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2024-04-29 05:45刘莉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3期
关键词:麦蚜虫吸浆虫植保

刘莉

在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如果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将会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最直接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逐渐加大,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并逐步引导种植物转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和种植模式,加快绿色种植技术的深度融合。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基层地区的很多种植物在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一直坚持传统的药物防治手段,并且在药物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大剂量用药、多种类用药和不规范用药的现象,一方面造成了小麦药物残留,另一方面导致小麦病虫害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同时不规范的药物使用行为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绿色植保理念下,应该积极引导种植户转变传统的种植理念和病虫害防治模式,要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现代化的防治技术充分应用其中,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借鉴。

一、绿色植保理念的内涵

绿色植保理念是指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以生态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优良的农业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其内涵包括生态安全、环境友好、农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几方面。首先,绿色植保理念强调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态。通过自然调控与生物防治的方式,保护和促进有益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形成生态平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其次,绿色植保理念注重减少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避免因农药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风险。通过科学施肥、合理耕作和水资源管理等措施,降低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最后,绿色植保理念将农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相结合。通过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药使用和化肥施用量等措施,实现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小麦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包括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秆锈病病原菌以夏孢子越冬,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夏孢子萌发产生新的夏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对小麦进行侵染。秆锈病的发病适温为18-22℃,湿度较大时易发病。叶锈病病原菌以夏孢子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后,夏孢子萌发并侵染叶片,形成病斑。叶锈病的发病适温为15-20℃,多雨年份发病较重。条锈病病原菌以夏孢子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后,夏孢子萌发并侵染叶片,形成黄色病斑。条锈病的发病适温为18-24℃,多雨年份发病较重。秆锈病主要侵染小麦茎秆,形成红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导致茎秆弯曲、枯死。严重时,可导致整株小麦枯死。叶锈病主要侵染小麦叶片,形成橙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逐渐扩大,叶片枯死,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条锈病主要侵染小麦叶片和叶鞘,形成黄绿色条纹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枯死。严重时,可导致整株小麦枯死。

2、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随着气温升高,病原菌开始生长和繁殖。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对小麦进行侵染。病害的发病适温为15-20℃,相对湿度较大时易发病。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植株衰弱、抗病力低等因素均会导致病害发生。白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抽穗至灌浆期发病最重。此时期,小麦生长旺盛,病原菌易于侵染。病斑初为白色圆形小点,后逐渐扩大,形成白色粉状斑,严重时叶片变黄枯死。病斑多发生在叶鞘上部,初为白色小点,后扩大成白色粉状斑,叶鞘枯死。茎秆上部初为白色小点,后扩大成白色粉状斑,茎秆枯死。穗部初为白色小点,后扩大成白色粉状斑,影响籽粒发育。

3、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体型较小,长约2-4mm,身体呈纺锤形,背部呈弓形凸起,肢体较长,颜色多为黄绿色、淡绿色或黑色,头部有细长的吸盘状口器,用于刺吸植物的汁液。小麦蚜虫主要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通过刺吸植物茎叶、穗部等地方的汁液来获取营养。它们通常在小麦生长初期或水浸条件下出现较多。同时,小麦蚜虫能够较快地以无性繁殖的方式增殖,导致害虫数量迅速增加。蚜虫主要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在大量吸食茎叶汁液后,会导致小麦植株发黄、叶片弯曲和卷曲等症状,严重时可以导致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亡。蚜虫繁殖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蜜露,这些蜜露容易滋生黑霉菌等真菌,在叶片上形成黑斑,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通风透光。同时,小麦蚜虫可能携带多种病毒,当其吸食感染病毒的植株汁液后,再吸食健康植株的汁液时,可能将病毒传播至健康植株,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4、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成虫体长约2-3mm,呈黄绿色或淡绿色,触角较短,头部呈V字型,背部有明显的纵沟。吸浆虫存在一个世代现象,早春孵化的苗期成虫与夏季孵化的成虫有所不同,前者较大,后者较小。小麦吸浆虫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危害小麦、大麦、燕麦等禾本科作物。吸浆虫对小麦的侵害程度较大,容易引发小麦生长不良、减产甚至死亡。吸浆虫具有快速繁殖的特点,一年内可发生多个世代,数量增长迅速。吸浆虫喜欢在小麦植株的叶片和茎部密集堆叠,造成大面积寄生,害虫以植物茎叶中的汁液为食,通过口器将植物体内的汁液吸取,造成植物组织营养不良。小麦吸浆虫吸食汁液后,植株叶片出现黄化症状,严重时整株植株呈现黄色,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小麦吸浆虫排泄的粘液会覆盖叶片和茎部,影响气体交换和植物生长发育。

三、绿色植保理念下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①科学选种与播种

濮阳市清丰县是一个小麦产区。在选择小麦品种、播种日期、播种时机、行距、播种深度和每亩播种量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目标产量等因素。清丰县适宜种植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可以选用当地主栽品种,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质强筋或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在当地推广应用较好的小麦品种,主要包括了西农979、济麦20、郑麦9405、郑麦9023、豫麦34。清丰县小麦播种期一般在10月上旬至下旬。具体播种日期要根据当年气候条件及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来调整。适期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选择在天气晴朗、土壤湿度适宜、无霜冻风险的时候进行播种。避免在雨天或土壤过于湿润时播种,以免影响发芽和出苗。小麦种植行距一般采用30-35cm,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可适当调整。行距过密会影响小麦生长,过稀则浪费土地资源。播种深度一般为3-5cm,以保证种子能够顺利发芽和出苗。播种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出苗率。清丰县小麦每亩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目标产量来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在8-10kg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②翻耕整地施肥

