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指导文件,发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成为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我校双高专业群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为研究对象,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针对如何提升“中文+职业技能”教育质量提出对策,边实践,边总结,希冀能为高职院校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
[关键词]“双高”建设;高职院校;中文+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2.041
近几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指导文件,发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成为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抓手。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强调提升国际化水平。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提出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2020年,教育部语合中心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签署《关于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泰双方共同建设全球第一所语言与职业教育学院。之后2021年、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强调探索和推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推广“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但目前在实施的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所以我们需要去研究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我校在2019年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双高专业群的烹饪工艺与营养、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每年招收来自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本文以我校双高专业群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为研究对象,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针对提升“中文+职业技能”教育质量提出对策,边实践,边总结,希冀能为高职院校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
一、课程标准
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指导文件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要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激发教师责任心、引导教师如何有效地工作的重要手段”,老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教学、并进行教学评价,而课程标准也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方向,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可以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我校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而烹饪类专业开设于1958年,素有“鲁菜黄埔”的美誉,所以研制出的“中文+酒店”、“中文+旅游”、“中文+烹饪”的课程标准必将起到引领的作用,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我校面向韩国学生的“中文+烹饪”教育为例,我们制定了《汉语综合》《烹饪汉语》等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需要提前做一些调研工作,我们联系韩国学生所在的学校,了解学生们的学情,例如学生们有没有参加过HSK等级考试,他们的烹饪技能怎么样,以及韩国雇主希望中餐厨师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等。接着教学团队集思广益,根据调研情况和以往的教学经验研制“中文+烹饪”的课程标准。《汉语综合》的课程标准是以《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我校留学生的中文水平为依据来制定。有了统一的标准,教师的教学更加规范,有章可循,知道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学生。《烹饪汉语》是烹饪技能课,因此制定课程标准首先要考虑雇主对于中餐厨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时也要考虑留学生的中文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这门课的课程标准的建设思路是将烹饪技能训练与饮食文化相结合,在制定单元题目时要充分考虑这两方面的要求,例如“请穿上工作服”、“今天练习刀功”等等都是烹饪技能训练的题目,“中秋节做月饼”、“来一个辣炒蛤蜊”、“山东大馒头”等等都是将烹饪技能训练与中国饮食文化、特别是山东饮食文化和青岛饮食文化相结合的题目,“王老师每天都喝茶”、“好客山东”(介绍鲁菜)等等都是饮食文化的题目。
二、教学内容
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要积极建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建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留学生的学情、学校的软件和硬件条件等很多细节的问题,同时在实施后要征求留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以面向韩国留学生的“中文+烹饪”教育为例,我们要保证学生了解中餐厨师这个职业领域所需要的中文用语、掌握中文交际能力和烹饪技能,使学生成为既懂中文又懂烹饪技术的专业人才,回国之后能够迅速承担中餐厨师的工作任务,学以致用。一是国际中文的教学内容需要对接HSK考试,这样在授课时教师的教学方向会更加明确,即努力帮助留学生备考HSK考试,学生也会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即通过学习,能够获得HSK等级证书。通过备考,学生感受到了中文的美妙,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对中文的热爱。二是烹饪技能的教学内容。我校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是因为想要学习中餐烹饪技能,以后可以承担中餐厨师的工作,同时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不远千里来中国进行体验。因此,我们要以真实的烹饪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同时结合中国饮食文化,使学生掌握中餐厨房各岗位职责、烹饪原料的相关知识和餐饮安全的相关法规,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我们需要构建具体的烹饪工作情境,因为烹饪的概念和原理只有与真实的工作情境相结合,才能实现职业技能的迁移。职业教育追求的是效率,应以习得实际应用的烹饪经验和策略为主,使学生具备选择鉴别原料、切配加工、运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制作菜肴的能力。三是我们设想研发“烹饪汉语水平考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考试大纲、等级标准、任务、话题、词汇大纲、样卷等等,该考试主要面向我校学习中餐烹饪的留学生,考查他们在烹饪的工作场景中用中文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中餐烹饪的职业技能。“既注重中文学习交际性与实用性,又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的专业性和实操性”。今后可以根据适用人群、地域特点、专业技能等因素,研发更多具有国别适用性和针对性的各种考试,例如“酒店汉语水平考试”等等,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方向,切实保障“中文+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
