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对突发事件应具有的四种意识
——基于第十二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情境模拟题的分析

2024-05-06 02:54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爷爷奶奶对象劳动

周 慧|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情境模拟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育情境模拟。参赛选手当场抽签确定题目,根据题目提供的假定教育情境,通过与助演互动完成“班主任角色”表演,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展现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由于情境模拟最真实地还原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见的各种突发事件,涉及生生矛盾、师生冲突、亲子关系、家校沟通等各种班级教育问题,最能考量班主任是否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否找到合适的教育契机,以及在处理和解决偶发性、冲击性和紧迫性特别强的现实问题时所展示出来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情怀。因此,情境模拟被普遍认为是基本功大赛中最能展现班主任实践能力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情境模拟绝非简单的表演。无论是否参加基本功大赛,班主任都可以从情境模拟中汲取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探索应对突发事件的一般方法,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意识,从而更加专业地开展实践工作。以下,笔者结合由安徽省教育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情境模拟题,分析和归纳班主任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具有的四种意识。

一、问题意识:判断事件性质,分析引发原因

情境模拟题文字不多,信息量却很大。班主任在通读案例后,需要先判断出这个案例属于哪一类德育问题,即给该案例定性。比如,同样是矛盾冲突,可以根据涉及对象的不同,判断是家校沟通问题、师生冲突、生生矛盾还是亲子关系问题;再比如,同样是生生矛盾,又可以根据矛盾发生的性质,判断是同伴交往问题、情绪管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还是校园欺凌问题。只有在予以准确界定后,教师才能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尝试处理和解决问题。一些参赛教师在拿到情境模拟题后,往往会急于思考在接下去的角色表演中自己该说什么话,预判助演可能会设置哪些障碍,自己又该如何应对,甚至对陈述环节和答辩环节都开始谋篇布局了,却唯独忽略了对案例问题属性的分析与判断。这样破题,显然是有欠稳妥的。

第十二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有一道情境模拟题是这样的:

九(1)班小黄同学的QQ账号被盗,不法分子假借小黄的名义向他的好友借钱。因为平时都比较信任小黄,所以很多同学都向他转账,金额在50到100元不等。最终,全班有近10人被骗。被骗的同学找小黄要钱,小黄觉得自己很冤枉,说是因为同学没有认真核对身份,不该找自己还钱。借钱的同学家长一起来找班主任,要求解决问题。

这个案例与现实结合得很紧密。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尤其是针对学生及家长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屡有发生。这一案例提醒我们,班主任需要在平时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学生加强反诈意识,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但班主任更要清楚地意识到,从教育角度来说,这一案例中的电信网络诈骗只是“因”,而并非“果”。如果我们把这一案例定性为“因学生网络账号管理不当而引发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那显然就是错误地定义了问题属性——电信网络诈骗归根到底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刑事问题。教育问题是班主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解决刑事问题,包括刑事主体的认定、刑事责任的划分、刑事以及民事赔偿,不在班主任的权力范围内,也不是班主任该承担的责任。因此,班主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判断谁该承担责任以及如何调解各方矛盾之上。这件事需要引起班主任关注的重点,应该是“被骗的同学找小黄要钱”和“借钱的同学家长一起来找班主任,要求解决问题”。因此,准确的归因和定性应该是“因学生网络账号管理不当导致同学被骗造成经济损失,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家校之间的沟通问题”,生生矛盾和家校沟通问题才是教育问题,也是班主任真正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二、对象意识:明确教育对象,区分优先级别

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班主任,始终需要明确教育的“本色”在于育人,班主任的教育价值在于完善学生和成全学生。无论是真实情境中的突发事件,还是模拟情境中的典型案例,我们需要厘清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所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即谁是我需要教育的对象,谁是我需要帮助的对象,谁是我需要引导的对象,谁是我需要依靠的对象,谁是我需要安抚的对象,谁是我需要反馈的对象,以及此案例中有没有隐含的对象,班主任本人是否需要通过此案例进行自我反思等。教育对象的类型及对应此类型的一般对象群体如表1所示。

表1 教育对象的类型及对应此类型的一般对象群体

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明面上涉及的人物有小黄同学、被骗的同学、被骗同学的家长,此外还有隐藏人物——小黄同学的家长以及实施欺诈、涉嫌犯罪的骗子。个别教师颇有正义感,力图通过各种方式与骗子“斗智斗勇”,从而帮助学生挽回经济损失。实际上,我们首先应该将骗子剔除出备选框,因为骗子并不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也不是我们帮助和引导的对象,打击金融犯罪的责任在公安机关而不在班主任。接下去,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如图1所示)分析和判断其他相关对象的优先级别。一般而言,班主任应把有重要且紧急问题需要解决的对象设为最优先,再以此类推。

图1 班级突发事件应对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

显而易见,上述案例中,对小黄同学以及被骗同学乃至全班同学,班主任都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这是最重要但并非当下最紧迫的任务,因为事情已经发生,短时间内既不太可能追回被诈骗的金额,也不太可能出现有同学继续在这次事件中被骗的情况。因此,班主任需要首先处理的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被骗同学认为应该由小黄同学负责与小黄同学不认为自己需要承担责任之间的矛盾,以及被骗学生家长希望班主任来处理这个问题的诉求。从《民法典》的解释来说,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小黄的QQ账号被盗致使其他同学被骗,显然不是小黄的主观行为导致的过错;从班级教育的角度来说,骗子利用同学们对小黄的信任,利用学生的淳朴和善良实施欺诈,小黄和被骗同学都是受害者,理应同气连枝,互相理解与支持。基于以上两点,班主任就可以有理有据地处理好这两个问题。

