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中新昆承湖园区水网建设布局研究

2024-05-06 03:35吴心艺王奕阳赵苗苗
海河水利 2024年4期
关键词:水网河网河湖

张 骁,吴心艺,王奕阳,赵苗苗

(1.苏州市水利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2.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

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以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以调蓄工程为结点,以智慧调控为手段,以体制机制管理为支撑,集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近年来,国内开展了大量现代水网规划的编制工作,王平等[1]认为编制现代水网规划要从系统角度出发,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刘国强等[2]提出了新形势下长江流域水网构建的工作重点及思路;孙庆磊[3]提出了泰安市徂汶景区现代水网构建的路径与策略;王晓磊等[4]立足东营市水务发展特点,对东营市现代水网建设进行了探析;娄安宇等[5]结合松原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松原市现代水网建设的总体布局。常熟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在落实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地位特殊。中新昆承湖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位于常熟市域西南,总面积46.4 km2。在此背景下,编制具有较强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园区水网规划,可提高常熟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助推常熟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基本情况

园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张家港、辛安塘分别从园区两侧自北向南贯穿而过,园区中心为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中的昆承湖,通过出入湖河道向四周辐射,出入湖河道之间通过调节河道连通。园区内现有主要骨干河道为区域性河道张家港,县域重要河道有辛安塘、苏家滃、大滃、西塘河4 条,镇级河道有莫城河、南塘、后港、大陈泾、陆申泾以及横泾塘6 条,另有若干条村级河道。园区内现有镇级及以上河道多为圩外河道,组成片区河网骨干框架;村级河道多为圩内河道,具有调蓄和引排功能。经过多年治理,片区河网布局基本完善,骨干河道框架清晰,调节河道网络完整。园区位置,如图1 所示。

图1 园区位置

2 面临的问题

2.1 现状水系分布不能完全适应园区规划发展要求

园区属于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河网纵横交错,大量的坑塘水面散布。一方面,水系布局不规则、纲目欠合理,难以满足区域组团式空间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建设过程中存在填堵河道、侵占河湖岸、覆盖水面等现象,导致部分建成区水系萎缩、河网密度下降和圩区水面率偏低。部分区域河道分布不尽合理,河道间距较大,汇流距离长,排水困难,涝水不能及时汇入河道。以上现象与园区构建引排通畅、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水网空间布局体系要求有较大差距。对应园区的发展定位,区域内河网水系布局应与园区内未来的交通路网、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要在兼顾河网水系满足防洪排涝安全、生态景观功能的基础上,对园区河网水系进一步优化、完善,使其适应园区的开发建设要求。

2.2 防洪排涝能力不足,不满足园区新的发展定位需求

园区所在区域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已基本建成合理有效的防洪、排涝体系,但按照园区的发展定位,对防洪安全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上下垫面变化、极端气象事件频发等工情水情的改变,园区防洪压力进一步加大。园区现状涉及7 个防洪圩区,受沿河空间限制,目前部分圩区堤防尚未全部达标,还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与规划达到100 a 一遇的防洪标准还有较大差距;现状部分圩区为农业圩,随着园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大,下垫面条件变化,圩区性质将由农业圩区转变为城镇圩区,现有的排涝能力不再满足城镇圩区20 a一遇的排涝标准。

2.3 河湖水体水质不佳,水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近年来,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整治,园区的河湖水质总体呈现向好趋势,但由于本地区河网流速缓慢,昆承湖西南岸入湖河道建闸设控后,河湖间缺少连通,同时部分圩内河道成枝杈状,存在较多断头浜,水体有序流动性不足,河道自净能力差。虽然部分圩内骨干河道满足Ⅳ类水质指标,但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圩内河道水质受周边居民生活及企业生产行为以及上游客水等影响,水质类别未能达标,辖区内仍存在Ⅴ类和劣Ⅴ类水体,整体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园区内部分建成区在城镇建设中对于河岸和湖滨带等滨水空间的生态建设有所忽视,岸坡生态性较差,阻碍了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联系,导致河流自身净化能力和恢复能力降低,破坏了生物生长的自然生态栖息环境,与幸福河湖的标准尚有一定的差距。

2.4 河湖空间管控力度仍有提升空间

园区主要地处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发展定位为“长三角区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规划区内滨水空间多样性、生态性、景观性不足,河道两岸陆域空间管控不够,河道整治、拓宽及滨水绿化建设实施困难,影响防洪排涝安全及滨水空间的品质提升。规划区内现状河网水系多样性、生态性、景观性等服务功能已不能适应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河湖空间管控需求十分迫切。

