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芳
关键词:新国标,解读,出版质量
0 引言
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这一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和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和推广应用。学术论文是其重要的载体。
根据有关方面的定义,学术论文是科技工作在实验、理论上,或预测出了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或是某种已经知道其原理,但是在应用中又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因此,学术论文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立论,创新观点,论证充分,逻辑缜密,结论准确[1]。
标准化是为了建立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而开展的制定并应用标准的活动。为了便于学术论文的编写与编辑出版,以及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使用,原国家标准局于1987年颁布了87版的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2]。由于此版标准中的3个内容使用对象和目的差别较大,修订时,在标准内容结构方面,将原来一个标准拆分成3个部分,形成系列标准。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共同颁布了GB/T 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3],又于2009年和2014年分别颁布了GB/T 7713.3—2009《科技报告编写规则》和GB/T7713.3—2014《科技报告编写规则》[4] 。在这两个标准中,对学位论文和科技报告的定义、封面、组成部分、编排格式等内容的编写要求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在附录中给出了封面和排版的示例。这对于学位论文和科技报告的编写,有了明确的依据,更有利于学位论文和科技报告的传播和保存。
而对于学术论文的编写规则,一直没有最新的标准推出。直到2022年,对于原标准的第2部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提出并归口,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单位负责起草,批准发布了GB/T 7713.2—2022《学术论文编写规则》[5],并从202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目前,还没有对新旧标准进行对比和解读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比新旧标准,分析标准变化的意义,对如何理解新标准提出见解,有助于对新标准的理解,助力新标准的应用和推广。
1 新国标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1.1 范围
新国标的引言修改为范围,规定了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以及编写和排版的最基础的要求和格式,并更改了相关表述。新国标的编写致力于使学术论文的编写与编辑达到标准和规范的目的,包括了编写格式和体例、语言、文字和符号、计量单位等。
新国标全面覆盖了目前学术论文普遍采用的各种传播形式,包括印刷版、缩微版、电子版等所有传播形式。新国标确定了它的适用范畴,包含了所有反映自然、社会和人文等的科学体制的科技论文。
新国标也商讨了由于不同学科的分类、选择的相关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工作的流程程序、观查和调研等各方面的差异,要做到既要坚持学术论文编写的严谨原则,同时要兼顾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在表达和语言使用的灵活性。人文类学术论文可以具有内容表述丰富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1.2 结构与引用标准变化
新国标《学术论文编写规则》主要内容有5个章节,包括了范围等5项内容。在最后有附录A和B,这两个附录分别为(规范性)学术论文的构成元素和附录和(资料性)学术论文中使用的字号和字体以及参考文献。
新国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第4章“组成部分”和第5章“编排格式”,作为总的标准要求章节。将上一版标准的前置部分、主体部分、结尾部分重新组合,直接明确为组成部分和编排格式。在章内分别列出各个节的要求。
新国标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为19个,包括11个国标、6个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和2个ISO标准,内容涉及国际单位制、文摘编写规则、学术出版规范等内容,并明确标准注日期和不注日期的区别。原标准是在附录B“相关标准”中列出了16项国标,主要与物理量和国际单位制相关,这种方式与国标1.1的标准编写要求不相吻合,因此做了调整。
1.3 前置部分
新国标规定了论文组成部分的一般要求,明確了科技论文编写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前置部分,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第三部分是附录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了题名、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等。题名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精髓的集中表现。在标准中,规定了题名中的词语应使用标准术语、学名全称和通用名称等,应该对于选择关键词、编制题目和索引等有帮助,为采集二次文献所需的实用信息提供方便。为了帮助交流和加强利用,题名应该集中突出中心内容,表达精炼准确,中文一般情况不超过25个字。
在题名含义表达未尽其义时,可以用副题名,表达文中的核心内容。当研究成果分为数篇不同的报道,或是在不同研究阶段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用有区别的副题名。为利于国际交流,论文宜有英文题名。
论文应有作者信息。主要的意义是对著作权的归属进行明确,同时原则上也带有一定文责自负的承诺。作者信息的内容,一般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通信方式等。对论文编写和发表有贡献的人都应列为作者,包括参与了所有的研究或核心部分的研究工作的人员,并对研究成果作出了相应的成绩,还参加了论文编写过程,可以对研究内容和成果负责的个人或单位。
摘要是对论文的核心通过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进行简短的陈述。关于摘要的要求,新国标中修改了中文摘要的字数要求,从原来的统一的中文为200~300 字,修改为根据不同的摘要类型,文字要求不同,最多为400字,最少要求为150字。为了方便国际交流,所有摘要均应有对应的外文摘要,内容上要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也可以包含更多信息[6]。
