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全程本科生导师课教学模式探讨
——以预防医学专业为例

2024-04-29 13:50欧超燕何永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8期
关键词:通过率导师制考研

欧超燕,孙 易,何永华

(桂林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全球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传统的传染病如结核病﹑性传播疾病等,由于病原体变异和药物作用等原因,在局部地区呈死灰复燃和或上升趋势;新型传染病如AIDS﹑H7N9和SARS等不断出现甚至呈蔓延趋势。其次,以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此外,我们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食药安全﹑环境污染﹑职业危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挑战[1]。针对现阶段疾病谱﹑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等带来的新挑战,我国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关键在于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因此,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为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与之对应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也要体现专业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多元性[2]。新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给公共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要求我们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具备深厚人文底蕴﹑广博专业知识﹑严谨科学态度﹑强烈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因此,针对我国现阶段国情,为了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本科生,需要我们采用高效有序的全程本科生导师制模式,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公共卫生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推动健康科技创新的发展[4]。

本科生导师制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产物。全程本科生导师制是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互动式育人模式,旨在对全体大学生进行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别制订指导计划。从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到科研训练,以及生活﹑思想﹑考研﹑就业等各个环节给予直接的指导和引导。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仅包括知识层面的辅导,还包括道德层面的引导及心理层面的疏导,强调教师发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综合影响,强调导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强调传道﹑授业和解惑的统一;以因材施教为主要原则,以个别指导﹑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有效弥补“学分制”“班建制”的不足。导师制彰显着精英教育的品质和价值,其精神实质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相一致。全程本科生导师制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5]。

为更好地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育培养计划,桂林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于2018年全面启动全程本科生导师制,但对于导师制的具体实施与效果,我们仍处于摸索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全程本科生导师制的开展,我们首先在预防医学专业班级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我院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

(二)导师课开展方式

第一学期,导师凭借各自的经验,根据学校“三全育人”机制开展相应的课程;第二学期,在学校“三全育人”机制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和岗位胜任力的导向对开展课程的时间﹑内容﹑形式做相应的调整。

(三)效果评价

1.小组访谈:随意抽取部分学生做代表进行小组访谈。访谈的问题主要为对课程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的看法,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对导师课各维度所达效果的满意度等。

2.问卷调查:根据全程本科生导师制的“五导”基本内容——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成才向导[6]。自设问卷,分别于改革前与改革后进行调查。

3.学生考研过线率及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分析:收集学生考研过线率及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数据。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分析(α=0.05)。

二、结果

(一)小组访谈结果

1.改革前的访谈结果:被调查的学生认为课程的整体满意度一般,对导师课各维度所达效果的满意度也一般。同时认为,现行的课程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等可做细节调整,如形式可以更自由﹑多介绍学科前沿知识等,同时也希望能与导师更多地进行交流和分享。

2.改革后访谈结果:被调查的学生认为课程的整体满意度比之前有所提升,基本达到满意程度,对各维度所达效果的满意度也有提升,达到基本满意程度,对现行的课程内容﹑形式等也基本满意。

(二)问卷调查结果

1.课程开展改革前后的总体满意程度评价。如图1所示,接受调查的72人当中,39人(54.2%)认为满意,33人(45.8%)认为一般,无人不满意;经基于调查结果与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改革后,56人(77.8%)认为满意,16人(22.2%)认为一般,无人不满意;改革前后导师课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图1 改革前后预防医学专业全程本科生导师课整体满意度评价

2.课程开展改革前后所达效果评价。如表1所示,改革后,课程各维度所达效果的满意度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p<0.05),其中对专业了解的满意度从47.22%提升到86.11%,对专业教师了解的满意度从51.39%提升到77.78%,学习目标性提升的满意度从40.28%提高到68.05%,学习积极性提升的满意度从41.67%提高到72.22%,考研决心提升的满意度从44.44%提升到69.44%,对就业了解的满意度从52.78%提升到91.67%,“三观”引导的满意度从58.33%提升到80.56%,人生规划引导的满意度从55.56%提升到76.39%,生活疑惑解析的满意度从58.33%提升到88.89%,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满意度从56.94%提升到77.78%。

表1 课程调整前后学生对现开展导师课所达效果评价 人(%)

(三)考研过线率及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析

如表2所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全程本科生导师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其考研过线率和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也均有一定的提升。其中考研过线率从原来的21.74%提升到27.11%,英语六级通过率从原来的20.29%提升到28.98%,英语四级通过率从原来的70.29%提升到74.77%。

表2 2014级—2017级学生考研过线率与英语四六级通过率 %

三、讨论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末的牛津大学,由英国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维克姆首倡,旨在为学生指明研究方向﹑提高思维能力。20世纪上半叶,美国部分高校也开始采用导师制。1937年,燕京大学引入了导师制,1938年,竺可桢任职浙大校长时也推行了导师制,效果很好。进入21世纪之后,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开始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初步成效[6]。学者一致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大众化背景下构建的应对教育高质量与学生高数量两难冲突的有效制度[7]。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实施本科导师制的高校已超过170所[8]。从年级跨度来说,本科生导师制可分为全程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高年级导师制和本科生低年级导师制。在本科生导师制探索路程中,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采取全程本科生导师制,即“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别制订指导计划”“旨在对全体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5]。教育是通过对人的成长的引导促进人的发展。全程导师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指路导航,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9]。

我校于2018年全面启动全程本科生导师制,我院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在本院的三个专业中全面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但正如马亮亮等[10]所说,班级导师制是部分高校已经推行的教学模式,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不同的学校﹑不同专业均会存在差异性。且在全程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因为没有统一教材,也无法给定统一的标准,因此导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困惑,不知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胜任力”被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定义为“区别工作中拥有卓越成就的个体与普通个体的个人深层次特征”[11]。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是第三代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12],并迅速成为全球医学教育和培训的热点[13]。如何培养具有独立岗位胜任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者面临的现实问题[14]。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化实践技能,促进创新能力和公共卫生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15]。

由此可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全程本科生导师制可以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医学教育的要求,并与“三全育人”契合。由此,我们在预防医学专业首先实施改革。通过小组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改革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的整体满意度更高。导师制各维度,无论是对专业﹑专业教师﹑就业的了解﹑还是学习积极性﹑学习目标性﹑考研决心﹑“三观”﹑人生规划引导﹑生活问题解惑﹑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所达效果的满意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p<0.05)。而且,实行导师制班级的考研过线率﹑英语六级通过率﹑英语四级通过率均高于往届未实行导师制的班级。由此可见,改革更能呈现全程本科生导师制的“五导”内涵——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成才向导[6]。

结语

综上,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采用放松自如的方式﹑内容为社会问题的疏导与学术前沿问题引领的全程本科生导师制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对学生进行全面引导,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更契合“三全育人”要求。

猜你喜欢
通过率导师制考研
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Portal Dosimetry验证通过率低故障维修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基于高职英语教育效果市场化探索研究——以英语AB通过率为例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提高CLEN通过率的策略与成效
淮北卫校2014年护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创新高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