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韵
阅读评价是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然而,在传统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评价方式太过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全面性,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为了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推动语文教育朝着更加科学、个性化、综合性的方向发展,中职语文阅读课堂也应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多元评价,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多元评价是指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标准进行评价,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语文阅读课堂多元评价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语文阅读课堂多元评价的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立语文阅读多元教学评价导向,推动核心素养落地落实
在阅读课堂中,多元评价的实施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所掌握的能力和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以应对未来社会和职业的挑战。因此,教师应确立语文阅读多元教学评价导向及核心素养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应该是与中职学生的特点相匹配的,同时也要与人才的培养要求相契合,保障核心素养落地落实。
以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为例。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文本解构和批判性分析方面的评价。在文本解构方面,学生是否可以准确分析林黛玉的性格、心理以及与贾府家人的互动,从而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在批判性分析中,学生是否可以发现小说中隐藏的道德观念、社会价值观等,能否思考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样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敏感性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创意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林黛玉与贾府家人的对话,进一步深入探讨角色的心理活动,甚至可以改编小说结局,提出不同的故事发展方向。而教师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样的评价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创造性。在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方面,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评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对文章中的不同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然后进行合作性讨论和分享,鼓励每位学生利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形式抒发自己对《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理解和感悟。
二、坚持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评价创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传统的阅读评价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教师用相同的评价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无法真正体现每个学生在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上的独特优势和潜力。而且,传统的语文阅读评价没有时效性,只有短暂的评价效果。阅读课堂多元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阅读课堂评价模式,坚持创新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形式。其一,教师可以利用教育软件、在线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阅读评价。这些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提供更加客观、及時的数据分析,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解决学习问题,还可以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二,教师可以引入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持续性的、反馈性的评价方式,着重于学习过程中的改进和发展,鼓励学生不断尝试、从错误中学习,并培养学生自我监督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教师通过日常作业、小组讨论、阅读笔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以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为例,针对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语文阅读评价。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相关测试和作业,以全面反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然后,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持续跟踪和反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阅读心得和感悟,写下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互动讨论。在这个持续性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学习日志中不断记录自己的思考变化和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
三、探索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改革举措,推进语文教育改革发展
在探寻新方法和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尝试,以寻求更有效、全面的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方法。首先,确定评价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拓宽阅读视野等。这些目标应该与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相一致,确保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促进作用。其次,根据改革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成果等方面的考查,同时考虑到中职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评价标准要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以充分反映学生在阅读能力上不同的发展程度。再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表现,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参与阅读评价过程,增强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自我认知。最后,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评价不仅仅以给出分数或等级为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定期向学生和家长提供阅读评价结果和反馈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提高其阅读能力。
四、优化语文阅读评价改革实践活动,促进语文教育质量提升
教师一旦发现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就必须付诸实践。探索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即探索改革举措的目的在于推动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的过程也会不断反馈和修正探索的策略。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和评价实践,逐步促进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
以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中《神的一滴》一课为例。首先,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激发学生对科学、自然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其次,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学生是否主动阅读,是否对文章中所涉及的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心;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表达的科学知识和思想观点;学生是否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联想到自身的生活和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表现,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师也可以组织班级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阅读成果和评价结果,共同协助学生在阅读中取得进步。
五、结束语
在教育不断进步的道路上,中职语文阅读多元评价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教师必须及时更新理念,认识到传统评价模式的局限,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科学有效的多元评价方法,推动中职语文阅读教育的不断创新与提升,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茁壮成长,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