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来琵琶形制的改良研究

2024-04-29 14:53:51徐飞菲
当代音乐 2024年2期
关键词:改良明代

徐飞菲

[关键词]曲项琵琶;琵琶形制;明代;改良

自琵琶从西域传人后,琵琶的形制在每一历史时期都在发生变化,改良时间线贯穿秦、汉、魏晋、唐再到明、清、民国等时期。本文将探究琵琶形制改良对演奏方式、演奏技巧等方面产生的变化和调整,希望有助于促进现代琵琶乐器改良的进一步提升和琵琶音乐的长远发展。

一、曲项琵琶的发展概况

琵琶在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由西域“曲项琵琶”与汉族元素、中原文化进行融合后改良而来的。

最初,曲项琵琶是在东晋时期由波斯经新疆、甘肃一带流人中原,其形制与本土琵琶相比,最明显的特征为曲项、半梨形匣式音箱,有相把位但没有品位,横抱弹奏;而本土琵琶的外形则是直柄、圆形音箱,没有相把位但有十二个品位,竖抱弹奏,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阮乐器。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所有弹拨乐器都统称为“琵琶”,本土琵琶称为“秦琵琶”,曲项琵琶被称为“胡琵琶”,具体还分为用拨子弹奏的四弦琵琶和由印度传人的用手指弹奏的五弦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还是所有鲁特琴族弹拨乐器的总称。在这些弹拨琵琶中,四弦曲项琵琶发展得最好,逐渐取代了本土秦琵琶的地位,居于乐部首位。自此之后,琵琶便成了曲项琵琶的专称,秦琵琶则因文人阮咸善弹奏此乐器并对其进行改良,被后人命名为“阮咸”或“阮”。

在唐朝时期,曲项琵琶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无论是在宫廷还是民间,琵琶都是不可或缺的主奏乐器。其演奏技法和形制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演奏上最突出的变化是由原来的横抱弹奏改为竖抱弹奏,用手指弹奏逐渐取代了拨子弹奏,但拨子弹奏的方法并未完全消失:琵琶的形制在梨形外形基础上,将琴身腹部位置加宽,开有一对月牙形状的音孔,根据阮的形制增加了品位,变为四相十二品。

明代以后,琵琶的外观基本定型。音箱由最开始传人的半梨形匣式音箱完全转变为半梨形音箱,材质从原来的整个琴身统一木材转变为背板采用硬木,面板采用偏软木质,品选用竹制,自此琵琶的音色完全与阮的音色区分开。

通过上述对于曲项琵琶传人中国后的形制变化的梳理可以发现,曲项琵琶自西域传人后借鉴了本土乐器的形制进行改良,使其更符合中国本土音乐的演奏形式,并在一代代的传承改良后,最终形成现代琵琶的雏形。

二、明代以来琵琶形制的流变

如果说唐朝是琵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那么明清时期就是琵琶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琵琶的形制、演奏方式在这个时期基本趋于稳定。虽然从总体上来说琵琶的外形已经被同化,但仍有不少制作精良、形制有异的琵琶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出进一步的改良。根据沈正国教授梳理的明、清、民国琵琶,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琵琶形制的变化①,下文将对早期的琵琶样式发生的变化进行逐一梳理,以更加明晰琵琶未来的改良发展道路。

(一)明代四相十品琵琶

明代四相十品琵琶是由杨大钧、杨宝元收藏,其形制主要遗留了唐代琵琶的样式,在面板上留有具有唐代琵琶色彩的月牙形音孔,且保留了明代最重要的“十品”特征。覆手宽大,背板扁平,与现代所见的琵琶背板弧度略有差别。从四相十品这一特征可以看出,虽形制仍偏向唐朝,但也符合明代的乐曲和演奏技巧的需要。

(二)明代蝙蝠首牙雕琵琶

现今藏址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此琴保留了明代特征的四相十品,但代表唐朝琵琶的面板上的月牙音孔已不见踪迹,由此可见琵琶的形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此琴琴高94cm、琴宽25.3cm,琴首为如意蝙蝠样式,背部由120块六边形象牙饰片镶嵌,每一块上都刻有与好运、多福等有关的图腾,因此有学者推断此象牙琵琶在当时应为婚礼礼物,而非日常用琴。

