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的新质生产力响应机制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4-05-04 03:45朱微笑陈圣武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变革

徐 君,朱微笑,陈圣武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0 引言

2023 年9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到:“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9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不断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向。其中,“整合”就是要充分配置创新要素,形成创新资源协同聚集效应;“引领”就是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变革,将科学技术融入现代生产制造全过程、全要素当中;“两个培育”就是加快科技创新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前瞻性技术研发,强化科技产业经济效益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两个加快”就是说明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强大动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对于激发中国市场创新活力、解放社会潜在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在传承、吸收和发展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同时与之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新质生产力以传统生产力中包含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大构成要素为基础[3],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新质要素,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产业变革,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与高质量发展相融合,以新质要素为生产力变革的重要载体,优化生产要素投入配置,释放生产巨大潜能。新质生产力具备创新性、融合性、引领性、超越性,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生产制造的新要求。在多重社会因素和复杂历史背景的影响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始终在矛盾运动中发展,当科学技术在特殊条件刺激下和数量不断积累下实现颠覆性突破以及质的转变时,必然会引发生产力核心三要素的变化,生产力机体内部结构和作用过程发生重构塑造,最终表现为生产方式和生产形态的生产力根本变革,形成新质生产力。

根据文献分析可知,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层面。一方面,包括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生成逻辑、政治经济学阐释、三重向度、着力点、实现路径等。在内涵特征和逻辑阐释方面,赵峰等[4]从技术形态、发展阶段、生产力演进3 个方面把握其科学内涵;蒲清平等[5]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方面出发,明确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和时代价值;李政等[6]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以数智化、网络化、绿色化为基本特征,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魏崇辉[7]结合新质生产力的话语语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演进逻辑、战略定位;令小熊等[8]依据空间向度、结构向度、科技向度,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多维度分析。在着力点和提升路径方面,有较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周文等[9]强调,应该以制度保障、技术支撑、市场条件和产业基础4 个方面为着力点,并提出提升路径;石建勋等[10]从科技体制、要素市场、设施升级、金融供给、人才支撑、绿色低碳等全方面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另外,部分文献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工业现代化等内在逻辑展开,如沈坤荣等[11]、钞小静等[12]和徐政等[13]都分别阐释了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张震宇等[14]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阐释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并提出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提升路径;余东华等[15]认为新质生产力能够推进新型工业化,并存在科技创新、制度变革、产业转型、要素集聚、“多元融合”、瓶颈突破、设施承载等多种相互作用路径。此外,还有卢江等[16]少部分学者从定量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中国新质生产力区域发展差异。然而,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外在条件刺激、内部机体感知、具体行为响应的系统理论阐释以及响应机制相关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借助“刺激-机体-反应”模型(SOR模型),深入阐释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理论逻辑,构建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响应机制,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路径。

1 基于SOR 模型的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阐释

SOR 模型最早起源于环境心理学,由“刺激-反应”模型(SR 模型)发展而来。SOR 模型认为具有认知的有机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心理活动并进一步作出相应反应[17]。SOR 模型由刺激、机体和反应三部分组成:刺激(S)代表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政策、技术、信息等;机体(O)代表刺激作用的机体内部状态变化,例如情感变化、认知变化、感受和体验变化等;反应(R)代表刺激作用的机体态度和行为结果,通常表现为对某一事物的趋近或规避的行为响应。刺激通过唤醒机体的认知、结构、思考、感受等内部状态,影响机体的最终行为反应;机体感知决定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反映出机体受到刺激作出响应的过程。

目前SOR 理论框架多应用于探究组织行为、消费者行为等微观层面,也开始逐步应用于创新活动、能力构建等研究。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为基本要素,由科学技术、经济制度、创新资源、平台设施、现代产业、人才资金等多重新型要素共同形成的合力。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生产创造过程中的新力量,它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6],可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探索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条件刺激,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剖析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体感知,从现实逻辑出发寻找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行为响应,以适应机体感知的变化和状态。因此,本研究尝试将SOR 模型引入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机理分析中,并构建基于“条件刺激-机体感知-行为响应”的新质生产力SOR 模型理论框架(具体如图1 所示)。在SOR 理论模型中,刺激、感知和响应三者之间因果明确、逻辑清晰,能够很好地分析在不确定环境影响下生产力发生颠覆性变革的成因和响应机制。

