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提升为老服务品质

2024-05-06 23:00葛永波
浙江经济 2024年2期
关键词:服务设施安吉居家

文/葛永波

完善“硬件”设施、提升“软件”支持、丰富服务内容、创新产业发展,让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美好生活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安吉加快建成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不断健全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持续提升养老机构专业运营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让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

养老服务现状及特点

2023年,安吉户籍人口47.54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13.1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7.6%;65岁及以上老人9.44万人,占比达19.9%;80岁及以上老人1.62万人,占比达3.4%。从人口结构变化看,安吉人口发展进入深度转型阶段,老龄化、高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数量明显增加,养老服务需求相应增大。

养老机构收养人数呈现先升后降特点。截至2023年底,全县实际运营养老机构共19家,形成以县社会福利中心为示范引领,各乡镇(街道)敬老院合理布局,民办机构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其中,公建公营1家,公建民营6家,民营12家;拥有从业人员214人,其中,持证护理员113人,医护人员101人。2013年以来,全县养老机构床位数及收养老年人呈现先升后降态势。2013年末,全县养老机构19家,拥有床位数2555床,收养老年人1018人。2019年末,全县养老机构、床位数及收养老年人分别上升到22家、5076床和1566人。由于三年疫情的严重影响,2023年机构收养老人直接下降到626人,相当于2019年的40%。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成为主要养老模式。全县已建设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6家,村(社)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12家,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试点2家,实施“专业老年食堂+区域集中配送”158家,初步形成“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家门口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主要提供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社会工作与心理疏导服务、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等6大服务功能。目前,全县99.5%的老年人实行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仅0.5%的老年人实行机构养老,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除极个别失智年轻人外),且大部分为失能、失智或半失能状态人员,家中子女因工作原因无法照料或无能力照料。

养老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加强。出台《安吉县“十四五”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统筹协调安吉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与人口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落实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印发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奖补政策,调整机构床位运营、服务照料中心运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年食堂运营等补贴,支持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一线岗位专项津贴。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养老领域资金分担支出责任,统筹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建立安吉户籍老人高龄津贴和长寿保健补助金制度,落实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推进老年人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制定发布老年人“一卡通”服务清单。

聚焦养老服务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安吉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从2017年的11.1‰下降到2023年的5.2‰,同时,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较2013年增加8.8个百分点。随着人口高峰的结束、年轻人生育观念的转变,全县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加突出。根据公安部门的数据,未来5年,安吉平均每年有1万人进入老龄阶段。

问题一:养老机构如何更好地运作。一是收养老人数逐年下降,从2019开始,收养老人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机构收养老年人比例从2019年的1.46%下降到2023年的0.22%;二是照护成本逐年提高,2023年,全县养老服务机构预估亏损8家,其中,安吉县社会福利中心收入454万元,各类支出693万元,亏损达239万元;三是机构入住率有待提高,浙江省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42%,安吉县内正常运营的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43.8%,其中,入住率最低的机构仅4.17%;四是智慧养老水平有待提升,试点建设的“智慧养老院”(安心养)应用仍需改进提升,养老服务业务系统体验一般,基础数据的维护和分析能力尚浅。

问题二:居家养老如何更好地服务。一是养老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普遍功能不齐全,基本面积不达标,全县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12家,仅127家达到A级;二是养老服务队伍水平不足,乡镇(街道)和村(社)的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委培和引进的大学生留不住,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养老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与医疗设施、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未统一布局,养老服务没有充分利用共享资源,农村养老工作的整合相对困难。

下一步思路

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而老有康养是“七优享”工程之一。安吉要进一步加强在老年领域医、食、住、行建设,让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美好生活。

完善“硬件”设施。一是推进养老机构提升工程,推进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开展服务质量检查和整改提升,出台民办养老机构整治行动方案,提升机构设施和服务能力达到城市水平,实现2A级以上全覆盖;二是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编制县主城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到2025年,城市社区(村改居)照料中心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的10个,在2个乡镇建设运营3000平方米以上为老服务综合体,同时,大力推进农村老年公寓和共享食堂建设;三是加快养老民生项目建设,加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和多功能融合场景建设,全力推进省级重大项目云安里综合为老中心建设,专班化推进中心装修工程和社会化运营,完成社区照料、健康管理、老年活动、老年学习、配套服务(托幼)、配套商业(银发经济)等功能布局。

提升“软件”支持。一是增强数智支持,迭代升级“安心养”应用,与社保卡“一开通”应用相结合,加快“爱心卡”管理系统建设,先行用于养老服务补贴、家庭养老床位、助餐等服务场景;二是强化技术供给,迭代老年人“精准画像”,完善“以需定供”养老服务支持系统,到2027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5%,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32人;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三级家门口养老服务工作保障机制,运用人才政策,计划每年招募专业大学生100名。

丰富服务内容。一是做大品牌效应,发挥养老服务品牌引领带动作用,培育助餐、助浴、认知障碍照护等品牌项目,将“幸福养”工程打造成县域服务品牌;二是完善助餐体系,结合“爱心卡”项目,建立助餐服务管理业务系统,提升乡镇(街道)老年食堂配送覆盖能力,引进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三是推动医康养结合,推进县福利中心公建民营改革,由专业品牌养老服务企业运营,实现医康养结合发展。各乡镇(街道)卫生院与示范型服务中心联合开展老年人健康康复服务,实现乡镇(街道)康养联合全覆盖。

创新产业发展。一是促进乡村振兴,探索大余村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新路径,深化与上海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合作,推进长三角养老一体化服务,结合乡村旅游,将现有民宿打造成长三角康养基地;二是提升城市能力,建立以高端养老服务机构为代表的多元化机制,培育个性化、高品质的中高端养老服务项目,满足多样性的养老需求;三是助力共同富裕,探索完善以白杨村为典型的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减轻农村家庭养老负担,强化村集体主体责任,推进农村幸福公寓、健康食堂、老龄学堂融合建设,集成农村各零散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拓宽共同富裕路径。

猜你喜欢
服务设施安吉居家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基于实效性的社区居住服务设施统筹研究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