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程高质量实施 提升整体育人效能

2024-05-07 04:32张丽文
辽宁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高质量育人学校

张丽文

(辽宁省实验学校)

多年来,辽宁省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始终秉承实验与示范的使命,站在基础教育改革前沿进行实践探索,发挥优质品牌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始终坚持在传承中发展,持续践行“尊重”核心办学理念,构建了“精神力、形象力、执行力”三个系统;形成了“三个体系”,即以办学准则为基础的“尊重教育”价值体系,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尊重教育”育人体系(包括目标体系、九年一贯“自主实现”课程体系、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尊重教育”治理体系。学校破解了九年一贯制“融”“通”“优”三大问题,让九年一贯制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探索了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成为辽宁省“一核两翼”集团一体化优质发展的典型案例。学校的“尊重教育”不断得以深化,轻负担、高质量教育特色日益彰显。

进入新时代,应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热切呼唤高质量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提供高质量教育;落实新课程和新课标,对接新中考和新高考,要求探索高质量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学校,必须用实践回答好发展高质量教育的两个问题——那就是何为?为何?

何为?学校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己任,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围绕培养目标,聚焦课程高质量实施,提升“五育融合”、整体育人效能;学校依托一个核心课题,即“提升九年一贯‘五育融合’、整体育人效能的实践探索”;抓住“课程与教师”两个核心要素;铸牢三个观念,即素质教育观、“潜能”课程观、全面质量观;实现四个方面的突破,即“学为中心,素养导向”“加强综合,注重关联”“变革方式,突出实践”“凸显学科本质,完善学段衔接”;推动四个方面的转变,即从教知识转向发展素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从关注学会转向关注会学,从关注成绩转向关注成长,引导学生真正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素养。

为何?课程是教育的万象、办学的气象。课程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载体,更是教师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学校的课程建设应该永远循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出台,核心素养导向、育人方式改革、课程结构重组、综合学习推进、学科实践强化等方面都需要在课程这个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得到最大化的落实。

一、依托“两个载体”,推进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实施

(一)以落实“双新”为载体,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和实施力

教师的课程理解力和实施力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变量。在“双新”背景下,学校以“学—讲—落”为路径,分三个阶段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和实施力。第一阶段学“双新”,学校组织全员、全科教师参加“双新”线上培训。第二阶段讲“双新”,学校组织教学管理干部结合实际讲解对新课程方案的理解和落实方案,组织各学科教育研究室分层次讲解新课标的变化及应对举措,具体为:教育研究室负责人按学科整体讲,教研组长按学段部分讲,备课组长按单元重点讲,教师按课例典型讲。第三阶段落“双新”,学校组织开展全学科“研—教—学—评”一体化主题研讨,邀请教研专家进行诊断指导。

“学—讲—落”系列活动帮助教师系统深入地学习新课标,全面深刻理解新课标,为有效落实“双新”,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和实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以学校课程与教学实施指导手册的研制为载体,推进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实施

“国家课程校本化落实、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是每一所优质学校在课程教学高质量实施的基础上形成的共识。然而,真正实现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却需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学校所有任课教师都能明晰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落实、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的具体策略、标准和要求,并有效落实在常态教育教学中。为此,学校以《辽宁省实验学校课程与教学实施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的研制为载体,紧扣“双新”“双减”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校整体课程和学科课程的顶层设计,对标对表为每一位教师的学科课程教学高质量实施提供指导建议。学校层面,从课程观、课程总目标(具体分解为年段目标与关键指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样态、课程范式、诊断工具等维度,明确课程教学实施的总要求。学科教育研究室层面,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图谱、课程对核心素养发展的支撑矩阵,学校“自达基础、自主拓展、自我超越”三类课程实施要求及优秀案例、课程资源等维度,明确规范性实施的标准和建议。学校有效推进德育课程化、课程序列化、思政一体化、学习情境化、跨学科项目化、大单元整体教学、学段有效衔接以及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的规范化。

《指导手册》勾画了学校课程的全貌,它是课程建设持续优化的“引擎”,是课程教学的“中枢”,更是课程高质量实施的“经纬”;《指导手册》的研制和使用,促进了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立意”到课程设计与实施“立足”的链接与转化,赋能教师的课程实施力和整体育人能力;《指导手册》的研制,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把学校高品质教育发展规划从课程维度进行细化设计,让课表站在课程维度得以具化实施,形成一个科学的、符合学校实际的、行之有效且操作性强的学校课程建设成果,作为指导学校全部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为学校课程与教学高质量实施、管理和评价提供标准和参照。

二、场景重建,服务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实施

当教育回归本质,面向未来,学校的课程改革目标已经聚焦于以学习者为中心。校园的根本功能就是以不同的场景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因此,教师应创设游戏化、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等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进而实现全方位成长。为此,学校遵循“学生中心,成长导向,持续优化”的准则,从美学、动力学、能量学等角度系统规划,厚植和重建学校教育场景。一方面,在场景中注入更多学生和教师的艺术表达、情感表达、生活表达,让场景具有参与感、体验性、互动性;另一方面,从学习者视角密切教育场景与课程学习的关系,让校园场景呈现课程状态和形式,链接并服务于课程学习,并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服务课程高质量实施和学生发展。

