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欣烨 黄芳
随着教育与前沿技术的不断结合,教育行业在提升教学效率和教育体验,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3 种虚拟现实相关技术的帮助下,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现代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诸多限制,能以新兴技术手段创生沉浸式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性、提升学习效果。馆校结合作为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其作用也在与虚拟现实相关技术的整合中得到延伸。
2023 年5 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并广泛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弥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1]。
目前,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在馆校结合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仍不够深入和全面,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形式也较为单一。本文尝试提出一种“课前+课内+ 课外”“ 线上+ 线下” 的科学教育活动模式,该模式融虚拟现实相关技术于馆校结合科学教育,并包含一系列馆校间科学资源共享形式,以期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馆校之间的合作紧密度,克服虚拟现实相关技术融入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所面临的一些困难。
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在馆校结合科学教育中的應用现状
近几年, 国内实体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均建设有虚拟现实相关展品或专题,科技场馆的展教水平、服务时效性、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2],国内外已有一些学校引入了科技场馆提供的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和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为沉浸的学习体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优化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所应用的相关技术以VR 技术为主,AR 技术较少,MR技术鲜见。
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在馆校结合科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和科技场馆中,仅小部分展品和项目使用了VR、AR 技术,MR技术的应用鲜见,且虚拟现实相关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大多数VR 技术的应用停留在使用VR 虚拟影像播放视频、建设VR 模拟游戏等层面,而AR 技术的应用也仅注重简单体验。在科技场馆和学校中,应用VR、AR、MR 的展品、仪器和项目,通常仅涉及浅层现象及原理,科学学习的深度不够;融入虚拟现实相关技术的智能对话场景有待完善,很多科技馆内的人机问答设备只能回答特定问题,不能起到答疑解惑且有问必答的作用。此外,科技场馆向学校提供的VR、AR、MR 技术和相关应用也偏少。
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在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应用模式
“课前 + 课内 + 课外”“线上 +线下”科学教育活动模式
该模式将科学教育活动分为课前、课内、课后3 个阶段,分别在家庭、学校、科技场馆中进行,其中广泛应用VR、AR、MR 技术,使科学教育活动具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图1)。该模式包含两个关键要素:课前、课内、课外教学活动串联进行;以及应用虚拟现实相关技术。整项科学教育活动包含以翻转课堂为特征的课前科学教育活动,以及以校内课堂教学为特征的课内科学教学活动、以科技场馆实践为特征的课外科学教育活动,学习内容前后衔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增强馆校间合作的紧密度,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将虚拟现实相关技术贯穿于科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赋予科学教育活动以线上和线下相互交织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拓宽教学途径,也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VR技术的应用
科技场馆和学校联合建设线下VR、AR、MR 体验馆和线上VR 虚拟实验室;馆校联合开发VR 教具、材料和游戏,让学生能观看科普视频和动画,观察肉眼难以看到的结构模型,或通过VR 游戏在人机交互中学习或巩固知识;在3D 建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助下,学生可以通过VR 模型编辑器自主制作3D 模型,再使用3D 打印仪器,以手工或机器制作的形式打印模型,再进行观察和讨论。
AR 技术的应用
在科技场馆提供的AR 识别机前扫描指定图文,学生即可在显示屏上观察到周围环境中出现虚拟影像,体验沉浸式学习;学生还可利用移动设备参与AR 游戏、观看科普视频、观察AR 模型,在现实和虚拟的叠加场景中学习或巩固知识;科技场馆和学校也可联合企业和社会机构,研发和优化AR 教育软件,使学生能通过移动设备,于任意时间、地点应用AR 技术进行科学学习,使科学学习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MR 技术的应用
对于优化学习方式,应用MR 技术可以在现实中创设模拟情景,在教室、科技场馆以图文、视频、动画、语音等形式展现知识,师生可利用头戴式仪器在真实世界中呈现虚拟影像,使用手势互动即可拖动、缩放、旋转整体影像,点击局部部位即可观察细节和内部结构,还可以进行立体视频影像播放、与ChatGPT 等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语音交互、切换多种影像、以多种形式展现事物等操作,将交互体验从一维拓展至多维,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方位感官,实现师生、生生、人机多重交互,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奇妙学习体验。同时,对于优化教学方式,智能设备还可以收集、整理分析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帮助教师跟踪、记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生成性的学习效果反馈,有利于教师对课堂实行精准把控[3]。
此外,除结合VR、AR、MR 技术外,本模式还可以融入其他前沿技术,共同优化科学教育活动体系,比如以5G 技术、元宇宙技术为支撑,与学校合作搭建“互联网+”教学平台,并在其中引入VR、AR、MR 技术和ChatGPT 等人工智能技术。
馆校虚拟现实相关科学资源共享形式
馆校多形式合作,创生科学教育活动
线下合作形式
学校可以选择24 小时博物馆开展短时间参观活动,学生可以与各项展品互动、参与手工制作活动、采访科技工作者、担任小小讲解员,录制科普视频;科技场馆可以派科技工作者前往学校,参与展品讲解、开设讲座等科技辅导工作。此外,馆校还有更多合作形式,比如合作建设流动博物馆、科普大篷车、科技馆科学院、虚拟现实相关技术体验馆,进而开展参观、讲解、制作、服务等馆校科学教育实践活动,联合举办促进馆校结合应用VR、AR、MR 技术的研讨会,联合举办青少年科技赛事,开发相关教研活动以推动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区域及国家层面的整体项目式合作。
线上合作形式
