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钢
[摘 要] 清代八旗驻防分布格局是在关外惯例的基础上,依战事展开随宜设置,后随战争进程逐步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清代八旗驻防布局与驻防点的统计差异,是由驻防的动态变化及东北与新疆等地驻防的取舍标准不一造成的。康熙至乾隆时期,八旗水师成为战略布局的一个环节。清代八旗驻防的目的是中央王朝通过自己倚信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掌控国家全局。驻防的作用也是全方位的,它与清王朝休戚与共,是王朝盛衰的基石。
[关键词] 清代;八旗驻防;布局;水师
[中图分类号] K2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4)01-0001-15
有清一代,以八旗兵分驻形胜,遍布通衢关隘之地。八旗驻防集中兵力,聚集一处,人数虽少于汉族为主的绿营兵,但却能在每个局部形成压倒性优势。八旗驻防的布局,随时随事而设,因地制宜,因时调整,每一个布局和调整均与整体相关联,也与驻防的目的和作用相匹配。毫无疑问,八旗驻防是清史、民族史和满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1,但关于八旗驻防的总体观察的成果并不多,学者们在涉及这类稍显宏观一些的问题时,往往各执高论,歧义纷呈。例如,最基本的问题,八旗驻防究竟有多少个驻防点,就难以取得相对一致的意见2。本文仅对八旗驻防相关的基础性问题作一梳理。
一、清代八旗驻防的数量与布局
清廷入关伊始,将八旗分为两大部分,“存京者为禁旅,而分镇各省者为驻防”[1]467,即京师的禁旅八旗与各地的驻防八旗。这种分布格局并非一开始就筹划好并实施的,而是在关外惯例的基础上,依战事展开随宜设置,而后随战争进程逐步调整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个调整也是八旗驻防制逐步建立健全的过程,诚如有学者所评价的那样:“八旗驻防制形成的过程,表现出了清初统治者善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应变地创立一种制度的能力,这正是一个初兴的少数民族具有勃勃生气的体现。”[2]116
关于清代究竟有多少个八旗驻防点,一直以来,学界就有不同的说法。这种情况一是由于八旗驻防的布局处于动态之中,导致人们对驻防点和八旗驻防兵额的总数统计出现了较大出入。二是由于对畿辅、东三省及新疆八旗驻防数量统计时,学者们各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导致统计数字出现较大差别。三是不同时期《大清会典》所载的驻防点数量也不同,如乾隆《大清会典》所载,全国驻防点不包括新疆即有96处(乾隆《大清会典》成书时新疆尚未设立驻防点),而光绪《大清会典》所收连同新疆驻防仅有87处,其间变化,一言难尽。即使是在乾隆中期以后,各地驻防布局已基本稳定后,但仍会有局部的小规模调整。按学界一般认识,至乾隆时期,全国八旗驻防布局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此后的调整均不影响八旗驻防的总体布局。对于八旗驻防的分类,以《清史稿》所载较为简明:“八旗驻防之兵,大类有四:曰畿辅驻防兵,其藩部内附之众,及在京内务府、理藩院所辖悉附焉。曰东三省驻防兵。曰直省驻防兵,新疆驻防兵附焉。曰藩部兵。”[3]3864按此分类,我们依照乾隆《钦定八旗通志》,对定型时期的八旗驻防点进行初步统计。
按乾隆《钦定八旗通志》所载,畿辅驻防共有27处驻防点,包括察哈尔都统和山海关、密云的热河3个副都统及23处协领、总管、防守尉及骁骑校所领驻防点。其中张家口一地,实际上既有察哈尔都统所部的蒙古旗兵7700名,也有驻防协领所部满洲旗兵一千余名,但从驻防点来看,只能算作1处驻防点。27处驻防点共有从副都统至防御等各级官员691名,领催及以下兵丁17 026名,官兵合计17 717名(含养育兵462名)。良乡和宝坻等9处规模较小的八旗驻防点,雍正初清廷曾议定,由京师派出稽察大臣进行管理,“保定府、沧州各城守尉一,霸州、良乡、宝坻、固安、东安、雄县五县及采育里各防守尉一,均属在京稽察大臣管辖,是为稽察九处”[4]844。雍乾年间虽屡有变迁,但这9处驻防点由京师代管的体制未变。天津水师旗营直到乾隆初仍为畿辅驻防的重要部分,并兼管沧州驻防旗营,但天津水师营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被裁撤。这里以乾隆《钦定八旗通志》为统计基本依据,故天津水师营不在其列。
东北八旗驻防包含盛京、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之地。由于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允许移民进入,除将军和副都统一类较高级别的驻防外,还设置了许多边门,并由防御一类较低级别的官员驻守,情况略显复杂。本文仅以盛京驻防为例,列下表1:
如果不计边门,盛京共24处驻防点。《钦定八旗通志》与乾隆《大清会典》所载盛京八旗驻防点数量基本相同,只是乾隆《大清会典》未载旅顺水师旗营,故记为23处驻防点。但若计算各边门,则差距较大,因边门一类小型驻防点变化较大。
吉林、黑龙江的情况与盛京类似,限于文章篇幅,不再列表。大体上,吉林八旗驻防以吉林将军及宁古塔、伯都纳、三姓、阿勒楚喀等4处副都统为主,兼有2处协领、2处佐领和1处打牲乌拉总管驻防,防御一级边门则有4处。吉林一省,八旗驻防不计边门一类驻防,共有10个驻防点。
黑龙江一省,包括齐齐哈尔城北的打牲总管在内,共有黑龙江将军、黑龙江城副都统、墨尔根城副都统、副都统级呼伦贝尔总管、呼兰河城守尉和打牲处总管等6个驻防点,与《大清会典》略有出入,后者无打牲处总管这个 驻防点。
如不将边门计算在内的话,东北三省的驻防点总数为40处。处于动态变动中的小规模驻防点如边门之类,最容易出现统计数字方面的歧异。
与东北地区相同,内地各直省的八旗驻防,也有一个从随机、随事设置到逐渐布局的过程。顺治二年(1645),清廷在征服内地直省地区的过程中,因战事发展和控制地方的需要,设立了江宁和西安等处八旗驻防,成为直省驻防之始。“顺治二年,设驻防江南江宁府左翼四旗,满洲蒙古兵二千名,弓匠二十八名,铁匠五十六名。陕西西安府右翼四旗,满洲蒙古兵二千名,弓匠二十八名,铁匠五十六名”[5]213。杭州等处为传统财赋之区,亦聚集重兵。当时南明诸小朝廷和浙西抗清武装等,经常攻击杭州等地,“时鲁王监国于浙东,唐王聿键建元于福建。浙西义兵,所在蜂起。清军以杭城为攻守重地,八旗将卒咸踞城中。望江、清泰、庆春诸门,民庐寺观,所在充塞”[6]406。当时旗兵之聚守,可为杭州城驻防之源头。顺治四年(1647),清朝正式设立杭州八旗驻防:“命副都统董阿赖率师驻防杭州。先是,清军克南京,翦吴侵越,于江宁、京口皆设驻防。隆武虽亡,而浙海遗兵随在拒守。杭为东南都会,不得不以重兵镇慑,董阿赖一军遂为驻防旗营之始。”[6]406-407内地直省地区驻防点的数量较好统计,以乾隆《大清会典》所载,约计为:山东青州府将军、德州城守尉、河南开封府城守尉、江宁将军、京口副都统、福建福州府将军、水师营左翼四旗汉军、浙江杭州府将军、杭州将军统辖之乍浦副都统、湖广荆州府将军、山西绥远城将军、绥远城将军统辖之右卫副都统、太原府城守尉、陕西西安府将军、宁夏府将军、凉州府将军、凉州将军统辖之庄浪副都统、四川成都府副都统、广州将军并水師营八旗汉军。通常人们在统计直省八旗驻防时,均不单独计算八旗水师,所以一般认为是上述18个驻防点。
