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梭菌性肠炎发病情况与常见预防防治措施

2024-04-29 06:03刘萍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3期
关键词:魏氏梭梭菌肠炎

刘萍

猪魏氏梭菌性肠炎,又称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通常称为仔猪红痢,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零星流行,流行于各省,近年来,该病发生有增多趋势。本病是由于感染猪魏氏梭菌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各年龄猪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深秋和初冬为甚,初生至1周龄仔猪最容易感染该病,随日龄增长,猪发病率下降。魏氏梭菌性肠炎并非常见疾病,但却是突发的疾病,起病时间短暂,有症状时不易治愈,死亡率较高,是危害养殖业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应该引起广大兽药技术人员及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一、魏氏梭菌概述

魏氏梭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它可以通过土壤、河流、湖泊等环境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污水和粪便进入人体。养殖场是魏氏梭菌的主要传播区域,它的血清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A、C、D三种类型,其中A型感染占绝大多数。魏氏梭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大杆菌,可以成单存在或几个连接成一串似腊肠样,表面没有鞭毛而无法移动,在动物体和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均可形成荚膜。直接从动物体中分离得到的魏氏梭菌大多是繁殖体,具有较强的代谢和活性,但是抵抗不良因素能力较弱,极易被害。不良环境下收集到的魏氏梭菌,大多呈芽孢体形态,芽孢在菌体的中部,宽比菌体大,椭圆形,端头狭长中部宽大,似梭形而得名梭菌。芽孢体具有抗外界不良因素,耐热,耐紫外线等特性,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生存几个月,它可以在土壤里生存几年,毒力却没有减弱,对多种消毒剂均不灵敏。

二、发病机理

猪感染魏氏梭菌后,致病菌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2种方式的。第一类为毒素侵袭,魏氏梭菌经口入肠后,首先大量繁殖,繁殖过程中有大量代谢产物生成,这类产品主要是对人体有毒的毒素,能引起肠粘膜损害,使之增粗加厚,在病的中,后期发生脱落,减薄,甚至发生肠穿孔而诱发腹膜炎。一些毒素也可以被吸收到血液中,随着血液流动到身体各处组织细胞,诱发器官功能衰退,甚至发生难以复原的器质性病变。如急性肠炎等。第二种为魏氏梭菌,在繁殖过程中会有大量气体产生,这类气体若是少量,然后可以与肠道内容物混合,排泄方式为粪便,但是,一旦大量生产出来,排出有障碍,大量气泡发生聚集,随后发生融合,诱发肠臌气和腹压增加,病猪以急腹症告终。

三、猪梭菌性肠炎的流行特点

1-3d龄新生仔猪为本病主要侵害对象,一般是因为仔猪吸吮母猪乳头受到病菌污染所致,致使直接接触或吞食病菌致病。随着日龄增长,哺乳仔猪逐渐适应了母乳营养条件,因此其感染概率降低。7d龄以上仔猪一般很少发生。一般情况下,哺乳仔猪不会发生死亡。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仔猪2-4周龄或断乳后发病率亦很高。一般情况下,当饲养环境良好,并且没有其他病原微生物侵入之后,不会对仔猪产生任何影响。但是,就是同窝的仔猪,一旦染上此病,有不同发病率,但是死亡率一般在20-70%之间,有时可达100%。因此,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很可能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此外,母猪的肠道中也常含有这种病菌,并可经粪便排泄至外界,由此造成对其乳头或垫料的污染,只要仔猪吃错了,便可使病菌在空肠中生长和繁殖,且可引起绒毛上皮组织的感染,分泌出大量毒素,由此引起机体组织充血,出血等,甚至构成坏死。因此,该病一旦出现,将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不但仔猪易感此病,而且鸡和兔也易感、牛和其他动物也可感染此病。

四、猪梭菌性肠炎的临床症状

多数猪只为急性症状,且死前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前驱症状。在发病初期,病猪会表现为精神抑郁,食欲下降等现象。病猪的体温一般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且随着病情的恶化会导致全身肌肉发生震颤,发生共济失调和运动障碍;同时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甚至拒绝饮水与进食。症状较重者可引起后肢重度麻痹,只能躺着而不能站立,一直磨牙呻吟,并伴有白沫自口腔排出,肢体作游泳状态,迅速出现死亡,且尸体腹部明显发生胀气。此病多是由于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稽留,呼吸加快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按病程将本病分为4类,也就是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魏氏梭菌为人畜肠道正常菌群,是一种典型条件性致病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导致猪发生魏氏梭菌性肠炎,例如,猪舍内的猪群过密,猪舍内通风条件差,猪舍内卫生,饲料,环境和气候突变,猪舍湿暗、猪群争斗等现象。魏氏梭菌常寄生于大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感染而导致腹泻。魏氏梭菌性肠炎的患病群体以仔猪为主,秋末冬初为高发期,应注意保护。

