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重要论述,饱含对新时代高校发展的嘱托和期望。云南省教育发展大会召开以来,保山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根本,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把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作推进内涵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全面抓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探索构建“五环同心、协同育人”国门思政育人体系,努力培养守好边疆、建好家乡的合格人才,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国门大学。
保山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提出的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要求,明确了建设“祖国西南边陲最好国门大学、高黎贡山脚下最美高等学府、校地融合发展最优示范院校”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一个目标三步走、五张名片八行动、四方多校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建立健全了高质量党建引领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面推行“三题融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探索实施“五管齐下”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守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使“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充分发挥3个“全国样板党支部”、21个省级先进和示范基层党组织在铸魂育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总结推广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学、赛、演、创”、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边疆幸福党支部”、大数据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践初心、聚党心、暖人心”等党建育人创新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促进党建育人提质增效。始终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体责任,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协同育人中的带动辐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核心环,构建主体思政、课程思政、特色思政、实践思政、网络思政“五环同心、协同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把思政工作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三全育人”工作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山学院党委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要求,同步建成了思政馆、智育馆、体育馆、美育馆、劳育馆等5个育人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更广阔、更丰富的实践平台。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基础重点打造思政馆,建设VR党建教室,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作为重点内容,真正做到“一马当先”。深入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选优配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优先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基本条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基点,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轮驱动功效,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思”大赛,提升全校教师能力和思政素质,已有8门思政示范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课程,9门课程获省级课程思政立项,培育6门省级思政精品示范课程和2个教学团队;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课程思政省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第七届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和微电影展示活动中,3件作品获省级奖项,并推荐到教育部参评。强化思政队伍建设,按1∶350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按师生比1∶200配齐建强专职辅导员队伍,按1∶4000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格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优先保障思政队伍培训培养。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切实发挥杨善洲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司莫拉(乡村振兴教育基地)、高黎贡山百花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腾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松山干部教育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基地的作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育人品牌。人民网、《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媒体跟踪报道40篇;《光明日报》以《思政课开在云岭大地上》为题,从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五环同心协同育人等方面作了全方位深入报道。
2022年10月1日,保山学院师生在校内同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施春朝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保山学院党委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创新开展“五彩思政”,把思政元素植入主课堂,打造课程思政的品牌。
强化思想引领,打造“红色思政”。传承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创始人李鑫、爱国侨领梁金山、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时代楷模”杨善洲等先进人物的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注重生态文明,打造“绿色思政”。成立两山学院、高黎贡山研究院,围绕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打造特色学科群,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主动服务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保山学院获评省级文明校园,正努力争创省级“绿美校园”、全国文明校园。
搞好健康教育,打造“青色思政”。成立保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向日葵公社”心理健康社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五级工作网格体系,打造心理健康月活动品牌,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等矛盾和困惑,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被保山市心理卫生协会授予“突出贡献单位”。
服务乡村振兴,打造“金色思政”。保山学院党委大力实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保山乡村振兴研究院,主动对接保山市产业发展,大力培养应用型产业人才;持续推进与保山市中医药专科高等学校、厦门建潘集团等单位的合作,启动康养现代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建设;保山学院研究团队领衔完成的“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一国一品”计划评选为产品维度“好实践”案例,是全国第二例、云南首例。
培养数智人才,打造“蓝色思政”。保山学院与保山市委市政府、华为、东软等共建“数字经济学院”,围绕“数字云南”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协同育人,建设数字高地,培养数字经济人才,建设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服务地方数字经济实践,助力保山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保山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本色突出、边疆特色突出、师范底色突出的优势,与保山市委统战部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荣誉称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与实践》荣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积极开展同读一本民族团结书、同上一堂民族团结课、同唱一首民族团结歌、同跳一支民族团结舞、同绘一幅民族团结画等“五同教育”。
同读一本民族团结书。成立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的“石榴籽读书会”,定期开展阅读与分享活动。活动包括读书分享、经典诵读、教师点评和巩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四个环节,涵盖各族师生,让青年在“石榴籽读书会”的阅读与分享中不断成长。该活动已在“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进行宣传报道,赢得了全校师生广泛赞誉。
2024年3月16日,保山学院组织青年学生到善洲林场开展实践思政现场教学 (段明旭 摄)
同上一堂民族团结课。依托音乐学院国家样板党支部,完成音乐作品《我和我的祖国》的讲授和演绎拍摄,教育引导各族学生树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家国情怀;充分发挥高校在思政工作中的龙头作用,与保山市共同成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协调育人中心,与5县(区)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基地7个,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三课同讲”,邀请隆阳区、昌宁县的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师生进校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服务学生4000余人次,不断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保山学院始终坚持解决问题的思政才是最好的思政,2023年先后组织60余名边远地区厌学的中小学生进校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组织100名学生与西藏山南市职业技术学校100名学生开展“书信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精神”的活动。
同唱一首民族团结歌。组织保山学院文艺创作力量共同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原创歌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词、曲的创作。该作品创作完成后首次在“书记、校长同上一堂思政课”的环节中展播就赢得了师生好评。保山学院师生原创音乐作品《三声鼓响》《司莫拉的春天》在CCTV3、CCTV15频道多次播出;2023年推荐的作品《您领唱中国》在“云岭师生说”理论宣讲比赛决赛中荣获三等奖。
同跳一支民族团结舞。在歌曲《同心共筑中国梦》基础上提升打造广场舞音乐《石榴结子粒粒红》,把边疆各民族典型性、代表性的动作创意性地创编在一起,利用保山学院运动会开幕式,组建由12个二级学院的1200名学生代表组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演方队,现场展示了“千人同跳一支舞”的壮观场面。
同绘一幅民族团结画。组织美术设计与珠宝学院的师生在保山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开展现场绘画思政课,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在高8米、长15米的广场墙上画出了一幅《五十六朵花成丛,石榴结籽粒粒红》的巨幅画作。作品呈现后,民族团结进步广场成了学生的“网红打卡点”。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等,先后完成150余幅6000多平方米的墙体绘画。
保山学院党委认真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建设目标,把培养守好边疆、建好家乡的强国人才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建立学生社区五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一站通办”线下事项26项、线上事项16项。全面实施“红色证书”制度,以思想积极向上、道德品质优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同学中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标准评选表彰“五环之星”,2名同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以思想品德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明礼诚信、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关心班级、珍惜集体荣誉为标准评选表彰“德育之星”,2名同学获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一星级表彰,1名同学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奖;以有强烈求知欲,有拼搏进取的持续动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为标准评选表彰“智育之星”,学生在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云南省赛区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以热爱运动,锻炼和学习两不误,充满正能量,积极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标准评选表彰“体育之星”,学生在2023年云南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以热爱生活,有较好的欣赏、创造和表现艺术的能力和艺术素养,积极参加美育实践,主动创造美、宣传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一致为标准评选表彰“美育之星”,学生作品《玉箭》《生态之喜怒哀乐》分别荣获第二届英国生态设计奖学生组“铜奖”“提名奖”;以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标准评选表彰“劳育之星”,学生在云南省第一届水利工程大学生技能竞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保山学院充分发挥典礼育人作用,先后表彰“五环之星”“德育之星”“智育之星”“体育之星”“美育之星”“劳育之星”等72人,3件学生作品获第七届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和微电影展示活动省级奖项并推荐到教育部参评。
保山学院“五环同心、协同育人”思政体系已经形成,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党建引领大学治理成效初显,创新做法在保山市大中小学全面推广应用,被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题刊发并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当前,保山学院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全校干部职工将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抓好中共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豪迈,答好新时代的强国之卷。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担当,育好新时代的栋梁之才,努力让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