图1 新质生产力的SOR 模型理论阐释

1.1 科技创新的条件刺激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科学技术进步刺激生产力变革,但受制度、资源、技术等条件的制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样也不例外。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原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活水源泉,是科学应用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的基础。由于基础研究投入回报周期长、难以获取直接经济效益,长期受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研发人员和资金投入较少,人员的新质思维和探索能力有待提高,同时资金投入渠道单一且保障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跨主体协同创新不紧密,然而基础研究更加需要多主体参与、多学科交叉和多项目布局,研究领域层次更高、更深,研究项目更前沿、更困难,由此导致颠覆性创新产出较少[18]。二是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中国的科学技术产业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市场交易受限,科技创新发展存在更新迭代慢、依赖性强、容易受打压遏制等问题,导致高科技创新技术含量低、隐蔽性不强、自主控制程度不高。关键核心技术是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核心“动脉”,但其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始终面临巨大的挑战。三是创新资源要素短缺。市场主体研发水平偏低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创新要素供给匮乏、市场要素配置低效。由于跨区域、跨主体的要素流通不顺畅和配置范围有限,要素难以高效聚集到生产效率更高的企业或行业,要素配置的潜在价值被削弱。这在微观层面体现为企业大规模扩张,注重产品数量忽略质量,要素市场供需不匹配;中观层面体现为资本和技术的匮乏加上研发创新能力弱,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不够紧密,影响资源要素配置创新活力;宏观层面体现在各经济区产业结构、行业竞争同质化严重,经济联系融合度不高,影响创新资源配置流动活力。四是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相对落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剧烈冲突时,生产力需要匹配更加适宜的生产关系来引领生产力变革,然而中国的创新体系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适应新时代创新模式变革,科技创新模式由跟随者向领跑者发生变化时受到科技和经济转移通道堵塞、科技政策供给不全面、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条件制约,突破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成为生产力变革面临的现实问题。

1.2 生产力三要素的机体感知

在受到外部条件刺激下,生产力的内部状态和机体感知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核心三要素上,呈现出人口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生产资料高融合性和渗透性、劳动对象高科技化和大范围化的特点。具体来说,生产力内部状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者在生产力变革中扮演着最活跃和富有创造性的角色。它既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的使用者,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科技创新作用于传统生产力,赋予劳动者活跃的思维、先进的认知和丰富的实践,并对传统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劳动者从单一、普遍型转化成为知识智力型、协作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同时,极大地丰富了新质生产力中新生产主体从事知识学习、信息摄取、思维发展和技能训练等活动的渠道与模式,使劳动者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19]。二是劳动资料高融合性。劳动资料包括生产过程所需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包括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从四次技术革命来看,劳动资料不断由落后向先进方向发展变革,不同阶段的劳动资料都是时代创新成果的体现,但是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然而在信息化时代,劳动资料被高科技赋予数字、智能、算法等,使得以传统机械为主的生产工具发生颠覆性变化,劳动资料在方式、方法、结构等方面优化重塑,从而具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市场化等高融合性、高渗透性特点。三是劳动对象高科技化。科学技术创新和生产工具变革进一步扩大了人类社会劳动对象的范围与领域,劳动者改造自然能力更强、改造范围更广,其中最为突出的两个特点是作用对象更加高科技化、大范围化。高科技化体现在产品生产从金属、橡胶、塑料、纤维等发展到电子、化学、数字、纳米等,尤其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使得生产工具进一步作用于虚实广阔的生产领域和创造空间;大范围化体现在从传统农业领域、机械工业领域发展到轻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由陆地、海洋发展到航空航天、量子空间等。劳动对象的概念不断外延和转移,使得生产力作用的空间更加广阔,生产质量得到飞跃性提高。

1.3 生产力变革的响应行为

在科技创新的压力刺激下,生产力机体内部状态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力的颠覆性变革,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响应,进一步反映了科技创新解放市场生产活力、激发生产力潜能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包括科技创新响应、高素质人才响应、智能数字响应、现代化产业响应和新型要素响应五大具体行为响应,它们之间协同联动发展,共同作用于生产力变革。其中,科技创新响应体现在思维方式变革和科学技术变革两方面;高素质人才响应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和人才的全面发展两方面;智能数字响应呈现在劳动资料融合升级和良好的数字生态环境两方面;现代化产业响应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两方面;新型要素响应反映在生产要素种类多样化、要素价值更优化两方面。

