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华 吴小彤
[摘要]高品质生活是人民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体现,创造高品质生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坚实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的获得感;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以普惠可及的公共服务厚植人民的幸福感;实现高效能治理,以治理效能的提升筑牢人民的安全感。探讨基于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现路径,有助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转化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
[关键词]高品质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24)01-0005-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体现。只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高品质生活的获得感
高品质生活的获得感表现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改善,夯实高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依托。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
(一)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的结合,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打破行政性垄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现代化的市场制度和规则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在统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因为“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2],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风险监控平台,实时监测和评估各类风险的发展态势,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以灵活的制度供给应对变化多端的风险挑战,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底线,实现以安全促发展,以发展促安全。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动力、平衡性、可持续性、内外联动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第一,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3]。必须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协同攻关,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合作辩证统一,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立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体系[4],营造创新型社会,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第二,以城乡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只有补齐制约发展潜力的短板,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畅通城乡人才、技术、土地与资本等要素流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赋能乡村产业,培植城乡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为城乡融合发展锻造新引擎[5]。第三,以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6]。必须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绿色能源的使用成本,构建有效运行的碳交易市场,以政府与市场的双向激励提升绿色能源的使用范围和竞争力[7],确立新的生存观和幸福观,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第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只有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才能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投资的引入,强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升内陆地区的开放水平,借助资源集聚效应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带动中西部、东北和内陆地区的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区域开放格局[8]。第五,以建设成果共享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民的获得感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做大的“蛋糕”分好[9]。必须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效益。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10]。必须打破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的循环阻碍,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资源和市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助新技术对过剩产能进行开发利用,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必须依托我国庞大消费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借助国内超大的产业规模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打造集聚全球优质要素的“引力场”,弥补国内生产要素的短板,实现内外资源共享。为此,需要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劳动标准等一系列法律制度上,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畅通国内国际循环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必须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自主流动、高效配置”[11]的同时,适应新的消费趋势和特征,立足消费升级趋势引导投资供给方向,以有效投资满足消费升级,形成消费升级与有效投资的良性互动[12]。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厚植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感
高品质生活不仅需要以物质条件的显著提升和精神产品的不断丰富为基础,更需要以普惠可及的公共服务为保障。厚植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感,必须加强教育、住房、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建设,建立公平、可及、普惠、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一)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实现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对于减轻育儿压力、厚植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托育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专业化程度低、服务类型单一、服务市场供需不匹配等矛盾突出。必须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从政府引领、制度保障、多主体参与等方面提升托育服务覆盖率和服务质量,既要打造良好的托育生态,推进托育服务成为兜底性服务,实现“幼有所育”全覆盖,也要建立分级分类服务标准,健全托育服务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机制,完善在照护、人员资质、课程质量、收费等方面的规范与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托育服务和机构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要完善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的供给体系,发挥高校对托育人才的培养、企业对托育机构设施的投资与建设、社区对托育服务的志愿协助以及政府对托育服务市场的监管作用,鼓励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不同的服务类型,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打造新型“互联网+托育”的服务模式,提供优质托育服务。
