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市玉堂小学 谢 涛
游记是一种以记叙旅途见闻、感受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常常通过如诗如画的文字带领我们饱览奇丽风物,神游名山秀川。游记既要“游”,也要“记”,于形散之中展现风物神采。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游记类文章呢?
游记涉及诸多景物、场面,如果没有线索,就会成一盘散沙,杂乱无章。一般游记常以游踪为线索,组织游物、游景,保证游而有序。写游览过程时可以时间为序,描写景物时可以空间为序。让读者循着游览线索阅读,思路清晰,一目了然。除此之外,还要将游物、游景和观感有机结合起来。
如《观潮》一文中,作者固定不变的观察点是“海塘大堤上”。观察到钱塘大潮如下景观:先“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接着远远地看到“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不一会儿,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再近些,看到的是“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最后,浪潮奔腾西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这样按行踪谋篇布局,整个游踪一丝不乱,了了分明。正是作者处于某个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由远而近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读者读文章时如同跟随作者游历,如临其境。
游记的内容比较繁杂,往往很难“下手”,可采用“移步换景法”组织材料。移步换景之后,便是一物一天地,一景一世界。随着游踪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依次展现沿途风物。游踪所至,美景在目,情自景出,感随文生。
如《颐和园》一文中,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美景,展现了颐和园的全貌及特征,读者似乎也跟着作者游览了一次颐和园。作者将几个观察角度交代得特别清楚,从哪出发,经过哪里,看到了什么,最后到了哪里。其中每个地点都是绝佳的观察点,前后左右上下都能看到美景,可近观,也可远眺。因此,清晰的游踪是游记的“骨架”。
运用“移步换景法”时,首先必须以游览顺序为线索,把观察点的变换过程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游览或参观路线,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逐一描绘景物各个局部,从而更好地展示其全貌,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生动的画面。
游览中所见物景众多,观感也复杂,记游时不可平均使力,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应根据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必要时大胆取舍。否则,不但文章会成为流水账,笔下景物的特点也不够鲜明。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同时善于抓取景物的色彩、形态、动静、虚实等特点,这样不仅使景物显得生动、形象而鲜明,也更有层次。
如赵丽宏的散文《周庄水韵》中,作者先写周庄的总体印象,再略写前两次的游览经历,最后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过程,有详有略。一般来说,开头和结尾可以略写:开头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结尾写出游览的感受即可。抓住景物特点,适当地抒发感情,让读者感受景物的独特魅力,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与熏陶。
在游览景物时,人物是主体,一切山川都在作者的眼中、心中。因此,写游记时还要做到寄情山水,我在其中。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才能使笔下之物有韵味。景物本无情,要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景,景到情至,感随景生。只有把情感融注于字里行间,渗透在描写的景物之中,笔下的景物才有观感色彩,有感染力,才能引起读者的观感共鸣。
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作者刚开始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之情;当他在小石潭停留片刻之后,他深刻地体会到其“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符合作者当时的处境。
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太守乐其乐”“醉能同其乐”……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表现了欧阳修博大的胸怀,这也是这些文章能够名传千古,成为经典名篇的原因之一。
名山大川往往涉及诸多文化信息,每个景点往往都有一些人文历史的痕迹,这些痕迹或见于文学作品中,或藏于历史故事中,或隐于神话传说中。由于地域风光往往涉及风土人情、异域文化,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风情,因此,记游时有意识地融入这方面的内容,将自然景物与人文信息结合起来,可以大大增加游记的文化内涵,增强文章的文化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如果你有机会游览醉翁亭,写游记时就可以介绍欧阳修其人其事,也可以引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在写岳阳楼的游记时,则可以直接引用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写泰山的游记,就可以直接引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游记自然会大放异彩,吸引读者眼球。
游记定格的不仅是山川风物的形象,还有作者心灵的律动,这样才能让游记有内容、有情感,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