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双月,宫晓虹
(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精神生活是与物质生活相对的一个领域,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某种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及特定的精神状态”[1],具有可发展性。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精神世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理念、审美活动等精神空间,是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所有思想意识活动和精神价值的具体呈现。精神生活作为精神世界中一部分的呈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精神生活是推动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聚焦于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精神成长空间富足。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消费主义借助资本流动进入我国,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影响。在国家提振消费信心和促进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崇尚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等错误观念的非理性消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良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2]。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世界的未来也属于青年,大学生作为青年主体的一部分,其精神世界的建构及全面发展,离不开精神生活的多姿多彩。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反映了大学生群体特点的精神生活,既具有精神生活的普遍性,又具有大学生的独特性,展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主要是指大学生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和充实感,是对物质生活的升华,也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方式的体现。从结构上来讲,由于大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在过程中生成了不同层次的精神生活层面,主要聚焦于理想信仰、情感心理和文化娱乐等方面。
人们在对物质追求的基础上,也有对精神的追求。在对精神追求的过程中,对理想信仰的追求应该被置于最高位置。理想信仰层次的生活在大学生精神生活中最为关键,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意义达成之维[3]。理想信仰,是精神之钙,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之基。理想指引前进方向,信念决定事情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4]。这表明,人民的信仰是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共同的信念、信仰,才能铸就新辉煌。“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5]理想信仰的生活赋予大学生精神生活支柱,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意义归属,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指明前进的方向和提供不竭的动力,也是反映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理想信仰,就会迷失方向,失去精神支柱,最终走向失败。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理想信仰的作用,认为理想信仰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但仍有部分学生在错误思潮的误导下偏离了方向。崇高的理想信仰能够让大学生们在事物面前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引导大学生们从世俗短浅的物质目标中解脱出来,从而去追求远大且更有价值的目标。许多大学生有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在循序渐进的努力奋斗中不断向理想目标靠近,即使在前进过程中会荆棘满布,但在理想信仰的支撑下,在实践中不断超越和优化自我,最终驶向彼岸。理想信仰贯穿于大学生精神生活之中,具有统摄作用,是“内在超越性、价值共识性和实践生成性的有机统一”[2]71。精神生活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理想信仰的指引,大学生在永不停息中追求新的价值,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人们在向理想目标奋进的道路上,也需要有对自我心情的释放。文化娱乐是人的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对精神紧绷状态上的放松,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文化娱乐不仅是指在闲暇时间内选择的自主活动,更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不以对物质的直接追求为目的,是为了获得轻松、休闲和快乐的一种精神状态,是精神生活的向度之一。在开放创新的大学教育和社会环境中,文化娱乐生活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内容媒介之维。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余,为不断满足自身的多方面需要而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有价值性的活动方式,解放身体和心灵的束缚,追求快乐和愉悦。当前,大学生在文化娱乐生活方面的发展呈现健康良好的态势,但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部分大学生能够合理安排休闲时间进行消遣,但仍有一些大学生的娱乐消遣是处于浅层次,沉迷于上网、追剧、打游戏等,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难以带来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如果只停留在追求娱乐这一浅层面上,精神生活将会难以达到高雅境界。健康积极的休闲生活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是大学生们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氛围和精神环境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学校应定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娱乐休闲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要引导学生追求高雅、高层次的文化娱乐目标。