2 基于SOR 模型的新质生产力的响应机制

中国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根本在于科技创新赋能生产力“质”的提升,通过科技创新响应、高素质人才响应、智能数字响应、现代化产业响应和新型要素响应形成五维度合力,共同作用于生产力变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基于上述关于SOR 模型的理论阐释,提出新质生产力的“5R”响应机制(具体如图2 所示),即以科技创新为响应,锻造发展新引擎,形成内在驱力;以高素质人才为响应,发挥主体新优势,形成前置拉力;以智能数字为响应,加快传导新介质,形成后置推力;以现代化产业为响应,重点培育新阵地,形成强大支撑力;以新型要素为响应,大力整合新资源,形成基础保障力。

图2 新质生产力的“5R”响应机制

2.1 科技创新响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技创新既是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外在条件刺激,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态响应。科技创新作用于传统三要素,使得主体更活跃、传导更高效、对象更广阔、要素更优质,是生产力变革的内驱力量,与人才拉力、数智推力、产业支撑力、要素保障力融合协同,形成强有力的响应力量。以科技创新为新引擎的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思维方式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动思考,思维方式革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同时反过来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变革也会对原有思维方式产生重大的冲击,进而导致更新的思维方式形成。在“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劳动者的思维在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中被一次次激活,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原始创造和研发创新能力。科学技术在响应生产力变革的过程中,主体思维也在发生变革,通过改造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有效地发挥了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生产技术变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技术的变革主要经历过4 个阶段。以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和第四次智能化革命为例,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生产生活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基因技术、量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实现了生产生活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多重战略支撑和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科技升级突破,使得现代科技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创新实现生产技术变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产出,通过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推进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变革,始终突出以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地位,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健全成果保护和转化机制,助力应用型研究效益转化。

2.2 高素质人才响应

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和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是拥有多种综合能力、科学辩证思维、发展全面完善的新型人才。科技创新最本源的依赖是人才思维的颠覆性创造,因此高素质人才是生产力变革中不可或缺的最活跃、能动性最强的主体要素,同时也是高科技的使用者和改进者,是推动生产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高素质人才形成生产力变革的拉力,可以进一步加快人才与技术结合、人才与要素匹配、人才与产业融合,有效响应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全部过程。以高素质人才为新主体的响应机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人力资本是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体力以及获取信息能力等的总和,是劳动者为社会作出贡献并获取相应报酬的基础[20],人力资本的累计水平和差异化水平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潜力与不足。现阶段中国劳动者数量众多,但是劳动者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端化至高端化迁移才是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关键,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可以科学预测人力的供给层次、纠正人力创新环节的错配、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增长由人口红利驱动向人才红利驱动转变,助力生产力的创造性发展。

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路径多样。科技创新带来了更多前沿领域研究,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路径通道。对人才进行多渠道、多方位培养,能够更好对接学科专业发展以及人才的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人才培养在学科专业上,需要高校课程更加多元化、融合化、交叉化,以及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为人才构建完善的理论知识理论体系,夯实人才的专业基础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在就业选择上,体现为更多形式的工作方式,使人才的不同种类工作选择都能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人才独立思考能力、学习总结能力、基础思辨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在最终职业发展上,表现为对某一领域的强烈热爱和愿意深耕的责任精神,且创新协作能力、战略思维成为其中主导。因此,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是全方位、全流程、全过程的,贯穿于生产创造的全环节、全要素中。

