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波
推进低碳农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擦亮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绿色底色,书写农业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农业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属性,对减排固碳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浙江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关于低碳农业发展战略部署,协同推进农业减排和产业发展,坚持减碳与增汇同步,2021年农业碳排放强度降至0.91吨/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3吨/万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经国家评估位列第一获评最优等次。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增加,政府对低碳农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科技进步为降低农业碳排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低碳农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存在政策扶持体系不健全、标准技术研发推广不够、农民认识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和挑战。农业低碳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浙江作为全国唯一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份,要聚焦农业生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态底盘,推进低碳农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擦亮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绿色底色,书写农业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加强农田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等行动,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大力推进“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多层级生态循环体系建设,创新稳粮肥田、园地套种等种植技术,推广稻菜、稻菇、稻豆油等轮作模式和稻田养鱼、稻虾轮(共)作、稻鸭共生等生态循环模式,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式,推进秸秆“五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超过96%,推动废旧地膜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废旧农膜回收率超过90%,减少农村废弃物的排放。
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和机械化水平提升。借鉴美国在农业用地上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为农业提供电力的模式,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推进农村光伏发电、农(渔)光互补、生物质能源等项目,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淘汰完毕5万台老旧农机,发展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全域美丽提升暨村庄田园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深化农村垃圾“四分四定”体系建设,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持续推进“最美田园”、和美庭院等美丽载体建设,完成1000家低碳生态农场创建。加强低碳农业的宣传教育和科普培训,提高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低碳生产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推行绿色生产提升农田碳汇能力。持续推进全国首创的“肥药两制”改革,优化农资利用结构,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投入,选择低碳化肥和农药,使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农资废弃物,实现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将农业废弃物发酵后作为有机肥料循环使用,促进农业减排固碳增效。同时,深挖农田土壤碳汇潜力,积极推广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方式,减少土壤呼吸消耗土壤有机质及二氧化碳排放。
完善规范碳排核算监测体系。积极借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清洁发展机制(CDM)等相关方法学,进一步优化农业碳源、碳汇核算方法。持续推进杭州、衢州、舟山等地水稻、生猪、贝藻等重点产业碳账户试点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双碳数智平台和“浙农码”等应用场景对接,进一步提高农业碳排放、碳汇测算的精度,提升农业碳排放、碳汇核算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加强农业减排固碳技术研究推广。借鉴荷兰等地采用信息化、农业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推广农业清洁低碳发展的经验,加强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畜禽低碳减排、渔业减排增汇和农机绿色节能减排等关键农业低碳核心技术攻关和集成应用,减少农业生产全流程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门、科研院所、涉农组织作用,打通农业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推进低碳新品种培育,开发利用新型肥料和农药,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碳排放。
打造浙江特色低碳农业品牌。低碳品牌能够为农产品赋能,通过品牌溢价提升低碳农产品的市场收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强化农业的生态产品供给服务功能,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借鉴“丽水山耕”“青田稻鱼”等成功经验,打造一批地域明显、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低碳公共品牌,抓好低碳品牌培育、做好低碳质量管理、讲好低碳品牌故事,助力农产品在市场细分领域获得溢价收益。
推进农产品碳标签建设。农业碳标签可以通过透明化、量化手段,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农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标明气候环境友好产品,能提高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适当高价的接受程度。在已推出的临安“天目水果笋”、建德草莓、南湖“阳光玫瑰”等系列产品碳标签基础上,加快农产品碳标签方法学研究,推广并指导衢州出台全国第一个《农业碳帐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构建完善碳标签制度与标准体系。推进重点农产品纳入省级碳足迹数据库,丰富碳足迹数据和碳标签应用场景,提高各类主体对低碳农产品的认识,更好应对碳标签制度对农产品贸易的冲击,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完善农业碳市场交易制度。借鉴美国政府允许农民通过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拍卖自己的碳信用额取得效益的做法,探索农业碳汇交易规则,通过立法将碳汇价值资源化,并科学设计市场交易机制,推进具备条件的农业固碳减排项目开发方法学纳入CCER。坚持省内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双轨运行,同时积极参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农业碳汇交易试点,不断丰富农业碳汇价值转化功能,拓展农业碳汇交易路径,弥补低碳农产品在传统产品市场上收益有限、农业碳汇交易品种单一等不足,以激励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低碳农业生产。
构建低碳消费的协同联动机制。持续完善顶层设计,以多元共治为理论指引,建立健全政府干预机制、市场激励和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驾马车在农业碳中和中的合力。制定配套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从财政政策、金融手段、补偿机制、循环机制、循环经济机制、消费引导机制等构建实现农业碳中和目标的制度体系。企业积极开展绿色转型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提高农产品信息透明度和标准化水平,引导消费者做出理性选择。
培育双碳目标的低碳消费观念。转变消费观念,通过制度和伦理并举,提高消费者自身绿色消费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意识,从而推动整个绿色消费生态的发展,促进生产和消费全面绿色转型。加强宣传推介,确保农民、合作社、企业主体、社会大众对低碳农业发展认识清晰、行动有力。这既是消费升级、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也是全社会对环境日益重视的积极反应。
探索低碳转型的驱动机制策略。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新思维,平衡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农地制度等多重因素约束。从政策驱动机制、制度经济学、农业科技进步、循环利用技术等角度,分析积极的拉动因素,诊断关键的驱动影响效应,构建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机制。制定推广以绿色生态为指引、以功能开发为主导、以低碳循环经济体制为载体的发展路径和策略。推动由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化生产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