学校可利用WebQuest 建构探究学习模式、问题引导教学模式逐步开展教学活动,科技场馆负责提供系统技术支持,以5G、元宇宙技术为支撑,与学校合作搭建“互联网+”教学平台,并在教学平台内建设虚拟实验室,研发VR、AR、MR 游戏,在翻转课堂中应用VR、AR、MR 技术, 由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通过课堂学习、参观科技场馆、查阅网络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开展科学学习、构建知识体系,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讨交流活动,最后进行反思、评价和总结,最终完成馆校间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
馆校间还可以共享智能教学评价系统,由科技场馆提供技术支持,与学校合作搭建网络平台,完善面向学校学生和科技场馆参观者的科学教育评估体系,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本质、迁移应用等方面对学习者进行全方位评价和反馈,再由系统进一步提出问题和相关改进方法,必要时师生可以开拓下一个相关议题,在学习循环模式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校外合作形式
科技场馆可提供展品、仪器设备、科技人员、网站资料系统、科普经验、实践场地等资源,配套多元研学活动开展结合虚拟现实相关技术的科学教育活动;科技场馆可增设融入VR、AR、MR 技术的科普项目,完善已有科普设施,向社会募集设施改进意见,举办设计大赛, 开发应用VR、AR、MR 技术的科普设施和科学教育活动。
校内合作形式
学校可提供虚拟现实相关技术教具的设计理念、展品和设备的改进创新思路、优秀活动作品、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科普场地等;学校可以调研自身的科学教育设施需求,从科技场馆引进VR、AR、MR 相关设施, 在校内建设虚拟实验室,研发、创新应用VR、AR、MR 技术的科学教育活动;科技场馆可以通过派遣科技辅导员进校科普展品知识、教授科技课程、开设科技讲座等活动,协助融入VR、AR、MR 技术的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可以和科技场馆合作,因地制宜创设校本课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小小讲解员;在科技场馆的技术支持下,学校可以建设融入信息捕捉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辅助系统,用于跟踪、记录、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予以师生实时的反馈和评价。
由此,学生可以在学校和科技场馆分别开展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以此串联起馆校之间科学教育活动和知识学习体系,融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于一体,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探究实践能力。并且,无论在馆在校,馆校间都可以进行线下和线上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馆校间相互交流作品、理念、设备与测验情况,共享评价和反馈
学校与科技场馆间可以通过多种交互方式共享资源,共同生成评价和反馈并相互借鉴。
学生可向科技场馆提供优秀活动作品,为科技场馆提供展览材料和项目优化经验。比如,学校从科技场馆引进3D 打印技术和相关仪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VR 模型编辑器和3D 打印仪器自主制作模型和教具,并利用模型开展观察和实践活动,再由学校将优秀活动作品送回科技场馆进行展览,并对3D 建模活动和相关仪器提出优化建议。
教师可为科技场馆提供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科技场馆可为学校提供前沿技术、科普经验、展品仪器和科普视频,学校教师还可与科技工作者相互交流,共同创新或研发虚拟现实相关教具和科学教育活动,积极组织馆校间合作研学活动。
学校可以在智能教学评价系统内,利用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个性化知识测验,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生成性评价,提出改进建议;生成的个性化知识测验及答题情况还可以作为参考反馈至科技场馆,使科技人员了解校内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心理状态,有利于改进科技场馆内互动项目,尤其是答题小游戏。
前景与挑战
前景
融入VR、AR、MR 技术的“ 课前+ 课内+ 课外”“线上+ 线下”科学教育活动模式,将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应用于馆校结合科学教育,串联家庭、学校和科技场馆的科学教育活动,使线上、线下活动项目贯穿于整个科学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馆校科学教育合作,充分整合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内容和操作机会,能够赋予教学内容直观性、趣味性、现实性、系统性等特点,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和VR、AR、MR 技术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模型建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此外,加强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在馆校结合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是跨学科技术整合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元宇宙、人工智能、5G 等其他前沿技术融入馆校结合科学教育,实现远程教育的进步,推进 STREAM 教育理念、STSE 教育理念、HPS 教育理念等在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中的实践,使科学学习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游戏化学习更便捷、更真实、更丰富,促进真实学习走出特定情境,实现资源的多通道实时共享,助力师生、生生间的合作学习[4]。
挑战
虚拟现实相关技术不够成熟且成本较高,科技场馆和学校可能由于资金受限,无法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特别是MR 技术服务。
科技馆和学校对MR 技术的使用基本停留在头戴式设备阶段,MR 设备由于其高精度的特点,没有配套完整的产业链,用户在使用时可能出现尺寸不合适、有眩晕感、因延迟而使用脱节等问题,导致体验感不佳,且VR、AR、MR 高精度仪器的损耗与修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4]。
由于应用VR、AR、MR 技术的科学教育活动属于技术探究实践活动,且一些相关应用操作复杂,可能难以达到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效果。
部分教师受专业水平限制,在掌握新型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模式时可能遇到困难,也可能因畏难情绪而不愿用、不常用此类教育模式。
一些结合VR、AR、MR 技术的教学系统不够完善,软件开发程度也不够高,使用频率较低,很多學校仍处于未引进阶段,需要一段时间渗透应用VR、AR、MR 技术的馆校合作科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J]. 科普研究, 2023, 18(3): 2.
[2] 赵志敏.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技馆的应用[J]. 科协论坛, 2018(6): 14-15.
[3] 陆吉健,周美美,张霞,等. 基于MR 实验的“多模态+ 人机协同”教学及应用探索[J]. 远程教育杂志,2021, 39(6): 58-66.
[4] 杨馨宇,黄斌. 混合现实(MR)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国成人教育,2020(13):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