2.3 智能数字响应

智能数字是指现代劳动资料或劳动工具被高科技赋予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数智化的核心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通过智能数字作为生产力变革的响应,重点在于新介质传导机制的培育。介质不仅是生产力中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机制以及改变和影响客体的一切物质资料,而且可以充当协助主体将力量传导至客体以实现创造力外化的中介。在不同的中介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创造成果往往不同,更加高端化、智能化、成熟化的中介传导机制对于创造力的传导也更加高效。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的高科技化是加快新介质传导的基础,新介质传导机制融合智能数字特征成为生产力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以智能数字为新介质的响应机制主要呈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传统物质资料和智能数字化资料融合升级。劳动资料从传统的物质、有形的形态逐渐转化成为虚拟、意识共存的形态,既包括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备升级、生产资料转化,以及适用于不同领域、行业和群体的商业软件和硬件设施;又包括网络化综合性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全流程的工业生产设备、高端高新化的生物化学材料,以及适用于现代化产业的电子信息设备、现代传导通信工具、数据挖掘处理和分析中心等。数智化技术革命使劳动工具发生质变,智能化和数字化在传统劳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叠加和扩散,使得新介质传播和使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是良好的数字产业生态环境。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共同构成了数字技术的基础,为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21]。数字技术的聚合协同产生数字生态新模式,使得新时代智能数字传导介质具备新特质、新现象和新功能。数字生态网络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紧密融合,加快生产资料流动配置、生产主体交叉协同、生产领域联通融合,各节点上的主体、各环节上的资料通过数据平台和物流系统共享流动,形成新的产业融合和资源协同平台。数字产业生态通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推动生产资源的聚集整合,实现生产系统的集成创新,促使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4 现代化产业响应

现代化产业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不断丰富,现代化的含义不同,因此实现现代化产业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唯一的通道,一般认为成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某些产业领域形成位居世界前列的制造和服务能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响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现有产业优势,以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等方面。现代化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和生产创造的重要领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是现代化强国的物质基础,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之举。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引领生产力变革,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关键支撑力。以现代化产业为新阵地的响应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从时间维度和重要程度的角度来划分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当前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科技创新重大突破为基础,对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提升和长远发展起引领带头作用的产业,主要表现为技术知识密集、成长发展潜力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等特点;未来产业是以当前重大科技创新驱动,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具备技术前沿高新、发展不确定性大、培育周期较长、多领域交叉等特点。两大产业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伴随着智能制造的新技术和新模式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新兴工业化建设深入,新质产业培育成为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响应。

二是多产业融合升级共同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既是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也是提升国际循环水平的必然选择。充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持续增强产业体系完整和产业结构配套的新优势,从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提升生产力效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科技赋能作用,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保障。

2.5 新型要素响应

区别于以往土地、劳动力、资本的传统要素投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在生产过程中新要素的投入逐渐多样化、高效化,尤其是以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有形资源和以信息、数据、知识为主的无形资源,愈发成为科技创新过程中核心资源要素。新型要素凭借其易流动性、高创新性、可持续性等特点,更加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符合智能数字化时代对于要素投入的要求。加快新型要素响应,体现为要素参与分配的结构和要素生产创造的价值两方面,是激发要素活力和扩大创新收益的重要前提,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保障。以新型要素为新资源的响应机制主要反映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从要素的构成来说,高科技创新使得传统要素形态、组织和管理发生改变,要素投入参与分配机制更加优化。新型要素和传统要素融合,极大地改变了劳动要素的组织形态和劳动生产过程:劳动生产过程从物理空间的流水线式、机械化流程向依托数字空间的平台化、生态化、共享化、远程化生产协作转变,劳动要素组织方式从标准化向个性化延展、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要素形态由同质化向多样化、定制化拓展,从而满足不同生产的需求,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

另一方面是从要素的价值来说,要素价值更优、生产创造效益更高。随着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信息数据逐渐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充分激活传统生产要素的活力、创造更大的价值。新型生产要素在创造转化中要经历3 次价值释放:第一次价值体现在实现业务的贯通,数据经过政府、企业等组织业务系统规范化的运转,实现创新要素的积累和聚集;第二次价值体现在推动智能决策,通过大数据、算法对于数据的挖掘、处理、分析、预测等,揭示出深层次的生产关系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过程,使得生产经营管理更加智能、高效、精准;第三次价值通过对外流通赋能,在传统设施的基础上搭建数字化平台,使得优质数据在各种需求、多种场景、不同群体中流动聚集,切实改善创新要素分布不均、结构失衡等突出问题,实现要素价值增长和飞跃。

3 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

基于以上对新质生产力的SOR 模型理论阐释和响应机制分析,为加快形成中国新质生产力,本研究尝试从条件刺激中呈现的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被“卡”、创新资源要素有限、科技体制改革落后等方面,挖掘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压力点;从机体感知中生产力核心三要素,即高素质化人才、高融合性劳动资料和高科技化劳动对象的状态变化,寻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从行为响应的“5R”响应机制,寻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增速路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路径主要包括革新科技创新机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优化人才资本结构、健全人才发展路径,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三化”(即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和“三链”(即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融合协同发展,完善新介质传导机制;科学谋划布局两大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整合创新资源,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基础保障能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具体如图3 所示。

