿、舟车、飞行器的移动感,享受身处闹市或陋巷中的孤独感,享受梦里千思与眼前一面的冲撞感。
泰戈爾与苏轼唱和:“旅人叩过每个陌生人的门,才能找到自己的家。人在外四处漂泊,才能进入内心深处的殿堂。”这首从小就熟记的诗,今天终获升华:我似乎明白了何谓“回家”。是的,我的流浪相当程度上事关灵魂探寻。人有幸在世一回,但行走人间的时候,内心满是痛苦和冲突。如何安顿自己不羁的心、激荡的灵魂呢?人各有选择。我选择了行走,借助旅途和镜头,留下个人的生命经历和体验,留下我个人与这个世界、与自己的一段对话,并从中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这样的流浪,确是幸运。
作者简介:
王耀华,1978-1985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兼职教授。为多个国际科技会展项目创立者、策划者,2024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个人摄影集《瞧,这个世界》。
责任编辑/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