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校社协同 推动教育扩优提质

2024-05-08 13:34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家庭

本期嘉宾

马分产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校长

李军营 漯河市郾城区第二初级实验中学校长

常亚琳 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二

小学校长

刘 斌 新郑市正商外国语小学党

支部书记、校长

主持人: 孙 俭(本刊编辑)

导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话题受到关注。在3月9日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针对“今年我国将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教育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落实好这一行动?”这一热点问题,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了五条具体措施。其中一条就是“合作育人要扩优提质,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协同”。

怀进鹏指出:“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学校、大熔炉,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育人的合力,孩子才能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我们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来共同守护和关爱我们的未来,共同推进基础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023年1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举措。特别是在教育强国新征程、人口变化新形势、人工智能新样态下,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需要系统创新谋划。本期《校长圆桌会》以“加强家校社协同 推动教育扩优提质”为主题,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教育服务水平,拓展教育空间,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家校社协同成为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更好地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主持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社会共识,是实现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必然要求。请大家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马分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一种全面系统的育人方式,其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人。我认为,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育人理念不统一。受立场、认知水平和环境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导致三方的教育重点存在分歧。三方以各自的标准去教育要求学生,导致了“1+1+1<3”的结果。

二是育人模式较单一。例如,大部分家长学校只是举办简单的专题讲座,而忽视了和家长的沟通,也缺少对社会优质资源的利用。大多数学校的社会实践缺乏系统育人理念的引领,且不够持续,很难实现校家社深层次的沟通与协调。

三是信息沟通有障碍。在校家社协同育人中,沟通方式和工具的不一致也可能导致信息沟通不畅,直接影响了合作的有效性。

李军营:首先,沟通渠道不畅,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障碍,导致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不够充分。

其次,责任边界模糊,各方育人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容易出现推诿责任或重复劳动的情况。

此外,协同育人的理念和实际操作脱节。一些学校和家庭对于协同育人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认为开个家长会、做一次家访或者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配合支持教师工作就是协同育人了,缺乏深入实践和探索。

常亚琳: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育人方面的权重存在明显的偏差。学校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家庭和社会的权重则相对较低。

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主导地位无可争议。教师具备专业资质与素养,是学校教育中理所应当的重要责任人。然而,这种主导地位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和集中学习为主,但受场地等因素局限,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发展需求。

相比之下,家庭在育人方面的作用被低估了。现实中一些家长只是提供生活方面的支持,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准备不足,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与帮助。

社会在育人方面的权重也相对较低。社会是广阔的大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主持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他们共同组成一个教育整体。《意见》提出,学校应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那么,作为管理者,如何做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顶层设计,打造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呢?

刘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应该共同承担責任,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河南省中小学校党建带队建工作示范校,我们学校构建了“三圆六脉”(“内圆”课程聚焦家庭生活、“中圆”课程丰富校园生活、“外圆”课程培养生存技能,心脉、血脉、文脉、趣脉、命脉、行脉“六脉”德育实践体系)协同育人体系,紧紧围绕“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立足学科主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用好网络新课堂,致力培养爱国心、浸润爱国情、树立强国志、激发报国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好少年。

学校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师、学习能力指导师、心理健康指导师“三师”工作坊,全面推进资源共享、人力共济、优势互融等工作,助力家校社共育。同时,建立四类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安全防护指导委员会、校外实践指导委员会),定期开会、研讨、交流,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还依托郑州“好想你”综合实践基地、裴李岗遗址等,探索和推动研学旅行与乡村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借助“祥云大课堂”“宜美志愿者”“周末龙门阵”等课程,让家长和教师同成长、共分享,为了同一个心愿,发出同一个声音,共同助力孩子走向多彩人生。

常亚琳: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协同育人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在具体操作中,我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打造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

第一,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合作。我们开设“金蔷薇”家长学校,通过家长成长课程、家长会、家访、访校日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一致的培养目标。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如家长志愿者、家长课后延时讲师团等,形成相互支持补充的教育团队。

第二,推动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学校积极与社区、企业、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同时,学校还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校举办讲座,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第三,动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学校明确新时期协同育人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将其纳入学校三年教育发展规划,同时对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方案、考核机制、师资培训、监督和评估等制度,及时进行完善,确保各项制度符合时代要求,取得实效。

