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昱凌
2023年以来,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推动下,中国经济的供给面和需求面从压力中转暖,市场信心持续提振。与此同时,中国眼镜行业呈现加速复苏态势,从经贸展示的“舞台”到高端对话的“桥梁”,从区域的“小旋律”到国际的“大合唱”,既释放出扩大开放的信号,也勾勒出韧性发展的活力与底气,会议经济“成绩单”亮点纷呈。
大型展会规模创历史新高。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眼镜业展、第三十四届中国国际眼镜业展览会作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眼镜经贸盛会,整体规模和观展人数创历届之最,呈现出一派新颖、多样的展会风貌,对于进一步展示眼镜行业最新发展成果,提振行业发展信心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国际展会上,中国眼镜企业更是积极参展,探索新机遇。如第51届意大利米兰光学眼镜展览会期间,约200余家中国参展商前赴米兰,较2022年总数增长约4倍;在第56届法国巴黎国际光学眼镜展上,中国眼镜协会特别组织了来自温州、厦门、广州、深圳等地的115家企业参展,面积总计342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47%。通过积极参加国际性大型展会,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发展的最新变化和新需求,使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与国际主流趋势保持一致,全面提升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国际化、区域化、品牌化发展成效显著。第二十一届WOF温州国际眼镜展依托得天独厚的眼镜产业资源,积极推进贸易发展,吸引众多全球海外专业采购商到场,行业关注度和国际影响力显著上升;首届台州国际眼镜展以“采购源头工厂”为主题,将台州当地眼镜产业特色串联全球贸易,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在往年的基础上,2023厦门国际眼镜展参展品牌、产品的数量与风格更加丰富,构筑起“多元、时尚、国际、专业”的一体化体系,掀起品牌共振热潮。
第三十四届中国国际眼镜业展览会
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眼镜业展
专业化、细分化需求持续旺盛。第二十三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七届眼视光西湖论坛、2023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等一批产业链高度聚集的大规模专业会议备受瞩目,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前沿研究成果,促进理论和技术创新;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国视光万里行在主题探索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持续发力,针对性地解决中小眼镜零售企业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融合、协同、跨界、创新成为新常态。第三十一届香港国际眼镜展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展览模式“展览+(Exhibition+)”,以个性化定制眼镜、儿童视野、智能眼镜、可再生眼镜为亮点,引领国际前沿发展趋势和产业升级的新动向;首届深圳眼镜时尚周整合时尚潮流、视光艺术、未来科技等跨界元素,通过举办展会、设计大赛、行业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沉浸式、互动式、全景式展现深圳眼镜的硬核实力和独特魅力,助力深圳加快打造国际新锐时尚之都。
展会对推动经济的作用毋庸置疑,“面对面”仍是一切商业活动的根本。相信在未来,中国眼镜行业也将继续带着信心和希望,以更高的数字化、品牌化及专业化姿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为新经济发展和文化经贸交流搭建更高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