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个子目构成,主要讲述了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采取的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稳定政权的措施。重文轻武是宋太祖治国的主导思想,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与第一、二子目之间紧密关联,有内在逻辑关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掌握对部分历史资料的分析能力,但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史料的分析还有所困难,教师要加强引导。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通过影视剧等对宋朝已有了大概的认识,但对于宋加强中央集权具体措施并不了解。且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图片、资料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目标】
(一)史料实证
理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二)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历史意识;使学生正确看待改革。
【教学重点】
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
【教学难点】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有讲述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学法主要有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问题,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从唐末到五代十国,什么问题始终困扰着当时的统治者?(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唐末到五代十国政权更替示意图)
生:藩镇割据。
师:你们知道后来是哪个王朝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吗?
生:宋朝。
师:宋朝统治者如何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呢?
生:像秦朝一样,加强中央集权。
师:宋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今天我们这节历史课就来探究宋朝统治者将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宋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以及宋代中期王安石变法的原因、结果怎么样?(板书课题)
活动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师:清朝查慎行有诗云: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这句诗讲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涉及的主要历史人物是谁?(教师在课件上出示这首诗)
生:赵匡胤黄袍加身。
师:同学们能梳理一下北宋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都城等相关知识吗?
学生列表归纳。
师: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
1.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基于历史逻辑,根据史料找出唐末五代以来更替频繁的原因,北宋建立后是怎样解决的?请以课前分好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请小组长合理分工,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写在作业单上。(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交流探究成果
师:下面是我们的展示交流环节。谁想分享一下本组的研究成果呢?
生1:我们组从史料可以看出唐末五代以来更替频繁的原因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生2:我们组再补充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结合史料,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赵普提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更替频繁的方案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师:同学们能够从史料中提炼出准确的信息,有效解决了问题。那么,“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具体是怎样体现的呢?
3.自主阅读,再次探讨
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稍夺其权(政治)、制其钱谷(经济)、收其精兵(军事)具体是怎样体现的。(学生自主阅读并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请小组代表来展示一下阅读讨论的结果。
生1:稍夺其权(政治)主要体现在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夺其权。中央方面: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具体措施是设立多重机构: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分化事权增加宰相人数,增设副宰相若干人,分行政权。地方方面的办法是分散、削弱地方官的权力,具体措施是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设置通判,分散知州权力。
师:北宋这些政治方面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生2: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強了。
师:宋朝解决了政治方面的问题,那么制其钱谷(经济)方面有哪些措施?
生3:主要是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生4:收其精兵(军事)的具体措施是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师:同学们知道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的故事吗?
生:杯酒释兵权。
师:经过阅读课本、研读史料和小组合作,我们解决了唐末五代以来更替频繁的原因,又总结归纳了北宋初期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具体措施是稍夺其权(政治)、制其钱谷(经济)、收其精兵(军事),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
很出色。
活动三:立足历史逻辑,深入推进问题研讨
师:同学们,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受命“知贡举”(科考主考官)。这年的进士榜单,成为“千年科举最闪耀的一榜”。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资料来了解一下。(教师播放视频资料)
师:这些历史人物,同学们熟知的应该不少。这段材料显示宋代文人的地位有什么变化?
生:宋代文人的地位提高了。
师:文人地位的提高与北宋哪一政策有关?
生:重文轻武政策。
师:北宋为什么要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呢?
生: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师:宋代重文轻武政策有何表现呢?
生: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师:我们怎样评价重文轻武政策呢?下面分小组合作探讨这一问题。
教师列举史料:
材料一:赵宋王朝……从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材料二:宋太祖: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宋太宗: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宋真宗:(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
材料三:本朝鉴于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
师:通過研读三则材料和小组间的合作讨论,同学们能得出哪些结论呢?
生1:政治方面: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生2:科技文化方面: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形成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生3:军事方面:对武将和军队的发展不利。
活动四:进一步分析,深度解读历史
师:千百年来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褒贬不一,为什么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段微课。(展示微课)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知道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吗?
生1: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机构和军队不断膨胀。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加剧,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师:同学们观察和阅读得很仔细。北宋中期,在宋神宗的主持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2:有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
教师讲解第31页变法内容。
师:王安石变法成功吗?其影响是怎样的?(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方面,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另一方面,变法操之过急,引起社会纷扰,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反抗。
教师总结:变法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最终被废除。
活动五:巩固练习,延伸问题
1.下图(见图1)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削弱相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改革科举制度 D.重文轻武的政策
2.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言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
A.王安石对科举制进行了改革
B.王安石变法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王安石变法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
D.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活动六:课堂小结,延续问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学生自由说。
【教学反思】
上述教学活动有效落实了基于历史逻辑,推进深度学习的目标。
第一,巧设历史情境,应用历史逻辑思考。从唐末到五代十国什么问题始终困扰着当时的统治者?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赵普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宋朝文人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站在当时历史背景下进行思考,将自己当成历史上的某一个人物,换角色思考。
第二,立足历史材料,循着历史逻辑。史学家傅斯年提出“近代史学只是史料学”,史料是历史学习的核心所在。在授课时,教师适时展示史料,引导帮助学生梳理、分析、归纳整合史料,让学生明白历史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析、爬梳史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乎客观事实的理解和判断,这也是历史最大的逻辑所在。
第三,激发兴趣,广泛阅读。历史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遨游于悠悠史海,引导他们广泛阅读,增加史料的储备,阅读跟上去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历史的障碍。
(作者单位:济南育英中学)
编辑:陈鲜艳
作者简介:宋蕾(198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