八旗水师营是清代八旗驻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十余万之众的绿营水师而言,八旗水师人数最多时也仅有万余人,所以其常常被人们忽略。从本质上看,它与八旗驻防一样,兵力虽少却聚集一处,相较于分散的绿营水师,具有局部优势。自康熙至乾隆中期,它曾经是海防的核心力量。八旗水师的具体布局情况详见下文,此处仅依相关资料,对八旗水师布防情况略作统计,详见下表2。
乾隆中期,清朝开始设立新疆八旗驻防,并成为清代驻防的一大宗,东北满、蒙、锡伯等部,西北之西安、凉州、庄浪等地,均有调拨,察哈尔等游牧蒙旗交叉其中。“满洲、蒙古、索伦、察哈尔、厄鲁特,绿旗营兵,皆参错互用,或永驻以安室家,或更番以均劳逸。大抵以伊犁将军总理全局,特驻重兵。东则乌鲁木齐,北则塔尔巴哈台,南为回部诸城,分屯列戍,悉听调遣。与安西境外之哈密,巴里坤互相联络,凡各驻防及卡伦台站兵,既分给田产,俾得耕牧以资养赡”[4]850。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疆八旗兵保持换防机制。如塔尔巴哈台地区,“由伊犁派来换防满兵七百名”,“由伊犁派来换防察哈尔、锡伯、索伦、额鲁特四营兵五百名”[7]90-91。换防制成为新疆驻防有别于直省驻防的一大特色。
新疆驻防以伊犁将军为中心,其所统辖官兵人数最多,合计达12 846名,乌鲁木齐都统所辖官兵计3463名,其他各处以参赞大臣、副都统及领队大臣、办事大臣为主,官兵合计20 993名。[4]850-853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观察,新疆驻防与东北驻防类似之处在于,其驻防兵丁总体上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分给田产,俾得耕牧”。直到清末民初,这些未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旗兵,与内地旗兵仍有较大区别。
一般认为,乾隆中期成都八旗驻防的确立,是八旗驻防布局完成的标志。“八旗驻防点的数目,有清一代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但其基本格局,从驻防将军一级来看是在成都将军设立之后,从副都统一级是在密云副都统设置之后而定型的。因此,我们将此作为八旗驻防体系构成的标志”[2]113-114。上述统计除八旗水师简表外,均依乾隆末期成型的《钦定八旗通志》进行统计,可以作为八旗驻防体系确立后的基本格局。综合统计,全国八旗驻防点共有103个1,官兵约130 183名。以翁同爵对稍后时期京旗兵丁总数的记录,京旗各营加上圆明园、内火器营、外火器营和健锐营的兵力,总计为
149 425名。 [8]大体上,清朝全国八旗驻防官兵,约占八旗官兵总数的一半。作为镇守与布防的力量,他们成为清廷最为倚信的群体,“今所恃为平定者,实此群处不淆之旗兵耳”[9]138。一言以蔽之,八旗驻防的布局随宜而设,因时而变,成为清朝基石。清末新政时,在深刻的政治危机下,清廷不得已颁布了裁撤八旗驻防的诏令,自毁基石,实际上,大清王朝的命运也就走到了尽头。
二、八旗驻防的布局特点
顺治元年(1644),清廷倾尽全力一举入关,开启了清朝历史的新纪元。入关后,从国家既有的制度层面来看,在关外很长一段时期内,“以旗统兵” “以旗统人”的八旗制度,既是国家制度,也是军事制度,又是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这种将八旗与国家紧密结合的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入关后的新情况。入关后,统治疆域远远超过辽东故地,势必要接受和延续以明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统治模式。旗制虽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只能作为军事制度以及一部分族群的管理制度而存在。从军事层面看,以绿营为代表的汉族为主体的军队,其兵力远远超过八旗兵力的总和,如果考虑到八旗中还吸收了很多汉军的话,那么超出的人数则会更多。为应对此种军事格局的变化,全体入关的旗兵转变为职业军人似乎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从八旗军队管理体制上看,过去那种“出则为兵,入则为农”的状态必然被打破,依靠战争所得及平时农耕与渔猎维持兵源的状态已失去存在的基础,粮饷制度成为必然选择。旗人从过去的亦兵亦农状态转变为由国家赡养的职业军人,依靠粮饷为生,成为自然而然的趋势。全体旗人成为职业军人给清代的历史,或者说给整个中国的历史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入关之初似乎并未显现,旗制的变化与驻防制度的延续与发展,在入关后的若干年中,似乎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的。在不断修正与整理中,驻防制度与整个国家制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国家统治机体的一部分。
在中央官制上,满汉复职之制的实施,既吸纳了汉族上层进入统治集团,实行满汉联合施政,又有以满族为主的六部官制,使行政实权掌控在满族贵族之手;在地方行政上,既有督抚大员与满汉各级地方官员,也有将军和副都统形成的驻军监控体系;在军事布防上,以分散布防的绿营与集中驻防的八旗驻防体系相结合。驻防看似是单纯的军事体制,却与政治紧密相关,国家政权与八旗驻防实为互相依存的完整体系。聚处于京师的八旗禁旅与星罗棋布的八旗驻防一起,成为清王朝合法性的基礎。八旗驻防仰仗于国家粮饷的供给而存在,国家政权依赖八旗驻防的存在而合法,八旗驻防是清政权合法性的象征。
综合分析,八旗驻防分布的特点主要包括:
