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
(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 430033)
文化之所以需要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恰恰是为了展现出各国文化的动态性。这能在中外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思考过程中展现出各国劳动人民在文化发展上的智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各国人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对话技巧。这为各国人民主动参与学习他国优秀的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各国人民在对比与转化中剔除本国冗杂而无用的糟粕文化提供了契机。为了真正打破国际界限,降低文化差异冲突,并推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各国应该在互相理解、相互适应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文化价值的发展。
中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在时代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逐渐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地注重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方式。现如今,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外文化对话关注于中外各国生活与发展中的语言文化、环境文化、人文文化、思想文化、社会心理以及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1]。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实际交流与感知,我们能更全面地理解文化差异背景和思想价值观念差异的真正原因。从微观角度来看,中外跨文化对话与交流中常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行为体态、礼仪信仰以及价值观念这四大维度上。
第一,语言文化的确立对于人们顺利交流、提出并满足个人需求至关重要。我国的语言文字组织与表达形式是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历了从甲骨文到文言文,再到白话文的转变过程。在表达过程中,我国语言用词和表达方式十分注重含蓄。而多数西方国家受到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在交流与对话过程中更为直接,个人需求和期望结果明显[2]。例如,中国人在遇到领导或年长者时,通常不会直接称呼其全名,而在西方,交流过程中往往不会特别注意这一点。这体现了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第二,不同国家的行为和体态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不同的意义。通过不断地尝试、对话与磨合,人们逐渐理解各国间行为和体态背后的实质含义。同一种手势或动作在我国和外国可能具有完全相反或差异化的意义。例如,使用OK手势,在中国,表示赞同或表明无问题;在日本,这个手势代表金钱;在巴西和德国,这个看似无害的手势却并不友好,其含义类似于中国竖中指的不礼貌行为;在法国,OK手势则没有任何特定含义;在希腊和土耳其,这个手势可能会被解释为滚开。
第三,中外跨文化对话与交流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各国之间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礼仪表达上的差异。例如,在中国,对于喜庆的场合,如婚礼或春节等节日,红色通常是首选颜色,表达喜悦和祝福。相反,在韩国,受宗教和习俗的影响,喜庆活动常选择白色,并配以白色花圈以示祝贺。这与中国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从礼仪方面来看,中国的餐桌座位安排历来尊左为贵,而在欧美国家,则是以右为尊。这也显示出多个国家在餐饮礼仪上的不同。
第四,长期以来,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思想理念的影响,各国展现出了不同的价值观。例如,中国人自古以来奉行孔孟之道,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高扬社会主义旗帜,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价值观与中国有明显的区别,以美国为例,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和扩张主义的价值观念更为盛行。这成为中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文化差异。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建设及对话交流成为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今,中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具备动态化的国际发展价值,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丰富了中外各国之间的文化、环境、思想及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优秀文化种类的相互交织。世界中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过程成为展现各国独立文化和自身个性的集中表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运行、国内外商业交流、跨国旅游和留学生交流等,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这一过程不仅求同存异,而且深化了多元文化世界的发展,提高了国内外跨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能力。我们通过细致地思考和总结,增强了对各国文化的理解,促进了世界文化的深度融合。具体来说,中外跨文化对话与交流能够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体系传播给世界各国,引导外国人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外国友人积极探索和学习。在中外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国际发展趋势下,我国主动引进多元文化的输入,有利于在对话与交流中提升国民的鉴别意识,扩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地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内容,增强跨时代、跨国界、跨文化对话的素养[3]。
任何国家的对话与交流都涵盖了思想和文化元素的渗透。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众多,不仅能展现出各国文化对本国稳定发展的适应性和优势,而且在相互交流中也能凸显出当前部分文化的不足。中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有利于促进先进、优秀文化的共享,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先决条件。我国需要打造充足的空间,选择优质的传播方式,将国内外文化信息的交流和文化发展建设转化为动态化过程,扬长避短,观察并识别文化不足,及时进行调整,秉承“慎言、慎独、慎思”的对话和交流理念,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资源,进而实现中外双方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中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并加速了文化信息的共享。尽管全球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在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仍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文化价值取向是跨地域、跨国界文化交流和对话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困难和挑战之一。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会站在文化价值的对立面,即使不会发生正面冲突,但仍可能存在抵触,甚至拒绝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人文发展、情感态度等。这对多元文化的协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立场,世界各国在参与中外跨文化对话与交流之前,必将谨慎思考,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和谐为主导。世界文化的冲突一直是国际和平发展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4]。由于受到不同国界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各国在参与中外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思考中可能会遇到文化对立、文化限制、文化竞争等情况。这对于各国优秀文化的共享构成了限制。
在不同发展背景下,中外各国文化在多方交流过程中会呈现出个性化特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和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独特性。站在我国的角度来看,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在引进世界各国文化之前,应当使我国的“仁、义、礼、智、信”等文化价值观念与发展方向与之互补。我们应取长补短,不断发展创新,遵循互补性原则,以避免在对话和交流过程中出现文化同质化的问题。
各国文化在形成与建设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阶段,最终形成与各自国家发展适应性较强的文化。面对与外国的跨文化对话和交流,我国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同时在确定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时,坚持多元性原则。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提高优秀文化的融合力度。