人类是群体性、社会性的主体,个体的精神生活和群体的交流息息相关,在社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人际情感层次的生活是人们高层次的需要,是建立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基础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进行的情感活动。人际情感层次的生活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们对现实生活所持有的心理感受、情绪态度、情感流露的直接映射,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直观体验之维。在当代社会,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交往渠道的普及,人们的精神交往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然而这些便利之处并没有按照预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是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更具有虚拟性和欺骗性。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生主体性增强和个性彰显,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大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人际情感关系只处于一般状态,关系疏远,只有少数大学生的人际交情深、沟通频繁。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扩大和功利价值取向的显现,大学生在交往目的上也逐渐偏向庸俗化,带有较强的功利性,人际交往表现出紧张疏远的倾向,情感生活也逐渐空虚化。在现实生活中,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发展,扩大了大学生们的交流范围,这种沟通交流基于网络媒介之上,在无形中筑起了一道现实交往的屏障,真挚的情感交流受限,近距离的情感逐渐疏离。同时,部分大学生的情感世界缺乏理性,普遍趋于情绪化,阻碍了大学生的精神健康发展。当然,影响大学生们的人际情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不限于自身因素。精神文明、交往情境、风俗习惯等公共的精神显性要素,以及带有交往目的的利益、声誉、信息、知识等获取的隐形要素,都会对大学生人际情感生活产生影响。不论受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们的人际情感层次生活要坚持积极、健康的发展,坚持真诚相待、相互帮助,以交流情感、丰富内在、共同进步的态度来推动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发展[6]。
消费主义是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社会思潮,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是消费手段与消费目的不一致的反映。消费主义以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人际交往。
消费主义夸大消费的作用,推崇消费至上,追求物质享受和物质占有,不断追求和满足被激发出来的消费欲望。消费主义鼓吹消费的功能,忽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催生出大量虚假消费欲望,大学生极易在消费中迷失方向。
其一,虚假消费掩盖真实目的,偏离了科学的人生信仰。虚假消费不是人们内发的真实消费,而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引发的被动消费,满足的是人们的虚假需求。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消费成为衡量个人生存价值的唯一尺度,将购买商品作为个人身份、地位和生存意义的象征,人的需要在消费主义中幻化为欲求和占有[7]。人们的消费不是为了满足生活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内心对物品的占有和炫耀身份地位的手段,满足的不是真正的需要。消费主义为创造和扩大影响领域,鼓吹消费,尤其是心理不成熟的大学生被划为主要对象。部分大学生被消费欲望所吸引,陷入了追求虚假消费的阵列,把无尽的消费作为人生的意义,把人生的目的归于对商品的占有,消解了人们对于远大理想和崇高精神的追求[8]。消费主义刺激消费,引发过度追求,使得大学生忽视精神信仰塑造,缺乏正确的人生信仰和方向,崇尚享乐主义,难以树立远大理想。一些大学生偏离人生正确的轨道,过分追求满足虚假需求,没有正确理想、坚定信念的大学生沦为“金钱的奴隶”,把人生目的看作是物质财富的追求,偏离人生目标的航线。
其二,虚假消费崇尚物质享受,削弱了人生理想的动力。消费主义宣扬享乐至上、金钱至上的观念,诱导人们无止境地追求物质消费,忽视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大学生正处于奋斗的大好时光,需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然而消费主义影响深远,所宣扬的消费至上、及时行乐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动力,逐渐淡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积极向上奋斗的思想,出现一系列的非理性消费。当部分大学生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甚至会出现人生没有意义、没有动力,态度消极的心理,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不足,十分消沉[9]。越来越多大学生的真实需求被消费主义所蒙蔽,把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目标,致使大学生只看到了眼前的物质享受,而忽视了为理想而奋斗的动力。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扭曲的消费心理,极力倡导符号消费,为了迎合自身虚荣、炫耀、享受等心理,一味地追求商品被赋予的符号意义和标签。在这种心理的误导下,部分大学生的精神思想价值和价值观念会受到冲击。