第一,巩卫京师,厚积兵力,以固根本。清廷夺取北京之后,极力布防京城,以成居重驭轻、重内轻外的军事体系。入关的八旗军均以京师为其籍贯所在,京师与盛京一样,成为八旗军队的总营。京师内城汉族官民人等悉数迁去外城,内城按八旗布局分别安置旗兵驻扎。有清一代,旗兵总数为二十一万有余,兵额最高时不过三十余万,以其一半有余之数布置于京师,一半稍弱者分置各地,为八旗驻防。京师一地,即占总兵力一半略多,可见京城布置之重要。后来又因京师布防的需要,另设健锐和火器等营,以增强京师防卫力量。“我朝满州兵制,以黄、白、红、蓝,正、镶各一,列为八旅,分两翼,各按方居京城。内蒙古、汉军兵亦如之。复抡其精者,为健锐、火器二营,聚居香山西顶,便于操练。外省营制,则用绿旗汉兵分列营伍,而南北诸大省亦间用满洲兵驻守,内外相维,立法尽善”[10]226。精锐之师,“定两翼之位,列八旗之方,拱卫皇居,星罗棋置”[11]1,即所谓内外相维,居重驭轻,强干弱枝,总以京师为核心。在京师以外,则以直隶京畿驻防点为基点,向外逐步展开,层层相连。历经顺治、康熙和雍正等时期的不断增设与调整,畿辅驻防成为布置驻防点最多的地区之一,仅次于东北驻防。如前所述,京畿地区驻防点达到27处,无疑成为京师外围的第一道防线。京师以外,亦以拱卫京师为第一要务,渐次分布安置各地驻防点。晚清时人回顾清初驻防分设时称,顺治二年,“复遣八旗兵驻防直隶之顺德府,山东之济南府、德州、临清州,江南之徐州府,山西之平阳府、潞安府、蒲州府,寻复增定江南之江宁府、浙江之杭州府等处驻防兵制”[12]1。直隶外围,呈扇面分布着山西、绥远及山东德州等重点驻防之处,其拱卫京师的目的十分明显。在太平天国时期,清廷上谕称:“其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等省驻防旗兵,拱卫京师,尤关紧要。”[13]609这表明了清朝八旗驻防以保卫京师为目的的防御特点。
第二,从战略格局上看,清代八旗驻防,均设置于陆路通衢和海疆要冲之地,成为控驭整个国家网格上的关节点。
八旗驻防旗营的战略格局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在布置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不断调整而造就的格局。顺治初,在京畿布防的同时,根据全国战争形势的需要,清朝先后于西安和杭州等地设立八旗驻防。起初,很多驻防点都是临时设立,随时撤并的,如山东之济南府、德州、临清州,江南之徐州府,山西之平阳府、潞安府、蒲州府,江苏的苏州府等处,最初因战事需要设防,后因形势变化而被裁撤。自康熙至乾隆时期,经过80多年的精心布局和调整,最终形成了两个重心和四条防线的战略格局,即以京师和东北地区为重心,重兵驻守,以长城到新疆、黄河沿线、长江沿线和东南沿海四个方向为防线,构成了完整的军事驻防体系。“沿长城到新疆一条线上的满城有:热河八旗驻防营、绥远驻防营、右卫驻防营、宁夏驻防营、凉州驻防营、庄浪驻防营、乌鲁木齐驻防营、惠远驻防营、惠宁驻防营。黄河一条线上的满城有:青州驻防营、德州驻防营、开封驻防营、西安驻防营。沿长江到四川一条线上的满城有:京口驻防营、江宁驻防营、荆州驻防营、成都驻防营。东南沿海一条线上的满城有:乍浦驻防营、杭州驻防营、福州驻防营、广州驻防营”[14]。此种战略布局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结果,如以京师为中心观察,则京畿外围北至长城一线,南至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呈扇面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拱卫京师的格局;以盛京为中心的东北地区驻防也如同群岛,点面结合,周密布防。
具体到每一处驻防旗营,则每一个驻防点都设在海陆要隘之地。如山东德州府为最早设立驻防营的地方之一,虽然后来其成为城守尉一级的较小规模的驻防点,但它地处京师门户和运河枢纽,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既可屏蔽,维护自身安全,亦可伺机主动出击,对敌对方构成压力,起到震慑或制衡作用”1。统一战事开始时,德州即成为南下山东等地的重要据点。八旗驻防格局形成后,它既是黄河防线上的据点,也是运河防线(京师、德州、京口、杭州)的要枢;而从京师防务看,它也与保定、沧州和太原等地构成京师最外围一圈的防御体系。[2]20又如湖广荆州府,连通南北,贯穿东西,据川楚要道,扼武昌上游,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荆南形胜宜开府,纲领中原锁百蛮”[15]163,“今之驻防旗营,即我朝禁军也。康熙二十二年,三孽既平,车书混一。荆州势据上游,滇、黔、巴、蜀往来所必经,始定驻防之制,设协、佐、防、校等官,而以将军、都统为之帅”[16]1。位于金陵附近的镇江京口地区“自昔为用武之地,金陵锁钥之重,全倚乎此。宋陈亮曰:京口边冈,三面大江横陈于前,势如虎之出穴是也。北与广陵、瓜洲相对,为津济冲要。国朝设镇海将军统八旗官兵屯驻于此”[17]635。清设驻防之区皆类于此,津关要隘是也。而位于杭州附近的乍浦港口,“为浙江藩篱,而以江苏吴、松之保障,乍浦之守若固,杭州固可恃以无虞,江苏亦可借以为卫,是其紧要不亚于宁波城。城外距大洋不过里许,左则山峦联互,右则塘岸袤延,形势散漫,并无口门”[18]95。雍正时期新设之山东青州驻防,亦属战略要地,“山东青州府为适中要地,内联陆路各营,外与沿海营汛呼吸相通。设立满洲驻防兵,可以资弹压而重保障”[19]963。八旗驻防点的重要性,诚如《荆州驻防八旗志》所说:“我朝以八旗禁旅分驻各直省形胜要冲,无事则拱卫控制,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有事则敌忾同仇,收干城腹心之用。”[16]3其“形胜要冲”四字,点明了八旗驻防布局的基本特征。
这类控制网络的节点也往往是国家赋税集中之地,如杭州,从八旗驻防防线上看,它不仅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关节点,而且是东南沿海防线重要的居中环节。同时,杭州也是清代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為国家财赋的重要保证,“东南为天下财赋之薮,江苏之苏、松、常、镇,浙江之杭、嘉、湖七郡,尤甲于二两省” [18]208,为东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故而清廷于此地设立规模较大的八旗驻防,也是保障朝廷赋税收入来源的重要举措。
第三,清代八旗水师的布局是清代八旗军队精心调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首崇满洲”的国策。
