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危机多点外溢巴以和平遥遥无期

2024-04-29 23:29典冰
雷锋·强军号 2024年2期
关键词:胡塞哈马斯加沙

典冰

在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100天之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月13日在位于特拉维夫的以国防军总部表示,以色列将继续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直至消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被扣押以色列人获释、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在加沙战事持续蔓延的同时,新一轮巴以冲突引发的外溢效应也在持续扩散,有的还不断升级,使地区多国笼罩在战争阴云中。

武装冲突多点扩散

2024年新年第一天,以色列军方宣布将从加沙地带撤离数千名士兵。然而,巴以冲突并没出现停止的迹象,由此引发的冲突还呈现多点蔓延趋势,扩散到地区多个国家。

1月2日,以色列无人机袭击了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哈马斯办公室,导致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等6人死亡。阿鲁里是作为哈马斯的“二号人物”,是哈马斯核心武装组织卡桑旅的创建人之一,长期负责哈马斯海外网络建设和资金筹措。此前,以色列曾多次表示,不仅会在加沙地带展开军事打击行动,抓捕或者打死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军事领导人物,更将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哈马斯高层活跃的土耳其、黎巴嫩和约旦等国展开追杀行动,以惩罚和本轮巴以冲突有关的哈马斯高层。舆论普遍认为,阿鲁里被认为是去年10月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袭击的主要策划者,所以遭到以色列的“定点清除”。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黎巴嫩真主党从10月8日开始不时向以色列北部发动袭击,以军则以空袭和炮击黎南部目标进行报复。不过,此次无人机袭击还是以色列首次袭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地区。黎巴嫩除谴责这起袭击事件,就以色列“侵犯黎巴嫩主权”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外,还通过军事手段进行回应。1月6日,黎巴嫩真主党宣布向以北部的梅龙空军基地发射了60多枚导弹和火箭弹。该基地是以色列最重要的两个基地之一,负责监控来自北部边境的威胁。

在以色列“定点清除”阿鲁里次日,伊朗也传来了爆炸声。1月3日,伊朗举行已故高级将领卡西姆·苏莱曼尼遇袭身亡四周年纪念活动。然而,苏莱曼尼墓地所在陵园的道路旁,相隔10多分钟发生了两起爆炸,造成参加纪念活动的大批民众伤亡。次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爆炸事件。不过,在伊朗看来,此事背后应该有美国和以色列的影子。

与此同时,由巴以冲突引发的红海危机也愈演愈烈,掀起了巨大的风浪。

新一轮巴以冲突发生后,为支持哈马斯,胡塞武装宣布将扣留、袭击任何以色列所有或向以色列运送商品的船只,“直至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相关报道显示,胡塞武装已对20多艘商船发动无人机或导弹攻击,多家国际航运企业宣布所属商船暂停在红海航行,转而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为显示对以色列的支持以及自身作为“世界警察”的作用,美国从去年年底开始在红海和亚丁湾海域组织代号为“繁荣卫士”的多国护航行动,并于1月4日给胡塞武装下了最后通牒。自1月12日至19日,美英两国先后四次摧毁了也门胡塞武装的多处目标,包括雷达、无人机和导弹发射及储存设施等。胡塞武装则发表声明称,美英两国的突袭是“大规模侵略行为”,美英两国“所有利益”都已成为胡塞武装的“合法打击目标”。

与此同时,美军在中东的多个军事基地也频繁遭到袭击。美国中央司令部1月20日在社交媒体宣布,亲伊朗的战斗人员在伊拉克西部的阿萨德空军基地发射了导弹和火箭弹。而美国国防部一名官员指出,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联盟至少遭受了140次无人机、火箭弹和短程导弹的袭击。这也显示出美国在中东日益不得人心。

伊朗扛起反以大旗

此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人们注意到一个现象,传统的逊尼派国家虽然口头上支持巴勒斯坦和哈马斯,但并没有提供实质上的支持。反倒是作为什叶派国家的伊朗,站在了反以最前沿,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哈马斯。受到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次国家行为体,也以支持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为由,以低烈度、非对称的作战方式,对以色列及美国的目标实施袭击。

其实,中东地区的核心问题曾经历了数次转换。冷战时期,反抗以色列的主体力量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然而,数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都未取得胜利,阿拉伯民族主义则不断走向衰落。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不久,作为阿拉伯世界“领头羊”的埃及与以色列单独媾和,标志着阿拉伯世界反以统一战线的瓦解。在此之后,传统的“阿以问题”开始转变为“巴以问题”。

