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吉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目前被划归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病进程较为缓慢,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该种疾病会造成牛全身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病变,严重威胁到牛群的正常生长,并且该种疾病也会导致多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失败。目前由于该种疾病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发生流行之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和扑杀无害化处理,并加强疫苗免疫接种,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防治措施,希望对更好地提高该类疾病的防治成效有一定帮助。
一、流行病学
1、病原学特征
牛结节性皮肤病毒(Bovine papular stomatitis virus,BPSV)是一种属于痘病毒科(Papillomaviridae)山羊痘病毒属病毒,可以引起牛群中的结节性皮肤病。目前对BPSV的血清分型较少报道,但研究发现BPSV有多种血清型,其中主要包括A、B和C三个血清型。这些血清型的存在可能与不同地理区域牛群中的BPSV株系有关。BPSV是一种非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具有典型的病毒颗粒形态。它的病毒颗粒直径约50~60nm,具有一种伪腺病毒颗粒的外形,表面有突起的结构。研究还显示BPSV的病毒颗粒呈圆球状,直径约为55~70nm。BPSV在外部环境中相对稳定,可以在温度较低和干燥的条件下长时间存活。这使得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病毒可能具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使得宿主的免疫系统难以有效清除病毒。这可能涉及病毒的抗原变异和免疫抑制。
2、致病机理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毒(BPSV)引起的,其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BPSV首先感染牛的皮肤和粘膜组织,通过复制和扩散导致皮肤病变。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共用饲料和使用污染的工具等途径传播给其他牛只。BPSV感染可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这可能使宿主更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体,同时减弱了对病毒本身的抵抗能力。病毒感染之后引起的细胞病理学变化包括细胞浸润、溃疡形成、细胞核内包涵体形成等。这些变化可能直接导致病变的形成和发展。同时BPSV感染会引起宿主的炎症反应,包括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和渗出等。这些炎症反应可能是机体对抗病毒感染的一种保护机制,但也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病变。
3、流行特点
牛结节性皮肤病毒主要源自感染了BPSV的牛只。感染的牛只可以是患病牛或带毒牛,它们携带病毒释放到环境中,成为传染源。病毒可通过体液分泌物,如唾液、泪液和病变皮肤分泌物等,进行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而传播,包括与患者牛或带毒者牛的密切接触。传播途径包括牛只间的亲密接触(如舔、咬等)、共同饮水源、共同食用受污染的饲料或草料、共用饮水设备等。另外,较为罕见的传播途径还包括昆虫叮咬和污染的物体(如工具、器械)的间接传播。结节性皮肤病毒可以感染所有年龄和品种的牛只,具体易感群体包括犊牛、青年的肉牛和奶牛,因为它们的免疫系统可能没有完全发育或发育不足,易受感染。此外,牛群的免疫状态、饲养环境和卫生条件也会影响病毒传播和易感性。牛结节性皮肤病在全年都有可能发生,但在暖季节(春季和夏季)更为常见。在有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的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例发生率相对较高。疫情多呈散发性或局部暴发,尤其在饲养密集的牛群中易发生。重度感染的牛可能病程较长,而轻度感染或暂时感染者可自愈。但应注意,即使牛出现明显症状表现,也可能存在无症状感染牛只。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是指从病毒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对于牛结节性皮肤病,大部分患牛的潜伏期为5~10天,但在某些情况下潜伏期可长达14天。在潜伏期内,患牛并无明显的病症,但病毒已进入其体内并开始繁殖,患牛可能成为传播病毒的源头。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经过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持续约1~3天,这个阶段牛的体温可能略有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39.5℃。出现皮肤病变的初始病灶可见于皮肤黏膜交界处,通常为红色小结节或斑块,直径约为2~10mm。急性阶段持续约1~2周,这个阶段病情加重,病变范围扩大,患牛体温升高,精神状态下降。皮肤病变为明显的结节,直径可达1~2cm。结节表面可能覆盖有黏液、渗出物或血液。患牛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性症状。恢复阶段持续约2~3周,这个阶段病情逐渐好转,患牛的体温恢复正常,皮肤病变逐渐愈合,结节逐渐变小或消退。然而,病变完全消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三、病理学变化