三、方法意识:给出专业建议,引领健康成长

上述案例中,当下的问题解决后,班主任就需要重点对全班开展包括反诈在内的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让小黄和同学们现身说法,也可以邀请民警进班进行安全宣讲,还可以在班会课进行专题教育。学生的问题行为发生后,如何处理问题,考验的是班主任的能力,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学生成长和班级成长的契机,考验的则是班主任的智慧。情境模拟案例中的各类问题解决也是如此,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给案例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定性和归因,还要及时有效地对案例涉及的对象进行分类,并根据轻重缓急明确应对顺序,更要具有方法意识,即面对不同的对象,特别是教育对象——学生个体和班级群体,尤其需要提供专业化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再来看一道第十二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小学组的情境模拟题:

学校的“劳动教育周”将开展“二年级劳动小能手”技能大赛,班主任根据比赛内容,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叠衣服。乐乐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奶奶认为,孩子这么小,怎么叠得好衣服呢;爷爷觉得,让孩子叠衣服浪费时间。因此,两位老人一致决定帮乐乐代劳。知道这件事后,作为班主任,你该怎么办?

这是一起因劳动教育观念不一致而产生的家校沟通问题。班主任认为学会生活自理很重要,而孩子的爷爷奶奶或是不放心孩子,或是觉得浪费时间,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劳动,归根到底可能都是过于疼爱孩子。问题性质很清晰,归因也不难找,涉及对象也非常简单:乐乐以及乐乐的爷爷奶奶。

看似非常简单的一道情境题,实际解决却并不简单。首先,对乐乐的教育,班主任需要让乐乐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但问题在于现在乐乐不自己做的原因是爷爷奶奶不让他做;其次,对爷爷奶奶,班主任需要让爷爷奶奶明白的是要学会适时放手,对孩子不能溺爱,但问题是爷爷奶奶未必认为这是溺爱。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班主任能不能有针对性地给出正确且专业的指导意见,在“道理大家都懂”的背景下,只有“把道理说得大家都爱听”才能真正起到效果。因此,对乐乐,班主任完全不必反复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转而启发乐乐自己去思考:怎样才能让爷爷奶奶相信自己能做好,怎样才能让爷爷奶奶觉得自己叠被子不仅不是浪费时间,而且能对自己的学习以及其他方面有促进作用。对爷爷奶奶,班主任要明确一点:家长不是我们教育的对象,但可以是我们的引导对象和依靠对象。在理解和共情爷爷奶奶对乐乐疼爱的基础上,面对执拗的老人,班主任可以采取迂回策略——我们的目的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叠被子只是劳动教育的一种形式而已,在老人强烈反对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邀请爷爷奶奶一起思考什么样的劳动形式适合乐乐。我们甚至可以求助乐乐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劝说和引导爷爷奶奶,如果能够提供一种大家都认可的劳动形式,并且这种劳动形式不但能锻炼乐乐的能力,还能让爷爷奶奶感受到来自乐乐的孝心,达成皆大欢喜的结果,那不是更有价值与意义吗?

四、延伸意识:跳出问题看问题,回到教育谈教育

班主任在面对情境模拟案例时,需要透过文字所提供的表面现象深入教育本质。首先,班主任需要超越狭隘的问题视角,将问题置于更大的教育背景之中。只有“跳出问题看问题”,班主任才能看到问题的根源、影响和与教育目标的关联。其次,“回到教育谈教育”则是强调问题解决不应仅仅是针对当下状况采取应急手段,而是要在教育理念和目标中找到根本解决之道。这就需要班主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经验,以更全面的方式解决问题。

第十二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高中组有这样一道情境模拟题:

高一(1)班新学期班委竞选后不久,几个女生来办公室找班主任,说班委竞选有“黑幕”。原来,班里有10多个学生来自本市同一所初中,进入高中后,他们迅速形成小团体,平时互相帮助。在这次班委竞选时,他们事先私下商量“助力”王力同学拿下劳动委员一职。作为“回报”,当选后的王力给其他同学多分配了一些卫生工作,而这个“小团体”的同学可以少劳动一些。班里其他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不满,大家议论纷纷。

从表面看,这是学生通过不正确的方式参与班委竞选所引发的学生间的矛盾。班主任需要对竞选的程序正义进行确认,以回应其他同学的质疑。但是,如果只把处理这个问题的视域局限于竞选本身,那一定是不全面的,班主任还需要看到这个“小团体”抱团竞选劳动委员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少劳动一点。这就不仅仅是竞选是否公平的问题了,而是部分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知存在偏差,班主任必须意识到这也是自己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如何更公平地分配班级的劳动任务,都应是班主任接下去的教育重点。把视野再打开,这一案例中还隐含了如何引导班级里“小团体”的问题,虽然这并非是此教育情境中最需要班主任去解决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同样很重要,没有关注到或者没有解决好,同样会影响班集体的建设。因此,在处理当下问题的同时,班主任还需要确立起教育延伸的意识。

班主任需要超越狭隘的问题视角,以更全面的方式去理解和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跳出问题看问题,回到教育谈教育”正是强调了班主任要超越表面问题,以更深刻、全面的视角审视和解决问题。班主任在情境模拟问题解决中确立起的这种延伸意识,将有助于其培养洞察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班集体建设提供更有意义的支持。

猜你喜欢
爷爷奶奶对象劳动
神秘来电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我的爷爷奶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