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 启智增慧

2024-05-04 08:32张辉王刚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方法论通识层面

张辉 王刚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之《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从底层思维逻辑的塑造为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成人、成才、成事提供了一种带有普适性的方法指导,将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个人认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密切结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增强学习内驱力和决策行动力方面做出了前沿性的探索。

本教材内容涉及了网格管理法,“三段六问”创新法,QIM社交法,ORID结构思维法,黄金分割法,分合评估法,划归转化法,历史三维分析法,类比优选法,5W2H结构分析法,边际、微变量与最优效用分析法,黄金思维圈,多维降熵法,PDCA循环法,辩证均衡分析法等15种方法的介绍。这些方法源自对管理学、心理学、物理学、数学、美学、经济学、历史学、生物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特定问题所使用的范式和规则在方法论层面的提炼,而非主观经验感受的总结或心灵鸡汤式的精神慰藉,是在坚强的学理支撑下向更广阔现实生活的延伸与运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本教材在编写体例和风格上也颇具特色。每一章开篇之前会引入一段具有启发意义的古语或名人名言,并用一个小故事或案例作情境导入,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带入到与本章方法运用有关的场景之中。在方法的阐述上,本教材不仅对方法是什么、方法的學理依据和方法的来源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颇具学术深度的论述,而且结合大量现实案例对方法如何使用进行了示范。案例分析注重了典型性和多样性,既有微观个体层面的典型事实分析,也有社会、国家重大热点事件的讨论,使学生不仅可以正确认识、对待和解决日常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可运用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国家、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形成正确的认知,对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时势、培养大局观、树立责任感大有裨益。

相较于当前的一般通识类教材,《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做出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将通识教育从着眼“术”和“器”提升到注重“道”与“法”的层面。在“术”和“器”的层面,通识教育强调多元知识的输入,重在通过不同专业知识的跨学科传授,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之外的常识、技术、规律和结论,以博采众长实现素养提升之目的。而在“道”和“法”的层面,通识教育更强调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原创力,需要通过跨学科知识体系的重构,在专业知识体系之上构建更为一般性的关于如何认知事物和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方法论体系,重在健全和完善学生的底层思维逻辑。教育的过程重在“引导”而非“传授”,教育的内容重在“用”而不在“知”。例如ORID结构思维法根据心理学关于大脑认知规律所揭示的情绪情感在大脑接受和诠释信息中的重要性,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学好一门功课、一个专业、一项技能,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创业项目等。“三段六问”创新法通过分析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创新活动。5W2H结构思维法通过建立以目标解析为核心的思考范式,让学生能够处理职业规划等任何带有目标性质的事件。诸如此类方法的掌握不完全依靠专业知识的积淀,关键是遵循方法指明的路径进行积极思考,并通过反复练习形成思维惯性,进而形成指导和影响认知实践的行动力。通识教育上升到“道”与“法”的层面,拓展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面,更是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度,对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做工匠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和更为深远的人生影响。正所谓“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只有以道御术、以法御术,术才能精、器才能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有用人才方能层出不穷。

《通识方法论:成人方略与生存艺术》的创作思维和理念对当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院校通识类课程的教材建设也颇具启发意义。作为一本好的教材,除了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理念和基本要求,严谨、准确、系统地展示学理知识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心需求和现实需要。韩愈曾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即学生需求所在。诸如“我为什么要学”“应该如何学”等问题远远要比“我学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应借鉴本教材的编写理念,想学生之所想,在给学生解惑中潜移默化地将价值观、道德观和专业知识植入其中,使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晓其理,通达内心并努力践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引下,通识教育领域的教材编写,应该不再是不同专业教材内容的简单累加和简易描述,而是要对不同专业领域的既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基于学生需求进行有机融合,充分体现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和AI技术的普遍使用,知识已变得不再稀缺,学生更加需要的是探索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学生自主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和处理现实问题的科学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出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大势所趋。希望在未来的通识教育领域,我们能看到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出现。

(张辉系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校长/王刚系《山西教育》杂志社社长)

责任编辑石岳巍

猜你喜欢
方法论通识层面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