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重塑“同课”:小学体育常态化“同课异构”的有效性探究

2024-05-02 14:37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韵律操一盘棋笔者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 周 晓

复盘,就是每次博弈结束以后,双方棋手把刚才的对局重复一遍,这样可以有效地加深对这盘棋对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双方攻守的漏洞,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通过复盘,当某个熟悉的类似的局面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往往知道如何去应对,在你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很多种应对的方法,或者你可以敏锐地察觉当前所处的状态,从而对自己下一步的走向做出判断。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的复盘归功于并教的多个同轨班级,每学年,笔者都会任教同年级里的2 ~3 个班。在有的教师看来,每一节课就是“复制与克隆”,可是对笔者而言,每一节课都是一次难得的磨课机会,笔者可以实现多次“复盘”,笔者力求成为一名优秀的“复盘手”,在“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中开启精彩的复盘之旅。

一、从美术视域出发,借助图片圆盘,实现“集合解散”的复盘

体育和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体育课堂中,笔者总喜欢从美术的视域出发,解决体育教学的瓶颈问题。刚接手一年级时,第一次分组活动就让笔者措手不及。

【第一盘棋】

第一个班上课啦,笔者引导“小新苗”们在教室门口站好队,学生明明已经记住了自己前后左右的人,可是,从教室去往操场的路上,队伍歪七竖八不说,有几个学生已经脱离了队伍,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笔者就开始了拉人大战,你站在这里,你站在那里……好不容易把队伍整顿好,要求学生再次记住自己的组别和序号。可是当笔者在他们解散后再次吹响集合哨的时候,笔者就崩溃了:他们明明已经很大声地说他们记住了,可这乱成一团的队伍是什么?

第一节课在混乱中结束,紧接着就是下一个班的课,笔者不想重蹈覆辙,大脑快速运转复盘整理,第一节课出现了下列问题:

(1)学生互不认识,笔者对他们的了解不够;

(2)记人脸和姓名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

(3)如此混乱的课堂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不能以此复制第二节课;

(4)采用美术图片和数字圆盘,帮助学生记住组别和序号。

【第二盘棋】

调整方法(如图1,图2):

图1

图2

走进教室,笔者没有立马带“小新苗”们去操场,而是利用美术小卡片给他们分组,给每个学生一个“身份证”,并组织游戏强化记忆自己的组别。在多次强化记忆后,让学生排成两路纵队,有序地进入操场。果然,效果特别好,“巧用‘身份证’,我能站好队”的方法让笔者的第二节课非常顺利。

【复盘心得】

有了第二节课的尝试,第三节课更加得心应手。这个“复盘”相信很多任教一年级的教师都不陌生,但是,给我们的启发又是什么呢?

1.抓细节

第一盘棋为何没有成功?没有全面了解学生,全新的同学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都是陌生人,他们没有办法快速记住同伴的模样。所以,每节课的设定都要抓细节。

2.抓兴趣

口头讲解和美术图片给学生的直观印象差别很大,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兴趣,当拥有自己漂亮的“身份证”时,对站队这个任务就有了很大的兴趣。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抓差异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认位置、排队的快慢和学生的智商没有关系,每个学生都有其特点,抓住个体差异,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定能找到教学的真谛。

二、采用“结构化学习”,启迪想象,实现“韵律操”的复盘

摘自—【听课反思】

今天有幸观摩了江苏省特级教师N 老师的四年级“韵律操”一课, N 老师运用了新的教学方式“结构化学习”,并且将平板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中。她引领学生寻找规律,将复杂的韵律操结构化分段,采用讲故事的情景记忆法,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发展,记住韵律操动作;教会学生利用字串联想,让学生看到字串联想动作,用律动引领协调性发展,打开了素质训练的全新一页。

有趣的音乐、巧妙的设计,“移植”到笔者的课堂上会不会也有八九不离十的效果?