当过去只有单一就餐功能的食堂变身为知食学堂,当种子墙和学生作品《种子的梦》链接起来,激活了学生探索种子变成餐桌美食的实践欲望。二十四节气饮食文化,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探究兴致。直饮水、感应灯、自动取餐转盘营造出的现代生活气息,轻音乐、大榕树、不同的区域座位、学生艺术作品等美感十足的设计,散发着艺术气质,让身在场景之中的师生在变得优雅,在多元变化中形成全新认知。特别是食育课程设置的“知食物、知食礼、知食器、知食文化”四大课程模块,让学生增食欲、得食育,拓宽了其文化视域。图书馆升级为博观书院,其以丰富的读物以及自由、舒适、雅致、充满教育故事的阅读空间,不仅成为学生闲适的自主阅读课堂,而且成为少年文学院课程、学长课程、志愿者服务课程学习的新场景,助力学生成为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懂得“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文学少年。“汇创学工作坊”成为引领学与教方式变革的课程学习新场景,这里摆放着学习者的工位牌,学习者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众筹智能、汇聚智慧、自主自为,教师即导师,辅助指导,过程的主动习得与任务的高质量合作成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美好与真正价值,学与教的方式在这里实现了真正变革。艺术楼成为学生的艺术城堡,洋溢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艺术作品呈现出多元的艺术表达形式。少年科学院完全开放的学习空间,构建集“科学体验、创客实践、作品发布”为一体的课程学习新场景,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场景重建中,校园文化已成为一门课程,“尊重”是这门课程的主题,个性育人则是这门课程的主线。学校不同高度的篮球架,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体育器械区,由学生作品生成的文创奖品,师生广泛参与的文化建设印记,这些无不彰显着“尊重教育”文化的独特性和整体育人的功效。

三、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支撑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实施

课程高质量实施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有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通过多种方式赋能教师的专业成长,且成效显著。

(一)文化赋能

文化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核心动能。学校以“尊重”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一以贯之、师生认同的“尊重教育”文化价值体系。通过全员共建,加深了教师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帮助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发展观,以及“学生中心,成长导向,持续优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准则;通过持续讲述“尊重教育的故事”,学校坚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肯定性体认中不断增强对学校文化价值的认同;通过把核心文化融入各个生态要素之中,学校有效彰显文化的价值。比如,在课堂教学范式的创建过程中,学校着力于文化赋能,构建了凸显“学生本位、学科本质和学堂本真”样态的“学本尊重”文化课堂。掌握了课堂文化密码的教师,不论是在同年级的教研中,还是在跨年级的小初衔接教研中,不论是在同学科的教研中,还是在跨学科的联合教研中,都会本着“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求真务实、和谐共生”的精神和“求真、求实、求精、求新”的教风,共话教学改革,互致学术敬意,在“团队真教研,解决真问题”的教研文化中获得专业成长。

(二)机制赋能

一是学校创新了学术管理机制,搭建了“专业取向”的学术组织架构,即以促进教师一体化专业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追求,按照专业领域创新建立了以“教育研究室”为基本单位的教育教学与科研一体化、扁平化的学术管理机制。学校成立了低中高3 个德育研究室、7 个学科教育研究室和一个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室,通过价值重塑、结构重组、功能重建,推动学术走向前台。通过给教师领袖赋权赋能,学校强化了其专业自主权与学术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型。学校整体育人价值和意义得到了凸显,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学术管理机制释放了优秀教师和学术团队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力量,开拓了学校发展的新空间。二是学校实施了教师梯次发展机制,形成教师“六动”发展路径。以青年教师为例,学校通过岗位培训拉动、项目(课题)研究牵动、课程建设推动、课堂变革主动、青蓝互助带动、定向培养联动,有效地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和活力。

(三)教科研赋能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多年来,学校以“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兴教”为发展战略,探索出以教研、科研一体化促进学校和教师高质量发展的自信自强之路,形成了“以研究的姿态做教育”的教育科研文化自觉。学校实行“1+X+N”一体化教科研模式,即以“1”个核心课题统领学校教育教学的系统变革和整体育人效能的提升;以“X”个项目系统支撑核心课题的深入研究,推进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学校发展的新突破;以“N”个小课题锚定大方向,对应教师个性化的实际问题解决。目前,学校一线教师参与校级小课题和项目研究的比例达到100%,参与市级以上规划课题的教师比例达到67.38%,实践研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高度,赋能教师的专业成长,浓厚了学校的学术氛围。

(四)平台赋能

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积极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实现价值的发展平台。一是学术研究平台。校内的学术研究平台有备课组、教研组、教育研究室,借助校外资源搭建的学术研究平台有省市名师工作室(包括名师工作室、首席教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共15个)。学校教师中有33人入选省教研核心团队及学科骨干教师工作站,6人入选省兼职教研员,2 人成为省教指委委员。二是学术交流平台。近5 年,学校教师在校内学术研究平台交流485人次,占比91%;在辽宁省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学术年会平台交流197 人次,占比68%。教师在校外各级学术交流平台交流情况:在区市平台交流79 人次,占比28%;在省级平台交流184 人次,占比50%;在国家级平台交流63 人次,占比22%。三是教学竞赛平台。近5 年,学校教师执教省级优秀课155 节,国家级优秀课53 节。学校英语、体育两个团队与各市组建的团队同台竞技,均获得一等奖。此外,作为“辽宁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研训实践基地”,学校让教科研训工作根植于校内、深耕于课堂,服务于自身和省内外参训校长、教师的成长,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成长,于内靠的是勇敢的自我刷新,于外靠的是有力的专业支持。学校在辽宁教育学院的指导和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成果喜人。学校“轻负担高质量,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教育特色更加鲜明;集团一体化办学和优质发展成效显著。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学校课程高质量育人的实效。

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全体教师在追求探索中凝成的实践智慧,是实验人积极回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态度和责任,更是传承实验精神,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用“尊重教育”点亮学生美好人生的扎实行动。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以研究的姿态、奋进的状态向着高质量教育的“诗与远方”不懈努力前行。

猜你喜欢
高质量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学校推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