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巩方舒
初中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欲,这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契机。可通过充满趣味和挑战的项目式学习,促进他们对化学的热爱及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
教学活动围绕“常见的酸和碱”这一主题展开,包括酸碱性质、指示剂的使用以及中和反应等课题。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教师应当注意将这些概念串联起来,鼓励学生以生活中的常见酸碱反应现象为起点,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化学理论。另外,教师应识别并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学习差异,提供定制化的资源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的特定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探索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效果。其核心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提升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度。深化学生对酸碱知识的理解,包括其基础理论、属性及其使用情境。
首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通过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教师可设计既具挑战性又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探究酸和碱的特性,从而点燃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好奇与热情,并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并引导他们掌握实用的学习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活跃度,还可以增强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项目式学习促进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互助互学意识,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另外,实验阶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在以“常见的酸和碱”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大单元中,情境创设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它旨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理解酸碱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寻找酸性或碱性的自然样本,如土壤、雨水等。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土壤和雨水也有酸碱性吗?我们怎样才能测出它们的酸碱性呢?”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到课堂上,学习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想法。
课堂上,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柠檬汁、肥皂水等,然后引导学生用试纸检测其酸碱性。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以下对话:
教师:我们平时喝的柠檬水是酸性还是碱性的呢?
学生A:应该是酸性的,因为味道酸酸的。
教师:用试纸检测一下,看看是否正确吧。另外,你们猜猜酸性的物质会让试纸变成什么颜色。
学生根据步骤进行操作,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并分享观察结果。
学生B:哇,试纸变红了,看来柠檬水真的是酸性的!
教师:那么肥皂水又会是怎样的呢?我们来试试看。
通过这种互动探究的方式,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了直观的感受。
任务分配阶段是推动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升学习效果。
在“常见的酸和碱”这一教学单元的任务分配阶段,教师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任务,并通过任务的完成来促进他们对酸碱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这个阶段,学生将被分成几个小组,每组3 至5人,各组负责一个与酸和碱相关的小项目。每个项目都设计有明确的目标和操作步骤,以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达成学习目标。另外,构建这些小组时,应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学习水平等,目的是加强组员间的有效交流与协同工作。
分配任务时,教师可以首先概述项目式学习的目的,然后提出各个小组的具体任务。例如,
教师:1 小组,你们的任务是找出家里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并记录下它们的用途。你们打算怎么开始?
1 小组学生C:我们可以先列出我们认为可能是酸性或碱性的物品,然后用试纸进行测试。
教师:“很好!正确记录测试结果,并谈谈你们对物品酸碱性的初步判断。2 小组,你们将研究烘焙中的化学反应。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展示这个过程?
2 小组学生D:我们可以做一个烤饼干的实验,观察不同配料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教师:听起来不错,记录你们的观察结果,并尝试解释发生了什么化学变化。每个小组完成后,我们会分享并讨论我们的发现。
此外,教师还应确保学生之间的协作流畅性,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例如,教师可以准备实验材料、试纸等,同时也可提供研究和记录的工具,如实验笔记本和摄像机。
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分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酸碱知识,增强了他们对学科内容的理解,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资源提供者的角色。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设计实验、进行观察、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
教师在这个阶段的角色转变为顾问和协助者,提供必要的材料,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
学生A:我们组决定测试不同家庭物品的pH值,进行酸碱分类。我们已经收集了醋、柠檬汁、肥皂水和清洁剂作为样本。
学生B:我们组想研究柠檬汁和小苏打粉的化学反应。我们计划做一个实验观察生成的气体,然后讨论。
学生C:我们小组正在制作自己的指示剂,我们用红卷心菜汁作为自然指示剂。我们计划用它来测试不同物质并记录颜色变化。
随着探究的进行,学生开始动手做实验,并记录各自的发现。同时,他们在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实验操作的难点、数据的不确定性等。
学生D:我们发现柠檬汁和小苏打粉反应时有气泡产生,但我们不确定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我们该如何确定呢?
学生E:让我们查阅一些资料,或者问问老师。我记得老师提到过可以通过捕捉气泡来测试气体的种类。
学生F:我们用红卷心菜指示剂测试时,发现某些物质可以使指示剂变红,而另一些则使其变蓝了。这应该是体现了它们的酸碱性。
学生G:对,根据我们查到的资料,红色通常表示酸性,而蓝色或绿色则表示碱性。我们应该把这些信息和我们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会将他们的发现呈现给全班同学,大家一起进行讨论和评价。这个过程不仅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展示和传达化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展示开始前,大家把教室布置成展览会的样式,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展示区域。他们自行准备展板、模型、演示器材等。教师会先对整个展示流程和评分标准进行说明,确保学生明白展示的重点。
随着展示的开始,小组成员轮流向参观者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例如,学生A 所在的小组研究了家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他们通过实验演示了柠檬汁和醋对紫色洋甘菊指示剂的酸性反应。学生A 骄傲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变色过程:“你们看,指示剂由紫色慢慢变成了红色,这说明我们家里的柠檬汁是酸性的!”
另一组学生则探究了碱性物质的特性。他们展示了洗衣粉和烧碱对指示剂的影响。学生B 兴奋地向参观者解释:“洗衣粉溶液滴加到指示剂里,指示剂的颜色从紫色变成了绿色,因为洗衣粉是碱性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相互提问,互动交流。另外,教师还会走访各个小组,提出问题或者鼓励学生更深入地讨论:“学生C,你们是怎么确定这个物质是酸性的?有没有进行其他实验来验证呢?”学生C回答说:“是的,老师。我们还用了pH 试纸,它的颜色变化和我们的预期结果一致。”
成果展示的最后阶段,教师会把所有学生聚集起来,总结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的肯定并提出建议。
在评价的初始阶段,教师让学生进行集体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各自的学习体验和在项目中遇到的挑战。例如,教师问:“学生A,你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学生A 分享:“我们在尝试区分不同物质的酸碱性时发生了错误,但后来我们通过反复实验,最终确定了正确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每个学生需要根据之前设定的学习目标和标准,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教师可能会提出指导性问题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比如:“你在本次项目中展示了哪些化学实验探究技能?你在小组合作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评论和提供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看法:“小C,我觉得你在解释酸碱反应的时候非常清楚,你能否告诉我们你是如何准备的?”这样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从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在这个阶段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在确保评价活动有效进行的同时,也需要提供专业的反馈和支持。
本教学案例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激发其积极性,让他们在独立探究、操作实验和呈现成果的各个阶段积极参与,发挥潜力。可以说,项目式学习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意识。同时,该案例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如探究、展示和评估反思,教师密切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提供指导。这种教师辅助,对于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和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此外,案例还强调了评价和反思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批判性思考。
尽管该案例在项目学习法的应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间。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借鉴此案例的优点,并探讨如何将项目式学习法有效地融入不同学科和年级,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同时,教师应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目标。教师自身也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