一是最急性型:病程一般可延续约1-2d。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仔猪出生时体温较高,如果不及时进行降温治疗,很容易造成机体脱水而导致死亡。仔猪在产仔后1d内发生,并常无明显症状,它的整个后躯都沾染了血样稀粪,体质很弱,并且迅速发展到濒危的境地,个别病猪连血痢都没出现,便一头栽倒在地上,昏迷而死。该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但多在寒冷季节发生。二是急性型:病程一般可维持3-4d。患病仔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病初病猪排稀粪,淡红或红棕色,然后成为排米粥状的粪便,并且内部夹杂灰色坏死组织碎片。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的话,会迅速导致猪群中大批感染,并且很快传播开来,最终造成整批猪都会死亡。病猪体质渐瘦,体虚,病程一般只能够持续2d,常于第3d出现死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三是亚急性型,病程一般可维持5-7d。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体温升高,有时突然倒地而死。病猪出现持续腹泻,前期排软粪,为黄褐色或淡黄色,晚期转变为排泄液状粪便,并且内部夹杂坏死组织碎片出现脱水现象,体质重度消瘦,常于5-7d出现死亡。如果是没有及时治疗或防治措施不当,会出现大批死亡情况。四是慢性型,病程一般可在7d以上。病猪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正常或略高,精神沉郁,有时伴有呕吐,排白色水样稀便,并且伴随着呼吸困难。病猪呈间歇性或持续性拉稀,排黄色和灰色粪,糊状,并抑制生长发育,体质消瘦,衰竭,数周后出现死亡现象。

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

这种疾病可能会随着流行的特点而改变、临床症状等作了初诊,如需诊断,须通过实验室检查,若检测到仔猪肠道中有C型产气荚膜梭菌所产毒素,就可以诊断出出现了此病。

六、诊断鉴别

魏氏梭菌性肠炎多发生于七日龄以下仔猪,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拉红色稀便、病程短暂等。魏氏梭菌性肠炎的症状和大肠杆菌病类似,而解剖检查显示,魏氏梭菌病肠内出血明显,空肠段明显。魏氏梭菌性肠炎和炭疽病均为急性发病,腹部显著膨大。但是炭疽病往往具有败血性症状,此外,还可进行细菌学检查加以区别。魏氏梭菌性肠炎和肉毒梭菌中毒症均为突发,急性死亡。而魏氏梭菌病的腹部则显着扩张。魏氏梭菌常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肺炎克雷伯氏菌,巴氏杆菌等、沙门氏菌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还可单独感染。常用的方法有组织抹片镜检,分离培养等、通过药敏试验和其他手段,诊断猪有无魏氏梭菌性肠炎。

七、病理病变

剖检病死猪,可见肠道内充满气体和肛门外翻现象,肠壁发红或深红,肠粘膜减薄,粘膜下层出现广泛性弥漫性出血,部分地区出现溃疡灶,并且伴随坏死性区域,尤以空肠,回肠,大肠前段的病变为最。肠壁切开时有臭味,在肠道中,我们发现了许多脱落的粘膜和多泡沫的渗出物,还发现了一些血液。此外,我们还发现了肠系膜和淋巴结的水肿和出血,这些部位的体积明显变大,变得更加坚硬,并且切开后的拉伸更加明显。在肾脏的皮肤上,我们还发现了点状的出血,包膜易于剥离。胃内被未消化饲料填塞,粘膜剥落。肺部症状包括:出血、水肿、气管和支气管中充斥着白色或淡红色的液体,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大量的红细胞。此外,一些脏器也会有散发的出血斑块,有些肠壁的粘膜会因脱落太多而破裂,污染了腹腔,导致腹膜发生炎症反应。

八、猪梭菌性肠炎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饮水和饲料的管理

致病菌多经口侵入体内,加强饮水,饲料卫生管理,可尽量减少本病发生。猪舍中的饮用水及饲料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再使用,可有效避免疾病传播。管理水平较低的猪场,水线长期未冲,末端水中的致病微生物普遍超标,包括魏氏梭菌,猪喝了以后,极易感染。另外,猪群中经常存在带菌者,如病死猪、死胎及各种组织器官都可以携带致病性细菌。饲料由于贮存方法不正确,会发生过期,霉变等现象、变质等条件下,这些致病菌中还会有超标现象,猪吃了还会诱发本病。因此,应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并做好日常的清理工作,以确保水质安全。为了维护水质,我们强烈推荐猪场定期对水流1次彻底的检查。我们推荐使用0.5%的酸性溶液或8%的双氧水,并将水流放置8h,或者使用机械式的物理处理来消除水垢,从而确保水质的健康。每天要把猪圈内所有的地面都清扫一遍,并及时用消毒液喷洒消毒,以防病原菌传播蔓延。建议使用正规生产商的原装正宗的饲料,并将其储藏在阴暗、通风、干爽的地方。任何已过时、发生霉变或其他异常情况的饲料都是禁止使用的。任何没有接受高温杀菌的饲料都必须接受灭菌和消毒,否则将被丢弃。在使用新的原料时,建议使用3d内的原始样本。以当日生产当日喂完为宜,以免存放过久。

