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到购买

2024-04-29 00:44:03杨国梁
中国眼镜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树林盈余小鸟

杨国梁

纵观2023年,许多眼镜零售企业表示同比上一年度业绩下滑,这与进店客流量下降,客单价降低,多元化业态的冲击等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站在2024年的起点,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梳理一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看一看它的产生受到哪些内在因素和外的在因素的促进和影响,掌握其购买行为的规律,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找到破局之道。

首先分享一个小故事:因为家在山丘上的树枝头,小鸟每天醒来为了填饱肚子,必须外出觅食。它有几个选择,一是在自家的树下,找些小蚂蚁或者小瓜果食用;二是飞到远方郁郁葱葱的树林,去寻找丰富的食物;三是跟着鸟群觅食,减少弯路。这只小鸟对远方的树林觊觎已久,于是它扇动翅膀,飞了半天,终于抵达树林。虽然疲累,但是这片树林从没有过鸟群到达,树上结满鲜果,等它吃饱喝足后,还用树叶上的露珠清洗一下自己的羽毛,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尤为靓丽,一切都是值得的。后来,每当遇到其他小鸟,它都把远方树林的情况告诉它们,让越来越多的小鸟享受到这份美好。

回归正题,让我们看一看消费者从产生需求到成为忠实顾客,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首先是需求者。对某样产品有需求,它可能是显性需求,也可能是潜在需求。故事中的小鸟,对食物有着明显的需求。眼镜店的顾客也是如此,他们都是有解决视觉健康问题的需求者。

其次是购买者。当消费者的需求被实现时,交易就产生了。但消费者为什么最终选择你的门店进行交易呢?以下三点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1.渠道便捷性。每个实体店都有其辐射半径,消费者选择你的店,有可能是因为方便,交易成本降低,这就像小鸟选择在自家树附近寻找食物是一个道理。2.品牌认知与营销推广。门店大品牌加盟或者区域老店都会形成品牌认知,根据品牌的社会监督原理,具备品牌认知的门店可以给消费者较强的心理保障;良好的营销推广也会让消费者知道你,愿意选择你,小鸟选择郁郁葱葱的树林,也是因为它对树林食物多的认知。3.第三方推荐。设想一下,当想要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你身边有经验且亲密的人告诉你可以去某家店,你会不会去呢?大概率是会的,这就是第三方推荐的威力。当今时代,信息差逐渐缩小,任何人想去某家餐饮店吃饭,都可以打开大众点评网看看评论如何;想买车的人可以去找一些懂车的大V进行询问……

门店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呢?

1.产品。不只是产品本身,还包括服务,而且多数时候,服务比产品本身更加重要。以眼镜店为例,消费者进入门店后,除了镜片、镜架等产品以外,是否能给其提供精准的验光服务、是否能通过视功能检查发现双眼视觉问题、装配要求是否符合国标等,比产品本身更加重要。

2.价格。产品和价格决定了性价比,同等产品下,价格越高性价比越低,当然,价格越低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在产品上有所展现,所以合适的定价策略以及价格组合非常重要。

第三是体验者。体验是销售的开始。大部分人有一个误区,以为交易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结束,其实不然。中国的新生儿数量在逐年降低,而门店数量(包含线上和线下)和渠道却在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守住自己的私域流量和提高老顾客的忠诚度就成为门店工作重点。消费者在产生购买行为后,能否在使用体验过程中获得体验盈余,决定了后续是否会产生复购。

在此,笔者总结出一个体验盈余公式:

体验盈余=产品使用收益总量-购买价格的心理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产品的使用收益總量不仅仅是消费者在物质上的满足,还有心理上获得的正向满足。比如之前有门店在销售某款多点离焦镜片时,配送了一支带有门店Logo的创意小笔灯挂件,可以用它照射镜片,观看投射出来的“满天星”,令顾客在使用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第四是传播者。当顾客在体验过程中产生了体验盈余后,他就有可能以第三方推荐的角色出现,从而才能形成真正的购买闭环。

在销售过程中,永远保持一颗“学徒”的心,砥砺前行,前方必定有一片属于你的春暖花开。

猜你喜欢
树林盈余小鸟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秋天的树林
在树林里捉迷藏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0
雨后的树林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绿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