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性思维研究

2024-05-07 23:12卫郭敏马炎林
关键词:整体文明生态

卫郭敏,马炎林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诸多要素。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结合系统观念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整体性思维系统认识和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是系统观念的产物,必须置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就是要运用整体性思维方法,将生态治理融入到整个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使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保持良性互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二者的协调增效。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整体性

从系统观念的整体性思维出发,分析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能够全面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进路和丰富内蕴。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思想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人与自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需要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思想,在生态治理过程中自觉将人和自然视为一个统一整体,既坚持自然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又坚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性,整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协调好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思想,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人因自然而生,自然是人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自然界的存在先于人类世界,人类生命的来源和延续依靠于自然,人类是在自然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得以进化产生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科学地阐述了自然和人类的形成历程,指出人诞生于自然,人由自然孕育演化而来,人类诞生后的一切生活生产活动又依托于自然,依靠自然提供的物质资料和活动场所等生存发展必备的物质条件使得生命得以延续。因此人来源于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孤立生存发展。

其次,实践活动使得自然系统对象化。客观世界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时首先使用的术语,自在自然先于人类存在,人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改变自在自然的孤立本原状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被抽象的、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表明脱离人类活动的自然毫无意义。人的对象性活动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逐步成为开放的有序系统,二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变换,使越来越多的天然系统变为人工系统,越来越多的自在自然变为人化自然,使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更加紧密。实践活动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联系起来,两个系统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人因自然而生,自然因人类活动不断向前发展,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规定了二者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规定了人与自然必定要存在于同一生命共同体中演化发展。

自然对人类生产发展的关键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说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演化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系统的客观规律,以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为前提,把握物质变换的合理范围,建立生态的劳动过程,最重要的是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谋求一时一地的发展,否则共生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伴随着永久性的生态破坏,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实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将整体优化思想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理念,坚持从整体视角出发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使整个社会系统在优化条件下呈现出最佳状态和功能,推动人类社会整体系统向优化的趋势发展。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思想

坚持系统治理,是对系统观念的深刻认识。系统观念与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思想内涵一致,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系统观念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型工程,各种问题由不同原因从不同方面导致,因此单一的保护方式无法治理根本,要从生态系统这个整体系统出发,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针对各种生态问题多管齐下,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治理各自然要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系统整体性的思想,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关键论述,并将其具体表述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2]这是生态系统内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综合表现,表明任何一个要素层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发展失衡。要破解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自然要素维持生态平衡这一难题,需要从全局出发进行总体布局,体现出系统整体修复的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生态治理实践中,我国存在碎片化治理的问题,存在局部治理和片段治理的简单线性思维。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兼顾各种自然要素,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适时地将整体性思维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这一创新性思想,并将这一思想结合生态治理的不同阶段不断完善,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到将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从“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把“沙”这一自然要素纳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2]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最终形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的完整表述,是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思想,这一过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自然系统科学认识的动态演化过程。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通过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整个生态系统内部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在这一共同体中,一个自然要素发生变化,将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连锁反应。因此要实现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自然要素为基础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立足于整体,在生态治理实践中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既不能忽视自然规律盲目推进生态治理,也不能只治头不治脚,种树的只种树,治水的只治水,局部的治理方式和割裂的思维方式很容易顾此失彼,单一领域的生态破坏最终会影响生态全局。

我国大部分水资源涵养功能由高原、丘陵发挥作用,如果把树砍光,把山挖光,那么青山就夷为平地,平原就成为荒漠,水就变成了洪水,导致泥沙俱下,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随之发展为包括粮食产量下降、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整个社会系统秩序失衡在内的一系列生态后果和社会后果,说明整体性生态意识的缺失,会导致严重危机,一个自然要素治理缺位,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乃至社会系统面临失衡。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要以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为基准,适时调整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各要素自身的构成方式及其相互间的作用方式,从长远、综合、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整体治理,形成相对合理的结构,使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更加协调,继而达到对生态环境系统性、长期性保护的效果,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系统总体功能上的优化发展。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作为统一的生命共同体不可分割,这一整体系统以各自然要素的功能发挥和整体合理结构的功能涌现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然基础。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整体性思想

习近平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其中“两山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深刻指明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处于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中,阐明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协同共生的整体进程。

