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体育强省”看“建设体育强国”

2024-05-06 23:00郭占恒
浙江经济 2024年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竞技全民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行医疗体制改革,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探索推进卫生强省建设和健康浙江行动

体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展示人们精神风貌、增强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强省建设,作出“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决策部署。同时,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包括体育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积极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始终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

习近平既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也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大力推动者。2002年10月,他到浙江工作后,站在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展示人们精神风貌、增强浙江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把谋划推动体育强省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实在行动上。在浙江工作期间,他专题调研体育工作4次,参加体育相关活动、对体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16次,前瞻性地提出和大力推动体育强省建设。

把建设体育强省纳入“八八战略”的总体布局。2003年1月16日,时任浙江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初步提出了体育强省建设的思路要求,明确指出:“进一步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2003年7月10日,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八八战略”中,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这里所说的“文化大省”,包括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等“四个强省”,其中建设体育强省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2005年7月28日,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中,进一步明确把建设体育强省作为重要目标任务,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始终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

“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这是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期盼和追求。”建设体育强省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促进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习近平在2004年9月5日欢迎浙江奥运健儿凯旋暨庆功表彰大会、2005年7月28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2005年11月10日十运会浙江代表团庆功表彰大会等重要讲话中,全面阐明了建设体育强省的重大意义。他说:“体育事业是一项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事业。发展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的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这是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期盼和追求。我们要把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作为全部体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把全民健身作为基础工程,把发展群众体育作为整个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及体育部门要动员全省人民来关心体育、参与体育,大力实施小康健身工程,积极为城乡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供便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引导人民群众追求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

明确体育强省建设的目标原则和“三大工程”。2005年7月28日,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体育强省的目标,即“争取经过较长时期努力,使浙江的体育产业较为发达,体育科教水平先进,体育场地设施完备,体育法规基本健全,建成全国领先的全民健身体系,群众体育综合指标和竞技体育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原则是三个坚持,即“坚持体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权利,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体育需要;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相协调,把全民健身作为基础工程,把竞技体育作为工作重点,把体育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加大政府推动、鼓励社会支持、吸引全民参与相结合,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任务是实施“三大工程”,即实施“小康健身工程”,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施“奥运争光工程”,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实施“体育产业培育发展工程”,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200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十运会浙江代表团庆功表彰大会上进一步强调,建设体育强省,要以发展群众体育为基础,要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为重点,要以发展体育产业为抓手。

建设体育强省,要以发展群众体育为基础,要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为重点,要以发展体育产业为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没有强壮的体魄,什么事也干不成。1917年,24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旧中国,国人体质羸弱,被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立即把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摆到重要地位。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发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我国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等得到长足发展。从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到2021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32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二,中国已发展成为体育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积极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2014年8月16日,习近平在南京欢迎前来出席青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时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2017年8月27日,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重在全民健身。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在会见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希望同志们充分认识体育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积极意义,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普及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后来,他多次强调,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平衡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2020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习近平十分关心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2014年2月6日,他在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交谈时说,我们要分类指导,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同年8月15日,他在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又强调,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希望通过你们在这届青奥会上的精彩表现,带动全国广大青少年都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既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把身体搞得棒棒的,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2015年4月,习近平就南京青奥会成功举办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就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而言,习近平主席是当之无愧的冠军。”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第128届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上,北京以44票获得举办权,由此成为全球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经过充分准备,2022年2月至3月,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让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从2017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习近平5次考察北京冬奥筹办工作,指出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一次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就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而言,习近平主席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习近平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浙江体育工作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浙江体育工作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领浙江率先走上以改革创新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共同发展的道路,体育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