病死牛体表上通常可见到多个大小不一的结节病变,这些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0.5~3.0cm。病变通常具有突起和凹陷的特征,质地硬实,表面覆盖着坚硬的皮肤。病变可以出现在颈部、背部、臀部、四肢等处。病变周围的结缔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可能会出现纤维化和增生。病变区域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包括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扩张。在病变细胞中,细胞核内可能可见到包涵体的存在。这些包涵体可能与病毒复制和感染有关。严重病例中,病变可能会发展成溃疡,伴有坏死和溃疡边缘的炎症反应。
四、疾病诊断
1、实验室诊断
①病毒分离鉴定
牛结节性皮肤病毒(BPSV)的分离和鉴定是通过对患有结节性皮肤病的牛体内的病变组织样本进行实验室操作来完成的。从病死或感染的牛体中选择具有典型病变的皮肤组织样本。最常用的样本包括结节病变组织或者皮肤切片标本。将采集的样品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污染其他杂质。然后,将样品切割成较小的块并储存在合适的容器中,通常是含有抗生素的液体培养基。将样品块接种到细胞培养物中,如牛胚纤维细胞。保持培养物在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条件下,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一旦病毒感染了细胞,它会开始复制和扩散。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病理学变化和病原体复制的证据,可以确定病毒是否存在。对分离的病毒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等。如果成功分离到BPSV,则可以观察到典型的病毒形态和特征,并且确认病毒的存在和鉴定。
②病毒中和试验
从待检牛的颈静脉或尾静脉采集2~5mL的静脉血样。注意确保采血过程的无菌和无血凝块。将采集到的血样经离心分离得到血清。离心过程应保持在室温下,离心速度根据离心机的规格而定。将待测血清与已知含有BPSV的抗原混合,使其发生反应。可以采用微量板、管式试剂盒或凝胶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反应。将混合的血清和抗原孵育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一般为37℃,孵育时间根据试剂盒说明来定)。根据试剂盒上的指示,观察孵育后反应的结果。一般结果可通过目测或测定光密度来判定。结果的判断通常基于病毒中和试验的原理。在病毒中和试验中,如果待测血清中存在与BPSV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抗体,抗体将中和抗原并阻止其对细胞的感染。如果试验中存在中和作用,且中和的程度足够明显,即可判定为阳性反应,表示待测牛体内存在BPSV抗体,说明牛曾经感染过BPSV。如果试验中没有明显的中和作用,即抗体与抗原没有结合,或中和程度不足以阻止抗原对细胞的感染,可判定为阴性反应,表示待测牛体内缺乏BPSV特异性抗体,没有感染BPSV。
2、鉴别诊断
①与牛疱疹病毒病的鉴别诊断
牛结节性皮肤病和牛疱疹病毒病在一些症状上可能相似,但在病原体和传播方式上有所不同。相似症状是两种疾病都表现为牛体出现皮肤病变,如结节、溃疡、水疱等。患病的牛常常会出现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不同之处在于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毒(BPSV)引起的,而牛疱疹病毒病则是由牛疱疹病毒(BHV)引起的。因此,通过分离和鉴定病原体,可以明确诊断。牛结节性皮肤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污染的环境传播,而牛疱疹病毒病则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皮肤病变多为结节性或溃疡性,而牛疱疹病毒病则表现为水疱、溃疡和颅内出血等特征。
②与伪牛痘的鉴别诊断
牛结节性皮肤病和伪牛痘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皮肤疾病,它们在临床症状上有一些相似之处。牛结节性皮肤病和伪牛痘都会引起牛身上的病变,如结节、疱疹、溃疡等。这些病变通常出现在牛的头部、颈部、腹部和乳房周围。两种疾病的病程都较长,通常持续数周到数个月。牛结节性皮肤病和伪牛痘都是高度传染的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或污染的物体传播给其他牛只。鉴别诊断关键点是牛结节性皮肤病由牛结节性皮肤病毒(Bovine papular stomatitis virus,BPSV)引起,而伪牛痘由伪牛痘病毒(Pseudocowpox virus)引起。通过相关的病原学检测,如病毒分离或基因测序,可以明确病原体。虽然两种疾病在临床症状上相似,但有些细节可能有所不同。比如,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变可能更多地表现为结节,而伪牛痘的病变通常较为浅表,类似于水疱或溃疡。此外,伪牛痘的病变可能出现在牛的乳头、乳房和口腔黏膜等部位。除了病原鉴定外,其他实验室检测方法也可用于鉴别诊断。例如,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牛体内是否存在特异性抗体,以判断是否感染了相关病毒。
五、疫情处置
