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中华文化认同解读

2024-05-07 00:12蔡泉源
艺术评鉴 2024年2期
关键词:艺术价值

蔡泉源

【摘   要】瑶族是我国岭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民间图案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对岭南瑶族民间图案的艺术价值,以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解读,探讨其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多元融合和包容性。通过分析瑶族民间图案的题材、形式、寓意等方面,揭示其在中华文化认同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通过探讨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中华文化认同机理和原因,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认识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在中华文化认同中具有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岭南瑶族  民间图案  艺术价值  中华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2-0159-06

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瑶族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岭南瑶族民间图案作为瑶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寓意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岭南瑶族民间图案不断吸收和融合中华文化优秀元素,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对岭南瑶族民间图案的中华文化认同进行解读,探讨其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多元融合和包容性。

一、岭南瑶族民间图案的艺术价值

图像古已有之,诞生于与人类社会物质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它是“文化存储媒介和传承载体”。从这个意义上看,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不仅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岭南瑶族民间图案不仅展现了瑶族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展现了瑶族文化十分独特的魅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一)獨特的视觉审美

西方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认为对客体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转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客观非视觉性的客体图像化。岭南瑶族图案的审美表达正是对客体世界的图像转化。因此,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审美吸引人们的目光,尤其是图案中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得瑶族民间图案具有别样的视觉感受。从岭南瑶族的服饰图案来看,主要以红、黄、蓝、绿等鲜艳的色彩为基调,运用不同的纹样和布局,形成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视觉效果。从器物的装饰图案来看,许多图案注重点、线、面的视觉元素组合方式,既强调图案的主题性,又渲染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因此,瑶族民间图案独特的视觉审美不仅体现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展示了他们高超的审美能力。

(二)精湛的技艺表现

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展现了瑶族人精湛的技艺表现力。瑶族图案的制作过程复杂,往往需要运用绘画、剪纸、刺绣等多种技艺。尤其以瑶族刺绣为例,每一幅刺绣作品都以其精美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刺绣艺人高超的技艺。在瑶族人看来,图案艺术之美就是在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技艺之中表达追求美的信仰。如此,瑶族图案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融入作品之中,图案艺术的价值不言而喻。

(三)深远的历史传承

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传承。许多瑶族图案纹样历经千年,代代相传,成为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不断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具有瑶族特色的图案体系。这种历史传承使瑶族民间图案艺术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人类文明史上,图像和符号是人类创造的最早的表意形式。很多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用神话、史诗、歌谣等形式,叙述自己的文化,用图像、塑形、体态等形式,言传身授地表达自己的文化。瑶族即如此,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图像成为他们文化表达的方式,也就是说图案成为他们表达思想和传承文化的载体。追溯瑶族图案的历史,可以发现许多民间图案源于瑶族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和生活场景,图案成为瑶族文化表意的写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譬如,瑶族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案有龙、凤、鱼、鹿等动物形态,以及太阳、月亮、星辰等自然元素,这些图案形态都是抽象化的艺术符号,这些图案艺术元素都是图案主题和艺术灵魂的表露。如果站在瑶族人的生活观和世界观的视角来理解,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而且是瑶族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体现。通过这些图案,人们可以了解瑶族的历史传统、民间风俗和民族精神,更能感受到瑶族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五)交融的民族特色

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具有强烈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特色。这些图案纹样既有瑶族独有的特点,又融合其他民族的艺术元素。以岭南瑶族代表性的服饰图案为例,瑶族人既注重瑶族传统纹样的传承和弘扬,又注重对汉族、苗族等多民族图像文化的包容和吸纳。如瑶族传统服饰图案常常出现“鱼鳞纹”“波浪纹”,而汉族传统的“云纹”“莲花纹”等纹样也被大量运用于瑶族服饰图案表现之中,这种融合使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更具文化多元性和艺术别样美。因此,瑶族图案艺术与其他民族艺术的交融,不仅展现了瑶族人开放包容的民族性格,更体现了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中华文化认同

(一)瑶族民间图案题材体现的中华文化认同

瑶族民间图案题材是丰富多样的,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自然景观、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图案题材不仅包含瑶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展现了浓郁的瑶族民族特色,又将龙、凤、麒麟等中华文化中常见的吉祥物图案融入其中。这种融合体现了瑶族人特有的信仰观念,体现了瑶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接纳,也彰显了中华文化多元融合的特点。