3 水网建设布局

3.1 打造高匹配互联畅通水网

园区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原则,充分发挥水系的服务作用,结合骨干河道和湖泊治理,畅通外部骨干排水通道,加强内部河河相连,打造生态美丽河道、串联生态绿色廊道,构建纵横交错、纲目合理、人水和谐的生态绿色水网,形成“一湖、九链、一网”的河网格局,如图2 所示。

图2 园区“一湖、九链、一网”的河网布局

“一湖”是昆承湖。昆承湖是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中的湖泊,是常熟市境内最大湖泊。其位于园区的中心,对园区的防洪排涝、水量调蓄、生态景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九链”是昆承湖周边9 条出入湖骨干河道,包括苏家滃、大滃、南塘河、西塘河、陆申泾、龙泾、大陈泾、莫城河、后港。

“一网”是通过9 条出入湖河道向四周辐射,片区内调节河道纵横交错形成的“一张水网”。

园区内二级河道张家港保持现状规模,沿西岸实施堤防达标建设。园区内县域重要河道4 条,为辛安塘、苏家滃、大滃、西塘河,其中辛安塘保持现状规模,进行河道清淤;苏家滃维持现状河道面宽,结合昆承湖生态修复,实施生态带建设;大滃保持现状规模,结合昆承湖生态修复,建设滨河湿地,实施堤防达标建设;西塘河保持现状规模,沿两岸实施堤防达标建设。规划区有莫城河、横泾塘、陆申泾、后港、大陈泾和南塘河6 条镇级河道,其中莫城河规划对莫城河闸以西段实施拓宽整治,并在闸东段河道南岸结合生态廊道建设滨河湿地带;横泾塘、后港、大陈泾保持现状规模;陆申泾新建生态护岸,沿东岸实施堤防达标建设;南塘河规划拆除河道西端坝头,使其与昆承湖连通,河道保持现状规模。规划区内有7 个圩区片,分别为新东圩、邓家圩、北片圩、大东圩、长浜圩、新南圩和言里圩。其中,新东圩、邓家圩、北片圩、大东圩、长浜圩、言里圩河道保持现状规模,实施河道轮浚;新南圩为沙家浜镇和辛庄镇共建圩区,通过对现有坑塘水面进行串联形成横向河道,并对现有纵向河道局部拓宽整治、局部支浜填埋整理,其他河道保持现状规模,实施河道轮浚。规划区内有5 个自排片,分别为北半岛片、南半岛片、产业园片、红星片和湖西片。其中,北半岛、南半岛规划为开发片区,河网水系结合地块利用和交通路网规划进行新开,形成“两横两纵”的河网布局;产业园片规划为开发片区,规划形成“七横九纵”的河网布局;红星片规划为开发片区,规划形成“两横一纵”的河网布局;湖西片除局部居民点保留外,其余均为开发片区,规划保留莫城河支河、南小陈泾、王家浜,结合路网调整温家浜、浦浜、温家浜支河。

3.2 构建高标准防洪除涝体系网

根据园区规划边界,并按水系、地形、水利工程等分割作用考虑边界闭合需求适当外延,将整个规划范围划分为保留区和开发区2种类型。保留区现状大部分为圩区,地势较低,目前以集镇和已建成居住区为主,不具备整体抬高的条件,规划继续保持圩区防洪;在不影响相邻保留区河网水系完整性、防洪排涝安全性的前提下,将开发区与保留区尽可能切割,利用开发建设余土将地块整体抬高至不设防高程。

3.2.1 防洪排涝工程布局

园区规划范围内共涉及7 个圩区。其中,新东圩规划张家港和苏家滃沿线结合绿化带进行堤防达标建设,新建港河闸1 座,对现有2 座闸站的防洪闸进行达标建设;邓家圩规划张家港、大滃、苏家滃沿线结合绿化带改造进行堤防达标建设,新建蔡滃闸1 座,其余闸站达标建设;北片圩规划沿大滃南岸结合绿化带改造进行堤防达标建设,沿昆承湖和南塘河新建防洪墙作为圩堤,新建小滃闸、石桥浜河闸和双浜河闸,其余闸站达标建设;大东圩规划沿张家港结合绿化带改造进行堤防达标建设,沿南塘河筑堤,新建曹浜闸、村前河闸和胡黄河闸,其余闸站达标建设;长浜圩规划沿西塘河和南塘河新建防洪墙作为圩堤;新南圩规划结合昆承湖南路改造工程抬高路面作为该圩北侧堤防,沿西塘河西岸和陆申泾东岸建设堤防,改建李泾闸,使其站闸结合;言里圩规划结合昆承湖西路改造工程抬高路面该圩东侧堤防,沿张家港西岸和后港北岸建设堤防。

