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堂叔

2024-05-07 15:18谢光明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竹器竹篾堂叔

谢光明

堂叔排行老五,是个篾匠师傅。吃百家饭,见多识广,走到哪儿都有人跟他打招呼,请他编篮子。正月回老家探亲访友,在超市选购礼品时,看见一排竹篮礼盒,篮子里装的是本地产的腊肉香肠,我毫不犹豫买了一个。我想,送他一竹篮礼物,他肯定会高兴。不料老五叔看见竹篮,摇着头轻蔑地说:“这篮子糊弄事,中看不中用。”“人家本来就是一次性的,别较真。”我解释给他听,他还是拨浪鼓一样不停地摇头。

“跟叔学篾匠,保你一辈子衣食无忧。”读高中那会儿,老五叔笑话我成绩不好,是柴刀打屁股的料,让我做他的徒弟。我差点心动了,不过两次亲眼看见老五叔受伤,打消了我拜师的念头。一次是他被竹刀削了左手食指,开始时露出白花花的筋膜,等一会儿鲜红的血才像风中的满山红那样绽放。还有一次拉篾,被锋利的篾片割破手指,他疼得蹲下去,眼泪簌簌地掉,地上点点红雨落纷纷。老五叔每次受伤,刮一层竹子青皮敷在伤口,简单包扎一下后继续工作,他说竹青是个好东西,止血消炎。

老五叔编的各种竹器是真好,不同形状的竹篮子、簸箕、箩筐、火篮、背篓、筛子,还有竹床、竹椅,样样都会。徽州传统送节的竹篮子是一个家庭的门面,要求精巧好看,制作時每一片竹篾都要经过仔细打磨,做到足够丝滑,那样挎在手里才有面子。编制竹器的时候,先上山选三五年的竹子,砍回来,趁新鲜破竹、分篾。青篾质量最好,黄篾次之。一厘米厚的竹子,要分成好几片几毫米厚的薄篾片,老五叔四肢并用都不够用,还得用上嘴和牙。他用脚踩住篾,破开一片,用牙齿咬住一端,脑袋一歪,将篾片拉开,再低下头,又咬住篾片一拉,如此不停地反复,有时要花一个上午的时间。

老五叔编织篮子很少说话,全神贯注于篮子经纬的打造,整个人如同莲上的神仙,坐在千丝万缕的竹篾中央。手指一压一放,行云流水,长长的竹篾水袖般上下翻飞,灵动跳脱,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他穿绕的动作突然停下来,目光在密密麻麻的篾片里专注某一根的走向,里里外外翻看、摸索,大概是编错了一根篾片。他纠正过来,篾片重新龙飞凤舞,直至一个崭新的篮子编织完成。

后来,随着轻便的塑料制品普及,篾匠不再吃香,老五叔家门可罗雀,显得冷冷清清。有大概十年的时间,老五叔变得很消极,“我真没用”成了他的口头禅,整个人失去了精气神。他跟村里人去浙江工地打工,隔行如隔山,对于篾匠师傅来说,操作泥刀实在勉为其难。一个小事故中,老五叔摔跤跌倒,龅牙撞在一根锈迹斑斑的钢管上,双双不翼而飞。门户洞开的老五叔心有余悸,卷起铺盖打道回府,再也不去外地打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如今,老五叔年事已高,已经彻底告别篾匠行业。他最大的遗憾是后继无人,一身精湛手艺即将失传。不过他也想通了,落幕必将换来开端,这不是渺小的个人能够左右的事。我觉得他的人生已经非常优秀,他用双手编织的竹篮,装着满满的人间烟火,给无数人带来温暖。

(编辑 兔咪/图 雨田)

猜你喜欢
竹器竹篾堂叔
村里的自行车
NaOH碱处理浓度对毛竹篾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戒烟
老手艺人能用竹篾编二维码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南山赋
地域性设计文化的不懈探索
——读张宗登博士《潇湘竹韵: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文化研究》
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小郁竹器工艺发展分析
中国竹器史研究之二:汉代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