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兵兵
目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畜牧业也愈加重视,养殖安全受到广泛关注。养殖动物极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对这些疾病处理不及时,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一些染病的动物肉品出现在市场,从而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效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可以保护畜禽的健康成长,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保障广大基层畜牧养殖者的切身利益,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进步。
目前,基层畜牧业中的兽医不仅仅需要“疗疫”,更需要在“防疫”方面做出贡献,即通过合理的防疫宣传切实提高动物日常防疫水平,并对所养家畜实施防控,使其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对此,应该对当地的带病体状况进行可控监测,如虫害或是蚊蝇等。同时,不仅仅是兽医本身,更应该呼吁政府加强对畜牧业防疫工作的重视,从而使得专业兽医所掌握的知识与当地相关政策进行结合,打造出完善的基层畜牧动物防疫措施,以促进当地畜牧业防疫水平与逐步增长的畜牧业需求相结合,使得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措施得到升级。
一、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重点
1、有关动物疫病的监测
基层畜牧兽医必须将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作为一项工作要点,真实有效的动物疫病情况监测,除了能够确保整个畜牧养殖保持无疫情的状态,更能够为动物的成长营造健康良好的环境,为养殖户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基层畜牧兽医需要对所在地的畜牧养殖场的分布情况、养殖规模、养殖品种及数量做到全面掌握,并通过实地考察,加深与养殖户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养殖户的日常工作状态,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给出针对性的改善意见,将动物发生疫病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畜牧兽医还需要通过动物疫病危害知识的宣讲,让养殖户牢固树立及时上报养殖疫情的观念,一旦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动物出现异样情况,就要及时上报至兽医站,不可私自处理,而需要等畜牧兽医来对出现的异样情况进行诊断后,按照标准规范的动物疫病处置流程做好消毒杀菌等工作。
2、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
基层畜牧兽医要想动物疫病防治取得突出成效,首先就需要获得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因此,基层畜牧兽医单位需要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年度工作要点之一,尽可能地为兽医人员创造更为有利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条件。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养殖群体,了解曾经发生的动物传染性疾病、疾病流行的状态以及养殖户对于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情况,并将这些情况进行书面汇总,计划完善地向畜牧养殖主管部门申请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为动物疫病的防治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动物疫病防控环境。
3、有关动物的常规检查及疫病防控
畜牧养殖规模的逐步增大,在为养殖户创造更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养殖户带来了各类动物传染性疾病暴发的风险。结合曾发生的动物传染性疾病案例来看,当前的动物疫病已经出现了新型的流行特点,如动物疫病的输入风险大为提升,疫病发生时常表现出较强的突发性、混合性以及叠加性,患病动物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更为复杂,这些无疑为畜牧兽医人员带来了工作挑战。所以,要想有效对抗复杂的动物疫病工作阻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就需要更为积极主动地对各类动物疾病展开深入探讨及细致研究,一方面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将动物的抗病力进行提升,另一方面还需要发动养殖户规范养殖管理,通过与养殖户的密切联系,掌握在特定环境以及特定条件下动物发生疫病的一般规律。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地为动物进行临床检查,对动物体内的抗体达标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传染性疾病风险,就需要立即为养殖户提供针对性的疫病防控方案,并对养殖户的防控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
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开展的重要性
1、有利于及时监测和防控动物疫病
现阶段,基层畜牧养殖场无论是养殖规模、养殖密度还是养殖种类与之前相比都呈现出了明显增长的趋势,但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动物疫病,那么就会造成较大的养殖损失,甚至还有可能直接威胁养殖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基层畜牧兽医站应加大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力度,将畜禽可能发生疫病的概率降到最低,实时监测畜禽生长发育情况,同时也要分析好当地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确保畜牧兽医防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具体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基层畜牧兽医站应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排查各个畜禽养殖场,通过数据调查与分析的方式了解养殖场的疫病情况,对于存在的疫病隐患要及时上报,经过多方分析后找出最适宜的解决方法,将疫病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2、有利于提升动物防疫的效率
通常来讲,动物疫病都有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再加上养殖场的养殖密度较大,所以发生疫病将会在极短时间内大规模传播,因此要加强防疫技术的应用,从而提升防疫工作开展的效率。通过实施有效的防疫技术,能够挖掘畜禽养殖过程中潜在的传染源,应体现出动物疫病传播的周期性特点,这样才能够避免发生季节性疫病。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人员,应注重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加强业务经验的积累,确保在动物疫病暴发周期前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使疫苗保护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而降低动物出现疫病的概率。
3、有利于减少人们患病风险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技术的应用不仅涉及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也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动物健康发育生长,通过开展合理的动物防疫工作有利于养殖人员良好把握动物生长情况,从而减少动物疫病,并在此基础上避免养殖人员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能够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从而有效抑制一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此外,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也能够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一些人畜共患病会通过空气、水源以及食物传播,若是人们使用了带有病菌的水资源或肉制品,那么就会增加疫病感染的风险。但通过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便可以降低人们的患病风险,减少疫病的传播率,为人们饮食安全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长远发展,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
4、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畜牧产品
现阶段,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肉制品、蛋奶类产品均来自畜牧产业,所以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通过开展动物防疫工作能够为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不断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从而维护人们的食品安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基层畜牧兽医检疫技术