其一,符号消费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弱化了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在消费主义引导下的消费不再是为满足日常生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而是满足通过各种广告宣传、包装而刺激和诱导出来的欲望,享受消费商品所带来的愉快、幸福感。被消费主义拉拢的人们崇尚享乐、物欲的生活方式,将不断占有和享用物质作为人生最重要、最有价值意义的追求,把其它的尤其是对精神上的满足、理想的追求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统统抛在了脑后,导致对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平衡[10]。一些大学生越发关注物质享受,重视物质价值,用物质价值来衡量一切,缺乏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在不考虑实际消费能力的情况下盲目地享受物质生活,而常常忽视了精神生活。在这种状态下,往往会导致一些大学生自私自利、目光短浅,只会追求眼前的快感和个人利益,而不会去关心整体利益和奉献精神,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油然而生。
其二,符号消费忽视商品使用价值,引发价值取向功利化。在消费社会中,消费即是幸福、消费至上等观念成为人们口中常有的,同时表现出人们对消费的认识和对物品的需求,把消费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人们在购物时,看中的不再是商品的实用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想通过消费符号商品来凸显自己的身份、地位,炫耀自己的高贵品味和生活。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消费主义越过,赋予商品身份、地位、品味等符号标签,激发了人们对符号消费的欲望。部分大学生由于经验不足、辨别能力低,在符号消费的催发下,对消费做出了非理性的判断,过分地追求商品所带来的符号意义,认为更高的消费能凸显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把消费作为判断幸福与成功的标尺,这种物质化的消费举动严重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处于校园中,接触社会面较少,容易被符号消费所吸引,而校园是社会的净土,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应该享受着那一份纯真和质朴,但在符号消费的渲染下,大学生忽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越来越功利化。
消费主义抓住人们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心理,激发人们通过不断随性消费和攀比消费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成功,在处处和别人攀比过程中让自己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得到暂时的体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再是为了满足交流需求,而是为了相互攀比,造成双向关系的异化。
其一,大学生温情人际关系的疏远。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不仅仅是个人单向度的陈述和聆听,而是通过交流、理解达到双向度的沟通,在交往中解决矛盾和分歧[11]。人在社会关系中是主要主体,消费主义的盛行掀起了一股异化的人际关系,原本单纯温情的关系变成了带有交往目的的交友模式。在消费的刺激下,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借助商品带来的符号意义对自己进行包装,处处与身边人攀比,致使很多人的消费动机发生变化,影响学生之间原本的交友关系。大学生在交往中总是拿消费状况与他人比较,用消费高的数额来肯定自身,以此来获得暂时的优越感和愉悦。大学生在与别人相处时,也会用消费来认识和评价别人,将人的自身价值与所消费物品价值相比较,选择与消费高的同学做朋友。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之间温情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上蒙上了功利的色彩,关系日显单薄。
其二,大学生真挚情感交流的淡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理解、真诚、友善、诚恳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是双方主体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深入交流,有着共同的话题语言,达成一致的价值共识。然而在消费目的的驱使下,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通过各种渠道广交朋友、扩展交际圈以达到自己的利益诉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交往形式丰富,不再受限于时间、地点等各方面因素,交往变得更加频繁、便利的同时,也变得更趋于表面形式、更加肤浅。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交流,基于消费形成了一种网络化、虚拟化的交友场域,交际范围逐渐延伸,涵盖亲缘、趣缘、地缘、业缘等多范围,甚至是辐射到一些消费软件上的好友。这种基于消费模式的交友形式,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蒙上了功利色彩,冲击着传统的交友模式,不利于健康友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消费主义的不良诱导下,原本充满温情、真挚情感的人际关系被定义为了消费关系,在无形中阻碍了思想的深度交流和沟通,不利于构筑健康的精神家园。
