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雨婷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山东济南 250013)
红色音乐一词是指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旨在宣扬共产主义理念,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通常,红色音乐具有特殊的革命性质,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斗争的历程。同时也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激励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红色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艺术家也试图将红色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风格相结合,以此来创新和传承这一音乐传统。这些红色音乐作品的存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同时也塑造了中国的音乐文化传统。
琵琶作品中的红色音乐是指以琵琶为演奏乐器,演奏具有红色主题的音乐作品,通过琵琶这件乐器来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吴祖强、刘德海先生创作的《草原小姐妹》、吕绍恩先生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聂耳创作、吴俊生先生改编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王正平先生创作的《满江红》、秦咏诚创作、孙晶改编的《我和我的祖国》等。这些作品均通过琵琶的独特音色和悠扬动人的旋律为依托,来体现红色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的音乐传统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一直以来在中国音乐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琵琶的声音如梦似幻,既能表达深情的抒发,又能传递昂扬的激情。作为中国民族器乐中的一大类,琵琶演奏学院化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在学科建设与培养系统上仍在持续不断的拓展与创新中。如今,在高校琵琶课程中,除了强化对本专业的学习外,还重要的一部分是将更多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以此来全面推进琵琶演奏学科的发展。在现有的琵琶课程中,我们将更加强调对红色音乐的学习,通过音乐的教育作用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社会责任感。
红色音乐诞生于革命战争时期,对于许多年轻学生来说,那些艰难的岁月似乎遥远而陌生。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在课堂上对红色音乐作品进行学习,深入了解每首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蕴含的革命精神。通过琵琶来演奏红色音乐,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和伟大成就,从而来加深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同时也能够让年轻一代的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感受到党的伟大,激发他们为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在新时代,高校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红色音乐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学习红色音乐,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红色根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强调红色音乐能够起到的思想教育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审美价值。高校学生应该通过自己演奏红色音乐琵琶作品、聆听鉴赏其他形式的红色音乐作品等方式,理解并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通过演奏、欣赏红色音乐,学生可以领略到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理解革命历史和民族精神。这种审美感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目前,高校琵琶课程尚未充分考虑把“红色音乐”作为一个独立板块的课程内容,这意味着我们有机会通过我校琵琶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弥补这一课程上的空缺。这个重要举措旨在培养更为全面发展的高校琵琶学生,他们将具备更广泛的音乐背景和社会责任感,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1.丰富对“红色音乐”作品的选择
高校琵琶学生具备良好的演奏能力,理解重视日常练习中基本功的练习意义,包括左右手的技术难点以及乐曲中快速和慢速乐段的练习。然而,他们对音响和音色的控制以及音乐风格的表达理解相对较浅。因此,我们的课程计划在巩固基本功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具有“红色音乐”特征的琵琶乐曲,来深化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培养学生多样化的音乐表达技巧,提高他们对音色和声音变化的敏感度,这将使学生更为全面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琵琶艺术蕴含丰富多彩的红色旋律,这些旋律通常具备强烈的叙事性特点。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以使他们能够更为生动地感受音乐的风格,并在演奏中将乐曲所要传达的情感和画面得以呈现。这样的学习将让琵琶学生更富有音乐表现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以下将以两首乐曲为例,分析其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以及能够对培养学生思政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
(1)《草原小姐妹》
此曲为标题性音乐,创作于1972年,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作曲家吴祖强、刘德海先生以“草原放牧”“与暴风雪搏斗”“党的关怀记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四个小标题为线索展开了全曲创作。此曲讲述了一对放羊的小姐妹:龙梅和玉容,在面对暴风雪时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形象,同时也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战天斗地、勇敢向前的崇高精神。
谱例1:
此段运用右手琶音双轮和左手双弦向下向上自由移动滑音的组合,模拟出风暴的音效,并随着扫拂技法的大量运用渲染的音乐更为紧张激烈,把小姐妹不畏严寒的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喻了中国共产党无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敢于直面面对,与之抗争到底的无畏精神。[1]
(2)《唱支山歌给党听》
此曲于1963年姚筱舟作词、朱践耳作曲创作而成。后经由吴俊生改编为琵琶独奏曲。此曲旋律优美,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音乐情感,包括对党的忠诚、对领袖的崇拜,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颂。全曲充满激情,展现出了对社会主义事业和毛泽东思想的坚定信仰。这首乐曲作为中国红色音乐的经典作之一,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其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并弘扬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谱例2:
此处通过运用分弦、弹挑、双弹等演奏技法,使音乐形象变得更为轻快激昂,充满活力。这种表现方式非常贴切地描绘了劳动人民充满干劲、热火朝天的辛勤劳作场景。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不仅使旋律更加富有弹性,还增强了音乐的律动感,使得整个段落更加生动有力。通过此段的演奏能够传递出劳动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念,以及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伟大地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正如前文所述,通过选择不同主题的红色乐曲进行学习,不仅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每首曲目中的演奏技巧难点,还能通过深入分析乐曲,加深对革命历史的理解。这使学生更能够传承这些主题,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这些旋律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融合了传统的音乐元素,学生通过学习红色音乐作品不仅提高了音乐表演技巧,还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这样的综合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多层次、多元化的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以及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2.加强对“红色音乐”作品的鉴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红色音乐这一宝贵遗产应被保护、传承、发扬光大。在红色音乐中,我们找到了无尽的创作灵感和历史坚守,它将成为培育更多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宝贵资源,也将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我们高校琵琶课堂中,除了对大量红色音乐琵琶作品的学习与演奏以外,还可以通过鉴赏其他表现形式的红色音乐作品来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例如,通过钢琴作品《黄河钢琴协奏曲》,学生们能够看到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拼搏的情景;通过艺术歌曲《红梅赞》,他们能够感受到江姐如冬日的红梅一般傲立雪中、坚贞不屈的形象;通过民族歌剧《沂蒙山》,他们能够领略到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军民们英勇抗争、团结一心的英雄故事。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可以运用情景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使红色音乐中的思政教育作用真正得到体现。例如,开放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自行选取喜爱的一到两首红色音乐作品,深入了解与分析其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并讲述自己对其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与升华,这样的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红色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2]
高校琵琶课程秉承了“教、学、练、演、赛”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艺术教学理念,将艺术审美通感与艺术多元化融合渗透。该课程不断深化学科内涵,持续拓宽学科广度,其宗旨是培养学生既理性又感性、在理智和情感方面都全面发展、具备自主研究能力的人才。
同时也通过音乐的情感传递功能,来强调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其目标是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方面都能实现全面提升。这个综合教学方法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深入的音乐教育,鼓励他们追求卓越,并在音乐领域和道德品质上成为更具价值的人才。
1.传播分享红色音乐作品
在高校琵琶课程中,通过学习红色音乐,我们采取了“课堂——练习——舞台”三点一线的教育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基本功,同时能够在舞台上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的舞台表现能力,帮助学生去开阔视野,提高舞台自信心。2023年,山东艺术学院的琵琶学生在“敦煌杯”中国弹拨乐演奏比赛中荣获职业青年B组金奖、职业重奏组银奖等佳绩。在“南京文化艺术节”中,他们演奏了《我和我的祖国》这一红色音乐作品,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互动,将教学与实践完美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注重技术训练,更注重对红色音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弘扬,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创作排演红色音乐新作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艺术学院与山东歌舞剧院联合举办了大型原创民族交响史诗《灯塔颂》主题音乐会,以此音乐会来讴歌了中国共产党这100年来的卓越成就。在此次活动中,山东艺术学院的琵琶学子们得以参与其中。通过这次排练,他们接触到了更为多元化的音乐形式,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感受到了红色音乐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历史意义。
在排练过程中,琵琶学生们与来自不同音乐领域的艺术家们共同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探索了红色音乐与民族交响乐的融合与创新。他们深入挖掘了红色音乐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亲身体验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也深刻认识到红色音乐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作用。这次排练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献力的信念,激励着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承担社会责任与红色音乐传承
在我们的琵琶课堂中同时也致力于培养肩负社会担当、具有深厚民族情怀的优秀人才。在新形势的背景下,我们不断地提升师生服务社会、回报国家和民众的意识,将社会责任融入教育之中。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参加支教、探访敬老院、福利院、做义工等公益活动,进行红色音乐专场演出。[3]他们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技巧以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展现出来。每一次的演奏都是他们与音乐的深度对话,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他们与观众的深度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更能使他们通过实践深入理解红色音乐的精神内涵,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赋予了他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才,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同时也用美妙的旋律、和谐的音符去影响更多的人,传递红色音乐的核心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高校琵琶课程中,红色音乐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珍贵遗产,其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具有独特的思政教育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红色音乐作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红色音乐在高校琵琶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作用,培养更多具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