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 春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富民县作为传统农业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区位、交通、生态等比较优势。分析富民县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小县”是指富民县县域面积小、耕地面积少,人口和经济总量在昆明市最小,GDP仅占昆明市的1.4%。“大农”是指富民县农村人口多,一产比重大,物“富”民丰,具有大农业、大农村的特点。2022年,富民县户籍人口15.33万人,农村人口8.67万人,农村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达56.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35亿元,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比14.8%,分别比全国、云南省、昆明市高7.5%、0.9%、1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7元,在昆明市排名第9,云南省排名第21。
第一,区位、交通、生态优势显著。富民县是云南省昆明市下辖县,县城距省城昆明19公里,是离省城昆明最近的郊县,有“昆明北大门”“川西门户”“滇北锁钥”之称。交通便捷,昆武高速、昆倘高速、108国道、轿子山旅游专线等形成的交通网络南北贯通,位于省城昆明半小时经济圈。富民县生态环境优越,2023年1月至10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44,在昆明市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县域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到人体健康“极适宜”等级,全县32个点位负氧离子浓度监测显示,大于4000个/cm3的有17处,最高达到19000个/cm3(罗免镇梦园农庄),发展都市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二,打造“绿色食品牌”优势突出。富民县境内群山环绕,山多平坝少,海拔高差大,光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2.97%,形成了“山—水—田—园—城”的生态格局。同时,富民县特色农业产品丰富多样,一直以来都是昆明市民的“菜篮子、蛋筐子、米袋子、果盘子”,先后被列为省、市生猪、禽蛋、板栗、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和“菜篮子”工程基地;杨梅、樱桃、苹果等特色林果颇具盛名,有10个村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名录。截至2023年8月,富民县共有“三品一标”企业25家,农产品45个,茭瓜、杨梅获地理标志认证。
第一,规划引领指方向。富民县紧紧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工作部署,把特色农业列为五大产业链之一,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编制《富民县“十四五”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规划品牌花卉、蔬菜、特色林果等“6+2”重点产业,为富民县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和路径。
第二,科技赋能推动强农提速。富民县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11个专家服务团队全程提供科技服务,建成15个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解决关键技术25项,入选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有机农业示范县建设稳步推进。富民县还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和昆明市农科院联合成立3个专家工作站,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富民县设立4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通过科技赋能强农,款庄镇“云丰禾”胶泥土大米进入中科航天乡村振兴甄选计划,“树美苹果”多次荣获昆明国际农博会优质农产品金奖,丰岛菊花入选云南“十大名花”;罗免镇小甸村杨梅“飞机果”畅销江、浙、沪,带动农户增收100余万元;东村镇祖库村发展山地鸡养殖、辣椒种植,经济效益达570万元;款庄镇青平村网络直播带货加大青平桃销售宣传力度,实现果农收入675万元。
第三,抢先布局预制菜产业。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富民县在昆明市率先打造云南预制菜科技示范园,并制订《富民县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吸引云南星桥食品、昆明建新园、昆明品世食品等云南省内多家知名企业入驻,使富民县跻身“2023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位列榜单第51位。2023年上半年,预制菜总产值达5135.6万元。
第四,“农业+乡村旅游”遍地开花。近年来,三江并流、半山耕云、优牧品原、南西桥等一批农业综合体项目相继建成投运。截至2023年9月,富民县共接待游客348.5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2亿元。
主导产业不聚焦,优势产业不明显。在昆明市的8个农业县中,只有3个县未评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富民县是其中之一。“6+2”特色重点产业小而全、产值低。例如,富民县以水果知名,2022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10.7万亩,总产值、亩均产值仅有1.8亿元和1682元,而昆明市水果大县石林彝族自治县的亩均产值是富民县的3.5倍;富民县是中国杨梅之乡,但与云南省的杨梅大县石屏相比,富民县杨梅种植面积、产值分别仅占石屏县的22.1%和8.1%。