回顾清初以来的历史,在关外时期,女真各部并非只是纯粹的陆地族群,在其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海洋生活与海洋观念已是族群生活的组成部分。在女真统一和明清鼎革的战事中,水师都曾起到过重要作用。清军入关后,在征服东南地区及应对郑氏集团为主体的海上抗清力量的过程中,水师不可或缺。康熙时期抗击沙俄侵略时,东北吉林等地八旗体系中的水师起到了支撑作用。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顺治到康熙、雍正时期,水师尤其八旗水师的建立一直存在于清廷统治者当局的视野与观念之中1。康熙时期,清朝为应对俄国在北方的侵略活动,以及为收复和保护国土作准备,康熙初年清朝建立吉林水师营和黑龙江水师营。盛京方面,金州水师(驻旅顺)成立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东三省旗营水师,多为汉军旗人和流人。“黑龙江省水师始于康熙二十一年罗刹据雅克萨城,调乌喇(即吉林)省宁古塔兵,并置造船舰于黑龙江呼马儿等处驻守。其时有大船、花船、桨船名目,皆乌喇宁古塔流人充当水手。后遂定为经制之师,然仅有四品、五品、六品诸阶,而无官号营制,统归总管钤辖。当时盖以运粮为重也。总管为汉军额缺,有时兼掌各司关防与协领同。岁修船只在吉林省设有船厂,官兵分驻船厂者率就以为家。吉林以船厂名,土人称船厂不称吉林也。水手本南省流人,往往述其先世或闽或楚云”[20]107-108。“黑龙江水师之兴,在康熙二十二年征罗刹时,原以粮运为重,其后定为经制兵。齐齐哈尔城额设船三十二只,呼兰城额设船十二只,墨尔根城额设船十三只,黑龙江城额设船六十二只,并有三十年拆修,五年补修之制。其拆修补修,均在吉林船厂。额设水手即供伐木匠作之用。一应物料均先期奏明数目,派员分赴京都、奉天两工部支领。综计船只一百有余,黑龙江城居其大半”[20]189-190。东三省诸水师营,以旅顺一支驻于海港,为沿海水师。
雍正初年,清廷提出建立直省与沿海八旗水师的战略构想,下令在江宁、杭州、荆州、京口、广州和福州等处驻防八旗中建立水师。此后建成的八旗水师均非独立建制,而是隶属各驻防将军和副都统。清代海防历来与陆路布防相结合,并依托海岸要塞的水师防卫,八旗水师此后成为战略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雍正三年,第一个内地八旗水师营——天津水师旗营建成。天津水师旗营设于天津口外芦家嘴,由满蒙旗兵组成,教习人员则从闽浙两省绿营水师抽调。天津水师旗营官兵额数达二千余员,俨然是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海防力量。清廷也曾下令由天津八旗水师取代登州绿营水师,并与旅顺水师进行海上“会哨”。这一改变从未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但却在清代海防中有着特殊意义。至少它显示出清廷建立以八旗水师为主体海防体系的一种尝试。随后,雍正年间,清朝陆续在沿海地区乍浦、杭州、京口、江宁和福州等地建立八旗水师,至乾隆初年广州八旗水师营建成后,沿海八旗水师从此连成一气。
但天津和江宁等水师很快被裁撤,对后来整个海防布局造成负面影响。“雍正中,宪皇帝念津门附近京畿,海防綦重,因设满洲水师都统一员,副都统二员,其协领下若干员,兵三千名,守御海口以防鲸涛不测之变。然满兵虽雄健,不利水师,初设时,章程草率,所训练技艺不及绿营之半。乾隆丁亥,纯皇帝巡幸津甸,是日大风,海船逆势,难以施演。时都统为奉义侯英俊,年既衰老,复戎装繁重,所传令俱错误。兵丁技艺既疏,队伍紊乱,竟操,喧哗不绝。上大怒,因裁革焉”[21]106-107。天津水师旗营为直省第一个独立的八旗水师,自雍正三年建立,次年(1726)开始训练及出巡,乾隆三十二年被裁撤,仅存在了40年时间。其他的江宁、京口、杭州、乍浦和荆州等处水师建设也历经周折,最后存在下来的仅有杭州所属之乍浦水师旗营及广州、福州所属之水师旗营1。京口八旗水师于乾隆中期归入绿营体系,置于督标之下,不过由于仍有旗兵参与训练,京口旗营仍有一定指挥权。而荆州八旗的水上训练,则是借用绿营战船,操演时由绿营兵驾船和担任水手。“各省八旗水师营每岁春秋二季,将军副都统等统率官兵,驾战舰操演。金州、福建、乍浦和广东出海口,黑龙江、齐齐哈尔、墨尔根、江宁出江,天津出海。每年四月始,八月止。均择天气晴和,潮平风顺时驾驶出口,张帆起碇,掌号鸣炮,以次演习。停操之后,各督率官兵讲习水务”[22]385。广州和福州八旗所属三江口水师均以汉军为主,其教习亦由绿营水师派出,“汉军出旗”改革后,水师成为驻防八旗中保存汉军最多的兵种之一。
第四,在八旗驻防布局上,不少驻防是互相策应和互为犄角,有时他们甚至也与绿营形成互相配合的布局。在军事上这种互为犄角的布局,以旗营水师与同一地区或相近地区的陆路驻防最为突出。如乍浦与杭州、江宁与京口、福州旗营与三江口水师旗营,它们声气相通,随时呼应。“各省皆有经制额兵,又诸路遣满兵驻防,互为犄角”[23]286。旗营有时也与绿营互相配合,如福州于雍正年间设立水师旗营于三江口地方,“(福州)四旗两营驻扎省城,控扼上下游各府,为闽省之中权。水师旗营驻扎闽县洋屿,与闽安协互相犄角,为海洋之外捍。规制周详,防范严密,洵足以巩护民人,奠安疆宇矣”[9]8。这里,水师旗营是八旗驻防之一部分,人员由福州旗挑选派出,而闽安协为绿营兵驻守之地,二者互相策应。“厦门特设水师提臣驻扎其地,闽安亦设有副将防守。而洋屿水师旗营之设,又为闽安之犄角也”[9]13。驻防旗营与绿营形成协作关系。此外,水师旗营与绿营也互相依赖。所有的水师旗营都安排了绿营兵,他们起初是教练者,后来是合作者,甚至有的绿营兵直到清末仍在旗营中。琴江水师旗营还专门为绿营派来的教练兵在营内居住等方面做了安排。简言之,八旗驻防与绿营的关系,既有传统上学者们提出的监视关系,也有作为国家军队不同性质兵种间的合作关系。
八旗驻防的布局与分布,是为满足战争及随后的镇抚需要而形成的。以江南之徐州府和山西之平阳府、潞安府、蒲州府及江苏之苏州府等一系列地区八旗驻防设置后又调整或撤销的情况来看,八旗驻防并非一开始就有总体规划的。它是清代战守体系不断延伸和发展的结果,最终形成控驭战略要地的分布状态。八旗驻防随宜布置,精心调整,呼吸相通,成为以京師为中心,臂指灵活,掌控全局的防控体系。
三、八旗驻防的目的与作用
八旗驻防之制,肇兴于关外,其时后金每征服一地,或在战时重要地方,均派出旗军驻守。“满族人数少,它在向外用兵时候,每得一地,总要留一小部军队驻守,监视当地人民,例如1629年留英俄尔岱驻守遵化,1630年留阿敏驻守永平,后被明朝军民驱逐出关,是驻防之始。清人入关(1644),留何洛会驻防盛京”[24]。清朝入关后,沿用此制,并逐渐于重要地区、新征服之处和战略要地,实施八旗驻防。就设置过程看,驻防之设,随事而定,随宜而置,各有侧重,逐渐布防,是国家军队对外防御对内镇压基本职能的体现。清廷宣称:“我国家以骑射威天下,八旗绿营,星罗棋布,有事则埽除,无事则镇抚。”[25]648 有鉴于此,则天下关隘之地,无不设防:“无事则控制形势,可以销奸宄之萌。有事则提兵应援,可以据水陆之胜。”[26]9889如果仅从兵制角度看,清代八旗与绿营相结合,以及京师八旗禁旅与各地八旗驻防相联,集历代兵制之大成。“国家内有八旗以奉环卫,外有驻防以资镇守,而绿营之兵分布于十八省,中外之兵八十八万有奇。轻重相制,臂指相联,制已密矣”[27]5。如果从全局的角度观察,实际上,八旗驻防在不断调整与充实过程之中,已经成为清廷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机体的一个部分。
就具体方面而言之,清代各地八旗驻防目的明确,各有侧重,体系上则逐渐完善。