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和农业部对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的相关规定,要执行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快速报告制度,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症状,应该立即向所在地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或者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报告,并按照可疑疫情疑似疫情确诊疫情的程序认定疫情。接到可疑疫情报告之后,县级以上的动医病防控机构应该立即委派中级以上的技术人员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诊断,当符合牛结节性皮肤病典型临床症状的,可以判定为可疑病例,及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对于可疑样品经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经认可的实验室检测出牛结节性皮肤病毒核酸的,可以判定为疑似病例,并将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及时上报,认定为疑似疫情。疑似病例经过省级动物疫病控制机构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授权的地市级的动物疫病控制机构实验室复检,在病料当中检测到结节性皮肤病毒可以判定为确诊病例。确诊之后,应该对发病养殖场养殖户的动物实施严格的管理,禁止牛只和相关产品饲料和动物物品的转移,并注重做好吸血昆虫的消杀处理,推荐使用2.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对隔离场所内外部环境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坚持每天上午各消毒一次,对经过确诊患有结节性皮肤病毒的牛群进行扑杀封锁隔离。发病养殖场作为疫点进行封锁隔离,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作为疫区,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作为受威胁地区。必要时疫情发生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实行封锁。扑杀销毁疫点当中的所有发病和病原检测为阳性的牛群,并对所有的病死牛、扑杀牛和相关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置。同群病原学检测为阴性的牛群,应该作为假定健康牛群进行隔离养殖,并鼓励集中育肥提前上市销售。对牛的排泄物被病原污染,或者可能被污染的饲料、垫料进行无害化处置。此外要加强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养殖建设场地的严格卫生消毒,推荐使用2%的来苏尔溶液、2~5%的氢氧化钠溶液、10%的漂白粉溶液和10%的生石灰乳。加强对疫区内养殖场、牧场交易市场、屠宰场的监测排查和风险评估。掌握疫情发生流行动态,对检测为阳性的牛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同舍牛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对于疫区实施封锁的还应该设立警示标志,在交通路口设置临时检查站。对于受威胁地区,应该注重做好牛群出入和未经检疫合格牛群、牛皮、精液等产品的针对性管控,对所在地区的养殖场、牧场交易市场、屠宰场进行监测排查,及时掌握疫情发生流行趋势。对于检测为阴性的牛群紧急使用山羊痘疫苗,按照山羊的5倍剂量进行免疫接种。扑杀完成30天内禁止疫情所在县的活牛调出,并注重做好疫情追踪。当疫点疫区内的最后一头牛扑杀或者死亡,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和消毒,30天经疫情发生所在地的上一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所在地县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向发布封锁命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并及时通报毗邻的地区和部门,并做好紧急备案。做好疫情处置全过程的翔实记录,归档处理。
六、预防措施
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要保持牛棚、饲料槽、饮水设备等场所的清洁卫生,每天清理粪便和污物,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对于新引进的牛只,建议进行30天以上的隔离观察,以确保其身体健康并排除携带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减少不同牛之间的直接接触,避免携带病毒的动物与健康牛只的接触,如限制牛只在牧场或放牧过程中的接触,控制牛只之间的交换。部分昆虫可能作为病毒的潜在传播媒介,如食蝇和蚊子等。要定期清除牛棚周围的积水和垃圾,采取防虫措施,减少昆虫数量。疫情发生高峰期,应该做到每周检查牛群的身体状况,包括皮肤病变的观察,若发现异常,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与治疗。提高畜牧养殖户和兽医的认知,加强对牛结节性皮肤病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增强疫病防控的能力。
综上所述,牛结节性皮肤病属于外来引入型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在我国新疆等主要牧区具有极大的暴发流行的趋势。该类疾病在养殖区域内一旦暴发流行,将会对牛群的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要认识到牛结节性皮肤病对牛养殖业所造成的严重挑战,要注重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流行趋势和致病机理,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该立即进行封锁隔离,加强扑杀处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知识的有效宣传和教育,引导养殖户主动了解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熟练地掌握识别和鉴别该种疾病的方法,防止由于结节性皮肤病的传播蔓延,导致大规模的疫情发生。
(作者单位:813599 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黄河乡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