农业产品结构链条短,产业化水平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还处于卖原料、卖初级农产品的阶段,档次高、品质优、品牌响的名优产品少。例如,富民县绿色有机水果分布点虽然有32个,但绿色有机水果种植面积仅占水果种植面积的13.7%,特别是杨梅“飞机果”仅有400亩。经营主体少,带动作用不大。2022年,富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42户,数量占昆明市的6.4%,农产品加工产值仅占昆明市的2.7%。
第一,缺乏规模化生产条件。富民县可利用土地总体规模小、零散,不具备规模化生产大宗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例如,供不应求的“云丰禾”胶泥土大米,受制于水稻种植面积、土壤等条件,种植面积仅有780亩。
第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富民县旱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2.5%,耕地有效灌溉面积(7.26万亩)约占耕地保有量(25.03万亩)的29%,高标准农田仅占耕地面积的35.6%,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例如,赤鹫镇作为富民县樱桃主产地,由于缺水,樱桃存在品相不好、价格不高、销售不畅的问题。现有设施农业标准低,500亩的蔬菜大棚仅能保温。多数村庄内部道路狭窄、不通畅,缺乏公共停车空间。
第三,无人种地问题较为突出。受虹吸效应影响,劳动力、资金加速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例如,赤鹫镇龙福村有劳动力143人,常年在外务工125人,在家劳动力只有18人,且年龄均在45岁以上,文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第四,农村发展资金短缺。由于地方财力困难,各镇(街道)每年100余万元的社会发展资金,仅能维持机关正常运转,能够投入项目建设的资金极为有限。受土地政策和生产条件制约,农业企业引进困难。2022年,富民县农业招商实际到位资金3000万元,仅占目标任务4.5亿元的6.67%。
休闲农业产业层次低,同质化现象突出,主要是以采摘、餐饮、垂钓为主的“农家乐”。现有农业综合体缺乏特色、品牌和新鲜度,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没有得到较好发挥。
第一,明确主导产业,打造“果香富民”。
坚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结合富民县“山多田少”的土地资源特点,把兼顾经济、生态的“名、特、优、新、稀”特色林果产业明确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以水果集散交易为核心、以水果绿色品牌为基础、以特色水果精深加工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水果全产业链,把富民县打造成“云南水果看富民”的“果香富民”。
第二,大力发展果旅经济,打造“果旅经济”品牌。将水果产业发展与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融为一体,大力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建立罗免杨梅苹果、赤鹫杨梅樱桃、永定冬桃杨梅、大营苹果等一批精品示范区。大力推进果园水利工程建设,重点配套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设施。举办杨梅节、樱桃节、苹果节、丰收节等活动,积极参加农博会、南博会等相关活动,打造滇中地区叫得响的“果旅经济”品牌。
第三,争创“一县一业”水果产业特色县。“一县一业”建设是破解特色产业小、散、弱的有效路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云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都强调打造“一县一业”。要持续努力,争取省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积极打造昆明市级示范县、特色产业县。
第一,加快培育“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富民县“绿色食品牌”矩阵。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支农政策,推进“高端、小众”特色农业发展,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品牌创建和发展给予扶持。着力打造富民县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区域品牌展示店,制订品牌管理办法,让区域品牌惠及富民县各经营主体。紧紧围绕“果、菜、花、肉”四大类本土特色产品,打造精品和善用故事营销,加快培育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出特色伴手礼。加强绿色有机生产及认证,积极打造富民县“有机水果谷”IP形象。对富民县的杨梅、茭瓜两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要做好补链、强链、延链文章。争创“一镇一特”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实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质量监管检测全覆盖。
第二,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瞄准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坚持一手抓招大引强,一手抓本土优质企业扶持。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的“绿色食品牌”打造联动机制,鼓励支持涉农企业立足富民县扩大产供销合作,培育本土农业“小巨人”和龙头企业集群,培育省市“10大”名品、“20佳”“10佳”创新企业、“20强”“10强”企业。
第一,打造“一核三带多组团”全域景区化空间布局。“一核”:依托螳螂川两岸自然景观及沿途坝子、河谷特色农业,引进社会资本打造一批参与体验性强的农业创意主题园区和具有休闲度假、高端会务等综合接待能力的休闲农业庄园,使其成为富民县休闲农业辐射中心。“三带”:沿武昆高速打造特色林果产业带;在螳螂川沿岸打造蔬菜、花卉、种苗等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沿昆倘高速打造特色蔬菜产业带。“多组团”:依托龙纳河、百花山、咀咪哩、平地、宝石洞、小水井等地的生态环境、特色林果、民族文化,打造业态多样的休闲农业板块。