马分产:一是整合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学校整合家校社各方资源,搭建线上线下的协同育人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同时,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与沟通,共同开展育人项目,如家庭教育指导、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形成育人合力。

二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学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入北京威特瑞特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科创竞赛、思辨论坛、文艺汇演、运动会、艺术节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加强监督与评估,持续改进协同育人工作。学校建立协同育人工作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学校及时收集家长、社区等方面的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不断提高协同育人工作的质量。

主持人:《意见》提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保持学校与家庭的常态化密切联系;用好社会育人资源,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请大家结合实际,介绍一下拓展和创新协同育人的途径与方法。

刘斌:教育如同一棵大树,那些重大节日、活动就像随机生长的“节点”,我们可以把这些“节点”变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使教育之树展现勃勃生机。我校主要通过开发“三圆同心,栉沐童心”课程体系,即“内圆”课程聚焦家庭生活、“中圆”课程丰富校園生活、“外圆”课程培养生存技能,有效拓展和创新协同育人工作。

以“中圆”课程为例,我校结合重大节日举办主题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河南省天文馆、河南省科技馆、中原英烈馆、红旗渠研学基地、焦裕禄纪念园、泰山村红色教育基地、崔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校外场所,让学生融入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又如,在“外圆”课程中,学校依托“三田农场”,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农具,了解耕种常识,明白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家长、学校、社区一起参与课程,使协同育人展现出勃勃生机。

李军营:在拓展和创新协同育人的途径与方法方面,我校主要有四个“抓手”。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让学生内心“暖起来”。为了确保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我校在当地率先开展了党建带团建、党建带队建活动,初步实现了党、团、队一体化发展。我校还成立了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组成,基本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局面。

二是落实“五育”并举,让学生素养“高起来”。作为省级“五育”并举实验学校,我校注重“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我校通过“戏曲进校园”经典诵读、红歌大赛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校开展“人人讲公开课”活动,打造高效课堂,减少课外作业,实现减负增效的“绿色教学”,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是关注学生心理,让学生心理“强起来”。我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6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面向家长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辅导团练活动。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记录。随着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校风、学风明显得到改善。

四是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责任“担起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发展其核心素养。

马分产: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协同育人提供了无限可能。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手段,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和成长轨迹,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我校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定期向家长推送学生学习报告,从而让家长更加有针对性地教育辅导孩子。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线上家长会、教育讲座等活动,如最近学校在线上为家长详细解读了新高考政策,助力学生、家长理性选科,科学规划未来。

学校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教育空间,使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地了解校外信息,比如线上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学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此外,学校还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如线上读书会、线上研讨会等,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主持人:《意见》提出,坚持育人为本,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大力发展素质教育。那么,在教育强国新征程、人口变化新形势、人工智能新样态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力呢?

刘斌: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力——

一是专业培训与成长。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协同育人培训,如家庭教育指导、社会资源整合与利用、创新教育管理等方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让教师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

二是跨界合作与交流。鼓励教师参与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维,从而增强其协同育人的能力。

三是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学生管理工具,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支持教师更好地开展协同育人工作。

四是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学校内部和外部的评估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教师在协同育人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为教师提供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持续提升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力。

五是鼓励创新实践。支持教师开展创新教育实践项目,如家校合作课程设计、社区服务等,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常亚琳:首先,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不仅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还要注重培养其跨学科素养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增进合作,丰富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渠道。学校应该与家长、社区等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深入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同时,学校应主动和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實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再次,利用技术,提升教育教学的智能化水平。学校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和评估,为教师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指导和建议。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教学平台,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马分产:一是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变化。教师首先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掌握好政策,才能更好地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

二是提升专业技能。教师只有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浪潮,主动了解各行业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实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加强品德修养。在数字时代,教师应形成新的知识观和教学观,比如可以制定一个教学准则:“凡是人工智能擅长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少教甚至不教;凡是人工智能不擅长或者无能为力的知识和能力,要多教或重点教。”

四是增进家校沟通,合作育人。学校应充分借助数字技术,根据个体差异,及时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定向培养专业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家校合作沟通,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责 编 林 岚)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家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家庭“煮”夫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恋练有词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