不断完善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规划和政策。为大力推进体育强省建设,2003年12月,省政府召开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对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努力建设体育强省作出部署。2004年4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2005年开始,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体育强县、强镇(乡)等创建工作。2006年9月,制定颁布《浙江省体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体育发展规划纲要》,对加快体育强省建设作出全面规划,对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提出明确目标,并根据习近平的指示要求,在土地资源和用地指标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确保体育场馆建设用地需要,确保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随后,历次五年规划都把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迭代制定《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浙江省竞技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推动体育强省建设走深走实。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的目标和“八大行动”。2021年10月26日,时隔18年,浙江再次高规格召开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就“深入实施体育强省战略、打造共同富裕体育示范”作出部署,确保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省,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体育强省,努力推动体育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全民健康的基石、产业发展的支柱、奋斗精神的动力”。此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全民健身服务惠民行动、竞技体育实力提升行动、体育赛事提质赋能行动、体育产业倍增提效行动、体育文化培育繁荣行动、体育改革争先创优行动、体育开放交流合作行动、体育人才强基领航行动等“八大行动”,加快形成全覆盖、均等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竞技体育实力提升、体育产业倍增的发展格局。

群众体育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变“一阵子”为“一辈子”。为推动群众体育广泛开展,2005年开始,浙江率先在全国开展体育强县、强镇(乡)、先进社区创建和“体育下乡”“体育进社区”等活动。2019年7月,又在全国率先启动体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第一批17个已成功挂牌。同时,率先开展全民健身步道建设。目前,全省有28个县(市、区)共建成“环浙步道”2300公里,到2025年将建成总里程10000公里的“环浙步道”系统。截至2022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2.8平方米,城市基本建成包括休闲健身在内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达43.4%,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4.2%。从“体育强县、强镇(乡)”等创建到“体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构建起全覆盖、均等化的全民健身体系,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尤其是浙江人均预期寿命,由2003年75.61岁升至2022年82.3岁,提高了6.69岁,居全国前列,达到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年间,浙江的体育产业规模日渐扩大,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平台建设和品牌培育能力逐年增强,体育产业总产出增长了10倍,成为全国重要的体育产业强省。

竞技体育快速提升,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浙江竞技体育有着较好的基础,是自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全国仅有的每届奥运会都收获金牌的两个省份之一,夺金总量17枚,位居全国第七。尤其在2021年7月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上,浙江运动员共夺得7金2银2铜,创造了浙江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金牌数、奖牌数居全国第一。随后在陕西全运会上,又以44金35银37铜共116枚奖牌位居全国第三,竞技体育强省的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金牌和荣誉的背后,是浙江不断深化训练管理改革、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体系、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健全完善的青训梯队的结果。目前,浙江累计创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8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7个、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64个、省高水平体育训练基地31个、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57个,形成了良好的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环境。

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年来体育产业总产出增长了近10倍。体育产业是直接满足消费需求的新兴产业,有着越来越旺盛的市场。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体育产业发展早,已形成包括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等在内的完整的体育产业链。截至2022年7月,浙江体育用品行业企业注册量10678个,排名全国第一。拥有体育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5个,培育省级运动休闲乡镇30个,年度运动休闲收入50余亿元,累计带动就业16万余人。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由2003年的437.81亿元,占全省GDP比重1.05%,发展到2021年的4272亿元、占全国比重13.7%,创造增加值1362亿元、占全国比重11%,占全省GDP比重1.85%,居全国第四。20年间,浙江的体育产业规模日渐扩大,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平台建设和品牌培育能力逐年增强,体育产业总产出增长了10倍,成为全国重要的体育产业强省。

举全省之力把杭州亚运会办成史上最好的一届亚运会。2023年9-10月举办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虽因疫情推迟一年,然而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共同努力下,杭州举办了一届史上最成功的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创造了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赞助招商收入最高、特许经营规模最佳等多个“历史之最”。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1830名运动员参与盛会,累积打破世界纪录15项、亚洲纪录28项、亚运会赛会纪录150项。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体育大国,共获得金牌201枚、银牌111枚、铜牌71枚,奖牌总数为383枚,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位列第一梯队。其实,收获最大的是浙江,是杭州,是全省人民。这届亚运会以杭州为主办城市,另有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等5个协办城市,共设56个竞赛场馆、31个独立训练场馆、1个亚运村及5个亚运分村,其覆盖面为历届最广,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真正向世界奉献一届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赢得了各方面的赞誉,同时也为浙江人民留下了宝贵的亚运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竞技全民
全民·爱·阅读
竞技精神
可持续全民医保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