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实施落实相关政策的文件要求,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实践研究。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是高校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从专业理论和实训实践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信心。
第二要以培养和实践为重点。让学生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要求统一起来,提升自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修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追求。
第三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髓及当代价值观进行深入的解读。
第四要進一步加强对公民的宪法和法治的宣传。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理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的信心,加深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的认识,增强对自己权益的保护能力。
二、实施课程思政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
通过建立课程思政组,针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系统梳理涉及的所有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通的育人模式,达到了协同育人的共同目标。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要求与本专业的行业背景、发展趋势、涉及的相关政策及行业的领军人物等多元素形成具体的建设方案。明确思政教育建设的重难点、实施的相关路径及具体步骤,同时掌握针对具体专业课程制定编制思政教学融合的指南,更好地实现了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与专业学科教育的融合。
(二)重构课程思政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本项目在重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时,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改革,构建以思政引领的“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同时紧密结合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数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打造适应数智化技术、行业新发展、岗位职业调整、 数字经济模式下财会教育的改革和数智化发展的教学新目标。同时与多方合作共同打造高端的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对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高端职业技能的培养、工作胜任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拓宽教师的思政教育视野与教学水平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为了适应财务数字化的变革,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夯实教师技术技能水平和社会实践水平,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通过建立课程思政组,引导教师更好地把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贯穿于日常活动中,修师德、练师能,以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的需求。同时通过采用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模式,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教学做一体法等多样性的教学模式,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隐形地融入教学中,多维度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
(四)丰富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教学资源库
通过对传统课程的知识重构和新课程的开发建设,组织教师制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标准、专业标准指导教学,编写新课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整合资源,形成思政融合的教学设计、案例库以及教学资源库,助力本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课程思政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一) 组建课程思政组,形成系统性课程思政专业课程群
利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结合通识课与专业课的教师,构建专业的课程思政组,整合所有的思政元素及案例库的建设工作。同时利用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系统梳理本课程展现的家国情怀、时代担当、职业道德、明礼诚信、守法尽责等育人素养,细化思政要点,设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任务。从教学内容、手段、案例等多方面对课程进行整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习动力,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的深度融合。
(二) 重新定位思政引领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秉承“产教融合、德技并修、育训结合、课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思想,坚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的双视角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
1.通过宏观视角,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2.通过微观视角,培养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和科学精神。
3.紧跟数字化经济的发展趋势,时刻关注最新的财经政策,与时俱进,不断对思政元素进行更新与调整,聚焦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会计、智能化成本核算、智能税务管理等前沿,培养出“崇德”“精技”“乐业”“修身”的数智化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构建以思政引领的“岗课赛证训”融通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课程思政案例库,形成集课程思政、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思政教育的融入通过思政小讲堂的模式,结合党史或财经小故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模块与岗位职业核心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职业技能大赛的多环节融入,利用基础、混合及拓展模块系统,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和职业能力素养,助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课程思政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融合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新知融入思政小讲堂
在线下课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利用学习通等相关平台推送的学习资源,同时发布与本节课相关的思政元素,布置思政小讲堂的教学任务。
1.通过思政小讲堂的教学环节设计,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收集相关案例或财经政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环节中。
2.在课堂中每个小组进行5分钟的思政小讲堂讲解分享,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思政案例,更多地帮助学生深入领悟到数智化经济发展的行业变革与发展前景、通识岗位能力、财经最新政策文件的解读等多维度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等现实问题,同时也关注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
3.根据每个组的表现打分,纳入平时的教学考核环节。教师对每组展示的案例给予评价,更好地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融合,达到思政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实训教学融入思政素养和职业能力素养
根据企业不同岗位能力的要求,严谨的职业态度、自身的行为意识、人际关系、沟通协作能力、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成为评判工作能力的衡量标准。所以在实训教学环节将思政素养和职业能力素养有机融合,即数智化技能、职业行为道德、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作风等方面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着重培养和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1.利用“1+X”财务共享实训平台、技能大赛训练平台、EPC金税平台等进行数智化的实训演练,有效提升数字化的职业实践技能。
2.通过对接企业不同岗位之间的财务数据传送,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等职业作风的形成。
3.在学生进行实训操作时,由于财务数据的精准性和关联性,要确保所有环节都不出现错误,所以要重点关注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行为。
(三)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诊断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法,为了实现学生的德育教育,应在每个考核环节融入对思政教育的考核。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构成分为两大模块,即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应包含平时知识鉴定与期末知识鉴定,在平时的知识鉴定中,应包含学习在线资源的总时长、课堂互动答题、学习通等平台提交的专业课的作业及思政小讲堂的作业。在能力鉴定中,应包含实务平台操作、案例分析以及职业能力素养的综合评定。
(四)深入开展课程思政與专业教育第二课堂
利用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走访知名企业,不仅让学生掌握数智化时代财经新岗位的工作流程,深入实践学习,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熟知企业岗位必备的相关职业能力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在第二课堂开展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学科动态、社情民意、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教育,开展更多思政的专业教育,让学生在活动和实习中感受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五、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是所有高校都必须贯彻落实的根本任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高等职业院校更要重视学生价值观引导,从专业素养教育中深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专业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产生协同作用。
基金项目:2023年度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3gsgyjx-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