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视角下区域心理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024-04-29 00:00:00章学云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1期
关键词:胜任力

【摘 要】教研活动是提升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组织者可以参照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设计和实施心理教研活动,以此提高心理教研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提升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目标。

【关键词】心理教研活动;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4-0039-03

【作者简介】章学云,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5)心理教研员,高级教师。

心理教研活动是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具有实践性和反思性的专业发展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心理健康教师有目的、有过程、有方法地分析和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及的区域心理教研活动指以(区)县为单位开展的,旨在提升区域内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心理教研活动。区域心理教研活动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制度化和贴近基层教师发展需求等特点。[1]

实施区域心理教研活动时,教研活动组织者需要深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研活动组织者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指标设计教研内容。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主要指担任好心理健康教师这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特征总和。它除了包括知识、技能外,还包括自我形象、态度与动机等。[2]第二,虽然区域内心理健康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热情程度不同,但是由于学生有心理发展的需求,因此,教研活动组织者应该发动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保证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获得专业支持。第三,区域内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发展意愿也有区别,因此,设计的教研活动应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本文以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相关内容为依据,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段的心理教研活动为例,分析如何设计区域心理教研活动。

一、区域心理教研活动的内容

区域心理教研活动应贴近基层教师的发展需求,因此,教研活动组织者在活动之前要全面了解教师的胜任力现状及教研需求,结合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内容框架,设计精准化、系列化和深度化的教研内容。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段心理健康教师教研需求调查为例,参与调查的164位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大部分不是心理学或相关专业出身,他们的专业胜任力基础较为薄弱,因此,上好心理课、做好心理咨询是他们的基础需求,也是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指标中的重要技能[2]。据此,教研活动组织者对心理教研活动内容进行了精准化的设计,具体见表1。

二、区域心理教研活动的形式

教研活动组织者在设计区域心理教研活动的形式时,既要维持心理健康教师的持续参与度,也要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何晓萍以哈尔滨市的心理健康教师为调查对象,探究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培训与教研需求。调查发现,案例分析、经验交流、观摩教学是比较受欢迎的教研形式。[3]崔昌淑介绍了广州市越秀区心理健康教育“深度教研”的先进经验,从“主题式”“体验式”“分层式”“开放式”四个方面为其他地区开展心理教研活动提供了借鉴。[4]浦东新区由于学校和教师面广量大,教研活动组织者采用分片、分层、分类式教研活动形式,既解决了距离远带来的教研困难,也满足了不同专业发展意愿教师的需求。

1.分片。浦东新区小学段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近200人。为方便管理,这支教师队伍被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设有1位带头教师。他们专业过硬,工作负责,发挥着专业带动作用。在教研过程中,教研活动组织者通过开展区级教研活动落实适合全体教师的内容(如心理课观课议课、区级督导、专家讲座、学校经验交流分享等);带头教师通过开展分片教研活动落实适合小范围教师的内容(如心理咨询技术培训)。分片教研时,教研活动组织者逐个参与分片教研,各带头教师会在活动结束后将情况反馈给教研活动组织者。这种“总—分—总”式的教研活动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教研效率,保证了每位心理健康教师全程参与教研活动。

2.分层。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胜任力冰山模型强调态度和动机的重要性。浦东新区小学段心理健康教师教研需求调查显示:意愿强烈的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频率更高,对教研内容、形式、保障条件、满意度的评分也显著高于参加教研活动意愿不强烈的教师。鉴于此,在区级教研中,教研活动组织者鼓励教研意愿强烈的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公开课、参加区级培训和个案督导、开展学校心理经验展示和课题展示等;在分片教研活动中,委托他们主持片区培训、片区督导和片区交流研讨等工作。教研意愿不够强烈的教师的任务是在分片教研中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规范(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培训中传递的咨询技术,片区内的同伴督导等)并用于实践。

3.分类。新手心理健康教师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跟随常规教研活动会有一定的难度。为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浦东新区小学段心理教研活动设计了针对新手教师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规范和流程、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的建设、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技术与规范等。

三、区域心理教研活动的效果评估

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是动态发展的。为确保教研活动紧跟教师的胜任力发展状况,贴合他们的发展需求,教研活动组织者需要定期评估教研活动效果,以便调整后续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浦东新区每学期期末开展教研满意度调查。心理健康教师通过五级评分法,对一学期的教研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评价和反馈的内容包括:每次教研活动的满意度,“非常满意”记5分,“非常不满意”记1分;本学期教研活动对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提升作用,“作用非常大”记5分,“作用不大”记1分;心理健康教师参与心理教研活动的意愿,“非常愿意”记5分,“非常不愿意”记1分。评分结束后,心理健康教师会写出对下学期教研活动的建议。通过满意度调查,教研活动组织者可以获得多项分值。这些分值既可以评价每次教研活动的具体效果,也可以评估一学期教研活动的整体效果。心理健康教师将自己的专业进步及需求传递给教研活动组织者,达到双方契合互动、优化的效果。

四、区域心理教研活动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区域心理教研活动时,还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在保证教研内容的全面性、规范性的基础上,要根据心理健康教师的教研需求突出重点。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全面而系统,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局限于教研时间和次数,教研活动组织者应结合调研及教师的反馈,突出重点,满足需求。第二,区域心理教研活动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研活动组织者的专业积累。因此,教研活动组织者要获得规范、长期的专业培养。

【参考文献】

[1]丛立新.中国基础教育三级教研组织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1(9):5-27.

[2]朱仲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现状及其提升对策[J].江苏教育,2022(8):25-30.

[3]何晓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与教研工作需求的探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1):7-13.

[4]崔昌淑.深度教研,让心理教研活动充满生命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学校心理教研活动特色解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6):40-43.

猜你喜欢
胜任力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胜任力探究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桂海论丛(2016年4期)2016-12-09 13:38:41
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初步探析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7:19:27
住院医师导师胜任力理论研究与思考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8:17:28
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43期)2016-06-18 18:13:17
浅析餐饮行业女性中层管理者胜任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商(2016年15期)2016-06-17 15:01:22
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综述
商(2016年6期)2016-04-20 09: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