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上的满足感,才是衡量婚姻质量的标准

2024-05-07 07:45李月亮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4年4期
关键词:调解员化作日子

李月亮

偶然看到一檔真人版情感节目。一对夫妻感情不睦,女人眼泛泪光,细碎地讲述自己的憋屈:“摔了腿还要坚持工作、带娃,男人从来不管家事,只是下了班就等吃饭,推开碗就玩手机,除了日常必需,俩人几乎零交流。”

男人冷面回应:“老夫老妻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女人看着他,无语。继而把目光转向男调解员,想讨个理。可惜调解员却反问她:“你就为这个想离婚?我跟你说,你老公不错了,赚钱比你多,又老实厚道,下班就回家,现在下班就回家的男人有多少?”

女人嘴笨,勉强理论:“可是我觉得婚姻不该是这样的……”调解员打断她:“你就是太矫情。”女人说:“可是我不满足,日子过得特别压抑。”调解员高声道:“那是你的问题!”

我看到这里,一声叹息。

我很佩服女人能勇敢地说出这句“我不满足”。这句话可能憋在很多人心里,但没几个人敢说。因为说出来的结果多半和那女人一样,被斥责、被嘲讽,被硬生生怼回去。所以只能压抑着、凑合着,装作一切都很好。只是,是不是真的好,心知道。

朋友有一次说,她被同事背后捅刀,不得已辞职,心里一片漆黑。回家跟老公讲,人家一脸嫌弃,给她一句“还不是因为你自己蠢”。她切着菜,眼泪“哗哗”地掉。败在职场她无话可说,但亲密爱人的冷言冷语实在让人难过。

我也记得,有一次几家人出去玩,路上要翻过一堵挺高的墙,别人的老公都是自己翻过去就来拉老婆,而这位朋友的老公,自己飞身跃过就大摇大摆地走了。朋友穿着裙子和高跟鞋,在后面喊:“来拉我一把啊!”她老公听不见,越走越远。她只好一边骂着“这个聋子”,一边把手伸给别人的老公。

我想,她老公不是耳聋,是心聋。他的心没有“听力”,接收不到她的信号,捕捉不到她的需要,自然也就不能给她回应——她无助时不懂拉一把,她沮丧时不能给慰藉,甚至她万念俱灰时还要踩一脚。

的确,没有爱,没有互动,没有情意表达,日子也能过。但那是死日子,会把心过死。这不是矫情,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如果那句“我不满足”在心里千回百转,却说不出口,很容易化作怨恼,化作戾气,使彼此的关系更糟。

男人不知道女人一次次欲言又止的背后,堆积了怎样的苦闷和压抑,只觉得她吹毛求疵,阴晴无常。于是更加想逃避,想变成一块石头,不听不看不说。

其实两个人能结成夫妻,起初多半是情投意合的。你愿意,我也愿意,所以才把生命连在一起。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夫妻,越过越苦,越过越糟?问题不在于时间消磨了爱情,而是在爱情消散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其他的感情联结。之所以没能建立,是因为一方或双方关闭了心的通道——你说的,我不听;我要的,你不给。于是你怨气冲天,我心烦意乱,关系虽绑在一起,心却渐行渐远。

任何长期关系,若想牢固美好,都必有一个前提:关照对方的意愿。我能够发出信息,你懂得努力接收、积极回应。这样,我们才能在漫长的合作里,始终彼此懂得,彼此帮护,就算走很远的路,也依然同心同德,甘苦与共。

猜你喜欢
调解员化作日子
不停奔跑的日子
化身“人民调解员”的立法人
我愿化作白云一片
云上的日子
你只是化作天空最亮的一颗星,与FAST遥相望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坚守团场的老调解员——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孙光杰
老百姓的“帮大哥”——追记“人民满意调解员”高瑞奎
逝去的日子不说谎
愿化作一粒孤独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