【第一盘棋】

课前笔者认真研究了N 老师对本课的设计,搜索了她课中运用的音乐,模仿她课前录制的A、B、C 段教学视频。第一盘棋下来,笔者感觉自己的教学天衣无缝,再次感叹特级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和对学生心理的了解。A 段采用讲故事的情景记忆法,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发展,记住韵律操动作;B 段教会学生利用字串联想,把“跳—推—绕—提—跑—伸个懒腰”提示字串联起来;C 段运用“跟着音乐做游戏”把大绕环—平拉开—踩刹车—收回来—开灯—关灯—金话筒—银话筒—调整呼吸点点头等动作和音乐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韵律操动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复盘”第一盘棋,从表面上看笔者“移植”得很成功,但是从落实核心素养方面看,笔者只是简单地“克隆”,忽略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忽略了本班学情,只重点关注了讲故事教学、字串联想和音乐的运用,对学生是否掌握此类学习方法和综合性学习评价不够,有点“肤浅”的味道。

【第二盘棋】

新课标指出: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提倡体验式学习,做到以练促学、以赛促练。第二盘棋,在“教会”后,笔者设计了查漏补缺(鼓励学生展示,找出自己和同伴动作之间的差别)、点兵点将(教师随机抽取,进行韵律操展示)、抽签挑战(由学生代表抽签,签上的内容可以是长头发、黑鞋子、白色上衣等,每一次具有签上内容的学生进行韵律操展示)、师生展示(老师和学生共同做韵律操,让学生充满展示的欲望)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韵律操基本动作的同时,学会故事记忆法、字串联想法等学习方法,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接班人。

【复盘心得】

在模仿别人的优质课时,不能一味地复制,要了解课的重点,把握学情,三次复盘下来,笔者清晰地认识到:优秀教师总能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突破不同技术动作的重难点,总能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挑战和模仿中掌握运动技术,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体育教学成为一种趣味的艺术,让学习体育技能成为学生自主化的行动,是体育教师的毕生追求。“复刻”优秀课堂,在“复盘”中真正复活课堂的真谛。

三、向“逆行者”致敬,立足生活,实现“往返跑”的复盘

“生活体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利用生活情境的创设与联想,激活儿童生活经验,在生活经验的支持下,了解所学运动技能的生活意义,从而有持久的兴趣用于技能学练的过程,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

【第一盘棋】

执教二年级“折返跑与游戏”时,笔者设计了巧搭积木,让学生在拿积木与搭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折返跑技术,本节课的趣味性和最终的教学效果都不错,学生在课中的练习密度和强度也都达标。但是,一节课结束后,笔者心里却空落落的,不停追问自己:我的折返跑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在生活中他们怎样运用折返跑?因为第二次课是第二天,这给了我足够长的“复盘”思考时间。

一整晚,笔者都在思考:我的教学怎样立足于生活?学生的体育品德如何培养?森林火灾突然蹦进我的脑海,“最美逆行者”!是的,折返跑教学和“小小消防员”教育相结合,定能让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感悟消防战士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第二盘棋】

在第二个班教学本课时,笔者将教学情景设定为消防战士抗灾灭火的场景,给学生穿上消防马甲,还在百货市场购买了消防铃和玩具灭火器,让学生通过“单人救火—双人合作救火—双人合作施救被困人员”等方式,在游戏中掌握折返跑技术。同时通过消防战士身份的设定,让学生了解折返跑在生活中的作用,将体育和生活进行融合。

【复盘心得】

情境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练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创设情境则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盘棋将情境设定为堆搭积木,第二盘棋将情境设定为“消防战士”,无论从知情意行的达成上还是从课堂的氛围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体育教学最终目标是培养核心素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教师要有自己的育人蓝图,将课堂和生活相融合,将技能和实际运用相贯通,让教学赶上日新月异的变化。

广义的同课异构,反映出不同教师针对本次课的不同理解和想法,是某一时刻的独立反映。文章研究的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则是长期实践的写照,是长线化的真性复盘。在同轨年级中的不断复盘,是自己与自己的博弈,也是记录自己不断成长的媒介,更是通往自我专业巅峰的大门。每一次在不断追求下一盘棋会更好的目标中,逐步实现一个人精彩的复盘之旅。

猜你喜欢
韵律操一盘棋笔者
下活经济“一盘棋” 再创杭州新辉煌
中小学韵律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与高考下一盘棋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花开中华”民族韵律操运动强度及健身效果评价
小学(五年级 )体育与健康韵律操:《踏板操组合动作一》教案
“内方外圆”一盘棋
践行核心价值观 争创和谐美家园 汉中市洋县洋州镇中心小学举行千人韵律操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