第一,清朝以少数民族入关,夺取全国政权,其驻防之设,首重防止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反抗,以维护政权稳定为其基本职责。清朝入关后,无论从人口数量还是从文化上讲,与汉族相比,满族在总体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其夺取全国统治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汉军及明朝降军。因此,从入关初期起,保证其政权不被人民反抗所推翻即成为清廷第一要务,驻防八旗作为清廷最为倚信的军队,其布防的主要目的当然以防止和镇压人民反抗为首要任务。“我朝自定鼎以后,虑胜国顽民,或多反侧,乃于各直省设驻防兵,意至深远也。八旗驻防,例由世袭,设将军副都统等官以董率之,其间移驻改置,颇费经营。盖兵者所以卫民,相时势而度机宜,岂容胶柱。传谓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者,我朝有焉”[28]9559。防民包含防备汉族反抗之意。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八旗驻防布置包括民族间互相防范之意,为其民族统治之固有之义。“清以满蒙汉八旗戍要害,凡沿边、沿海、沿江及重要城邑皆有之。曰驻防,防汉族也。蒙为蒙古,以蒙防汉也。提督非旗缺,而直隶之提督,乃驻古北口,以防蒙,则以汉防蒙矣。其地在顺天密云县东北,两崖壁立,劣通一车,为腹地,往蒙古”[29]182。驻防以防汉人,以蒙防汉,以汉防蒙,均属民族之大防。驻防于当地,就近威慑,一旦发生动荡,则迅速出兵。
第二,监督地方大员及绿营军队。清朝既然具有专制集权和民族统治之特征,必然会对地方官员实施监控,尤其是汉族高官,这既是民族统治之必然,也是传统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史载:“行省要区置旗兵驻防,其尤重都会,兵额多者,以将军领之。盖监制疆臣,备不虞也。”[30]11812
韩国学者任桂淳的《清朝八旗驻防兴衰史》认为:“荆州旗城还有地方要员的官邸,这暗示八旗驻防的将军是随时都在监视着这些地方官员的活动的。地方官员和他们的家属几乎就像人质一样被牢牢控制在满族人的手中”[31]19,此说有误。史志明载,荆州驻防初设时,即已将东城所有官署民居全部迁往西城。“康熙二十二年旗兵设防于此,虑兵民之杂厕也,因中画其城,自南纪门东迄远安门西,缭以长垣,高不及城者半,名曰界城。其东则将军以下各官及旗兵居之。迁官舍民廛于界城西”[16]84。地方志亦载:“康熙二十三年奉旨特设满洲将军,都统领八旗大兵驻防荆州驻城东,其西为官署民居,中设间墙。”1康熙《荆州府志》、光绪《荆州府志》和光绪《江陵县志》等所载略同。无疑,荆州旗城是一个独立的,在法定意义上不得有汉族官民掺杂其中的军事社区。驻防八旗及其将领们当然有监视所在地方民众及汉族官员的责任,但这种监视多数时候只是“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而不是公然地扣押看管“人质”。在更多时候,对于地方官员的监控,往往是让地方督抚与驻防将领等,各有密折奏事之权,利用其矛盾,准其互相密告,而将所有裁决之权收归中央。在很多时候,朝廷会就地方督抚大员的表现与能力等事项,询问当地驻防将领的意见,反之,也会就驻防官员的类似情况,向当地大员了解情况。朝廷利用驻防将领与地方官员之间的矛盾,掌控大权,控制地方局面。一个典型的事例是,嘉庆年间,福州将军魁伦有声色之好,而总督伍拉纳贪财好货,“伍固贪吏,尝纳属员贿,动逾千百,有不纳者,锁锢逼勒。又受洋盗贿,任其劫掠,毫不捕缉,五虎门外,贼艇云集。公慨然曰:‘夫夜合之欲,情不自禁,乃过之小者。若伍公以天子封疆大吏,举止有同盗贼,贪黩无状,不知相愧悔,乃反欲劾人耶?传曰:‘无瑕者可以责人,其不明何若也。乃抗疏劾伍之贪纵,并闽省库藏亏绌事。上大怒,立置伍于法,以公代其位”[32]292-293。在这场地方将军与总督的斗争中,将军魁伦先发制人,取得朝廷信任,并取而代之,得到总督之职的任命。这当然是一场官场斗争,而旗员与地方高官的互相监督,于此亦可略见一斑。同时,旗员之间也不乏监督告讦之事例。清廷对于八旗驻防大员也监督掌控,其任免之权,操诸于最高当局,“其将军、都统等官,听朝廷随时迁擢,全收封建之利,而无其弊,制度最为美善”[16]3。其核心在于,中央大权不得旁落。
对以汉族为主绿营的监督,也是驻防旗营的职责之一。清代八旗兵总额,近于机密,官书往往语焉不详,只是记有“八旗官兵额数,代有增减”[3]3879等语,尤其关于京旗数额,直至清季,仍以约数言之。近代人多以八旗佐领数为依据,估算其总兵数与人口数。魏源曾对旗兵额数进行估计:顺治入关,“其后遂以存京师者为禁旅,而分镇各省者为驻防,定兵额约二十万。佐领丁虽增,而兵额不增”[1]467-468,“通计京师之兵,满洲、蒙古、汉军、绿旗四项,共十万有奇,而余丁二万七千四百不与焉”[1]469,“若夫驻防之兵,则无论骑、步,皆合满洲、蒙古、汉军以为营”[1]469,“通计中外禁旅驻防兵二十万有奇,而居京师者半之”[1]469。曾国藩亦曾略言其数:“八旗劲旅,亘古无敌。然其额数常不过二十五万,以强半翊卫京师,以少半驻防天下。而山海要隘,往往布满,国初至今,未尝增加。”1而绿营兵数,有清一代,以六十余万为额定之数,一如八旗兵数之定制,自清初至清末,鲜有增减。绿营兵额数倍于旗兵,清廷必然对其加以防范。清廷出于民族统治的本能,倚信旗兵而疑虑绿营,康熙帝曾多次表达对旗兵的赞许:“满兵一心奉法,假如千人会于一处,死则同死,断无离心。”[33]2448“凡地方有绿旗兵丁处,不可无满兵。满兵纵至粮缺,艰难困迫而死,断无二心。若绿旗兵丁,至粮绝时少或窘迫,即至怨愤作乱”[34]689。这些都显示了清代以八旗驻防监控绿营的基本思路。其防范之法,则有两个方面:一是将绿营分散,而八旗驻防集中聚于一处,形成兵力上“以整制散”的优势。“据乾隆朝统计,全国绿营兵64万余人,其中集中驻防的标营336个,而分散驻防的营竟达763个,超过1倍以上。至于占绿营1/3的守汛之兵,更似散珠般分驻各地”[35]37。如此,清朝形成了以分散的绿营兵监控各地百姓,以集中的八旗驻防监控绿营的防控体系。二是将绿营兵的指挥权分散于督抚和提镇等各级官员之手,以文官驾驭武将,平时则兵将分离,战时则分头调配。而八旗驻防始终将兵将聚于一处,便于随时调动出兵。在一些边远区域,清廷还赋予驻防将军等调动绿营兵的权力,寓监控于管理之中。如四川将军自乾隆年间设置时起,就有调动周边绿营及土司兵的权力 2。在一些具体变乱中,驻防八旗也确实起到震慑绿营及勇营等兵丁的作用。道光二十一年(1841),“海氛不靖”,参赞大臣杨芳行台设于广州贡院,广州八旗驻防兵“扼守小南门”,而楚勇与广勇因领饷事发生纠纷,“各执军械,拥入贡院,势甚急。(旗营协领)阿勒精阿闻之,即率兵屯聚东西辕门,以遏来者,且燃枪以待。参赞亲出抚慰,犒以金钱,并摘统队官顶戴,广勇始散。而阿勒精阿己缚得凶勇二名,献于参赞,交县惩办”[36]458。在一些关键时刻,八旗驻防确实起到了弹压绿营和勇营的作用。