(三)清代张伯年款琵琶

该琴最出名的特征是白牛角制的琴首搭配上象牙浮雕的弦轴。在2011年时,沈正国教授对该琴进行品鉴,鉴定其背板为白酸枝,学名奥氏黄檀。此琴的音位排列为四相十品,保留明清特征,保留了传统琵琶的韵味。

(四)民国卫仲乐用琵琶

这把琵琶为卫祖光先生收藏,制作于20世纪30年代,琴高100cm、琴宽31.5cm,琴头为如意式蝙蝠图,酸枝木背板,泡桐面板。早期该琴为四相十三品,但在卫先生晚年演奏时已演变为六相二十四品。

需说明的是琵琶音位排列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将原琵琶的四相十三品逐渐改良成如今所流行的六相二十四品。

自唐朝以來琵琶在宫廷乐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成为礼乐伴奏必不可少的一个乐器。据《元史卷七十一·志二十二·礼乐五》记载:“宴乐之器……琵琶,制以木,曲首,长颈,四轸,颈有品、阔面,四弦,面饰杂花。”文中提到琵琶为宴乐之器。“曲首”可以看出在元明时期琵琶还是保持曲项琵琶的外观,不过从上述琵琶流变案例可以看出明代以后的琵琶与唐朝琵琶相比有几处明显不同:梨形音箱变得更窄、更加修长,面板不再有月牙型音孔,而是将音孔藏于覆手后面,逐渐用指弹取代拨子,颈部变长,四相改良为六相,品位的数量也逐步增多。

三、形制的变化对演奏方式的影响

在唐朝以前,曲项琵琶琴宽较宽,颈短而腹大,四弦四柱,因此采用横抱或斜向下持琴的弹奏形式。唐朝至明清时期是曲项琵琶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段,这时期的主要变革有以下这几点:四柱变多柱,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时代的音乐乐曲,原本琴上的四柱所能弹出的音已经不足以表现乐曲内容,不能表达更加复杂的音乐,所以曲项琵琶借鉴本土琵琶的特征,增加了音柱,进而增加了能够演奏出来的音的数量,到明朝时“柱”已经演变为“相”和“品”两个部分。琴身由矮胖变高瘦,原本的曲项琵琶琴颈较短,下半琴身比较宽大,但由于音柱的增加,品位逐渐排列至琴的下半身,演奏者左手难以按到下半琴身的品位,演奏难度加大,使琵琶的形制发生变革。而曲项琵琶的琴颈加长,增加了音柱排列的数量,琴腹变窄,解决了按品困难的问题。横抱变竖抱,由于音柱的增多,加剧了左手演奏的压力,横抱的姿势又将琴的大部分重量加持在了左手手臂,因此将琴竖起来抱就变成了更合适的持琴姿势。演奏者双腿微张,将琴竖放在两腿之上,琴背板贴在小腹处,左手大指抵住琴颈与琴身交界处,右手落在琴弦弹奏的位置,将琵琶整体怀抱在身前。竖抱的姿势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左手的活动范围,让左手能够自由在琴身上游走,增加了乐曲演奏的多样性。拨子变指弹,最早琵琶使用的琴弦是用动物的皮、肠或者筋作为原材料,此种材料制成的琴弦质地偏硬,适合用拨子来弹奏,后来人们发觉丝线更加柔软且有弹性,便用丝线取代了动物皮制成的弦,且丝线柔软的特点为手指弹奏提供了可能性。指弹的出现大大改进了右手演奏技法,从单一的只能拨奏,发展到可以使用五个手指共同参与弹奏,丰富了指法,创造出琵琶乐器特有的轮指、勾搭等新指法,大大提升了琵琶音乐的表现力。

