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身到具身: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环境的构建

2024-05-01 19:54曾曼玲
科学咨询 2024年3期
关键词:师生民族环境

曾曼玲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钦州 535000)

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起源于国外,最初是由哲学层面的身心分离向身心统一的转变开始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试图通过“存在”概念超越二元世界的划分,提出人是通过身体与其他物体互动而获得对世界的认知。这一思想构成了具身认知的认知、身体、环境为一体的观念和重要体系的基础。法国身体现象学家梅洛—庞蒂通过“现象身体”概念奠定了身心统一的理论可能性,其代表作《知觉现象学》成为身体哲学转向的指引。身体哲学的转变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具身”转向。具身认知理论进入我国后,主要集中在其理论梳理、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以及教育学领域的研究。

众多学者在谈论具身认知的内涵时强调,认知是具身并延展到了环境中,环境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在身体及其活动方式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塑造和发展,环境也构成了认知的一部分。由此,前人的研究促进了我们用具身认知理论的逻辑审视当前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离身”问题,并呼唤构建具身文化传承环境,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嵌式体验民族文化。

一、当前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环境

文化是一个极具“历史质感”的话题,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更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承载着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努力建立文化自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其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它支撑着这个民族的繁衍生息,成为维系其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文化环境总是在特定时空中,通过融合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整体文化系统。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其举办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时需要构建的民族文化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传统认知科学将文化认知视为一个抽象符号的加工和传递过程,钟情于文化符号的静态表征。因此,在传统认知理论的影响下所创设的文化环境呈现出物质环境简单化、制度环境边缘化和精神环境静态化的特点。这些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环境的离身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主体传承民族文化的效果。

(一)物质环境形式化

教师和学生是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主体,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民族文化对师生的影响深刻,能促进师生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进而促成民族文化自信。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他们变得高雅。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1]民族文化在学校传承通常采取文化熏陶的方式,其中最直接的途径是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传播,尤其是物质文化环境。但目前学校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中,暴露了明显的问题,如物质环境简单化,趋于形式,缺乏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一些学校民族文化的植入方式过于简单、形式化。最常见的方式是将民族文化宣传口号和文化习俗以文字标语的形式粘贴在校园的文化长廊、教学楼的走廊、楼梯间以及教师办公室的墙壁和橱窗上。这种单一的文字宣传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民族文化特有的人文魅力,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对物质文化环境的潜在价值缺乏深入挖掘。从学校粘贴出来的标语和宣传图来看,缺乏对民族文化主题的整合,导致物质文化环境趋于形式化,千校一面,毫无学校特色可言。

可喜的是,近些年,在国家和地方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的推动下,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学校的扶持,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规划。不少学校建设了民族文化展览馆,将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器具、服饰等陈列在展览馆中,便于师生们参观,从而让师生们更直观地了解民族文化。对于师生而言,这些展览品相比于文化标语,更具有吸引力。展览馆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也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增添了不少风采。但展览馆内的民族文化展品毕竟也只是静态地呈现在师生们的眼前,学校缺乏对展览馆的有效利用。久而久之,这些展览馆便成了学校的摆设,甚至成了迎接检查和参观的道具,也逐渐沦为形式化的物质环境。静态化的物质文化环境导致活动主体无法与环境进行很好互动,出现了离身环境现象。因此,在学校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学校应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建设一个能促进师生与环境互动的具身性环境,以提高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

在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过程中,部分学校关注到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给师生们营造了一个多彩的活动舞台。但由于缺乏设计经验,舞台的设置缺乏了活动主体的具身参与,仅关注到了舞台的美观,导致师生无法深入民族文化的“共生”场景。环境单元素的简单呈现无法发挥最大育人作用,导致活动主体没有切身体验,民族文化传承效果不强。正如黑格尔所言:“各个单项联系在一起的不论何种联系都是外在的,即使作为一个出现的现象,仍然只是混合堆砌而已”[2]。因此,注重身体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性成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在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的重要维度。