第二,发展都市休闲现代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观光、休闲、教育功能,围绕时鲜水果、蔬菜、特色花卉、中药材等,抓好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五美”宜居乡村建设,支持发展以踏青赏花、体验农事、品尝乡村美食、感受乡村风土人情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找准高原云果产业园发展定位,发展数字农业、体验农业。
第三,打造休闲农业网红爆款。近年来,云上创意农业备受关注,“我在洱海有块田”火爆全网。富民县可以借鉴“我在洱海有块田”模式,与云南农垦等涉农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探索“水稻+”“果树+”“蔬菜+”等模式,尝试开发“我在富民有块田(果园)”等微信认养小程序,打造网红爆款。
第一,用好先行县合力共建平台。与云南省和昆明市农业部门、农科院共同推进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用足用活国家及省、市政策,给予云南省农科院规划建设、条件支撑、经费等全方位支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双方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着力科技短板攻关。针对产业需求和技术难点,依托云南省农科院合作平台,扎实推进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三化”发展;聚焦水果、蔬菜、粮油三大产业,在种子端、品牌端、电商端“三端”同时发力;打造一批国家和省、市、县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好“绿色食品牌”第一车间。完善农业研发激励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第三,创新引入两个“小院”。一是引入产研小院,探索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产学研路子,实现多方共赢。二是引入科技小院,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内外联动,优化营商环境。抓住政策窗口期,坚定不移发展预制菜产业,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和对口支持省份在政策、项目、科技方面的支持指导。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在土地使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冷链物流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预制菜产业的支持力度,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第二,买云南、卖全国,打造预制菜产业联盟。与云南省内农业大县开展紧密合作,解决富民县预制菜原料供应短缺问题;与广东等预制菜发达省份开展全产业链紧密合作,解决市场研发和销售问题。依托云南预制菜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特色预制菜品系的政府、省内外科研院校、各级餐饮美食行业协会、国内预制菜巨头以及建新园、星桥食品等企业,共同打造预制菜产业联盟。
第三,参与标准制订,打造预制菜品牌。云南省预制菜产业刚刚起步,与产业相适应的行业标准、产品标准、政策法规等空白较多,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具有地方特色的预制菜产业标准制订。推动预制菜品牌创建,开发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滇菜预制菜肴,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
第一,强化政策引领。把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大竞赛排名的重要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关心关爱“三农”干部,加强农科人才建设。加大投入,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
第二,统筹涉农资金项目整合。以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为抓手,统筹涉农资金整合,坚持重点项目优先、成熟项目优先、民生项目优先原则,有效整合农业生产发展类、农村基础设施类两大类项目,将零散的各类涉农资金集中使用,实现“五根手指头,握成一个硬拳头”。着力健全统筹机制和监管机制,切实提升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鼓励各镇(街道)、村立足资源优势,探索自主经营、联合经营、参股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例如,跨村联建、“四荒”地资源入股、政府投入资金转变为集体成员股份等,让农民分享更多发展成果。推广“村集体注册成立公司+农户”的运营管理模式,建立产权明晰、成员清晰、权能完整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体系。加强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对建设中政府投资形成的资产,及时登记移交,严格落实后续管理责任。
第四,加强人才“培、引、管、用”。支持鼓励村组干部、乡土人才通过进党校培训、外出考察、师傅帮带等方式,全面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健全完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激发村组干部、乡土人才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施能人返乡计划,以乡愁、乡情、友情为纽带,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筑巢引凤发展“归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