基层畜牧兽医检疫技术是指在农村畜牧业生产中,为保护畜禽健康和减少疾病传播,进行的一系列检测、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疾病的扩散,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具体的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疾病诊断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对畜禽的疾病进行诊断,包括对病情、病因和症状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病情观察: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仔细观察畜禽的病情,包括病程、症状、体温、食欲、精神等方面,以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②病因分析: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对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包括病原体、环境、饲养管理等方面,以确定疾病的发生原因。③诊断确认: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根据病情观察和病因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对疾病进行诊断确认,以确保诊断正确性。④制定治疗方案: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治疗等方面,以促进畜禽的康复。
2、病原体检测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是负责对畜禽疾病进行检疫的重要人员之一。他们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①健康状况: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对养殖的畜禽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包括是否有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等。②疫苗接种情况: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检查养殖的畜禽是否已接种相应的疫苗,以及疫苗接种的时间和方法是否正确。③病原体检测: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对畜禽进行病原体检测,以发现是否携带病原体,以及病原体的种类和严重程度。④检疫证明: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核查引进畜禽的检疫证明,确保其合法合规。
3、疾病控制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对疾病进行控制,包括对疫区畜禽进行隔离、消毒等,以及对疫情进行监测和报告。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疫区隔离: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对疫区畜禽进行隔离,禁止其与非疫区畜禽接触,以防止疫病传播。②消毒措施: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对疫区进行消毒,包括饲料、饮水、养殖场等方面,以杀死病原体,减少疫情传播。③监测和报告: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对疫情进行监测和报告,包括疫情的发展趋势、范围、严重程度等方面,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疫病预防
对于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来说,监测和预测疫病的流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以下是几个与此相关的建议:①加强动物疫病监测:畜牧兽医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动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报告疑似疫病病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②建立疫病预警机制:畜牧兽医人员可以利用疫病监测数据,建立疫病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以便采取预防措施。③加强饲养管理:应协助养殖人员加强对畜禽饲养环境和饲料的管理,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减少疫情发生的可能性。④推广疫苗接种:畜牧兽医人员应当积极推广疫苗接种,提高畜禽免疫力,减少疫病发生的风险。同时,也应当注意疫苗的存储和使用,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四、提高基层动物防疫效率的相关策略
1、完善保障机制
完善的保障机制可以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得以有序地开展,促使各项防疫工作得以落实执行,这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方面要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度,加大对防疫工作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保障防疫技术的应用,使基层防疫部门的疾病防控工作、科研工作等得以顺利开展;其次,要落实基层动物防疫站的各项基础设施,通过完善的设施保障机制,使基层动物防疫站的硬件设施,可以为动物防疫技术应用提供基础和保障,使动物防疫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最后,还要加强各种保障制度的建设,比如疫苗的相关保障制度、防疫工作的应急制度等。
2、提高防疫人员整体素质
目前,人才是制约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因素。有了人才,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此,畜牧业的职能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人才的投入与培养。第一,要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采取定期培训和现场教学的方式,由相关部门派遣专家到基层进行技术讲座和现场演示,从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经验等方面对基层人员进行面对面地讲解和传授,并结合重点和常见问题,对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问题能够有效地解决;第二,保证人才的持续供应:相关部门可以利用高校资源与高校合作加大畜牧工作人员的招生与培养,利用网络资源加大宣传,扩大畜牧专业招生范围,保证人员的持续供应;第三,建立人员考核制度:在人员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就要严格要求,所有人都要持证上岗,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防疫工作人员。采取线上线下不断学习的模式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然后采用定期考核的方法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关注防疫技术指导,及时监督动物疫情
在基层动物防疫技术应用的实践中,其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和整体性,防疫人员要关联具体情况和防疫需求进行动态整合。要想真正增强畜牧行业主体的防范意识,应该关注防疫工作指导,对防疫单位的主体职责进行明确,结合区域中动物交易的基本情况和养殖规模开展顶层规划工作,明确针对性的动物防疫目标。把考核管理当作基本依托,组织防疫工作者真正落实本职工作,基于防疫人员的岗位内容进行具体安排,调动防疫工作者的使命感,让防疫工作者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提高防疫工作者对防疫工作的认知。结合动物疫病的防治政策与方针,大力宣传和推广,让畜牧行业的相关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动物疫病防范意识,构建全员参与动物防疫工作的良好局面。在动物疫情的监督上,相关人员要监测风险较高的区域,组织巡视人员利用拍摄录像等方式掌握动物疫情的发展,排查动物养殖与加工场所的疫病风险,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对动物疫情的信息进行汇报和总结,落实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并且处理动物疫情监督不及时的问题,健全现有的网络环境,记录动物引种的信息、动物饲养的信息、动物屠宰和动物交易的信息,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研究动物疫病风险,让养殖行业的管理主体具备一定动物防疫能力。之后,有计划性地进行动物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合理研判动物疫情的变化趋势,关注疫苗的接种和疫情的防范,降低动物疫病的出现率。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目前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其发展情况仍然乐观。基层兽医应当积极地提升自己的相关技术,并通过技术手段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展基层畜牧动物防疫工作,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应当依据行业发展趋势制定适宜的动物防疫策略,并在措施方面有所创新,从而不断促进行业进步,促进畜牧业向高水平、高质量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111300辽宁省灯塔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