如今,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国之间逐渐从单一的经济对峙转变为思想文化的全方位较量,文化差异和冲突变得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的各民族仍需准确把握当前时代发展的格局,树立全局的思想观念。面对中外跨文化对话与交流中产生的阻碍,我们应主动探寻中外跨文化对话和跨文化交流的途径,通过秉承求同存异的思想原则,引领中外多元文化交流的新风尚。
在全球化趋势之下,要想真切促进中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的优质效果,我国应当在继续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遵循尊老、爱幼、开拓、进取的文化价值的同时,认识到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此外,我国需优化党建思想指导理念,采取平等的文化理念去探索、思考、借鉴、创新,通过对话与交流,不仅彰显出我国思想文化的独特性和整体性,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多样性,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众所周知,我国在国际上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为了提高交流质量,我国必须继续传承汉文化的礼仪美德。从基础文化层面出发,我国应致力于改变由文化风俗习惯、思想价值、人文观念差异造成的不良影响,关注外国文化的发展优势[5]。在循序渐进中,我们应创新思想观念,增强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和接受度,实现中外优秀文化的共存,促进古今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正如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转盘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崇尚思想、文化、言论、行为的绝对自由,强调个人主义。而我国,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其艺术文化发展既彰显民族个性与特色,又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适度自由,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深入了解多国家的文化特性,把握好外交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各国应从本质上尊重多样化的思想文化,逐步消除文化隔阂,切实提高跨文化对话的质量。
自古以来,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对中外友好交流及国家之间的稳定与繁荣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削弱文化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部分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了侵略、践踏、肆虐和掠夺,导致大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迹被毁,给我国的艺术文化传承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我国应当警惕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注重跨文化交流的条件与限制,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从本质上改变对外来国家文化的抵触和排斥心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了能尽快融入多元文化发展的艺术圈层,我国还应该持有包容之心,利用充足的热情勇敢地在国际上维护自身的基本权益,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我国应通过深入交流,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利用强大的文化实力吸引更多国家的注意力,增强对我国语言、思想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我们应求同存异,实现深度融合,充分展现出中外多元文化存在的价值,通过选取其中优秀的部分进行本土化转变,完善我国文化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外各国人民对文化差异的接受度不同。为了拓宽跨文化对话和交流的覆盖范围,首先,我们需要从单纯的文化理念传播和语言交流过渡到服务、教育、旅行、歌曲以及多种贸易合作,以此创新对话和交流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潜移默化地革新文化交流模式,主动了解和探索文化风俗、文化模式和价值信仰,从本质上降低跨文化交流对话的阻碍。其次,从我国的角度来看,传统民族文化展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特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应紧抓社会发展的主导风向,重点关注多文化艺术内容的交流、传播与创新趋势,在促进民族融合、稳定、繁荣的基础上,将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不同的交流形式运用出来,提取文化精髓,让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再次,跨文化交流对话需关注文化发展的背景,理解社会风俗,并分层次探讨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重点了解各国的经济、文化、思想和语言文化的魅力[6]。我国应通过联合教育培训机构引入思想情境和专题活动,从不同角度选取内容,在角色交互、语言交流中感悟文化内涵,综合性全方面挖掘中外文化交融的价值,实现语言交流及思想内容的有效互动。最后,中外各国之间的跨文化对话和交流也会在商业合作等方面隐晦地呈现,对跨文化交流和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方面,中西方国家应结合各自的文化发展需求,精心打造特色文化精品,以文化作为各方面交流的契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核心策略,为中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勾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另一方面,在接收外来文化时,我国还需要适当延伸外来文化产品的适应能力,时刻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在互动的对话和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共同推动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创新中实现传承。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中外跨文化对话和交流机制迫切需要改变。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实力和魅力,并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至全球,我国需要构建针对性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体系,完善文化传播渠道。在传播与交流之前,我国应重点关注优势文化的智能化鉴别,自主研究并发挥网络功能优势,利用图文、视频、音频等多样化模式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并在深层次互动过程中维护我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中华各民族特有文化的广泛传播。我国应通过多部门的相互联合,主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各国之间的有效文化对话和交流,同时提高人文道德关怀,注重跨文化传播和转型发展。中外跨文化交流与发展不仅是时代的需要,而且是文化传递和互动的基础表现形式[7]。为了缩小各国文化发展的差距,逐步消除语言文化、风俗文化、情感文化、产业文化之间的隔阂,实现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中外各国应明确自身的国际发展定位,从多个角度促进各国文化的有力转型,进而准确掌握中外文化礼仪、信仰、语言忌讳、行为习惯和情感思想表达,以包容的心态达到交流的目的。在发展过程中,我国还应注重中外各国文化交流阶段的后续影响,结合时代风向,梳理整合各国文化体系建设和发展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应通过重复探索,夯实国际文化发展地位,培育更多的中国迷,同时加强中外跨文化对话的深度,使之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融合。实现中外跨文化对话与交流,还需要将理论建议付诸实践行动,精准辨析多国文化的思想冲击,在交流、交际中提高礼仪文化的渗透强度。一是各国相互交流,联合建立专项跨文化礼仪课程,选定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作为教育典型,与我国传统文化礼仪进行对比,深入体会各国礼仪文化的不同展现形式,全面提高文化管理效果。二是我国需要设计跨文化交流评价机制,立足自身的实际国情,细致解析各国文化的适应性,多方共同打造和谐、繁荣的对话和交流场景。
总而言之,全球一体化推动了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跨文化对话和交流方面的角色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全面掌握交流的复杂性,明确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找准发展方向。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应深入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和语言行为表达习惯。结合我国的实际文化发展和国情,我们应加大对文化的传承力度,通过梳理和提取外国优秀文化元素,建立完善的转型机制,以包容和开放的姿态迎接中外文化的交融,树立“海纳百川”的态度,深化各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内涵,尊重各国的文化风俗。在谨慎对话与交流的同时,我们应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如图文、视频等手段,将静态的文化呈现为动态化的转变,最终推动中外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蓬勃而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