系统论认为,当系统内部组分难以按照同一方式进行整合和管理时,就需要对它们分片或分组进行整合和管理,由此整系统又分为多个不同的子系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包含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不同但又彼此相关的子系统,是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共置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整系统之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所代表的自然领域和经济领域两个不同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说明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2]10由此将二者置于同一整体系统中推进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新理念和新需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整体协调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治理和经济建设同步推进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生态资源换经济增长和以经济建设换生态保护的非此即彼的错误思路,既要做好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又要稳步推进经济建设,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持续的生态效应为经济建设输入绿色力量,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自然资源,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就是保护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使绿水青山可以持续向金山银山转化。若二者存在矛盾无法合理解决,要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以谋取长远发展为支点,紧抓加强对再生周期长的自然资源保护这一关键,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使持续的物质生产活动成为可能。“两山论”是以生态和经济两个子系统的良性循环,以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寻找生态与经济二者之间的合理结构,以这两个子系统的最佳性质和最优功能为基点,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化趋势,使整个社会系统朝着更加有序的方向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治理的整体性

从系统观念的整体性思维出发,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的整体性、全社会共同保护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性和世界生态文明和谐共赢的全球协同性的生态治理路径,能够推动美丽中国的生态实践。

(一)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综合治理的整体协调性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5]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系统,内在地涉及到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在内的多个领域。我国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灵活运用加减法,将生态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处理生态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的作用关系,利用减法降低生态破坏程度,做好加法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效应,推动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建设的系统管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朝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复合体方向发展。

第一,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我国在过去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片面追求高速发展忽视高质量循环发展等涉及生态环境领域却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使人们逐步意识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耦合关系,并将协调二者共同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生态环境越来越多地发挥其支撑作用,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节约资源作为我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明确对经济发展提出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具体要求,通过改善开发资源的力度和方式,避免突破资源利用上线,严格控制碳排放量,奋力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其次,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加快建立具备绿色底色的生态经济体系,要求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旅游扶贫、绿色种养、生态农业,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促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杜绝经济或生态任何一方极端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绿色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高效协同发展。

第二,政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与全党全国事业发展全局、与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存发展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党的基本立场和政府的生态发展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和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针对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的与环境保护相悖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党和政府要夯实各建设主体的政治责任,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以衔接协调的制度体系以及具备威慑作用的法治执行手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第三,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习近平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4]93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融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性重释,倡导生态文化主流价值观,把习近平生态文明基本理念融入社会基本文化体系中,通过广泛弘扬和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相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社会范围内形成绿色生活、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在增强全民环保素质的同时,促进整个社会文明先进性的提升。

第四,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根据系统哲学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可以分为软硬结构,硬结构涉及基础设施、制度等,软结构包括感情、文化等潜在联系,管理一个系统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系统的软结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民对生态宜居的美好需求和情感寄托就属于生态建设系统中的软系统,在治理过程中,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并将其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6]这一重要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民生建设统一到一个系统中,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文明新时代需求,致力于更好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更好解决系统中的软结构。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直接相关,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立场,将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作为惠民、利民的民生福祉向全社会提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系统工程,在治理过程中需同时从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两个要点出发,兼顾加强生态系统和民生系统在生态文明总系统中的协调和融合,共同推动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的整体性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7]制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根本,法治是治国理政最权威的方式,法治的具体过程就是将制度落实到各方主体的过程,单靠纯粹的道德评价和道德指责,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存在的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作为整个生态文明制度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发挥各自的作用,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的完善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系统的更新升级,以此致力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

第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整体性。我国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一些突出问题与制度体制不完善、法治执行不严格直接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这一迫切需要,制定了包括《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覆盖各个环境要素在内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工程进行整体部署和安排,提供了逐渐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统筹划定空间管控边界,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完善绿色生产、绿色金融、绿色消费政策导向,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完备的污染源监管体系,完善污染防治的联防联控制度体系。

建立全面的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统一确权登记自然资源,健全规范化的资源产权制度,落实对资源和能源总量的管理制度,确保资源有偿使用。健全节约资源和能源循环利用的制度体系,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保护,健全相应的自然资源监管制度。

健全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制度体系。统筹森林、湖泊、草原、河流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系统保护和整体修复,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加强对大江大河的整体治理。提倡规模化的国土绿化活动,通过各项具体政策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细则,细化生态约束指标,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落实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法律制度的权威,对典型的反面案例严加惩处,以严格的法律制度彰显我国在生态问题上的决心和力度,念好责任“紧箍咒”,警示社会各主体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不存在退路。

第二,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的整体性。在生态文明法治体系的问题上,我国明确提出要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整体性思维依旧贯穿其中,要求系统筹谋,将党中央、政府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主体纳入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明确规定各方的生态文明权责,开通多种实践渠道,形成现代的、完善健全的环境治理体系。对于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要推动构建智能化生态环境检测网络,促进管理信息化,通过信息快速检索和智能锁定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要具备前瞻性研究能力,对难以突破的治理问题展开专项研究。