第三,八旗驻防为清廷对外防御的堡垒,有时也是进攻的中枢据点。一般而言,任何时代的政权都具备防御外敌入侵的意识,其军队的基本职能必然会有对外防御和保卫国土与政权的职能。清代处于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时期,外部影响与对外关系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因而,作为清朝主要武装的八旗及八旗驻防军队,必然较此前历史时期更多地具有防御和抵抗外敌入侵的作用。
在清前期,清代八旗驻防对外抵御侵略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东北和新疆等地区的八旗驻防。康熙时期,黑龙江将军和副都统等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与抗击沙俄入侵有关。康熙年间八旗水师营、驿站和官庄相继进驻黑龙江,逐渐形成了黑龙江城、墨尔根城和齐齐哈尔城三城并重的驻防格局,为防范俄国的侵略奠定了基础。吉林所属珲春地区,地处中朝邊界,为防范朝鲜边民越境,逐渐设置八旗驻防,至康熙末年,逐渐形成数量较多、规模不大的驻防点。乾隆时期,西北新疆设伊犁将军和乌鲁木齐都统等驻防,在其职能中即包括防范俄国人入境和防御俄国军队入侵的任务。乾隆五十六年(1791),因恰克图等地与俄人商贸中断,新疆地区的俄国人活动频繁,乾隆帝谕令新疆伊犁将军等,新疆地区民族情况复杂,“我方更毋庸张皇预备。著寄谕保宁、永保,令伊等暗中防范,停止张扬备办”[37]413。近代以后,清朝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外敌入侵状况,在历次对外战争中,八旗驻防均成为清朝作战的主要武装之一。著名的镇江保卫战和乍浦之战等,都是以调派而来的八旗驻防兵为主力,为抗击外国侵略者付出了惨重代价。
另一方面,在一些时期,八旗驻防也成为清廷平定北部边疆的堡垒。如绥远和归化等地驻防的设置,均与康熙时期防范和进军准噶尔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沿长城设立的驻防营,成为康熙和雍正时期西北用兵的堡垒。这一时期,归化、绥远等城的驻防兵力曾一度超过万人,直到乾隆时期,防御重点西移至新疆伊犁等地后,归化等地的兵力才逐渐缩减下来1。
第四,清代八旗驻防的设立也有解决旗人生计问题的意图。顺治和康熙时期,八旗驻防并不稳定,主要依据军事行动的需要设置或裁撤。同时,解决旗兵久聚于京师所产生的生计问题,也成为八旗驻防设置的一个因素。“朝廷设驻防兵一千于汉中,而西安、荆州、江宁各添驻防兵一千。昔将军图海议于汉中、荆州各设驻防,诚为局外要著。后撤去汉中兵,今因饥荒流离,复添设焉。绸缪牖户之计,盖本之图公矣”[38]161。可见在早期驻防中,已有解决旗兵生计的谋划。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大量旗兵撤回京师,造成京师旗人大量增加,居住和供给的压力大增。起初是将多余兵丁及家属向京郊地区扩展,分派兵丁移驻京郊,一方面解决了皇家园林的安保问题,另一方面也疏散了一定数量的内城人口,减轻了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多方面压力,比如住房不足等。及至京郊无法安置时,清朝即开始向京师以外的京畿地方派多余兵丁及家属。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下令于京畿郑家庄移兵驻防,即是以解决住房为主的举措。“上谕大学士都统副都统等曰:前因兵丁蕃庶住房不敷,朕特降谕旨多发库帑,于八旗教场盖设房屋,令伊等居住。近看八旗兵丁愈多,住房更觉难容。朕因思郑家庄已盖设王府及兵丁住房,欲令阿哥一人往住,今著八旗每佐领下派出一人,令往驻防此所。派满洲兵丁编为八佐领,汉军编为二佐领。朕往来此处即著伊等看守当差,著八旗都统会同佐领等派往”[39]876-877。设立这种以解决生计问题为目的的驻防,或者对已有直省驻防的增兵,使得八旗驻防派出的目的与性质发生了些许改变,但还不是根本性的改变,只是在战略需要的同时,兼顾解决生计问题。雍正元年(1723)雍正帝谕:“边外地方辽阔,开垦田亩甚多,将京城无产业兵丁移驻于彼,殊为有益。” [40]1110因此,清朝开始逐步向热河地区派驻八旗驻防人员并陆续增加驻防人员数量。
雍正年间,在设立的以解决生计为主要目的驻防中,以山东青州驻防最为典型。当雍正帝决定在青州设置驻防八旗时,已不再是单纯基于军事上的考虑。他在给田文镜的朱批中说得很明白:“‘此论(指登、莱等处不宜设满洲水师的议论)固详悉允当,但未领会朕意,‘自定鼎以来,满洲户口滋生日渐繁衍,将来若至敷用时,省省皆有驻防满兵方为全美。在此,他已经明确地把满洲人口滋生日繁,作为在各省安设八旗驻防的一条重要理由。换言之就是把增设八旗驻防与解决八旗生计的经济需要联系在一起。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所以他又补充说:‘如云虚糜钱粮,则在京在外皆属同然,不为枉然。”[41]乾隆以降,此项政策得以延续。乾隆三年(1738)乾隆帝谕:“从前学士雅尔呼达条奏沿边内外添驻满兵,经议政王大臣议令该督提查看地方情形,朕闻古北口外巴沟地方辽阔,可以添兵驻扎。”[4]855乾隆中后期全国八旗驻防格局稳定后,设立驻防时,仍始终隐含着解决旗兵生计这一目的。如乾隆四十二年(1777)设立京畿密云地区八旗驻防时,乾隆帝强调,“现在八旗满洲生齿日繁,若不稍为酌办,伊等生计日蹙。密云县地方密迩畿辅,彼处城邑亦大,尽可建盖兵房,安插兵丁一二千名。一转移间,既于新驻兵丁有益,且京城出有多缺,又可补挑闲散壮丁,于八旗满洲等大有裨益。著军机大臣于八旗满洲兵内挑选二千名,派往密云县驻防。至于管辖此项兵丁,著设副都统一员。其如何建盖兵房,料理起程,并设立官员,以及到彼如何安插之处,著即行妥议具奏”[42]971-972,将解决生计的谋划贯穿于八旗驻防设置的全过程之中。另一个典型事例是,雍正元年,曾有旗员奏请增添河南省满洲驻防兵数,意图将防范地方动乱与解决旗人生计问题结合在一起。是年,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勒什布奏称,康熙年间经他奏请并得到批准,调800名满洲兵前往河南省驻防。现在看来,此项驻防兵似乎仍嫌单薄,“河南府属地方山深险峻,北靠黄河。一旦有事,八百兵丁分调各处,力量单薄,于事不利。兹八旗满洲承皇恩养育,生齿殷繁,闲散满洲人口众多,倘河南省内再能增派一些,不仅利于地方调用,且闲散满洲亦得以食钱粮也”[43]266-267。从后来河南八旗驻防的兵员数量上看,勒什布的奏请似并未得到批准,开封驻防的额定数量仍是800人,但他在奏折中提出增加驻防数量可以使旗人得到钱粮,却已经将驻防与解决旗人生计联系起来。
乾隆以后,八旗驻防的调整和京旗移民于外省,往往也具有解决旗人生计问题的考量。乾隆年间两次调京旗赴阿城屯垦效果不错,第一次调1000户京旗赴阿城屯垦,10年后他们的生计问题得以解决。乾隆十九年(1754),清廷再调3000户,并加强对这些京旗的管理。乾隆年间的这两次调整驻防,有效解决了部分京旗生计问题,也强化了当地驻防。这也是八旗驻防建立的另一种情况1。
