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酋 张联玲 罗德康 罗春毅 陈晶
基金项目: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百科20213247)
作者简介:李胜酋,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康复及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
【摘要】目的 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百色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均进行降颅压、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动脉血管阻力降低,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及脑动脉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均增大,试验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促进其神经功能缺损修复,提高运动功能。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 醒脑开窍针刺法 ;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神经功能 ; 运动功能 ; 脑循环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4.06.0076.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6.025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的供血动脉(特指椎动脉和颈动脉)出现闭塞或狭窄,远端的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坏死的总称,其发病急,在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多见于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为引起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若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瘫痪,甚至死亡,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临床上常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通过调节脑区活动模式来实现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血管的循环,以此改善其症状,现已逐渐应用于各类脑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中。但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患者身体状况存在较高要求,患有癫痫、心脏病等疾病者,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治疗可影响整体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费用较高,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1]。中医将脑卒中归于“中风”范畴,与气血逆乱、脑脉阻痹等有关,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证型[2]。针刺广泛应用于卒中后治疗,临床上常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此法的核心立足于中医整体治疗原则,发挥“神”的作用,可调元神、健脑醒神、通气血,强调人体内在积极因素的调遣,激发生命潜能,协调脏腑功能,维持机体相对平衡,促进患者机体经脉气血运行通畅,改善其疾病症状[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脑循环动力学的影響,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百色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3例;年龄30~80岁,平均(50.17±
1.25)岁;病程2~5个月,平均(3.08±0.15)个月。试验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30~78岁,平均(50.26±1.31)岁;病程2~5个月,平均(3.10±
0.1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 [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⑵发病时间≤半年;⑶初次发病。排除标准:⑴精神障碍、严重痴呆;⑵合并癫痫病史或脑电图检查显示有癫痫样改变;⑶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⑷四肢患有先天畸形。本研究经百色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即降颅压、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重复经颅磁刺激:采用磁刺激治疗系统(河南优德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YD-MT600)干预,线圈直径为12.5 cm;最大强度为3.0 T,刺激频率1 Hz,刺激强度为90% MT,选取患者患侧大脑皮层运动(M1)区作为刺激点,开展刺激干预;开展干预之前,需使用定位帽确定其M1区准确部位,在其附近进行圆形线圈、颅骨表面进行相切,寻找可以诱发的健侧拇短展肌最大位置,则是即将进行刺激M1区;确定好位置后,对此区域详细瞄准,手柄垂直指向枕侧,开展经颅磁刺激干预;刺激时间为10 s之间,间隔2~5 s,总刺激数1 000次,总干预时间为20 min,1次/d,6 d为一个刺激疗程,共计干预4个疗程。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法,重复经颅磁刺激30 min后进行针刺:⑴选取穴位。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委中、极泉、尺泽;配穴:口角歪斜者加地仓、颊车;吞咽困难者加风池、完骨、天柱;语言不利者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上肢乏力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乏力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肝肾亏虚者加肝俞、肾俞;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⑵操作方法:先刺双侧内关穴,针头直刺入皮肤0.5~1寸深(1寸=33.33 mm),用捻转和提插的方式泻法,操作持续1 min;接着刺水沟穴,位于鼻中隔下方,斜着刺入0.3~0.5寸,用重雀啄泻法,眼球湿润或流泪为佳;然后刺三阴交穴,沿着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进针
1~1.5寸深,使针尖能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使下肢抽动3次;最后,针丘墟穴,穿透到照海穴1.5寸深,以在照海穴能触及针尖为标准。以上步骤完成后,留针30 min。1次/d,连续6 d为1个疗程,共计干预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⑴神经病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分值范围0~42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神经受损越重,取意识(3分)、语言(3分)、上下肢体运动障碍(9分)3项进行评估。⑵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法[6]对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进行评分,其中上肢功能评分项目为33项,分值66分;下肢功能评分项目为17项,分值
34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越好。⑶脑循环动力学指标:采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监测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CVHO-3000)对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血管阻力进行
监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病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意识、语言、上下肢运动障碍等NIHSS评分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均升高,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均增大,试验组大于对照组;血管阻力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是由其他因素引起脑部动脉血液循环障碍,继发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运动功能障碍,随病情发展会致使患者运动功能丧失,对其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其预后。重复经颅磁刺激可影响和改变大脑功能,通过时变磁场作用,产生感应电流,可改变患者皮质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调节大脑神经状态。但单独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治疗效果欠佳,还需联合其他
治疗。
中医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气血逆乱致使气虚无力,行血不畅,停留而瘀,导致经脉瘀堵,该病的主要病机在于气虚、血瘀等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其病位在脑,可涉及心、肝、脾、肾,故应以行畅气血、补气化瘀等为主[7]。醒脑开窍针刺法主要选取相应的穴位,行针刺治疗,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中主穴以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针刺内关穴可调节气血、安稳神志;针刺人中穴可调和阴阳、解痉通脉;针刺三阴交穴可补肾滋阴。而辅穴以委中、极泉、尺泽为主,针刺委中穴可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针刺极泉穴可通经活络、宽胸理气;针刺尺泽穴可和胃理气、舒筋止痛[8]。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元的修复及再生,进而加快神经康复与脑功能重塑,以此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恢复其神经缺损[9]。同时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可更进一步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现代研究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通过对穴位肌肉的刺激,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肌力,促进局部血管扩张,激活中枢神经,增加脑血流量,使患者逐渐改善缺失的平衡能力,以促进脑神经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10]。本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患者NIHSS低于对照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缺血性脑卒中会对患者局部脑组织出现血液供应障碍,增加了血管阻力,导致血流速度与血流量降低。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改善脑血流,促进局部血流量增加,减轻脑缺血损伤。现代解剖学认为,针刺内关、三阴交等穴位,可改善细胞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小板聚聚,增加脑部血流量;还可促进脑血管生成,调节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改善脑卒中缺血、缺氧,减少脑组织损伤和细胞死亡,促进神经细胞修复,从而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促进脑部血流恢复[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升高,血管阻力降低,这提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
综上,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促进其神经功能缺损修复,提高运动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參考文献
郭华峰, 陈杰, 袁捷, 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磁刺激内关、三阴交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偏瘫患者的效果及对功能影像学特征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23): 27-30.
冯鹏超, 赵汉清, 冯鹏飞, 等. 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开窍通络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22, 43(3): 376-379.
安恒, 肖丽娟.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 2021, 23(7): 964-965, 968.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 .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0, 20(8): 901-912.
苏前, 周剑锋, 皮永前, 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研究[J]. 华夏医学, 2023, 36(4): 38-41.
林艳. 运动疗法联合Fugl-Meyer量表对大面积脑梗死功能预后评估[J]. 贵州医药, 2016, 40(11): 1208-1210.
赵洋洋, 冯宏然. 醒脑开窍针刺联合通窍活血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 35(3): 292-295.
常新斗. 醒脑开窍针刺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 2020, 29(9): 974-975.
袁媛, 党宝齐, 浦建能, 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9(22): 2470-2473.
刘红杰, 皮天龙, 荣铁成.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 神经药理学报, 2023, 13(3): 45-48.
卫坚, 赵海燕.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6(11): 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