由于巴以双方力量悬殊,以及国际社会的协调,巴以问题曾数次迎来和平的转机。曾经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以色列“战神”拉宾,以非凡的勇气和魄力选择了理智、对话与和平,实现了同巴勒斯坦最高领导人阿拉法特的第一次握手,双方于1993年签署了谱写中东和平新篇章的《奥斯陆协议》,两人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曾是巴勒斯坦人眼中“屠杀阿拉伯人的恶魔”的沙龙,在2005年下令以军单方面撤出占领了38年的加沙。从拉宾到沙龙,他们应该都明白:政治家不仅要能赢得战争,而且要能缔造和平。

然而,《奥斯陆协议》的搁置以及以色列的右翼化政策,使巴以和平前景愈发黯淡。近年来,在美国推动下,多个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开始与以色列缓和关系。阿联酋、巴林、苏丹和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放弃“先巴以和平再阿以和平”的原则,于2020年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随后,阿曼、卡塔尔等国同以色列展开了多方位的对话,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谈判也取得重要进展,巴以问题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什叶派领头羊的伊朗近年来逐渐成为中东反以阵营的盟主。伊朗高举反美反以大旗,极大提升了自身的地区影响力。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隐隐有超过巴以问题的趋势。特别是,随着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伊朗在中东加大“填补权力真空”力度,其依托“什叶派新月地带”,通过资金支持、战术指导、协调指挥等手段,使其各类武装派别军力水平不断提升。

当地时间1月15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表声明称,其用导弹打击了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等多个极端组织目标,并摧毁了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的分支机构。此次行动中,伊朗使用了多达24枚不同类型的彈道导弹,其中射程超过1000千米的新型中程导弹横跨伊拉克直击叙利亚境内目标。考虑到伊朗到以色列的最近距离约为1000千米,伊朗此举证明其已具备对以境内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传递出强硬的威慑信号。

美国才是动荡之源

1月15日,以色列国防部部长加兰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的“高强度”战斗阶段已经结束,在南部的密集作战也将很快结束。

有专家分析称,以色列的这一决定,一方面是其军事行动基本结束了哈马斯对当地的统治,另一方面也是迫于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有数据显示,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军对加沙地带的无差别军事打击已造成逾2.46万人死亡、6万多人受伤。联合国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本轮冲突已造成加沙地带190万人流离失所,占当地人口的85%。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灾难让停火止战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呼声。

尽管以色列的表态可能使巴以冲突有所降温,但加沙局势短时间内仍难恢复安宁,巴以距离实现和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在以军宣布结束加沙北部“高强度”作战当天,以色列批准了修订后的2024年度政府预算,其中增加约150亿美元,用于支持以军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此前,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哈莱维视察部署在约旦河西岸的以军部队时曾明确表示:“整个2024年我们都将在加沙地带战斗。”专家分析称,以军在加沙北部的军事行动不会完全停止,而是将转向低烈度、长期化的作战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巴以冲突的延宕,除以色列方面的过度报复外,还与美国的中东政策特别是对以色列的过度偏袒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是实现美国其在中东战略目标的马前卒,为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地位立下汗马功劳,美国也长期奉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巴以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以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三个月内四赴中东“灭火”,均未能有效缓解冲突,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严重偏袒以色列,无视中东国家停火止战的呼声。布林肯第四次访问中东前不久,美国政府两次绕过国会批准向以色列紧急出售武器,却未向以色列提出任何停火或撤军的要求。

其实,美国近年来逐渐将战略中心从中东转向亚太,但以色列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并不希望美国撤离中东。美军基地频繁遭袭,美国船只和美军舰只在红海遭胡塞武装打击,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三番五次给美军下“逐客令”,反美游行席卷多国……种种事实,既表明美国人在中东越来越不受欢迎,也表明美国对以色列掌控力正在下降,以色列把美国拖在中东的目标正在实现。

加沙冲突的持续延宕表明,巴以双方走向和平的道路还很漫长。如果没有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中东地区的持久安全和稳定就不可能实现。美国应该切实改变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偏袒以色列的不负责任做法,拿出实际举措,真正促使巴以冲突尽快结束。 长远来看,“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出路,只有在“两国方案”基础上重启巴以和谈,实现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才能实现巴以两国的和平共处,为本地区全体人民带来安全与和平。

(责任编辑:吴维满)

猜你喜欢
胡塞哈马斯加沙
以军持续空袭加沙
何以为家
哈马斯已经底牌尽出了吗
哈马斯停止向以发射火箭弹
以色列逮捕10名哈马斯高官
中国人同情苦难加沙
加沙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