图3 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

3.1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

(1)革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面临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变革。适宜的体制机制能够充分释放科技创新的动能,利用制度优势赋能科技创新变革,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匹配。一方面,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新制度变革路径。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要从框架设立、制度建设向提升体系化能力、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主动顺应发展迅速、情况多变和环境复杂的科技创新趋势,完善国际科技治理体系,强化底线思维和领跑思维相结合。另一方面,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明确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定位。不断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础制度标准规范,完善科技创新产权保护机制,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市场营商环境公平、公正、透明、稳定化建设,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性;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现代化水平,推进协同监管、智慧监管。

(2)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科技创新,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产业增效、生产力变革的关键,因此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赋能作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好科技创新攻坚克难战。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做好基础研究工作。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抓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大学科技园等对于原始创新思维的培育,加大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优化高校基础学科建设布局,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以多元化方案培养创新人才,以高质量的学科体系、教育研究体系激活原始创新活力。二是加快应用研究产出,掌握关键核心科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科研成果管理,建立健全科研成果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定位,引导高校、企业应用研究产出,深化产学研合作;精准对接市场、国家、国际重大需求,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开展国家重大项目,研发国际先进技术。三是实现创新成果高质量转化。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评级体系以及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设,突出政府主要引导、市场重点主导的工作方式,坚持科技体制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改革,为技术成果的经济效益转化提供保障。不断拓展科学技术研发的深度和广度,建设专业化成果转化评价人才队伍,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突破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出现;同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谋人类长远发展。

3.2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构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

(1)优化中国的人才资本结构。中国的人才优势和人才红利在现代化生产力建设中仍然存在进一步良性循环的发展空间,需在此基础上优化教育体系,调整教育资源供给结构。一方面,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多层次、高水平培养创新人才。坚持以创新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的定向培养和技能匹配:综合素质培养要注重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根据区域生产特色、人才输出特色和市场技能需求等进行定位,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其次充分发挥人才在生产过程各环节中的流动共享、人岗匹配,大力培养服务新兴产业、面向未来的新时代人才,促进高学历人才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另一方面,深化人才评估机制改革,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分类指导,科学细分不同专业人才,坚持公平客观的原则,进行多方位全流程的考核评价。加强对科技人才科研精神、学术道德、品德素质等的综合评价,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评价标准,按照人才的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等来综合衡量,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定性与定量、发展潜力与实绩相结合,充分考量科技人才发展区域特色和现实困难。

(2)健全人才全面发展路径。高素质人才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充分发挥劳动者对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创造、驾驭、盘活能力作用,关键在于提升主体的能动意识和创造能力,即对于人才能力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锻造人才新质思维,培养人才科学创新思维。新质思维的培养需要人才善于观察和判断,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战略导向思维,善于学习和总结历史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具有探索精神,始终坚持寻求突破和创新、坚持风险防范和底线思维,确保人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科学、主动、创造、可预见的思维思考方式。另一方面,培养人才新型能力,坚持科学的引领和指导。新质生产力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是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包括人才的知识获取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技能训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协作配合能力等,多方面的新型能力需要多元化的培养方案,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路径不同,学校和企业应积极建设人才培养多元化通道,为人才在学科教育、专业选择、职业发展上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3.3 完善新介质传导机制,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能

(1)促进“三化”融合发展。在新一轮生产力变革中,新介质被赋予新内涵特质,其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而对应的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和低碳技术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颠覆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加快新介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重点在于提升中国的智能制造水平,做大做优数字经济,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是瞄准发展重点领域推进智能数字化改造,完善数字治理体系,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规范数字活动有序开展,积极打造数字产业集群。二是鼓励生产活动中各主体、各环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开发符合清洁生产、绿色经济要求的智能解决方案,实现工业生产智能化、高效化和精确化[22]。三是要为数字经济产业提供多样化的绿色低碳选择,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深化要素利用方式、生产流程、能源管理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共同助力实体经济的生产力提升和全体系再造。