首先,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瑶族民间图案题材中包含大量的神话传说,充满神秘和象征意义。在瑶族的创世神话和图腾信仰中,一些特定的图案形象代代相传,体现了瑶族人对宇宙万物的认知,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在瑶族的创世神话中,通常会有一位伟大的创世神,例如“密洛陀”或“密洛帝”,在一些瑶族地区传说中,她是创造天地万物、人类和一切生灵的女神。对应的图案可能会描绘一位庄严的女神形象,周围环绕着象征生命和繁衍的元素,如:花果、蛇等。这些图案通常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色彩鲜明,充满神秘和庄严的气息。在瑶族图腾神话中,常见的有龙、虎、鹿、牛、蛇等神话图像,这些动物不仅是瑶族图腾,而且象征着族群的尊严和力量。因此,在瑶族的服饰、背篓、银饰等物品上的图案,常常会看到这些图腾神的图像,其中龙图腾通常以抽象和简化的形式出现,线条富有节奏感,充满动感;而虎图腾则常常被描绘成威武又充满力量的形象,体现了瑶族人对勇猛和力量的崇尚。这些神话传说题材的图案在岭南瑶族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图案不仅是装饰,而且承载着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吸纳。

其次,瑶族民间图案题材还包含生产生活方面的内容,反映了瑶族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交往等状况。一方面,瑶族人的生活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从刺绣图案中不难看出与农业生产和狩猎有关的题材,包括农耕图案、狩猎图案、渔猎图案等,并且刺绣图案还常常以水稻、玉米、南瓜等农作物为主题元素,以及用狩猎、捕鱼等场景来描绘瑶族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展现他们对丰收的期盼,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岭南瑶族人还习惯在日常生活物品中用图案来表达对生活的信念。一般来说,瑶族人的服饰、家居用品等都是图案艺术的表现对象,他们不仅在服饰、鞋履、钱包上用图案表达浓郁的民间风情,还用图案艺术表达瑶族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如瑶族刺绣中的“八宝图”“二十四孝”等题材,皆传达了瑶族人对家庭、亲情、友情、道德等价值观的重视。这些图案在装饰美观的同时,也具有教育意义,传递了瑶族图案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最后,岭南瑶族民间图案题材还包含自然景观元素。岭南瑶族人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中,对于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岭南瑶族民间图案中,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表现自然景观的图案,主要包括山川、河流、森林、湖泊等。这些自然景观在瑶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极高地位,被视为生命的源泉和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在岭南瑶族民间图案中,自然景观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山川象征着坚韧和力量,河流象征着生命和财富,森林象征着繁衍生息,湖泊象征着安宁与和谐。这些自然景观元素在图案中的表现,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又表达了瑶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值得一提的是,岭南瑶族民间图案中的自然景观元素在歷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与中华文化相似的审美观念。这些观念使得瑶族人更加热爱大自然,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都融入图案创作中,使之成为表达民族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由此看来,岭南瑶族图案在题材上与中华文化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有着相似之处,体现了瑶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二)岭南瑶族民间图案形式体现的中华文化认同

瑶族民间图案具有线条流畅、色彩鲜明、构图繁复的特点,其图案艺术风格不仅体现了瑶族民族审美观念,而且体现了与中华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彰显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一方面,瑶族图案的线条运用极为讲究,既有体现粗犷有力的笔触感,又有表达线条细腻柔情的装饰美。尤其是在花草纹图案、云纹图案的表达中,线条运用得流畅且富有变化,犹如舞动的节奏,充分展现了线条的动态美和韵律感,使得图案更为生动活泼,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这也反映了瑶族人对图案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其实瑶族图案的线条之美与传统中国画的白描有形式上的相融,以及精神上的共通之处,都是将人的情感写进线条的曲折、变化和叙事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瑶族图案的线条之美正是契合了中国画的艺术韵味,体现的是瑶族人对中华文化的深度理解和接纳。

瑶族民间图案的形式还具有色彩鲜明的特点。瑶族人善于运用图案色彩来表达情感和寓意,他们喜欢使用大红、金黄、翠绿等鲜艳的色彩,使图案更加醒目和生动。在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文化中,色彩赋予许多美术作品以高雅、纯真和吉祥之意,色彩成为人们评判作品质量的重要参考坐标。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年画、京剧脸谱等艺术形式,都是善于运用色彩来表达寓意和情感的代表。瑶族民间图案艺术也是如此,正是传承了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相同的审美表达方式,才让人有了鲜活、明快的视觉美感。如此来看,可以说瑶族民间图案的色彩表达本质上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此外,瑶族民间图案的形式还具有构图繁复的特点。瑶族人在创作民间图案时,注重构图的复杂和繁复,他们往往通过精细的线条和丰富的层次来展现图案的立体感和动态感。这种构图繁复的形式特点与汉族、苗族等民族的装饰绘画、刺绣都有着相似之处。例如,中国传统的刺绣图案、许多明清传统陶瓷图案都偏重这种复杂的图案构图形式来展现图像艺术美感。因此,瑶族民间图案的构图形式之美体现的正是中华图案的艺术之美。