(二)制度环境边缘化

学校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提高教育活动效率,增强活力,保证教育管理方向有序进行。制度文化是最能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规范和系统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学校文化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时,也可利用相应的制度文件来进行规范,保证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开展,提高民族文化传承质量。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源于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认知主体的感知运动能力自身嵌入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学校建立多元制度文化体系有利于规范师生在参与交流民族文化共享的方式,规范学生的生成认知内容,鼓励师生在活动中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记忆。

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设计的流程应包括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共享文化、反思进步、评价认知等环节。因此,学校在民族文化制度环境建设上应考虑活动开展的规范、活动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活动评价的多元等方面的内容。但从目前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来看,其主要集中在学校管理方面,欠缺了民族文化活动开展方面的制度。部分学校制定出民族文化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流程,能做到在活动上设置一定细则,规范学生的参与秩序。在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缺乏规范化的制度文化建设,缺乏了多元的考核评估标准。长期以来,活动评价效果仅以教师的评价为主,缺乏了多元主体的评价,无法有力推动学生与制度文化环境的有效互动。教师不注重学生参与后的分享体验,没有制定一定的活动评价制度,没能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分享活动感受,没能达到文化共享的状态,无法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生成对民族文化的记忆认知,导致了活动环境的离身问题。

(三)精神环境浅层化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中涵养而成的基本价值,是牢固而持久的文化基因。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重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最终目的在于促使人们形成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举办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应着力构筑具有民族精神的环境,让师生在具身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感受民族文化精神的力量,厚植师生心系文化传承的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学校举办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中,精神文化建设呈现出了浅层化的特点。一方面,学校在举办民族文化活动时仅关注活动本身,忽视了师生的具身体验。这意味着师生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刻体悟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很多情况下,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而开展活动,对民族文化的了解非常有限。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是一种负担。这种态度影响了教师深入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积极性。结果,教师仅仅是简单地复制和搬运民族文化,造成了精神文化环境的浅显和民族文化传承效果的不佳,导致民族文化育人价值无法充分体现。另一方面,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民族文化知识,却忽略了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也应是主动建构民族精神的过程。在活动训练中,教师只注重学生技能的提升,特别是将民族体育技能教授给学生,使活动变成了单一维度的“技能比拼”。学生内化民族文化精神应当是一种动态的、具身参与的认知过程,但忽视了精神文化环境的创设会导致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停留在表面。

二、具身活动环境的理论逻辑

活动是学校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除了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以外,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育人价值。在探讨如何以民族文化传承来创新赋能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前,学校需要解决民族文化认知方面的问题。这要求学校深入思考如何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地认识民族文化,进而深入理解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育人之间的关系。从目前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效果来看,以活动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师生的具身体验为逻辑起点,有助于优化师生身心与活动环境的有效互动,促进师生与文化的对话和认同,从而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具身活动现场。具身认知理论主张以身体体验为认知的起点,开展身体与文化互动的传承活动。我们从这个视角关注活动现场,可以将文化传承活动的焦点转向主体的身体感知,关注师生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提取具身环境的影响因素,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一)具身认知需要活动主体与环境交互对话

认知活动本质上是具身的,强调认知活动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对话。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环境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身体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身体活动中被塑造和发展的。在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中,参与者可以利用环境来减少认知的负担。作为一种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为师生提供了走进民族文化宝库、体验文化氛围、提升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这些活动对师生和教育系统都至关重要。学校应利用文化环境建设作为辅助师生认知民族文化的工具。因为身体和环境都是认知民族文化的关键源泉,二者缺一不可。对于参加活动的师生而言,他们需要始终置身于民族文化环境中,通过身心参与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既然环境能够构成认知,那么学校开展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就不应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具身认知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一种更好地体验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强调个体体验和感知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需要活动参与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对话。活动通过师生“身心一体”的认知来理解、感悟和欣赏民族文化。在体验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师生练习动作、感知环境,或通过参与民族文化活动来体验动作和环境。真实的实践环境对于活动的参与者至关重要。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获得身心愉悦,学生才更能被激发出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