(2)推进“三链”协同发展。创新赋能劳动资料或劳动工具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新介质在新时代被赋予的特点,而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赋予新介质更加高效的传导功能。加快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打造“链”的思维至关重要。新介质传导通过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协同发展,搭建多重链条加速形成网络布局、传输虚实资料,聚集共享资源、交流互换信息,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新介质的高效传导,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供生产力发展动力。按照产业发展要求部署安排创新生产,针对产业链难点、痛点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克难关,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供生产活动载体。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要大力发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转化接力机制,完善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科技产业集群等产业组织形态,加快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三是围绕创新链、产业链配置资源链,提供生产过程的给养。构建包括数据、资金、人才、服务、设施等资源链,为创新链、产业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提高生产环节中各资源要素的高效使用和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

3.4 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1)科学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引领经济发展走向更加高效、智能和可持续的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学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方面,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新格局。通过创新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加快构建产业新规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增长点,探索智能制造的新技术、新经济、新模式。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探索产业发展新方向。未来产业更为前沿,发展成熟度相对较低,产业成长的不确定性更大,培育周期也更长。应加强统筹规划,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加大未来产业研发人员、资金和技术投入,选择优先发展的关键核心未来产业,通过强化自主创新,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和未来能源。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与数字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端化、现代化、市场化升级,建设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并不是绝对隔离绝缘的,也不等同于落后产业,可通过智能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发挥作用。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融合关键生产环节,鼓励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强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二是助力智能化融合,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融合及应用,通过互联网或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生产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实现生产控制和运营优化等方面的智能化变革,形成具有一定自治功能的智能生产和运行系统。另一方面,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构建高级化、现代化、市场化现代化产业。一是通过高端化配置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通过高端技术创新推进基础产品和技术研发,即一手抓基础支撑,另一手抓产业高端装备引领,向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迈进;二是协同化配置推动产业现代化,加快要素产出协同、扩大现有优势,其他要素联动补齐短板,发挥数字创新优势,推进产业链全球布局;三是市场化配置推进产业成熟化,加快网络交易平台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商业化模式创新,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协同制度为保障的市场运行机制。

3.5 强化资源设施基础,保障新质生产力的跃迁

(1)大力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创新要素的整合力是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从聚集发生聚变,首先应该实现创新要素的融合升级和聚集协同。一方面,加快现有要素的融合升级。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深度融合,发挥数据要素在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在生产、制造、管理、营销、服务等过程中加大数据要素的投入,加速线上线下、生产生活、国内国际全面贯通,促进精准供给,激发新兴需求。推动高耗能、高损耗、高污染的传统能源向低碳、绿色、清洁能源转型,提高新能源的使用率和覆盖率,积极探索能源行业的变革新方式和盈利新模式。另一方面,引导新型要素流动聚集,形成协同溢出效应。新质生产力的释放要求投入生产过程中的要素种类更加多元化、价值更优、效益更高。保障要素畅通流动,合理配置创新资源要素,在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创新资源发挥虹吸效应,注重加强创新资源内外部协同管理,加快汇聚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等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的新型要素,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优化配置、高效耦合。

(2)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科技创新要素不仅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还包括创新要素整合的载体,包括传统设施和新型信息设施。一方面,完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传统设施信息化升级。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在完善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的同时促进设施信息化升级,包括强化园区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已有产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联合建立重大技术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民营技术创新科研机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新型研发组织和创新载体;提高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率,鼓励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等。另一方面,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发展提供设施平台和基础技术的支撑。兴建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站、算力设施、智能充电桩、智慧能源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融合互联网金融、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创新领域科技,建设覆盖全国的稳定、安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23],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同时,紧紧抓住新型信息社会化促进生产方式变革的时代际遇,着力依靠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信息产业、智能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底座的承载作用,不断升级创造新型基础设施。

4 结论

本研究以SOR 模型为切入点,系统深入探究了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理论逻辑、响应机制和提升路径。在理论阐释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条件刺激,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探析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条件刺激,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剖析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体感知,从现实逻辑出发寻找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行为响应;通过内部自发的机体感知作出行为响应,构建了以颠覆式科技创新、高素质人才、智能数字、现代化产业、新型要素为基本内容的“5R”响应机制;最后从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完善新介质传导机制、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强化资源设施基础建设等5 个方面提出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丰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以及新质生产力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参考。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变革
寻找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变革开始了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