2、改善肠道微生态

微生态指肠道有益菌群与有害菌群自身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平衡,当有益菌群处于优势菌群的时候,有害菌受到抑制,健康微生态,甚至猪也会不小心被魏氏梭菌感染,然后这类细菌进入肠道以后还受到有益菌群的抑制而不致病。因此,要想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就必须保证猪只有一个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在通常患有梭菌性肠炎的猪场,我们建议在0.1%的饲养中使用益生菌制剂。这些益生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它们都能够有效地促进肠道的健康。同时,添加一定量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对预防仔猪腹泻有良好作用。此外,还含甘露寡糖等、果寡糖及其他组分辅料,由于这类寡糖具有特殊的糖苷键构造,只能供益生菌使用,有害菌不能使用,猪食后利于促进肠道本身益生菌繁殖,还可以对肠道微生态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3、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

为了保护家畜的健康,建议在猪场中定期接种预防性疫苗。这些预防性疫苗包括使用疫苗灭活苗,并在接种前给予3mL的注射液。接种完成一次预防性疫苗后,应该在接种一段时间内给予另一次预防性疫苗,这种预防措施的有效时间应该超过1年。如果您的养殖场出现疾病,请尽快将患病的动物隔离开来。如果您的养殖区有其他动物,请尽快给它们接种疫苗,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如果您的养殖区有疾病,请给予动物适当的治疗,如使用泻菌净100mg/kg,或者土霉素0.5%的配方,每天给动物喂食4-5d。

九、猪魏氏梭菌性肠炎的预防净化

一是猪舍管理。另外还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和空气,减少疾病传播机会,提高养猪生产性能。猪舍应经常打开窗户,通气换气,注意夏季降温,冬季保温,猪舍的地板应经常清扫并保持清洁和干燥,减少猪群饲养密度等,强化猪群饲养管理,科学的猪饲料配方,定期做好猪舍和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等,能有效防治猪魏氏梭菌性肠炎。根据不同年龄的仔猪选择相应的免疫程序。二是免疫接种。另外还可以选择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或高免卵黄抗体来提高免疫力。通常采用给母猪免疫的方法,使用魏氏梭杆菌多价疫苗,于分娩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一次,半个月后又打了一次,让母猪进行免疫,仔猪产后吸吮母猪乳汁即可进行被动免疫。同时应注意防止猪呼吸道疾病发生,如猪瘟等病感染,并及时淘汰带毒仔猪。仔猪20日龄时,可以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三是产房管理。做好接产工作,防止难产或死胎。对猪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清洁卫生与消毒,产前将母猪奶头洗净消毒,产后胎衣、尸体做了无害处理。仔猪出生时预防性地口服某些抗菌药物(如痢特灵,土霉素,青霉素等)亦有效。

加强对环境的卫生管理,每天都需要对猪舍的卫生进行清扫,使地面和产床干燥,如发现新生仔猪粪便未成型,那么就必须要及时的隔离治疗。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患病症状,一旦发现,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防治,以保证养猪业健康发展。

十、猪梭菌性肠炎的药物防治

为了治疗这种疾病,我们建议在整个猪群中使用阿莫西林和四黄止痢颗粒,并且每日两次,持续5d。如果我们的同窝的母猪患有这种疾病,我们建议在它们的身上皮下注射3万单位的青霉素,每日两次,持续3d。如果我们的同窝的仔猪患有这种疾病,我们建议在它们的身上皮下注射阿莫西林,每日两次,持续3d。同时观察其精神状态及食欲情况,若无异常表现即可停止治疗,待症状消失后再恢复饲喂。若病猪已发生腹泻应立即隔离并按时放牛奶,同时,肌注5mg/kg头孢塞服,每日一次,连续3d。如果病猪没有明显症状,可以不用药。对患病仔猪,可以灌服适量地美硝唑及100mg盐酸环丙沙星饮水,每日两次,连用2d。若病仔猪脱水严重,可以一次让他们口服适量补液盐溶液。

总之,该病在我国各猪场都存在,尤其是南方地区多发于冬季和初春季节,给养猪业造成较大损失。针对猪梭菌性肠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变的改变,可以进行本病的初步诊断,诊断应与实验室试验是否存在A型或C型产气硬膜梭菌毒素相结合。治疗本病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提高免疫力等方法。

(作者单位:810799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畜牧兽医站)

猜你喜欢
魏氏梭梭菌肠炎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猪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控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一例种母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治措施
猪肉毒梭菌中毒症的发生和诊疗方法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古田县兔魏氏梭菌病的调查与分析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