(二)复合型具身环境增强民族文化传承效果

复合型具身环境是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重要特征。这种环境通过身体与环境的持续交互动态生成的过程,强调人的认知不仅依赖于身体,也依赖于环境。活动参与者体验的环境越丰富,其活动效果越明显。具身认知活动将师生从封闭的空间中解放出来,为他们与民族文化世界进行身体对话提供了可能。当身处真实的民族文化世界时,参与者就不能仅关注单一的环境和活动方式。学校应当考虑构建复合型的环境,以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具身活动舞台。这种复合型活动环境更加注重促进师生体验民族文化的过程,包括从活动环境的设计、优化,以及在环境中关注师生的身心参与体验,旨在扩展师生的文化认知空间。

学校在复合活动环境的构建中实现师生参与,不仅是尊重和实现师生在活动中的基本权利,把参与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而且是师生主动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在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中,学校有效地保障学生参与,并按照学生发展的规律组织活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教育主体性,而且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对于在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中促进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这种参与方式具有积极和主动的构建作用。因此,构建复合型活动环境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坚持师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全面展示具身性活动环境的构建过程。

三、具身思维中的活动环境构建

民族文化传承是一场既充满挑战又富含创新的旅程。随着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不断变化,活动参与者和活动环境也应相应地发生变化。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应敏锐地感知到学校环境与其他传承环境的差异,挖掘环境的优势,推动民族文化教育意义的扩展和深化。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时,学校应以具身思维和关系思维为导向,以参与者的身心参与为基础,注重活动环境的建设。这包括优化民族性物质文化环境,构建规范的制度文化环境,并深入挖掘具身精神环境的深层价值。

(一)优化民族性物质文化环境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民族文化传承应回归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学校需积极营造一个促进师生参与的活动环境。首先,活动应在优化的民族性物质文化环境中进行,通过师生的亲身体验、操作和感悟,促进其全面发展。在这种身体参与的活动环境中,师生的情感与认知、情绪与行为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们作为完整的个体得以发展。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应相一致的原理,“环境的改变应与人的活动相一致”,这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3]。在营造促进师生身体参与的活动环境时,学校需要关注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物质环境,作为活动中的有形存在,为师生提供了参与活动的基础。他们通过感官在物质环境中获得资源。例如,活动室、表演舞台和校园环境的布置应凸显民族特色,有助于师生在离开封闭的教室后,体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世界。在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思考和想象的素材,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满足他们对民族文化世界认知的强烈欲望非常有意义。无论是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雕塑和图腾壁画,还是风格各异的民族器乐,都能让师生在亲身体验到“情以物兴,物以情睹”,让师生在参与民族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身心的统一。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环境激发了师生的感官,唤起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然也会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4]。

(二)构建规范性制度文化环境

学校需要构建规范性的制度文化环境。在举办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时,学校应制定规范的活动计划,设计能够让参与者多感官参与的活动项目,以便师生能够真正具身体验民族文化。这样,学生可以从封闭的教室空间被引入到充满活力的活动中,释放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身体接触。教师应该及时介入,引导学生规范行为,化解学生间的潜在矛盾和冲突。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内化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交流,提供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此外,学校还应完善多元化的活动评价机制。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特色选择评价标准和方法,充分发挥活动评价的功能,从而有效提升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价值。师生作为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核心参与者,应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评价,有助于促进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通过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充分沟通和相互理解,学校可以有效提高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5]。

(三)深度挖掘具身性精神文化环境

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环境的建设是一个充满丰富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领域。师生可以从中吸取民族的精华,进而培养卓越的精神品质。在创建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环境时,学校需要深入挖掘具身性精神环境,让高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

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实践出发,学校应始终以师生为中心,高度重视他们的切身体验。鉴于学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力量,构建具身性精神环境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这意味着学校需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精心策划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民族文化活动,从而拓宽文化传承的渠道,并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实现文化的有效熏陶。首先,学校活动的策划者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预留足够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方式,而非局限于传统的活动形式。其次,学校应深入探索具身性民族文化精神建设的深层内涵,使活动更具深意,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开展如民族小发明和手工创作等富有创新性的民族文化活动。最后,学校应重视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师应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以及具身性精神文化环境的构建策略,从而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环境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应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努力构建完整的精神文化内涵,为师生营造一个优质的民族文化传承环境[6]。

猜你喜欢
师生民族环境
我们的民族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环境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