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彤 张乔洁
1月16日,广州市大沙头小学举行《插上腾飞的翅膀》报告会,我们陪同干休所90岁的离休干部王藻华参加。在这个报告会上,王藻华回答学生们的提问,赢得热烈的掌声。
有同学问:“王爷爷,在您人生的道路上,有没有您印象最深的人,您和他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王藻华脱口而出:“我的老班长。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温暖。”他深情地说:“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14岁那年离开父母参加了革命。在部队,遇到的第一个领路人就是老班长黄金道,他比我大20岁,对我特别好,像父母一样关怀备至。我刚到连队时,没有军装,老班长很着急,从战友那里东凑西借,为我搞到一套军装。”看到老班长那么有能力,我天真地问他:“我干到35岁时,能不能当班长?”他说:“傻孩子,你有文化,一定会比我干得好。好好干,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我会帮助你的。”
因为过去从来没有人给王藻华送过衣服,黄班长送给他一套军装,对他说的一番暖心话,他牢牢记在了心里。这迈入军营的第一件事情让他庆幸参军这条路走对了。
王藻华说,老班长处处想着我,处处关心我。两个月之后,连队要上战场了。经过动员,我们都积极要求参战。但真上了战场,不是那么回事,我心里还是有些发怵。班长对我说:“你不要走在前面,也不要走在后面,你走在队列的中间。”他这样安排是为了我的安全。一天晚上行军,我不小心掉进了沟里,一时没了主意。老班长安慰说:“你别害怕,胆子大一点,不要紧的,我来帮你。”说着把我从沟里拉了上来。
王藻华说:第一次真枪实弹上战场,听着枪炮声隆隆作响,当时我蒙了,站着向敌人瞄准射击。班长大喊:“王藻华你干什么?”然后一个箭步扑过来,将我按倒在地,趴在我身上说:“孩子,你不怕死啊?”当时我还没反应过来。事后回想起来,是班长救了我的命,对我有再生父母之恩。
当时我就想,共产党的部队真好啊!当时我们部队的党员是秘密的,开会都不知道。到了1949年7月份以后,我们部队的党组织才公开。原来,我的班长就是共产党员。这是我最初对党的认识。从此以后,我牢牢树立了一个观念,就是一生感党恩。
在所里,王藻华多次对官兵讲述他亲历的“战友情,深似海”。他说,我有个战友叫大李,在战斗中负了重伤,感觉自己快不行了,从口袋里掏出剩下的3个鸡蛋,对班长说:“让同志们吃下去吧,打土匪,报仇!”他一边说着,鲜血一边顺着他的手往下流,染红了3个鸡蛋。说完,大李就牺牲了。这是3个带着战友血迹的鸡蛋,谁吃得下去啊?大家都哭了,都在流眼泪。我说:“班长,吃不下去啊!”说完跑到一边哭。黄班长说:“你别哭啊,大李很勇敢,我们要为他报仇啊!”他摸摸我的头说:“吃吧!”说着,他带头咬了一口,然后交给身边的一名战友。最后这鸡蛋在战友们的手中转完一圈还是剩下了。这个场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老班长对王藻华的影响是终生的。他从老班长身上,懂得了什么叫感党恩,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懂得了什么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在基层工作的艰苦岁月里,王藻华始终以老班长为榜样,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关心部属,心系战士。后来到了机关工作,他每年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到连队,到战士中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也经常到部队为官兵讲述战争年代尊干爱兵的故事。他说自己不图什么,就是想为我军官兵友爱的优良传统能够传承下去尽些微薄之力。他还发挥自己长期从事机关工作的优势,義务在广州军区联勤部党史办帮助工作,为抢救珍贵史料做了许多默默无闻的事情。他先后出版多部著作,被官兵誉为广州军区联勤部党史军史的“活字典”。
(责任编辑:卜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