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优化营商环境7.0 版发布,进化在哪里?

2024-04-30 05:06李美慧
上海工运 2024年3期
关键词:杨洁营商园区

◎李美慧

■来源 图虫网

2024 甲辰龙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7.0 版行动方案),这是自2018 年以来,上海连续第7 年发布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从1.0 版到6.0 版,上海共实施了951 项任务举措,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7.0 版进一步迭代升级,更关注企业感受,改革举措更实、更强调触达性,同时范围更广、更具系统集成意识。背后,是上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恒心。

条目减少到150 项 措施更加“贴心”务实

围绕对标改革提升行动、企业服务提升行动、监管执法提质行动、区域标杆创新行动、营商环境协同共建行动,7.0 版行动方案提出150 项任务举措。相比6.0 版的208 项,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条目少了。

关注到这一点,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高向东教授表示,相比6.0 版,7.0 版只纳入了社会、企业关心的任务事项,没有纳入政府部门内部的工作——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重在让“社会看得懂”“企业有感受”。条目的减少,使得服务企业的目标更加聚焦。

条目少了,力度却没小,举措更实了。作为上海营商环境体验官,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企业事务负责人施海杰看到了上海与时俱进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7.0 版范围更加全面、措施更加具体,比如针对目前产业布局和对外开放的切实需求,在企业服务板块当中增加了‘园区服务’和‘涉外服务’两项内容。”

以园区服务为例,7.0 版提出,引导园区(楼宇)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级,推动市、区两级企业服务资源向园区赋能。

园区对企业的帮助,直接、高效,更能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在楼宇经济发达的静安区,矗立着诸多产业园区,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便是其中之一。据上海苏河湾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园区内入驻大量人力资源企业,苏河湾集团近年来与静安区人社局深度合作,持续向园区赋能。为了畅通企业交流渠道、帮助企业拓宽服务领域,“梅园论剑”品牌诞生了,园区企业从此有了对话平台;在静安区人社局与苏河湾集团的共同努力下,园区企业得以组团亮相进博会,集中展示他们的新产品、新服务……此次7.0版对园区服务的重视,将更有利于其后续工作的开展。

“总体而言,上海的营商环境建设正在逐步从聚焦‘政府能提供什么服务’转变到聚焦‘企业想获取、能获取什么服务’,突出了市场主体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获得感。”施海杰说道。

实现“政策找人” 回应最“关心”的问题

谈及在营商环境方面最核心的诉求,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东及华西区首席合伙人杨洁直言,是“优化税收政策”。“在当下经济环境下,我们期望政府能够提供更优惠的税收政策,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杨洁说。

麦当劳上海市场高级总经理罗伟也表示,麦当劳在选择入驻和拓展市场时,除了综合考量当地法规政策稳定性、行政效率、知识产权保护、供应链保障、人力资源、市场竞争秩序、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监管等要素外,也会着重关注当地的税收优惠与扶持政策。企业运营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增强,有利于促进企业升级创新,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这一企业最关心的问题,6.0 版行动方案和7.0 版行动方案均将“纳税”作为对标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然而,政策出台后,真正落实才能真出效果。在6.0 版“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基础上,7.0 版更进一步强调了“做好减税降费政策精准推送和宣传辅导,实现‘政策找人’”。

这种主动性,是7.0 版的重要转向之一。“7.0 版以全方位提升企业感受为主线,推动服务重点从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向主动赋能企业全方位发展需求升级。”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表示。

近年来,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府积极制定发布政策、企业却“不知道”也“不会用”的问题长期存在,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和落实能力深深影响着政策的落实效果。为了解决这一痛点问题,7.0 版行动方案专门提出包括“鼓励运用企业视角和市场话语体系开展政策解读”等在内的大量畅通“最后一公里”建设的内容,这些内容引发了施海杰的关注。

“这意味着上海在营商环境建设中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向市场主体的实际感受,缩小政策供给和政策受益之间的‘温差’。”施海杰说道。

7.0版行动方案在协同共建行动板块强调的“强化营商环境的感知体验”,也已让企业深有体会。杨洁在采访中表示,她发现政府现在不仅会出台政策,还会主动宣传政策,以保证政策支持能够更好地触达企业、更好地落地。“龙年春节前后,静安区政府、区税务局等先后来到我们办公室调研,并现场宣传了最新支持政策,让我们能够了解最新政策信息,更精准地享受政策优惠。”杨洁说道。

“一区一品”扩大创新带动范围 政企“齐心”高质量发展

相较于6.0 版聚焦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这五大重点区域创新引领的做法,7.0 版亦有“大动作”,不仅将“强化长三角营商环境共建”上升为营商环境协同共建行动,还在继续支持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为区域标杆的创新行动的同时,提出上海各区打造“一区一品”特色营商环境,鼓励各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色和工作基础,在企业服务、政策服务、诉求解决、监管执法、合规指引、融资对接、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商事纠纷解决等领域,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打造区域特色营商环境名片。

对此,高向东分析道,7.0 版本中,上海营商环境改革的系统性、集成性进一步提升了,重点区域的制度创新成果正在更大空间范围推广。

探索打造与各区特色产业生态相匹配的营商环境,更有利于提升政策的精准性。7.0 版行动方案发布后,上海各区迅速响应。

例如,为突出区域特色、提升营商环境辨识度,《青浦区2024 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提出,将深化长三角营商环境共建,推进跨区域信用监管标准统一与互认、深化长三角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合作、落实长三角示范区司法执行与税收征缴协作机制,同时加强其他重点区域营商环境建设,承接和放大进博会溢出和大虹桥的辐射带动效应等。

“每个区的营商环境肯定离不开整个区本身的资源禀赋,离不开它的区域功能,离不开它的产业布局。”日前《徐汇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7.0 版》发布时,徐汇区发改委主任董文曜说道。

注意到7.0 版新增了“一区一品”内容,杨洁讲述了一个企业发展与营商环境优化“双向奔赴”的故事:怀抱专业服务业这一重点产业,静安区早在2019 年就开始推进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而毕马威中国作为专业服务机构,便是首批加入该计划的全球服务商之一,近年来该计划已为多家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赋能。杨洁表示,未来毕马威也将持续投资上海、服务上海,用实际行动助力上海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杨洁营商园区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营商环境软转型
Humanistic Lear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杨洁书法作品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