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
朱起鹤(1924.7.12—2024.2.20),祖籍浙江宁波,生于北京市,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朱起鹤的父亲朱继圣是经营天津仁立毛纺厂的民族实业家。朱起鹤自幼天资聪明,顺利读完中学,考入辅仁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先在内迁的复旦大学读了半年书,他喜欢化学专业,重新考入中央大学化工系,1947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化工专业研究生。1948 年,朱起鹤考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工系,师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低温化学家吉奥克,从事化学热力学研究,1951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即告别真诚善良的导师,克服艰难险阻,搭乘邮轮开启了回国的航程。
1951 年3 月,朱起鹤走过罗湖桥,踏上祖国的大地,4 月初就到燕京大学报到。在1 年后的院系调整中,28 岁的朱起鹤成为北京大学化学系年轻的副教授。
1952 年国庆节刚过,化学系主任找到朱起鹤,说中央在哈尔滨成立一个军事方面的大学,高教部要从本系调一个教授,问他愿意去吗?朱起鹤立即表态:“我愿意去!”平时沉默寡言、斯斯文文的文弱书生,内心却充满炽如热火的爱国激情。朱起鹤当时的反应是,中央要成立的这个大学肯定很重要,否则还用得着高教部来调人?
朱起鹤兴冲冲地来到北海报到处,接待他的是后来成为“两弹一星”元勋的任新民,二人一见如故。不久后,朱起鹤告别未婚妻去了火车站,内心十分兴奋和激动。寒风凛冽,大雪漫天,哈尔滨站台上,他们受到了热烈欢迎。当天晚上,哈军工院长陈赓将军设便宴招待了他们。
朱起鹤在北大的时候就积极争取入党,到了哈军工,他又向组织上提出了入伍和入党的申请。他积极上进、主动靠拢党,自觉严格要求自己,愿意多挑担子、多吃苦,在哈军工这个革命大熔炉中成长,他是那个时代的充满热忱和朝气的先进知识分子。
1953 年国庆节,军委电令哈军工组成观礼团赴京。院党委研究后,观礼团里有朱起鹤,他得知消息后,兴奋得跳了起来。
国庆节那天,朱起鹤在观礼台上仰望天安门城楼,看到了毛主席的身影。陈赓特别在“全聚德”请观礼团全体成员吃烤鸭,还不忘请来朱起鹤新婚的妻子。此时朱起鹤那份激动心情还没有过去,陈赓又告诉他已被批准参军入伍的好消息。
入伍3 年后,朱起鹤于1956 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他去世时已是有68 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朱起鹤先后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沙工学院担任教授或教研室主任,并致力于多项激光应用技術的研究工作。虽然其间经历了十年浩劫特殊时期,还曾蒙冤入狱1 年,但对于一直坚定且有着执着科学精神的朱起鹤来说,这丝毫不会影响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顶着来自各方面的无形压力,愣是把激光应用技术研究课题搞了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 年初,朱起鹤被调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任新技术新原理研究室主任,2 年后调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其间朱起鹤仍一心投入到自己心爱的科研事业中,他在科研中将物理和化学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大到各个领域。
由他创建的化学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先后研究成功6 台具有国际水平的利用分子束和激光的大型实验装置,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 项。
面对手中的荣誉和奖项,朱起鹤总是一笑而过,他的人生奋斗目标不仅仅是这些东西,他毅然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实验室,他在生命的任何一刻都离不开他的实验室。之后,在分子光解的研究中,他得到了碘代烷烃、卤代烯烃和酮类等分子的光解规律,并提出微观反应机理;在团簇研究中,首次发现一类新的含氢碳团簇,并提出筒状结构,还发现一系列金属与硫的二元团簇,得到其组分规律、稳定性、光解规律和团簇的形成动力学;还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和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分子的多光子电离和解离动力学;利用时间分辨红外发射谱,研究了自由基反应和分子碰撞中的振动能量转移,以及利用新建的飞秒激光系统,研究了分子在电子激发态上的振动弛豫等,为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师从朱起鹤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已有数十人,遍布国内外的科研和教学等部门,其中大学教授和高级研究人员不乏其数,可谓桃李满天下。例如,担任美国布朗大学教授的王来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的高毅勤,担任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的刘剑波,以及担任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的王学斌等。
作为老师,朱起鹤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学风教育,要求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并鼓励和重视学生的新思路和新见解。他的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熟悉使用实验仪器,进而到能拆装和改进实验仪器的锻炼;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能独立地做实验,学会整理分析实验数据。
同时,朱起鹤非常重视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对每个学生提交的待发表论文,尤其是英文书写的论文,朱起鹤不仅严审内容,还要严审文字。对每一个疑点他都当面与学生讨论核对,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严禁论文中有浮夸不实之词。在研究生的学业上,朱起鹤的要求更是十分严格,对学业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不过,当研究生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热情帮助解决。
朱起鹤治学严谨和待人宽厚的作风,使学生受益匪浅。很多去国外深造的学生,其学术素质和实验室的动手能力颇受好评,由此也极大提高了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