3.2.2 海绵城市建设

针对本地区降雨丰富、地势低平、水系发达、土壤渗透性差、地下水位高、存在一定的面源污染、入河水质不理想等重要问题,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开发建设有机融合,探索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强化水安全的协同模式,建设平原河网城市城水共生的典范。海绵城市建设遵循以“净化、蓄滞”为主,综合“渗、用、排”等功能需求的思路,建设区海绵设施分为防洪排涝河道、湖泊、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骨干河网是排水主要受纳水体,负责将雨洪排出;昆承湖主要承担周边汇水范围内的雨水调蓄功能和生态功能。除防洪排涝通道和河湖调蓄水体外,海绵设施还包括滨河缓冲带、滨河湿地、公园绿地、人工湿地、集中式下沉绿地等。

3.3 营造高品质河湖生态环境网

立足园区内河湖众多的优良生态本底,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大力推进河湖水岸同治,在优化片区水系结构、提升内部河网水系连通、合理布设口门控制物等基础上,充分依托昆承湖良好源水条件,通过圩区泵闸工程的合理调度,择机引调清水,改善圩内河网水动力条件,促进水体有序流动、增加水环境容量、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推进片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打造人水相依、城水相融的生态绿色示范试点区。

3.3.1 推进河湖水体有序流动

新东圩通过港河闸从昆承湖引水,经过圩内河道循环后,通过北竖头滃排涝站向张家港排水;邓家圩通过湖山闸、天安闸分别从苏家滃和大滃引水,经过圩内河道循环后,通过羿家滃排涝站向张家港排水;北片圩通过斜滃西闸、辛泾闸分别从昆承湖和南塘河引水,经过圩内河道循环后,通过斜滃排涝站向大滃排水、通过石桥浜河闸站向产业园片排水。

产业园片西侧为北片圩,东侧为张家港,北侧为大滃,南侧为大东圩(沙家浜旅游度假区)。由于沙家浜湿地有水质保护要求,仅能通过北片圩的石桥浜河闸站从昆承湖引水,通过北片圩后进入产业园片内河道,以此带动河道水体流动,从而达到改善河道水质的目的。由于片区涉及范围较广,加之建成区内水系结构调整空间有限,在局部断头浜仍存在部分活水盲点,可采用微氧增氧推流及拓扑导流墙等措施进行优化活水处理。

3.3.2 构建生态河湖

立足常熟昆承片区河湖众多的优良生态本底,打造骨干生态廊道,营造生态河湖、美丽水网,开展幸福河湖建设,构筑河湖岸线完整、蓝绿空间错落有致、岸坡稳定整洁的水生态环境。有机整合昆承湖、骨干河网、滨水景观湿地等生态资源,形成“一心、九链、多叶”生态廊道格局。“一心”是指片区以昆承湖为中心,“九链”是指昆承湖周边主要出入湖河道形成的骨干河网,“多叶”是指沙家浜湿地公园、莫城河滨河湿地带、昆承湖南岸滨湖湿地带以及结合公园绿地建设的多处滨水景观湿地。

滨水生态廊道建设主要涉及河道生态护岸建设与改造、滨岸缓冲带建设以及景观湿地带建设等。生态护岸以采用生态砌块形式为主,部分河道(段)采用木桩护岸和自然植被护岸。在滨水生态廊道沿岸管理范围内布设一定宽度的滨岸缓冲带,通过栽植本地常见乔灌木等植物,并适当布设砾石沟或植草沟、雨水渗滤池等低影响开发措施,构建立体式滨河拦截带,有效涵养水体水质。在产业园片区结合公园绿地布置景观湿地5 处,在昆承湖南岸建设滨湖湿地带,并结合后期的景观设计,在规划区内其他位置结合公园布置另外建设多处景观湿地。

4 结语

水是园区的核心特色资源和区域名片。园区水网建设布局包括打造高匹配互联畅通水网、构建高标准的防洪除涝体系网和营造高品质河湖生态环境网3 个方面。园区水网建成后,可以促进园区经济繁荣发展,提高常熟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助推常熟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水网河网河湖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海河流域河网结构及功能响应
水利部:到2035 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山西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建设
不同引水水源对平原河网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