第五,从制度上讲,八旗驻防一般不参与地方事务,但作为朝廷基本力量,也不免出现参与民事的情况。除热河都统和东三省驻防将军等参与地方管理外,其他驻防偶尔也参与地方事务。这不是驻防性质的改变,而是作为清廷最为倚信力量的一种表现。雍正时期,大举兴修浙江海塘工程,内大臣海望奏“从前塘工未固,由监修之员每多草率所致。请敕浙江驻防将军、副都统就近选派旗员,协同监修,从之”[44]538。《清史稿》亦载:海望等勘查浙江海塘,“又奏请设專官总辖,令驻防将军、副都统协同监修,及议叙在工人员工价以银米兼发,并从之” [45]10283。显然,这是浙江驻防官员参与地方事务的事例。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寄谕黑龙江将军傅玉等著将齐齐哈尔周围蝗蝻率官兵扑灭尽绝”[46]637,“东三省从未生发蝗蝻一次,今岁骤生蝗蝻,倘不能扑灭尽绝,则蝻子遗入地中,以致来年复生,于田地大有妨碍。将此著寄信傅玉等,于齐齐哈尔周围生发蝗蝻之地,必率官兵奋力扑灭尽绝外,即其蝻子亦务期殄绝”[46]637。此类发给热河、东三省及长城沿线驻防将领的上谕,屡见记载,这也是驻防官兵参与地方事务的明证。
四、结 语
清代是中国专制统治高度发展的时期,同时也具有民族统治与专制集权的特征。八旗驻防的布局、目的与作用,虽然复杂却很明确,上述诸多方面概括起来说,无非是王朝中央通过自己倚信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掌控国家的全局。从布局来看,八旗驻防兵丁,携眷而来,聚族而居,成为山海要隘之处一个个堡垒。在大多数地方,以聚集的形式对分散的绿营兵形成兵力上的优势。单独看来,他们似为汉族汪洋中的一个个孤岛,但联系起来,他们则或为点面结合,或为扇面分布,遥相呼应。有些部分,呈现群岛效应,如京畿地区,所有驻防紧密关联,并与京旗共同构成稳定防御京师的攻防体系;有些部分,则一线连通,如长江沿线陆续形成了从成都到荆州,并延伸至江宁(南京)和杭州的整个流域布局;有些则点点相连,一字排开,如长城沿线西安、绥远、右卫、山海关等;不少驻防大小相维,以成掎角之势,如绥远与右卫、江宁与京口和杭州与乍浦等。初看似为随手随势布置,细分则隐然关联,呼吸相通,八旗驻防成为稳定清廷统治的基本力量,与京师禁旅一起构成国家的基本力量。
满族先民并非传统观念中的纯粹陆地民族,他们很早就有自己的航海技术,他们的“航海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可以观察到海底火山喷发的盛景的”[47]34。清初以来,他们就对东北沿海行使管辖权。 清前期,在应对郑成功等沿海反清力量和东北抗击沙俄的过程之中,清廷即开始着手布局八旗水师,使之成为八旗驻防的有机组成部分。八旗水师是驻防制度延伸与发展的结果。
作為清代社会的基本制度,八旗驻防的社会作用也是全方位的,不仅起到对内对外的防御和镇守作用,而且它与清王朝休戚与共,荣辱相连,是清廷存在与兴盛的基石。它的衰败,也预示着清王朝大厦的崩塌。出乎统治者意料的是,驻防旗人族群深入各地各民族之中,带来中华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关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使他们自身在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中产生难以自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魏源.圣武记:卷11[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3]赵尔巽.清史稿:卷130[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福隆安,等.钦定八旗通志:卷35[Z]//纪昀,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6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5]昆冈,等.大清会典事例:卷1128[Z].北京:中华书局,1991.
[6]徐映璞.杭州驻防旗营考[M]//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第10册.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4.
[7]永保,等.塔尔巴哈台事宜[Z].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
[8]翁同爵.清兵制考略:卷2[M].光绪刻朱墨套印本.
[9]新柱.福州驻防志[Z]//林文斌.福建省少数民族古籍丛书:满族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0]赵慎畛.榆巢杂识:卷下[Z].北京:中华书局,2001.
[11]鄂尔泰,等.八旗通志:卷1[Z].李洵,等,主点.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12]佚名.裁撤驻防兵议[N].申报,1901-08-04(1).
[13]中华书局.清文宗实录:卷85[Z]//中华书局.清实录:第4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赵展.论清代满族四种社会群体的形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6-73.
[15]龙顾山人.十朝诗乘:卷5[Z].卞孝萱,等,点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16]希元,等.荆州驻防八旗志[Z].马协弟,陆玉华,点校注释.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17]黄之雋,等.江南通志:卷95[Z]//纪昀,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9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8]张大昌.杭州驻防八旗营志略[Z].白辰文,点校.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19]清史列传:卷13[M].王锺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20]徐宗亮.龙江述略[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
[21]昭梿.啸亭杂录:卷4[Z].北京:中华书局,1980.
[22]张廷玉,等.皇朝文献通考:卷192[Z]//纪昀,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23]阮元.揅经室二集:卷5[Z].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24]郑天挺.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J].历史教学,1955(1):28-30.