在农作物收获后的秋季,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翻耕整地。一般建议在秋季小麦种植前15-20天进行,以便土壤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理和恢复。进行翻耕前,对土壤进行剖面分析,了解土壤的质地、养分状况和酸碱度等指标。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施肥和调整土壤pH值的措施。使用适合的农用机械进行翻耕作业,确保翻松土壤、破碎土块,以提供良好的播种床。在翻耕后,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和小麦的养分需求,在播种前进行底肥施入。底肥的施用量和配方可以根据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需要进行调整。底肥可以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的方式进行施用,以提供全面的养分供应。有机肥可以选择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无机肥可以选择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肥料。一般情况下每亩使用完全腐蚀的有机肥2000-3000kg,45%的复合肥20-30kg,过磷酸钙10-105kg,硫酸钾8-10kg。

2、物理防治技术

①灯光诱杀

灯光诱杀小麦病虫害的原理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将害虫吸引到杀虫灯附近,并通过高压电网触杀。这种方法具有非接触性、环保、减少农药使用等优点,能有效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杀虫灯有多种类型,包括频振式杀虫灯、电击式杀虫灯、紫外线诱虫灯等。在选择杀虫灯时,需要考虑灯的功率、诱虫效果、耐用性等因素。杀虫灯的高度以高于小麦植株顶端30-50cm为佳,以免植株遮光,影响诱虫效果。根据小麦种植密度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每亩可以设置1-2台杀虫灯。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诱虫效果。杀虫灯的开启时间一般在晚上7点到次日凌晨7点,这个时段是害虫活动的高峰期。关闭时间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调整,一般不宜超过次日凌晨。

②性诱剂诱杀

性诱剂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病虫害对特定气味的敏感性,通过释放这种气味来吸引它们,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这种方法具有环保、减少农药使用等优点,能有效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常用的性诱剂包括信息素、合成信息素等。使用剂量和具体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实际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来确定,通常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常见的防治小麦蚜虫为例,可以使用含有顺式-9-十四碳烯醇(C14)的性诱剂。使用剂量一般为每亩设置1个性诱剂陷阱,每个陷阱放置1片含有50μgC14的诱剂片。使用方法是在小麦生长期间,将诱剂片放置在蚜虫容易聚集的地方,如叶片背面、穗部等。具体操作时,可将诱剂片放在一个透明塑料盒中,再将塑料盒放入诱虫陷阱中。

3、生物防治技术

①害虫天敌防治

害虫天敌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原理是利用害虫的天敌生物来控制它们的数量,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这种方法具有环保、减少农药使用等优点,能有效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常见的害虫天敌包括寄生性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它们会将卵产在害虫体内,利用害虫的营养发育长大,最终导致害虫死亡。捕食性天敌如蜻蜓、食蚜蝇、瓢虫等,它们以害虫为食物来源,通过捕食害虫来控制其数量。害虫天敌的释放时机一般选择在小麦病虫害发生初期,此时害虫数量较少,天敌更容易找到并控制它们。害虫天敌的释放量需要根据田间的害虫密度来确定,一般每亩释放10-20个天敌。释放过多可能会对小麦生长产生影响,释放过少则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病虫害。害虫天敌的释放频率一般为每两周进行一次,直到害虫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为止。在害虫防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释放频率和数量。

②微生态制剂防治

微生物等生物农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抑制或杀灭病虫害,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这种方法具有环保、减少农药使用等优点,能有效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常见的微生物等生物农药种类包括细菌类、真菌类和病毒类。细菌类如荧光假单胞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具有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作用。真菌类如木霉菌、拟青霉菌等,具有防治小麦镰刀菌病、锈病等病害的作用。病毒类如核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具有防治小麦蚜虫、吸浆虫等害虫的作用。使用剂量和具体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实际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来确定,通常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常见的防治小麦蚜虫为例,可以使用含有荧光假单胞杆菌的生物农药。使用剂量一般为每亩设置300-500mL的药液,喷洒在小麦叶片正反两面。使用方法是在小麦生长期间,蚜虫发生初期进行喷洒。

③化学防治

小麦病虫害化学防治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施化学防治时针对不同病虫害,选择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的农药。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小麦生长阶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剂量。农药的施用方法包括喷雾、喷粉、灌根、拌种等。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部位和农药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施用方法。同时,要注意施药时的温度、湿度、风力等环境条件,以保证农药的效果。农药使用量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农药毒性、小麦生长阶段等因素来调整。要合理计算用药量,避免过量使用农药,以免对小麦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农药施用间隔期是指连续两次施用农药之间的时间间隔。要根据农药的持效期和病虫害的生长发育周期,合理确定农药施用间隔期,以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农药混用和轮换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单一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在农药混用时,要注意不同农药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降低药效或产生药害。在农药轮换时,要注意顺序和时间,确保防治效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绿色植保理念是指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优良的农业技术和方法,以生态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针对常见的小麦病虫害要在防治过程中综合利用天敌、寄生菌和拮抗菌等有益生物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例如,引入捕食能力强的天敌昆虫来控制小麦蚜虫和蓟马等害虫。同时积极应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如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保证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定期对小麦田进行病虫害的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病害和虫害,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及时预警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在必要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但要遵循农药使用的正确方法,坚持目标、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原则。通过采用绿色植保理念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壤、空气和水体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也为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457341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大流乡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麦蚜虫吸浆虫植保
青海省小麦吸浆虫的分布、发生条件及防控策略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侯马:召开小麦吸浆虫防治现场会
中国北方冬小麦蚜虫气候风险评估
麦田吸浆虫无害化控制技术探讨
查治小麦蚜虫防治要点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2009年平舆县麦蚜虫发生的原因分析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