关键词是为了方便文献检索。每篇论文以选取3~8 个关键词为宜。
1.4 正文部分
在新国标中,规定了论文的正文部分,其中包括了引言等6部分,其表述应正确、切实、完整、有条理、严谨、流利。
学术论文一般包含引言。引言包含了论文开展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研究的原因、预计的结果及其重要性。编写引言要达到符合主题,简单准确,要点明确,要实事求是的评价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诚实叙述作者本人的成效。
核心部分是论文的主体,是论文的篇章最多的内容。论文的核心论述均在此部分呈现。主体部分应对研究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假设等进行完整叙述,清楚地说明研究中使用的主要设施、计量设备、原材料,还有包含的研究标的等,以利于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或读者,可以依据文中的描述复制研究过程;应详细叙述研究的过程、程序和成效,并且提供需要的图表格和公式,还有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恰当地阐述和探讨。
结论是对论文研究成果的总结概述,应该做到辩证、确切、简洁、完备。
论文中须引用与研究核心内容紧密的参考文献。
1.5 编排格式
在新国标中,要求编写的学术论文遵守我国相关语言文字法规,使用的词句应符合汉语语法;标点和符号的使用,应符合相关国标的规定。语言表达做到主题与内容切合、架构紧凑、逻辑通顺、用语确切、文字流畅。
对论文编排中相关的编号等的表达,既提出了一般要求和规范化要点,又按照格式要素逐一进行解释并明确规定及示例,便于作者与编辑理解与执行。
2 对编写与编辑的影响
新国标的发布实施,影响是深远的。根据新国标的最新规定及重点内容变化、变化特点,学术论文的编写与编辑,都有一个及时学习的需要。论文作者、期刊编辑等相关人员应重视学习理解并掌握规则的变化,以便于在具体学术论文编写与编辑过程中加以实践。
一是新国标支撑了论文编写的逻辑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属于议论文,编写时必须将自有的创新成果编写成论文,涉及到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工程实践、推广应用等。新国标的规范化要求,提供了邏辑缜密的支撑,有助于对大量的科技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顺应思维逻辑,进一步提高认知,加强论文的论证色彩,符合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是新国标规范了论文编写的系统性,使论文不可遗漏立论、论据、论证、结论等。因此,在立论上,要求观点明确,立意新颖,突出反映在论文题名与关键词上。在论据上,要求应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以插图、表格、数字、公式等表现出来。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相互衔接,层次递进,追索本源,从而完成严谨的论证。最后结论的形成必须符合规律,结论必须确凿。
三是新国标使学术论文编写格式化,这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符号、体例等规范化。编写格式化,可以帮助作者精心策划,让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完美结合,使各个论文要素都充分活跃起来,表现出将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学术论文清晰展示出来的强大能力。因此,撰写论文总体上可以提高作者对知识掌控的能力,更加熟悉地运用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理论思维水平。
四是新国标提高编辑审稿效率。论文的编辑与审读,花费科技期刊编辑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各学科前沿问题、尖端问题的探讨,并通过这种高深问题的研究及各种新知识,较为密集的、系统的、深广的创新成果,既熟悉又陌生,对科技期刊编辑不断提出挑战。新国标通过对学术论文规范化和格式化的要求,有助于编辑们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编辑们加强对文稿的把控,以标准为准绳,编辑出阅读性强,逻辑思维清晰,文字表达顺畅的论文,可极大推动全民阅读学习科技知识与科学文化。
五是新国标将搭建一个作者与编辑沟通的平台。基于新国标,目前各科技期刊已经建立的网络投稿与审稿计算机平台,将有必要进一步拓展,主要是增加对标分析模块,把标准对论文的撰写和编排基本要求,对格式进行规范的要求作为基准,测试投稿满足新国标要求的程度,便于编辑判断文稿水平,并针对缺项漏项提出稿件修改意见等。
3 建议
(1)科学正确为本。科学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摸索。创造性是在科学研究中的原始动力,而学术论文创造性的体现在于作者要表达出自己与其他人有差异的看法,并且能够提出与原来的理论有区别的理论,能展示新科学实验发现,提出新的客观证据材料,总结出符合规律的结论。因为科学的本性要求展示科学技术的学术论文就必须首先科学,论文记录的信息数据皆是准确的。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没有科学准确,就没有学术论文。建议加大期刊主动引导,开展学术论文科学性评估和准确性检查,提升科技期刊质量。
(2)清晰规范为纲。新国标是论文写作和编辑的纲领性文件,其发布与实施为论文编写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依据,对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的指导意义更大。论文编写格式和编制、语言文字和符号、技术和计量单位规范化,有利于作者和编辑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无效沟通,节约时间和精力。新标准的发布有助于论文的加工、检索、交流和传播,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使用。建议加快建立数字化编写与编辑平台,用智能化手段提升论文的写作与编辑传播的水平。
(3)智能化编辑培养。在计算机和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阅读和交流方式也有了巨大变化。为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科技期刊主动权,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必要加强对编辑人员智能化的培养。建议建立促进期刊数字智能化发展的创新机制,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编辑人才队伍,以数字智能化为载体,促进创新成果与智能媒体的快速融合,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发展服务。
4 结语
GB/T 7713.2—2022增加、删除和调整了部分条款,确立了更加详细和严谨的学术论文编写规则,让论文编写和编辑有据可依,提升了论文的编写和编校质量,更好地促进了科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