消费主义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实现方式直接关系到美好精神生活的程度。在国家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不合理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良性发展。要保持理性消费的心态,扬弃虚假消费、符号消费和攀比消费等不理智的消费行为,推动大学生精神生活向有序、高质量方向发展。
消费主义成为生活常态的同时,所带来的生活图景也在被构建,一种鼓励消费的氛围正在形成[12]。面对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多重信息,对于思想意识还未完全成熟、缺乏社会经验水平的大学生来说,很难从众多复杂、虚假的信息中辨别其真伪性和合理性。要帮助大学生正视自己的真实需求,打破消费主义营造的虚假现象,扬弃虚假消费欲望,引导大学生将理想信念的需求建立在现实奋斗中,以信仰追求来填补精神空虚,增强精神力量。
一方面,要培育大学生美好的精神生活需要。需要是消费的前提,是消费主义发展的动力,也是日常生活中进行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消费是由人的需要来推动的,而人的需要是复杂和多样的,既有真实和虚假需要之别,也有物质和精神需要之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好的精神生活需要已经成为众多人的追求,大学生也不例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日常的需求也在逐渐丰富。然而,消费主义视域下大学生的需求常常被消费主义的外表所迷惑,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片面化的物质享受和境界相对不高的精神娱乐层面[13]。这种被消费主义笼罩的需要,是资本力量制造出来的虚假需要,与大学生的本质需要相违背。缺乏生活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容易被消费主义所蛊惑,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真实需要和欲望之间的界限。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将所了解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平时消费实践中,在消费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坚持适度消费、节约消费,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合理消费,走出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狭隘视野。大学生为满足真实需要而进行的消费是促进人的本质发展的消费,大学生在实践中要不断提高对真实需要的认识,坚决抵制那些对虚假需求、不健康需求生产出来的“残次品”,走出消费主义的幻境。
另一方面,要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精神家园。消费主义推崇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所追求的人生信念相反,将满足个人无限的需要作为人生意义的标准。物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再以生活实际需求为中介,而是被外在的经济、氛围等力量所激发起来的欲望所支配,出现了及时购买、及时享受、及时行乐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大学生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对人生信念、人生意义的崇拜度和信任度降低,推崇消费至上。要引导大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内心需求,以理想信念替代享乐主义,以信仰追求来填补精神空虚,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精神家园。给予大学生追求精神信仰的空间,鼓励大学生勇敢去追求理想和信仰,将理想信念和信仰追求的需要落实到现实奋斗中,尤其是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奋斗同向同行,不断奋进[14]。在追求理想信念的过程中,要塑造大学生自信、健康、向上的心态,并且将这种心态要落实到消费领域中,培育积极、理性、舒心的消费心态,摒弃盲目消费行为。培养大学生关注理想信念、人生意义和精神世界,净化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促进大学生的精神需要的良性发展。
消费主义倡导自由消费,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虚荣型消费,暗示人们以个人价值和欲望冲动准则来塑造价值观念,消费的商品成为大学生定义身份和地位尊卑的衡量尺度。部分大学生在个性和商品符号的诱导下,消费欲望不断被刺激,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价值取向愈发物质化。要加强大学生对消费主义的辨识度,用正确的消费思想武装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树立科学理性的价值追求,提升精神生活水平。
一方面,引导大学生认识消费主义的实质。大学生极易受到消费主义信息传播的暗示,部分大学生在解构商品符号的过程中逐渐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而瞄准了商品的符号价值[15],在过度追求商品符号价值过程中因消费行为的偏差而产生了各种价值偏差。商品所带的符号具有虚拟性,蒙蔽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将虚拟误认为现实,一味地追求虚拟娱乐。要增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打破消费主义营造的符号假象,正视商品所体现的符号意义,超越符号。要引导大学生看清消费主义的实质危害,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理论自信、思想自觉和行动自律。深化对消费主义观念的认识和理解,明确知道哪些观念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区分消费主义所鼓吹的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实质,提高自主辨别好坏的意识和能力。自觉在消费能力允许的范围内适度消费、节约消费,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合理消费,远离消费主义所吹捧的炫耀消费、符号消费等不合理消费。坚持教育引导大学生认清消费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行为,自觉抵制消费主义宣扬的价值立场和行为取向[16]。