三、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而教学资源关注的是“怎么做”的问题,即应该以何种方式来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应该抓住新一轮产业发展和科技变革的机遇,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动数字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一是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包括建设基于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特征的知识库和资源库、制作关于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技能操作的教学视频、纪录片、多媒体课件、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以及收集影音、图片资料、编辑试题库等方面。以我校的烹饪汉语为例,首先要撰写脚本,每个单元的内容包括对话,以及词汇、语法和句型讲解,重点的字词都加注拼音,同时做了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所要讲授的内容。然后录制教学视频和纪录片,制作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注意一定要确保视频的质量和效果。接着我们建设知识库、资源库、试题库,收集影音、图片资料、练习题等等。最后我们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建课,将所有资源传到课程平台,供外国留学生学习。二是编写新型教材。教材建设是三教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抓手,目前还比较缺乏“中文+职业技能”的特色教材。以我校承接的教育部语合中心的职通中文项目的教材编写为例,我们负责《旅游服务与管理》的编写工作。编写教材的依据是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留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旅游行业发展、以及旅游企业的用人要求。编写团队除了本校老师之外,我们还吸纳了旅游学科专家、中文教学专家、职教专家、旅游行业、企业相关人员,组成了结构合理的编写队伍。我们确定的教材大框架包括餐饮服务、前台服务和客房服务三部分,下面又分设了十九个单元和四十课,每一课包括学习生词、课文、语法,并配有词汇、课文、语法、听力、阅读、语音和汉字练习、以及文化拓展和专业拓展。在编写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教材的难度问题,因为面向的是外国留学生,所以不管是课文和语法的编写、还是工作任务的设置,都要降低难度,同时要遵循由已知带出未知的原则,由浅入深。
四、师资队伍
除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之外,我们需要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因为教师负责实施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果教师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宽阔的视野,就很难去制定课程标准、建构教学内容和建设教学资源。而且“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在国际中文教学和职业技能教学的两个领域里,都有非常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和职业技能专业教师,但是“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属于跨界,“国际中文教师多以语言教学为重,职业领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职业技能专业教师又面临外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的问题”,因此国际中文教师需要学习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专业教师也要学习如何开展国际中文教学。而且他们不仅要学习理论,还要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实践教学的反馈对于教师的成长大有裨益,他们需要迅速成长为能够承担起“中文+职业技能”教学任务的骨干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积极组织老师们考取《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近三年,笔者所在的学校有十余位老师通过了该考试。通过备考,老师们的国际中文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拿到了证书之后可以有能力立刻承担国际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之前为了备考证书所重点学习的中文基础、中文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等知识都可以被应用于实践教学,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老师们通过实践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教师的教学水平逐渐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国际中文教学经验,而且要与专业相结合,要懂专业,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改革创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我校已经考取了《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老师们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老师们的个人发展需要跟专业进行深度结合。又如,选了酒店方向的老师们要学习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积极参加实训,锻炼自己相关的职业技能。另外要深入五星级酒店进行挂职锻炼,了解国内外酒店业的最新发展趋势、酒店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酒店行业人才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并完成酒店工作任务、锻炼职业技能。
五、结语
总之,国家十分重视提升职业院校的国际化水平,“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是高职教育的蓝海赛道。但走前人未走之路,我们会遇到很多难题,需要我们给出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针对留学生的中文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开展分层次教学;怎么处理“中文”与“职业技能”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要积极开展“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这既是国际中文教育升级发展的突破口,又是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教育项目研究组.构建“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121.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35.
[3]刘必旺,谈颖.高职院校“中文+职业技能”境外办学实施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2022,21(02):3.
[4]孟源,商若凡.“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脉络、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9):31.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系2022年度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立项重点课题,项目名称:“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ZD07)
于海(1982.1-),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国际中文教育、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