民国是琵琶形制的又一重大变革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变化是由刘天华先生提出品相排列要以十二平均律为标准。明清时期的琵琶音柱排列基本都以四相十品、四相十二品居多,这种排列方式产生了两个特殊品位:第七品和第十一品。这两个品位发出的音是偏离现在我们常见的标准音的,第七品发出的是4的3/4音,即比4偏高3/4度;第十一品发出的是7的3/4音,此两音名为中立音。由于这两个特殊音位的限制,导致传统琵琶只能够演奏D调乐曲,不能够进行自由转调。刘天华先生针对这一现象,选择在六和七品中间增加一个品,变成四相十三品,打破中立音的位置关系,去除中立音,使琵琶音柱排列完全符合十二平均律,后又进一步增加了相把位和品位数量,最终将琵琶的音柱排列定型在六相二十四品,有效音域也扩大到将近四个八度。

四、地域对琵琶形制的影响

在琵琶的长期发展演变和实践演出中,出现了不同地域下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几个较典型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琵琶种类,如福建南音琵琶、苏州弹词和弦索乐等。这几个地方的琵琶依托不同地域人文和自然条件而呈现出乐器制作的革新,因此琵琶的形制、弹法等也显现出一些具体的差异。

福建南音流行于闽南、台湾等地区,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种。福建南音琵琶也属于曲项琵琶,相比于中原地区,曲项琵琶传人南方的时间稍晚,因此曲项琵琶的形制已经有过变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外形的改变。从侧面看,琴颈与琴身呈现曲线状;从正面看,琴外观呈梨形,琴颈窄,琴腹扁,长颈曲首,覆手较之现代琵琶偏大,山口偏高,琴面板两次开有两个月牙形“凤眼”,与唐朝琵琶相似,多为四相九品或十品。第二,材质的改变。琴身一般采用珍贵木材,山口和琴轴用红木、牛角、兽骨偏多,面板为桐木,持琴姿势改变,南音琵琶承袭了宋朝的斜向左上抱琴,弹奏方式主要为指弹。

另外,南音琵琶的按弦方式与现代琵琶有所不同,这也是南音琵琶的特色之一。通常情况下,按弦只使用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偶尔也会用到大拇指,但中指和小指是不能使用的。因此,相较于现代琵琶,南音琵琶左手技巧并不多,只有按音和带起两种指法。南音琵琶右手技法上与现代琵琶差异较大的是轮指,在南音琵琶中叫落指。一般所熟知的轮指指法顺序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依次弹出,但南音琵琶的落指顺序则是从小指先开始,然后是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收尾,其弹奏方式与现代琵琶中的反轮基本相似。南音琵琶在定弦上也与现代琵琶有所区别,它的定弦比现代琵琶高一个纯四度。现代琵琶的一般定弦为A、d、e、a,那么南音琵琶的定弦则是d、g、a、d1。

苏州弹词是主要流行江苏南部特别是苏州地区、上海、浙江等周边城市的一种曲艺。苏州弹词中的琵琶主要起伴奏作用,通常常见的伴奏乐器还有三弦。三弦弹奏骨干音,琵琶在此基础上加花演奏并配合唱腔起伏。在最早期弹词中使用的是四相十三品琵琶,但随着时代发展,现在也基本使用六相二十四品的现代琵琶,演奏技法也与现代琵琶类似,只不过更强调推拉弦和吟揉的技法,配合唱腔呈现更好的演出效果。如今的苏州弹词中四相十三品与六相二十四品琵琶都仍有在使用,与独奏琵琶相比,弹词中使用的琵琶会更加轻巧,便于携带,且较轻的重量能够让演奏者减轻负担。苏州弹词有固定的曲调,符合中国五声调式,演出时会使用如意琴首样式的四相十三品琵琶。因此为更符合评弹的古典美,在苏州弹词里琵琶为伴奏乐器,不必过于突出琴声,演奏者一般都不会佩戴假指甲,而是直接用真指甲弹奏,弹奏出的音乐轻柔而朦胧。

弦索乐则是流行于山东地区的丝弦乐种,乐队由琵琶、三弦、筝和胡琴组成。琵琶在弦索乐队中发挥骨干音的作用,作为主奏乐器存在,通常使用四相十三品琵琶,定弦相较于现代琵琶更加丰富多变,因此琵琶在弦索乐中的音域拓宽,更加灵活。