[25]中华书局.清文宗实录:卷92[Z]//中华书局.清实录:第4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26]赵尔巽.清史稿:卷262[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7]孙鼎臣.论兵:卷75[Z].光绪三年思补楼刻本.
[28]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08[Z]//王云五.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9]徐珂.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康居笔记汇函[Z].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30]赵尔巽.清史稿:卷398[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1]任桂淳.清朝八旗驻防兴衰史[M].北京: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1993.
[32]昭梿.啸亭杂录:卷9[Z].北京:中华书局,1980.
[33]康熙起居注[M].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
[34]中华书局.清圣祖实录:卷274[Z]//中华书局.清实录: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35]施渡桥.晚清军事变革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36]长善,等.驻粤八旗志[Z].马协弟,陆玉华,点校注释.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3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满文寄信档译编:第22册[Z].长沙:岳麓书社,2011.
[38]刘獻廷.广阳杂记:卷3[Z].北京:中华书局,1957.
[39]中华书局.清圣祖实录:卷297[Z]//.中华书局.清实录: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40]昆冈,等.大清会典事例:卷166[Z].北京:中华书局,1991.
[41]刘小萌,王禹浪.山东青州北城满族村的考察报告:关于青州八旗驻防城的今昔[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4):60-69.
[42]中华书局.清高宗实录:卷1043[Z].中华书局.清实录:第2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4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Z].合肥:黄山书社,1998.
[44]福隆安,等.钦定八旗通志:卷153[Z]//纪昀,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6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45]赵尔巽.清史稿:卷291[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满文寄信档译编:第10册[Z].长沙:岳麓书社,2011.
[47]杨春风.满族说部中水生创世与洪灾重建神话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34.
On the Layout, Purpose, and Function of the Eight Banners Garrison in the Qing Dynasty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Eight Banners garrison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based on the customary practice outside the border, and was set up as the war unfolded. It is gradually adjusted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war and is a dynamic process.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layout and points of the Eight Banners garriso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were caused by the dynamic changes in garrisons and the different selection criteria for garrisons in Northeast China, Xinjiang, and other regions. During the Kangxi to Qianlong periods, the Eight Banners navy became a part of the strategic layout. The purpose of the Eight Banners garrison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for the central dynasty to exert maximum control over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through its own reliance on trust. The role of garrison is also comprehensive. It shares weal and woe with the Qing Dynasty and is the cornerstone of its rise and fall.
[Key words] Qing Dynasty;Eight Banners garrison;layout;na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