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开内心冰封的大海

2024-04-29 09:35:26作家
中学生天地(A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钱伯斯蜜语冰封

文/塞 林(作家)

别人向我借书,我一般是不太情愿的,因为书里往往留着太多带有私人性质的阅读痕迹。这些痕迹中,有的勉强称得上读书笔记,但更多的是借题发挥甚至放飞自我的文字。

我最近读了《书之蜜语》,作者是英国青少年文学作家和学者艾登·钱伯斯。他认为阅读电子书和纸质书是两种不同的体验,后者能唤起我们的触觉,让我们感受到分量,还散发着独特的气味,所以能产生美好的阅读体验。但我更喜欢读纸质书的原因是可以在书上随意做笔记,咀嚼、消化,使之变成“属于我”的书。

比如,在《书之蜜语》的第114 页至115 页,作者写到随着时代发展,故事元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新元素是“太空”。看到这里,我的思绪开始波动,于是随手在书页之间写道:“一天傍晚,与两个朋友饭后散步,在大学的校园操场上。刚好起风,尘土漫卷。谈到自从飞向太空以后,人类如此渺小,地球漂浮于存在的永恒的深渊之中。‘意义’在向无限延伸的大景别的视域里,消失了……”就这样,我一直写到了爱因斯坦,写到了量子力学,写到了如何构建意义以对抗虚无,等等。我自认为这样的阅读是突破了纸面的,让文本走出了孤寂,甚至有了某种对话感。这正好可以用钱伯斯本人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劈开内心冰封的大海”——无论我的笔记是否贴合书中本意,我的大脑都处于激活甚至沸腾的状态。

而且,随时做笔记的阅读,具有独一无二性。换个别的时间读,或者在另一个场合读,我产生的就未必是此番思考、此番情绪了,有的灵光一闪也在阅读的当下生成。比如我读慈琪《我讲的故事都不是真的》中《收养捕兽夹》时,忍不住“怼”上一句:“牙齿坏了,吃不了葡萄,就说‘放葡萄一条生路’,哈哈哈……可以原谅吧。”而在读《一个冬天》这一篇时,我忽然之间“诗兴大发”,写道:“一只鞋子寻找另一只鞋子,热烈拥抱。一只瓶盖寻找一个瓶子,如释重负。一本书寻找一个读者,一只狐狸寻找一个树洞,躲在自己世界里。一只烟斗寻找一张嘴巴,都互相嫌弃对方,你怎么那么臭?”

读书笔记可以把很多读过的东西串联、并联或者“卷”到一起,也可以融入自己的经验,唤醒原本沉睡的记忆。读书笔记可以调动和盘活各种库存,让你的大脑蹦出平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金句”,这差不多就进入一种创作状态了。至少对我而言,我需要借助阅读和笔记的机缘,“劈开内心冰封的大海”。

猜你喜欢
钱伯斯蜜语冰封
蜜语虫歌
大自然探索(2023年7期)2023-11-14 13:07:40
神秘的冰封之湾
感受极地冰封之美
冰封奇观
奇闻怪事(2021年2期)2021-04-20 12:12:01
冰封在“空中”的湖鱼
英文土味蜜语
花下蜜语
钱伯斯携接班人罗卓克访华思科诠释鼎新布局蓄力转型
IT时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 05:49:44
蜜语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