总而言之,不同地域的人文环境和地理因素影响着琵琶形制、音域及演奏技法上的发展,也因此形成了各个地域的地方特色乐种,丰富了我国的地方文化内涵和琵琶多样的表现形式,促进了地方音乐的延续和传承。

五、当代琵琶的革新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琵琶改进为指弹后,演奏者通常是使用真指甲演奏,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指甲磨损导致琵琶音色不佳,或因大量弹奏而致使指甲断裂受伤,虽也有采取保护措施但效果微乎其微。1956年,生产了一款材质为赛璐珞的假指甲,其目的是保护指甲,减少与琴弦的摩擦。但由于当时演奏家还是偏向使用真指甲演奏,所以本身的指甲就有长度,导致假指甲与真指甲并不能完全贴合,演奏时容易出现杂音和假指甲脱落的情况。因此演奏者只有平时练习时才佩戴假指甲用于保护,以保证演出使用真指甲时不会出现意外情况。直至1958年,经过专家的研究和实践后做出了一个历史性改革,剪掉真指甲,直接佩戴假指甲演奏,并称其为“义甲”。此阶段的义甲已经能与本身指甲高度贴合,缠上胶布后基本与真指甲一样,且保证了演奏音色的统一,不会因为个人指甲的原因出现音色不均,且灵敏度也与真指甲无异,自此之后义甲逐渐取代了真指甲。

最早的琵琶琴弦是用动物的皮、肠或筋经过加工制成,其特点是坚硬、弹力不足,须借助拨子来使琴弦发音,后来逐渐用丝弦取代了皮弦,丝弦更加柔软富有弹性,音色得到大幅改善,推动了琵琶由拨子弹奏向指弹发展,是琵琶音乐发展的重要进程,丝弦一直沿用至20世纪。曾有人提出可以用金属弦代替丝弦,但由于对真指甲磨损大于丝弦而告终,直至义甲的出现,让金属弦变成可能。起初尝试铜弦缠钢丝的制作方法,但发出的声音很散,没有共鸣。后又尝试用银丝缠弦,虽然音色得到了改善,但是银丝价格较贵,且琴弦属于消耗品,因此并没有得到大众认可。最后又寻找能够代替银丝的材料,终于找到一种名叫德合金的材料,发出的音响共鸣能够达到演奏的标准。1960年,在上海的一次琵琶专业会议上,专家研究讨论决定采用金属弦取代絲弦,进而市面上的琵琶陆续都开始采用金属弦作为标准用弦。1970年初,又出现一种尼龙缠钢丝的琴弦面世,其音色相比起丝弦多一分穿透力,相比起金属弦又多了一些柔美,成为琵琶演奏者更青睐的琴弦。

直至今日,琵琶的琴弦一般是一弦使用钢丝弦,不缠绕尼龙弦,这样会使一弦音色更加明亮通透,而二、三、四则是使用钢丝尼龙缠弦,会使低音更加饱满柔美。琵琶弦的改革使琵琶的音色得到了质的飞跃,演奏乐曲也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情感内涵,传递给观众美的享受。

结语

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的代表之一,其演奏和艺术形式在我国民族乐器中都独具特色。本文梳理了自曲项琵琶传人我国历经了唐朝第一次琵琶艺术的发展高峰及随着历史发展,琵琶不断汉化,至明清时期经历了第二次发展高峰,琵琶的形制及演奏方式、技法等都发生了明显改变,已经相当符合汉族音乐的演奏风格:民国之后又对琵琶的形制又进行了更大的革新,使其更符合科学的排列,能够适应各个调式调性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琵琶艺术走向国际音乐舞台。

猜你喜欢
改良明代
蓬溪县主要中低产田土类型及其改良途径
论明代宾礼制度下的礼乐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5:01:57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57:32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古代文明(2016年4期)2016-11-14 23:06:21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古代文明(2016年4期)2016-11-14 22:57:04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19:10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52:09
中国传统戏剧与现代舞台手段的碰撞与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31:21
浅析钢管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之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