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彩为人起晋风

2024-04-29 00:44:03马铁
兴趣阅读·少年号角 2024年2期
关键词:绣娘花样刺绣

马铁

“翦彩为人起晋风”是什么意思?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人日即事》中的一句诗。翦彩,即剪纸。“翦彩为人起晋风”的意思就是扬州剪纸为人们所称道,其风格传承于晋代。李商隐的这句诗,不仅表明扬州剪纸自唐朝便广受欢迎,更是道出了扬州剪纸的历史渊源。

扬州剪纸历史悠久,根据考证,大概起于汉代。扬州剪纸伴随着民俗生活产生,并应用于漆器、铜器、彩胜、灯彩、刺绣等民间艺术形式。汉代,扬州的金银平脱技艺非常发达,这种技艺可以说是扬州剪纸的前身。金银平脱技艺是用金银箔片剪出镂纹饰,贴在漆器、铜器等表面,然后再上漆磨光。

隋朝,人们把剪纸作为一种乐趣,用于点缀和美化生活。隋炀帝三下扬州,广筑离宫别馆。到了冬日,宫中花木凋零,隋炀帝便命宫女仿照剪纸技法,用彩锦剪出花、叶点缀枝条,并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再现春夏之交的艳丽景色,以赏心悦目。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扬州百姓会剪纸为春花、春蝶、春钱,或是挂在女孩的头上,或是缀于花木的枝头,观赏为乐。到了农历二月十二日的花朝节,女孩们会剪出五色彩缯,挂在枝头,谓之“赏红”。

“广陵女子善绣。”扬州自古繁华富庶,百姓的衣着起居所用物品多以刺绣为饰,家中妇人多自幼便善于刺绣。而刺绣的底样就是剪纸,因此,许多绣娘也是剪纸能手。除了绣娘,还有一些专门为绣娘提供剪纸花样的职业民间剪纸艺人,他们游走于扬州的大街小巷,售卖各种剪纸花样。扬州还出现了绣货店,销售花样、绣品,古时扬州辕门桥至教场街一带便是绣货店聚集的地方。扬州刺绣与扬州剪纸的融合,生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艺术形式,也就是“扬州花样”。清代道光年间,扬州卖花样的坊铺有二十多家,从事剪花样这一职业的艺人数量众多。扬州剪纸发展到了一个“雅”的境界,时人赞其“任他二月春风好,剪出垂杨恐不如”。

清末,扬州剪纸逐渐走向下坡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本势衰的扬州剪纸重获新生。扬州剪纸的杰出代表,张金盛(艺名“老张三麻子”)和张永寿(艺名“小张三麻子”)父子俩的出现,把扬州剪纸艺术推向了巅峰。2002年,扬州市为了保护扬州剪纸,成立剪纸博物馆。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扬州剪纸便在其中。2009年,扬州剪纸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猜你喜欢
绣娘花样刺绣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花样童年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52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40
洁齿的花样
学生天地(2020年26期)2020-06-01 02:17:40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海峡姐妹(2017年12期)2018-01-31 02:12:15
「绣花针」——绣娘的守望
乡村地理(2016年2期)2016-06-15 20:29:24
绽放花样
母子健康(2015年8期)2015-12-12 08:22:55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