(三)岭南瑶族民间图案寓意体现的中华文化认同

岭南瑶族民间图案有深刻的寓意,他们借用图案寓意,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和图腾的崇拜,以及对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认同。这些民间图案寓意是岭南瑶族人对中华儒家观念的认同,对瑶族人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岭南瑶族民间图案的寓意体现了瑶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瑶族民间图案中,也常见“福、禄、寿、喜”等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这些寓意不仅体现了瑶族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且表达了他们对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民族繁荣的美好愿景,这也是瑶族图案对中华吉祥图案寓意的深刻阐述,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其次,瑶族民间图案的寓意体现了对自然和图腾的崇拜。瑶族人对自然界的山、水、云、树等景观,以及动物有着深厚的崇拜之情。在瑶族民间图案中,这些自然元素常常被赋予吉祥寓意。例如,鱼图案寓意着年年有余、富足的生活;鸟图案象征着自由和美好的生活。同时,瑶族民间图案中的图腾崇拜,如:龙、凤、麒麟等,也寓意着民族团结的力量。从瑶族图案来理解其寓意,可以让人们认识到岭南瑶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大自然的敬重之情。此外,岭南瑶族民间图案常常运用寓意的方式来传达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观念,体现了他们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认同。例如,岭南瑶族民间图案中的“忠、孝、廉、耻”等字样,寓意着忠诚、孝顺、廉洁和羞耻,传递了他们对于社会和谐、道德风尚的认同和坚守,体现了他们对于中华道德伦理的重视。

由此可知,瑶族民间图案的寓意与中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瑶族民间图案通过寓意的方式,传达了瑶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和图腾的崇拜,以及对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认同。通过解读瑶族民间图案寓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瑶族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传承,进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多元、包容和伟大。

三、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中华文化认同机理和原因

(一)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中华文化认同机理

1.民族审美观念的传承与创新

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源于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反映了瑶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瑶族人民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使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审美特征,并且这些图案艺术通过口传心授、师徒传承等方式,代代相传,使瑶族文化具有连续性和稳定的传承性,这就为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了内在动力。

2.文化交融与地域特色

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瑶族与汉族、壮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瑶族不断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将佛教、道教、儒教等思想融入自己的图案艺术之中。这些图案艺术既有瑶族自身的特色,又具有中华文化的一般性,表现出中华文化认同机理。此外,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为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特殊条件。这是由于瑶族长期生活于高山大岭之中,有很多表现木材、水、云、雾的自然元素融入瑶族民间图案艺术创作中。这些图案艺术不仅具有地域特色,而且反映了瑶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出对中华文化自然、多元与包容的认同机理。

3.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给予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在政府的扶持下,瑶族民间图案艺术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为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中华文化认同原因

1.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是瑶族人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展现了瑶族独特的文化魅力。瑶族人对自己的民间图案艺术充满自豪感,将其视为民族身份象征。在传承和发展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过程中,瑶族强化了图案艺术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属性,这也为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了坚实基础。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民族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广泛影响力,为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文化认同提供了有力支撑。

3.旅游发展的推动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逐渐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参观欣赏瑶族民间图案艺术,了解瑶族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认同。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进一步加快了中华文化认同进程。

四、结语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艺术。通过对岭南瑶族民间图案的中华文化认同进行解读,发现岭南瑶族民间图案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首先,瑶族民间图案以其独特的视觉审美和精湛的技艺表现,呈现出瑶族人高超的工艺水平,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追求。其次,瑶族民间图案的历史传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使得瑶族民间图案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瑶族民间图案具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色,表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总体来说,岭南瑶族民间图案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且反映了中华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因此,保护和传承瑶族民间图案,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应当从更高的视野和更宽广的视角来认识和评价瑶族民间图案艺术价值,将其纳入中华文化的大家庭中,共同传承和发扬。同时,还要加强岭南瑶族民间图案艺术的研究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优秀的民族艺术作品,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熊伟.中国民间民族图像资源发展研究——以中国结为例[J].中国市场,2016(30):118+122.

[2]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56.

[3]杜冰,王昱杰.当代视觉文化赋予民族符号图像语言的审美嬗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01):138-145.

[4]王艳.面具之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图像叙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62-68.

[5]邓启耀.视觉人类学与视觉文化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2):7.

[6]李世武.多民族藝术“三维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156-164.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新时代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GXJK481;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粤北客家宗祠雕刻艺术价值研究,项目编号:GD24CYS10。

猜你喜欢
艺术价值
苏轼《李白仙诗卷》风格探析
结合中国画教学谈人文修养的重要性及大学的功能
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
对诺维尔“情节芭蕾”的艺术探究
以中国服饰文化为设计元素的生活创意品研究
论博物馆文物艺术价值的展现与公众美学教育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大型黄梅戏《余三胜轶事》艺术成果评析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