(二)构筑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必须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3]。义务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石,维护教育公平必须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通过政策和制度引导,吸引和壮大高水平乡村教师队伍,深化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切实保障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落实义务教育的普惠性。必须提供高水平的高中教育,鼓励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改变唯分数、唯文凭、唯升学的单向度评价,注重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14],充分发挥高中教育对人的差异化培养。必须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增加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回应市场用人需求,实现教育与就业的有效衔接。必须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因为国际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一个国家人才竞争的能力和潜力的体现,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完善住房保障和租赁制度,实现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必须着力解决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住房租赁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第一,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既要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推进建设,确保住房建设质量,也要注重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建设安居的社会保障住房社区。第二,培育多元住房供应主体,鼓励统筹零散住房资源,开发住房租赁业务,进行专业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完善住房租赁服务链条,积极探索政银合作,推动金融机构提供住房租赁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和方式。第三,深化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回归制度的住房保障功能,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租赁的规模和比重,增强对参缴者租房的支持力度[15],引导人民群众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制定支持住房消费的优惠政策,多渠道引导和保障人民群众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第四,构建良好有序运行的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住房租赁法律法规,規范房屋租赁合同,明确承租人和出租人的权利义务,实施对住房租赁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住房租赁服务。
(四)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5%。进入老龄化社会,必须以提升养老服务数量和质量为核心,为不同人群提供丰富的养老服务。一方面,要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等院校强化涵盖治疗、护理、康复、社区服务等专业的人才培养[16],搭建连接院校—服务机构—养老服务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链条,壮大养老服务供给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完善养老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细化生活照料服务标准、精神慰藉服务标准、医疗护理服务标准、服务质量评估标准等各种类型养老服务标准,将隐性的服务要素显性化明晰化,以完备明晰的标准形成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资质、运营等全方位监管,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拓展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在充分发挥政府兜底作用的同时激发市场活力,既要强化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也要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家庭购买长期护理、医养结合等服务的商业保险[17],并积极探索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养老模式,实现服务供给的信息化、专业化、个性化和精细化。
(五)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实现从“病有所医”迈向“病有良医”
随着快速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病人需求与医疗服务供给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必须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优化健康资源配置,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首先,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鼓励引导和扩充商业健康保险的基础上,构建全民医保动态筹资机制,适当提高人均筹资水平和支付比例,推进全民医保的制度整合、关系接续与跨域结算,实现医保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优化医保基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宽医保基金投资渠道,促使医保基金保值增值[18]。其次,建立分级诊疗服务提供体系,构建基层首诊制,打通不同级别医院的信息共享渠道,提供连续协调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效率,并针对不同人群整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一系列服务,使人民群众获得自身所需的优质可及的医疗服务。再次,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医保支付机制,倒逼医疗机构提质控费增效,能够以有限的资金获得高质量服务,回应人民群众对于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医疗服务的需求,进而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药使用的监督,破解“过度医疗”和“医疗不足”问题,建立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出台医保的药品支付标准,构建统一的药品、医用耗材、服务项目、设施等收费目录[19]。最后,鼓励健康产业发展,实现新兴健康服务业与传统医疗机构的合作,鼓励高精尖药品的研发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型服务的需求。
(六)培育新型文化与消费模式,实现从“物质满足”迈向“精神富足”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但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依然存在低端供给过多、无效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20]。必须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与消费模式,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具体而言,首先,以科技创新为重点,针对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蓬勃发展引致的文化产业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通过搭建专业化科技研究中心、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区和文化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新型文化产业园区,催生新型文化企业模式和产业组织形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其次,完善与新型文化业态相适应的人才、知识产权、投资等方面的立法和政策,聚集高层次专业人才,协同发展文化产业链和创新链,促进文化内容、科技手段和资本、人才等要素的优化配置,鼓励社会主体参与新型文化业态的建设。再次,通过政策引领和宣传促进新型文化消费,借助新的文化消费模式打造新的消费增长引擎,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供给,实现供需互促,厚植精神文化上的高品质生活。
三、实现高效能治理,筑牢高品质生活的安全感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治理效能彰显制度优势,只有实现高效能治理,才能全方位筑牢高品质生活的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最根本的是要在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基础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放管服”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1]。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现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统一的过程中,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实现国家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全方位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构建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程序机制,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为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施政行为以及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实现基层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保障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22],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另一方面,要保障人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拓宽民主参与渠道,丰富民主参与形式,借助提案、座谈会、听证会、议事会、网络问政、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为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提供广泛深入的决策和协商机会[23]。此外,要重视开发线上民主参与的渠道和平台,以技术赋能民主实践,打通和拓宽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建议、批评渠道,创新人民群众对基层事务和干部的监督,“实行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的直接监督”[24],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活力,以有序的需求表达和民主参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以及民主治理成效的有效转化。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维护经济秩序稳定的必要之举。必须通过进一步改革厘清政府权责,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以规范清晰的权责划分、灵活有效的监管体系和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治理效能。首先,要简政放权,分行业、分领域规范行政审批条件和标准,完善清单制度,以清晰的权责划分为市场让渡发展空间,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破除束缚市场主体活力的障碍。其次,要放管結合,综合运用行政指导、公开承诺、约谈、警告、检查执法等手段,对重点领域实行全面监管,构建高效协调的监管网络,协同多元主体参与市场监管,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根据信用等级和风险程度进行分级分类监管,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模式,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建立专业性算法审查机构对数字平台进行审查监管[25],以技术优势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监管。再次,要优化服务,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提升服务便利度,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打通“数据壁垒”,畅通部门间信息沟通与信息共享,以更加便捷、可及、高效、优质的服务,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供支撑。