另一方面,塑造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科学的消费观念应该是理性的、发展的、健康的、适度的,反对符号性消费、冲动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模式,坚持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弘扬勤俭节约优良品德。消费主义强调的是一种无节制的消费,满足自身无限的欲望,而过度满足欲望带来的更多是空虚和痛苦。要引导大学生在消费中把握好消费的尺度,认清自身的消费能力,克服过度消费,恰当地满足自身实际需求。紧随科学消费观的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坚持适度、理性、节约的原则,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生活需要做到理性消费,辩证地看待商品符号的地位和作用,重构理性节制欲望的价值追求。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只注重物质,为了获取商品背后的符号意义,而忽视了精神。因此,在树立科学消费观的同时,要坚持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17]。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要在现实生活中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在精神上选择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意识层面上把握消费主义背后的价值观,转变消费过程中人与物的颠倒关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以实际生活需要为基础,反对对物的疯狂占有和对符号的盲目崇拜,让大学生们能够摆脱对物和符号的精神依赖,过上更加健康的精神生活[6]124。
信息时代的消费主义与个人和情感之间表现为一定的互连关系。当消费主义在利用媒介传播走向常态化的同时,也在与其逐渐融合,使个人情绪和情感本身也在传播相关消费信息。在媒介技术境遇下,大学生的精神交往状态应该坚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原则,营造健康的交往媒介环境,超越虚假且功利的交往连接,在大学生群体之间形成具有价值共识的精神交往共同体。
一方面,营造健康的情感交往媒介环境。媒介技术成为消费主义蔓延和扩大影响范围的主要途径,消费与媒介的融合日益明显,对人们的影响范围也在扩大。媒介技术的全程、全息、全员和全效应用,推动了网络场域下信息的渲染和传播,即带动情感和个人信念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动向[12]16。目前,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和资讯中存在着明显的资本导向和流量导向,基于特定目的在网络空间里传播的信息,更能带动浏览者情绪而引起情感共鸣,所蕴含的信息传达出来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左右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也是网络消费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非理性消费的重要原因。要加强对媒介的正确引导,发挥好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规范媒介技术的价值取向,有效防范媒介平台传播信息的过度消费化。强化对媒体以及相关平台的监督和引导,严格把控传入信息的质量,严格审核平台发布的相关内容。加强对广告宣传的管控,确保商品信息广告的真实性,提防商品信息激发学生消费的情感欲望。在监管方式上,要完善相关的规则和制度,对于一些掺杂不良消费信息的宣传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将消费价值取向和行为纳入制度化轨道。以积极正面的情感为纽带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消费环境,发挥媒介引领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的作用,实现大众传媒从消解的力量变为建构的力量。
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形成精神交往共同体。大学生群体同处在一个校园环境中,除了通过媒体获取信息以外,更多的是从与同辈的沟通交往中了解和认识新事物。大学生们因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消费理念等共同话题聚集形成了一个圈层,在消费和讨论关于消费的话题中寻找共鸣、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大学生圈层群体的交往聚集缺乏一定的稳固基础,群体之间会因为立场、观点的不同而有所摩擦,即使大家表面呈现一致性,但实质是各有想法,这是一种情感的短暂共鸣,不是长久性的意义认同。要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理性反思能力,在反思和理解中明确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群体圈层内有自己的消费主见,避免盲目跟从和攀比,形成理性的个人认同方式。要引导大学生超越表面关系去进行深层次的交往连接,在理念、价值、情感上形成精神共同体。将消费共鸣转化为推动大学生形成集体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价值力量,促进大学生在圈层交往的场域能够自觉构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共同体意识。将个人同一性与他人同一性相融合,筑牢共同体意识,获取深层次的人际交往,建立稳固的情感连接,为大学生的精神聚集提供更多的支撑。
精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代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聚焦于理想信仰、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层次,既具有精神生活的普遍性,又具有大学生的独特性,展现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所推崇的虚假消费、符号消费、攀比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要合理辩证地看待消费主义,在提倡消费的背景下,坚持理性、适度、绿色的消费原则,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理念和行为,走出被消费欲望支配的泥潭,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和高尚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