(三)全社会共同保护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任何一种单一的应对措施都无法解决生态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要使生态环境得到切实保护和治理,不仅要有理论方面的引领,还需要多方主体的实践落实,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因此,在生态文明治理过程中要坚持系统观念,从全局、全域出发,深层次、系统化地推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着力构建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元共治、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治理格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兴则文明兴。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矛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设立基本国策,确立国家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我国的突出位置,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社会广泛深刻的变革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措施,通过提高党员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和生态环境治理专业水平,全面发挥党领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作用。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部门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开发与保护并存的制度政策,通过生态化的制度政策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在宏观上发挥对微观个体的规范性指向作用,积极制定适时的环境政策,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流域制定不同政策,例如针对黄河流域的保护和发展问题,要求完善水沙调控系统,补好预警监测和基础设施短板,分别对黄河流域上游、上中游、下游进行分流域综合治理。政府机构的领导者要随时代发展加强知识储备,在理论上踏实学习并结合各自所在地区的治理现状主导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引领群众参与其中,保证各个环节顺利落实。

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决定了企业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是生态文明治理措施的主要执行者,企业要将自身的经济目标与国家的长远持续发展指向相结合,避免因追求利益指标而无准则地破坏环境,加快改革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制定局部协调整体的企业发展方案,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技术更新投入,通过绿色生产实现向高质量生产转型升级,用更低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及时更新企业的绿色管理体系,发扬绿色企业文化,设立专门的企业绿色管理部门,将生态责任落实到每一位职员身上,用工作合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7]96在党中央、政府和企业的带领下,全体人民要自觉树立绿色的生态文明观,形成节约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倡导全社会购买绿色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养成垃圾分类的绿色习惯;引导绿色居住,减少水电上的浪费;鼓励绿色出行,引导绿色消费,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政府机关要保障人民群众对各类绿色信息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使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的决策、监督方面积极献策,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这一教育内容纳入素质教育范畴,引导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更多地加入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例如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国土绿化、改善气候变化,以此为例不断拓展人民群众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方式和实践渠道,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这种发动群众,上下结合的系统方法,以更加多元、整合的方式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保证生态系统中的各行为主体都能参与其中,又从要素的相互作用层面保证了建设过程中诸多主体的整体协调性。

(四)世界生态文明和谐共赢的全球协同性

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促进各国稳步发展不得不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涉及范围已经从单个国家扩展到整个世界,成为需要全人类共同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依靠任一国家的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世界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每个国家、每一要素在同一问题上的回应都影响到世界这一整体系统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多次强调全球在生态问题上目标一致,多次呼吁各国在全球生态问题上携手共治,世界各国要“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8]

系统是由所有组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组分在整体中呈现出整体的特性,具有整体的行为,产生整体的功能,处于系统中的若干组成部分之间必须具有相互作用,这是构成系统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将整体性思维应用于处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治理中的关系,是将中国与其他国家视为地球这一系统中具有相互关系的不同组成部分,通过其相互作用构成世界各国共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用全球治理观共同应对全球生态问题,更好地处理中国与各国在生态治理中相干关系,发挥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系统整体所特有的作用。

文明是多彩的,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明传统、发展方式和历史传承,各国不存在统一的发展模式,同一社会制度的国家,发展模式也并不相同,因此全球各国的生态文明治理模式也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可能,每一个国家积极探索的适宜本国实际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都值得尊重。

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困境,以及全球人口增长速度和经济速度这两种生产的过快发展,导致人类社会出现发展的无限性与自然现实状况有限性的矛盾,需要世界整体携手应对。一方面,从逻辑或现实角度都无法凭任一国家或者任一国家尽管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即使其主观愿意也无法从根源上妥善解决这一全人类继贫穷和战争过后需共同面对的又一难题。另一方面,生态问题涉及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其向前发展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与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的利益直接相关,要求一些国家必须放弃博弈的霸权思想,建立共同合作的全球思维,主动担负起在造成当代生态文明危机中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世界其他国家一道自觉履行在全球生态治理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本着“共同但有差别”的环境责任原则,以各自不同但目标一致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协调各个民族国家间的生态利益关系,构建一种有益于长期发展的生态合作模式,共同守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众多层面的系统工程,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和子系统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要结合系统观念中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运用整体性思路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时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合力,使整个生态文明系统朝着整体优化的趋势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绿色根基。

猜你喜欢
整体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