(三)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事务,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首先,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更多资源和权力下沉,打破基层权责不匹配的困境,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破除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阻碍,放宽社会组织的准入条件,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为社会组织提供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机会,创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方式,拓宽社会组织发展空间,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再次,丰富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形式,健全社区管理和协商机制,推广和发展“枫桥经验”,以社区居民为治理主体,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评判者和受益者,通过基层治理实践培育公民精神。最后,充分发挥和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信息技术融入完善网络化管理,提供精细化服务,以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四)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经济治理效能
进入21世纪,国际分工向全球价值链协作转变,跨国生产协作对协调一致的国际规则提出更高要求,必须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吸引和整合全球优质生产要素,打造竞争新优势。扩大制度型开放,既要对接、对照、对标国际标准,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保护、商标使用和劳工保护等法律法规,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经贸规则、市场规则、监督管理和行业标准,也要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打破国内不同地区间的制度差异,减少行政阻碍,以统一的规则体系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关键的是,要以开放促改革,调整、变革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规则制度,实现与国际规则相协调、相兼容、相衔接,但要兼顾“引进来”与“走出去”,积极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以国内发展的制度经验为国际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和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更具公平性和包容性,“着力打造公平、公正、透明、非歧视性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体制机制及制度环境”[26]。
(五)面向全周期管理,提升风险治理效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的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在解决许多短板和弱项过程中也需要应对潜藏的风险。互联互通时代的风险具有跨区域、跨部门、跨时间的特征,必须建立面向全周期管理的风险治理体系,抑制社会风险的放大效应。第一,优化政府内部的组织设计,明确风险管理责任主体的权责范围、业务流程与绩效要求,统筹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第三方风险评估与合法性审查等方式,增强风险治理的整体性。第二,建立健全风险治理的事前评估、信息公开等机制,事中监控预警、资源调配、应急协调、秩序维护等机制,以及事后恢复重建、反思学习等机制,将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以及事后恢复连接起来,提升风险治理的连续性和治理系统的韧性。第三,依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编织一张智能、高效、全面的数据信息网络,促进风险的精准治理和精准施策”[27],提升风险识别判断能力、风险预防控制能力和风险应急处置能力。与此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性风险管理队伍,加强风险应对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为全周期的风险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四、结语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高品质生活是看得见、可感知的幸福生活,是人民群众期盼的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幸福生活。创造高品质生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人民生活更舒心、更安心、更顺心的必然选择。必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厚植幸福生活底色,只有这样,才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13][2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6、34、37.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57.
[3]佘惠敏.抓住发展的牛鼻子[N].经济日报,2021-12-04.
[4]崔友平,屈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J].中共党史研究,2022(5):19-27.
[5]张笑菡.城乡一体化治理推进共同富裕:价值选择与实践探索[J].新疆社会科学,2022(4):41-52.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J].人民日报,2021-11-17.
[7]张平.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路径、结构与治理[J].社会科学战线,2022(8):69-81+281.
[8]于珊.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高水平开放,布局更优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4-13.
[9]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
[1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N].人民日报,2023-02-02.
[11]任保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J].学术前沿,2021(3):41-45.
[12]易信,姜雪.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扩大内需[N].经济日报,2022-04-06.
[14]王嘉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J].教育研究,2022(1):4-10.
[15]何文炯,张雪.基于共同富裕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48-55.
[16]任杨,朱宇,关博文.社区居家養老服务中的政府作用[J].学习与探索,2022(9):16-26.
[17]胡雯.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网络治理: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为例[J].行政管理改革,2023(1):51-59.
[18]翟绍果.“三医”联动的逻辑、机制与路径[J].探索,2017(5):78-83.
[19]饶克勤.三医联动改革与国际经验借鉴[J].卫生经济研究,2019(1):4-9.
[20]王林生.“十四五”时期文化新业态发展的战略语境、历史机遇与行动路线[J].行政管理改革,2021(8):48-56.
[22]王宗礼,韩世强.深刻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与实践要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2(1):71-78.
[23]程同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民主实践和治理效能[J].党政研究,2022(1):77-83.
[24]张明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特征及实现逻辑[J].思想理论研究,2021(5):31-37.
[25]朱巧玲,杨剑刚.算法陷阱与规制跨越[J].经济学家,2022(1):104-114.
[26]许利平,张中元.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N].经济日报,2022-02-21.
[27]曹惠民.新时代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绩效改进策略研究[J].求实,2020(4):70-81.
[责任编辑:薛瑞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